天天看小說

第225章 223,重修律法?臣做不到啊

劉備點點頭,沉默了一會後道:“子初,我真的不可能進京了嗎?”

陳元看劉備似乎還有不切實際的想法,決定給劉備來個狠的。

“也不是沒有可能?!?

劉備眼睛一亮,期盼的看著陳元:“真的?”

“當然是真的,大哥你只要放棄身上所有的官職,只留一個侯爺的爵位,別說京城了,天下哪裡都能去?!?

劉備臉色一暗。

他知道說的沒錯。

只要自己放棄現在的一切,只留一個爵位,自然就不存在甚麼身份問題了。

可是劉備能放棄嗎?

那自然是不能的。

且不說劉備自己不願意放棄,陳元、關羽以及張飛他們肯定都不能答應啊。

劉備現在已經不僅僅是他自己一個人了,他還有一大批的屬下,這些人的身家利益都已經跟劉備緊緊的綁在了一起。

劉備要是放棄了現在的一切,陳元、關羽和張飛他們怎麼辦?

蔡邕怎麼辦?

其他人或許還能再找下家,可是他們絕對不可能再找下家的了。

因爲他們跟劉備的關係太親近了,基本上算是利益一體了。

劉備咬了咬牙:“好,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把荊州發展壯大,只有我們有了掃平天下的實力,自然可以中興漢室。”

看到劉備終於有了這個覺悟,陳元表示十分的欣慰。

要是劉備再拖拖拉拉的下不了決心,還抱著不切實際的希望,陳元可就要氣死了。

今後五年的戰略算是定下了,具體的操作陳元就不想去插手了。

現在荊州文有顧雍、荀攸、田豐、沮授、鍾繇等,武有關羽、張飛、趙雲、呂布、太史慈、黃忠、典韋、魏延等人。

算得上是人才濟濟了,具體的做事根本不需要陳元去操心。

現在陳元可以一心培養自己的根基了。

劉備他們現在做的是在強大大漢的身體,陳元則是要給大漢的精神換一個更強大的發動機。

構建一套適合這個時代並且能夠讓大漢重新換髮生機的治國理論。

現在大漢的治國的理論基本上就是董仲舒的那一套理論。

這一套理論也不能說不好,但是裡面有很多的痛點,需要改造。

陳元在教弟子之餘就在改造這一套理論。

只不過陳元這一弄才發現,這簡直就不是人做的事情。

因爲陳元這麼幹,那就是要成宗做祖,開一派先河,是要成聖啊。

沒弄的時候覺得沒什麼難的,可是這一弄就發現,自己不是那塊料啊。

因爲陳元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他的理論是東一塊西一塊,完全不成體系。

想要在這個基礎上,搞出自己的一套治國理論,那簡直是做夢。

所謂的治國理論,就是要把所有人都圈進去,給所有人畫一個圈,大家都在這個圈裡,遵守這個圈的秩序和規矩。

秩序和規矩就是治國理論了。

現在大漢名義上是以孝治國,實際上卻是以禮法治國。

外禮內法。

陳元覺得這個圈沒錯,只不過這個圈裡的秩序和規矩不太對。

規矩需要改。

可是怎麼改?

陳元表示頭很大。

因爲陳元對現在的漢法不是很清楚,只能說一知半解。

當然陳元完全可以不理會現在的漢法,自己另行一套。

但是那樣弄出來的東西,沒人會遵循啊。

那是不符合實際的。

必須在已有的漢法基礎上進行修改,把自己的治國理念加進去,這樣纔會讓人接受。

說白了,陳元現在就是重訂漢律。

按理說,這種行爲算得上是謀逆了。

因爲只有朝廷纔有修訂律法的權力。

可是,陳元根本不會把所謂的朝廷和天子放在心上,而且他修訂漢律也不是給朝廷用的。

起碼不是給現在的朝廷用的,而是給將來劉備的朝廷用的。

至於說爲什麼要修訂律法,那是因爲一個國家治國理論最爲集中的體現便是律法了。

放到現在那便是憲法。

只不過古代並沒有什麼憲法不憲法的概念,所有的律法都放在一起的。

漢代便是所謂漢律六十篇,那是蕭何在法經的基礎上修訂出來的。

這漢律六十篇經過這麼多年,雖然偶有修訂,但是總體上變化不大。

問題來了,陳元不懂漢律。

原主是潁川陳氏之人,可是潁川陳氏並不治律法,故此對漢律也算不上熟悉。

最多就是知道個大概。

好在現在荊州人才濟濟,懂律法的大能並不少。

這裡的懂並指的是並非只是懂律法條文,而是對於律法的演變、立法以及適用都懂的律法專家。

要是隻要律法條文,陳元也不是搞不到漢律。

州牧府之中便有漢律。

只不過,陳元拿過來一看,頓時就麻爪了。

因爲漢律分爲律和令兩部分,律爲主幹部分﹐除盜﹑賊等律外﹐還有尉律﹑左官律等。令多爲新增者﹐其中包括一部分皇帝的詔令。

內容浩如煙海,陳元一個二把刀怎麼可能短時間內搞懂。

就算不算令,但是律的部分,那內容也是頗多。

要知道漢承秦制,秦朝的律法已經非常細緻了。

故此,漢律內容自然不少。

比如說除律﹑令外﹐還有程﹑科﹑品﹑條﹐這些應爲律令的旁支﹐是對律令的補充。

律令中除刑法外﹐也包括若干行政或民事法規。

斷獄時因缺乏適合的律令條文﹐所以還須藉助於所謂”比”或”例”。

比是比附有關的律條以定罪﹐例是案例。

漢武帝以後﹐僅死罪決事比就有三千四百七十餘事。

可見律令繁複真非一般人可以操作的。

當然,陳元要修訂漢律,主要是對律進行修訂,至於說令、程﹑科﹑品﹑條這些,可以在以後的律法實踐中進行補充。

總而言之,陳元需要律法人才來幫助自己。

於是,陳元便再度找上了劉備。

劉備如今心中有了目標,憋著勁的發展荊州,可謂是勤政無比。

自從那一日跟陳元深談以來,劉備就跟換了一個人一樣。

不是處理政事,就是到軍隊之中訓練軍隊,又或者帶兵剿滅山賊水匪,又或者巡察荊州境內各個郡縣。

總之,如今的劉備用顧雍的話來說,那就是一個完美的主公。

以往劉備其實也是有些懶惰的。

現在完全不見了懈怠之心,整一個無比勤政的好州牧啊。

因此,這一段時間,劉備不僅在荊州民間的好評度急劇上漲,在顧雍他們這些屬下心中的滿意度那就是上漲的極快。

總的來說,劉備的威信大大提高了。

陳元的存在感就弱化了許多。

因爲陳元這些日子,基本上都泡在了書院之中,很少再去州牧府過問政事了。

即便如今陳元依然還掛著荊州別駕和軍師中郎將的官職,但是他基本上不怎麼管事了。

可是,也沒有誰敢提出撤了陳元的官職。

開玩笑,想動陳元?

怕是活膩歪了。

劉備是大哥,顧雍是他師兄,關羽和張飛是他二哥和三哥。

戲志才、田豐、鍾繇、沮授等都是他舉薦劉備的。

趙雲、呂布、張遼、張郃、顏良和文丑也都是他舉薦的。

整個荊州文武大臣之中,一多半都是陳元舉薦給劉備的。

更不要說他與核心人物非同一般的關係了。

誰敢動他,誰能動他?

再者說了,陳元不僅功勞卓著,兼具才智無雙,文物皆能,乃是一頂一的大才。

這樣的人物,必然是蕭何和張良似的大能啊。

陳元現在的確是在幹蕭何的活路。

爲大漢搞出一套治國理論,這個活曾經是蕭何干的,後來經過董仲舒的修改,整個大漢的治國理論才最終成形,而且影響了後世幾千年。

現在輪到陳元了。

陳元感覺搞不了,這不是找劉備求援來了。

陳元也沒廢話,直接開門見山:“大哥,我需要幾個人幫我?!?

劉備並不知道陳元要幹啥,聽到陳元這麼說,頗爲驚訝:“四弟,你想要什麼人,直接調就是了,難道還有你調不動的人?”

這話並不是劉備在敲打陳元,也沒什麼好敲打的。

陳元的性格,劉備算是摸透了。

這就是一個懶人,而且不好攬權。

這樣的人你說他會造反,這簡直就是開玩笑。

劉備對陳元放心的很,所以,劉備說這話純粹就是驚訝而已。

要知道,陳元跟荊州這些大臣,關係可是都非常好的。

就算是那個傲氣無比的關羽,現在跟陳元的關係那也是好得不行。

這事情源於陳元沒事的時候,寫了一套所謂的書院學子操練大綱。

這玩意是陳元用來鍛鍊他自己的學生的。

內容也不復雜,陳元直接把後世那一套我軍新兵訓練法稍加修改便拿了過來使用了。

結果不知怎麼滴就傳了出去。

好傢伙,這一傳出去不要緊,軍中那些大佬都跑到書院來觀摩了幾天。

當他們看他周瑜這羣小傢伙站得橫平豎直操練的時候,差點把眼睛都瞪了出去。

再看到周瑜他們的寢室之中擺放的整整齊齊的被褥,衣服以及餐具和用品時,那心情就更不用說了。

這個時代的軍營那就是一個大型的垃圾場,即便是所謂的名將對於軍中衛生也沒有太多的講究。

於是乎,他們就把這套操練大綱給拿走了,然後奏請劉備開了一個軍事會議。

不久之後,整個荊州軍中都開始推行這套操練大綱。

結果,就是陳元擅於練兵的名聲傳了出去。

陳元聽到劉備這麼說,苦笑了一下:“大哥,你可知道我準備幹什麼?”

“準備幹啥?”

“我準備重修漢律!”

劉備驚呼出聲:“什麼!你要重修律法?”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這事情傳出去,一個謀逆的帽子絕對是脫不了的。

因爲任何關於律法的事情那都是朝廷才能做得,其他任何人做這個事情都是謀反。

震驚過後,劉備直接斷然拒絕:“子初,這事情我不同意。”

陳元就知道,劉備肯定是這個反應。

可是陳元要是調人,必須經過劉備同意啊。

“大哥,你可知道我爲什麼要重修律法?”

“不管你是爲什麼,都不行,這與謀反何異!”

害,這傢伙怎麼這麼認死理呢。

還是得下猛藥啊。

“大哥,這可關係到大漢中興啊,你確定不讓我做?”

劉備的死穴便是大漢中興。

一聽這個,劉備眉頭便皺了起來,他疑惑的看向陳元:“四弟,你該不會騙我吧?”

劉備現在學聰明瞭,他以前可沒少被陳元忽悠。

當然,陳元忽悠他都是善意的。

只不過,這個事情太過重大,不能輕易答應。

“當然了,大哥,我問你,你可知道大漢爲什麼爲成爲現在這個樣子?”

劉備現在已經不是涿郡城中那個遊俠了,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磨練和薰陶,見識和胸襟早就練出來了。

“自然是因爲豪強的壯大,豪強勢力壯大,朝廷勢力日漸弱小,變成了如今這個情形。”

“恩,大哥說的非常對,可是大哥你知道豪強爲什麼會壯大嗎?”

這個問題直接把劉備給難住了。

他還真沒想過,豪強世家爲什麼會壯大。

劉備搖搖頭:“爲什麼,這跟律法有什麼關係?”

“關係大了,豪強世家之所以可以壯大起來根源就在律法之上?!?

是的,豪強世家之所以強大,那就是因爲朝廷制度的原因。

朝廷制度那就是律法了。

漢律雖然沒有名文規定允許兼併,但是很多內容都顯示了,朝廷不抑制兼併。

土地兼併固然會造成很多的後果,最終導致朝廷越來越弱,豪強越來越強。

可是對於朝廷來說,土地兼併也是有好處的,那就是容易收取賦稅。

要知道,這個時代收取賦稅那可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技術活,一方面需要龐大的官僚組織,另一方面還需要對應的複雜管理程序。

可以土地兼併可以比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因爲大量土地集聚到大地主的名下,朝天官僚只需要跟這些地主打交道就好了。

這樣一來,節省了行政成本,還不用這麼多的官吏。

這樣一看,是不是土地兼併對朝廷好處很多。

可是,如此一來,豪強實力越發壯大,朝廷的實力就越來越小了。

每一個朝代的滅亡,到最後多半跟賦稅大幅度減少有關。

簡而言之,那就是朝廷沒錢了。

第181章 178,莫笑蚍蜉也撼樹,敢向長空舞狂第40章 039,我是來送錢的第152章 149,輪迴第70章 068,英雄所見略同第281章 279,另一個冠軍侯以及鑑天闕第152章 149,輪迴第220章 218,握住書寫歷史的大筆282,請假,請假,今天有事,請假一天。第60章 058,聽琴破道第166章 163,管子豈弱於凱恩斯乎第40章 039,我是來送錢的第184章 181,徒勞的掙扎,驚蟄已近第339章 337,天帝張虛無,人皇秦始皇(大結第30章 029,管亥賊子,你中計矣第171章 168,潁川故人深夜來第135章 132,天生郭奉孝,打小就喝酒第90章 087,系統新功能第38章 037,將來的謀劃第192章 189,喪心病狂陳子初第68章 066,留香令君,溫潤君子第176章 173,蔡家恐怖如斯第152章 149,輪迴第334章 332,鄒衍的謀劃,對陣宇文都第2章 002,桃園四結義第141章 138,女子低頭不見腳尖,便是人間絕第277章 275,狠人豫讓第33章 032,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第152章 149,輪迴第278章 276,做一回女裝大佬第308章 306,人相合一,萬丈金身第76章 074,撮爾蠻夷竟敢對我大將無禮?第143章 140,老父親般的感覺是怎麼回事第14章 014,涿郡事了,馳援北海第23章 022,必須讓這些豪強出點血第328章 326,五行宗鄒衍,迴歸和不歸之間的第303章 301,往後兩年的計劃。第179章 176,天人大討論第198章 195,小老弟,你怎麼肥事,不講武德第333章 331,神族和人族的鬥爭,山河世界迫第149章 146,陳元:你禮貌嗎?第201章 198,幹掉禰衡,歷史的慣性第41章 040,買官復爵第144章 141,蓬萊槍神散人第199章 196,大噴子和行爲藝術家第109章 106,把自己裝進去了第293章 291,抽五殺四,陳羣死第321章 319,七爪金龍,血海大陣第205章 203,陳羣必須死第174章 171,三步走第273章 271,左豐死,靈帝招第77章 075,沒一個是省油的燈第188章 185,第一局—打平第321章 319,七爪金龍,血海大陣第139章 136,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第31章 030,二十萬黃巾煙消雲散第298章 296,陳元是第二個王莽嗎?第139章 136,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第75章 073,堂堂大丈夫豈能屈居婦人之下第335章 333,道友請留步,十二上仙動第178章 175,陳元的秘密第139章 136,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第129章 126,陳元坐論治平荊州策第103章 100,蔡家的大禮(100章了求票求打第281章 279,另一個冠軍侯以及鑑天闕第256章 254,敬酒不吃吃罰酒第86章 083,冠冕南洲第62章 060,你也配姓陳?第338章 336,登天梯再現,可憐的五行宗第302章 300,陳元計劃中的夢幻陣營第94章 091,摔杯爲號,盡皆斬殺第160章 157,東漢三大豪強集團(上)第45章 044,忽悠蔡邕第3章 003,分到兩個手下第102章 099,有點意思第204章 202,歲星紀年,五行道術第317章 315,屯兵洛陽之下第76章 074,撮爾蠻夷竟敢對我大將無禮?第154章 151,張遼太難了第131章 128,三百千第328章 326,五行宗鄒衍,迴歸和不歸之間的第295章 293,道落之爭第109章 106,把自己裝進去了第323章 321,老夫王翦第99章 096,背後之人竟是他第134章 131,我乃潁川陳氏?有事,請假!第274章 272,壯哉!我大華夏!第171章 168,潁川故人深夜來第196章 193,請假一天,莫要訂閱!第291章 289,自立涿郡陳氏第276章 274,以理服人?不,以力服人!第45章 044,忽悠蔡邕第300章 298,陳元上洛,佈局未來。第116章 113,兵祖鑑之第10章 010,劉備受辱第200章 198,幹掉禰衡,歷史的慣性第184章 181,徒勞的掙扎,驚蟄已近第32章 031,陳先生,大才!第54章 052,花裡胡哨第127章 124,大勢已定
第181章 178,莫笑蚍蜉也撼樹,敢向長空舞狂第40章 039,我是來送錢的第152章 149,輪迴第70章 068,英雄所見略同第281章 279,另一個冠軍侯以及鑑天闕第152章 149,輪迴第220章 218,握住書寫歷史的大筆282,請假,請假,今天有事,請假一天。第60章 058,聽琴破道第166章 163,管子豈弱於凱恩斯乎第40章 039,我是來送錢的第184章 181,徒勞的掙扎,驚蟄已近第339章 337,天帝張虛無,人皇秦始皇(大結第30章 029,管亥賊子,你中計矣第171章 168,潁川故人深夜來第135章 132,天生郭奉孝,打小就喝酒第90章 087,系統新功能第38章 037,將來的謀劃第192章 189,喪心病狂陳子初第68章 066,留香令君,溫潤君子第176章 173,蔡家恐怖如斯第152章 149,輪迴第334章 332,鄒衍的謀劃,對陣宇文都第2章 002,桃園四結義第141章 138,女子低頭不見腳尖,便是人間絕第277章 275,狠人豫讓第33章 032,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第152章 149,輪迴第278章 276,做一回女裝大佬第308章 306,人相合一,萬丈金身第76章 074,撮爾蠻夷竟敢對我大將無禮?第143章 140,老父親般的感覺是怎麼回事第14章 014,涿郡事了,馳援北海第23章 022,必須讓這些豪強出點血第328章 326,五行宗鄒衍,迴歸和不歸之間的第303章 301,往後兩年的計劃。第179章 176,天人大討論第198章 195,小老弟,你怎麼肥事,不講武德第333章 331,神族和人族的鬥爭,山河世界迫第149章 146,陳元:你禮貌嗎?第201章 198,幹掉禰衡,歷史的慣性第41章 040,買官復爵第144章 141,蓬萊槍神散人第199章 196,大噴子和行爲藝術家第109章 106,把自己裝進去了第293章 291,抽五殺四,陳羣死第321章 319,七爪金龍,血海大陣第205章 203,陳羣必須死第174章 171,三步走第273章 271,左豐死,靈帝招第77章 075,沒一個是省油的燈第188章 185,第一局—打平第321章 319,七爪金龍,血海大陣第139章 136,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第31章 030,二十萬黃巾煙消雲散第298章 296,陳元是第二個王莽嗎?第139章 136,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第75章 073,堂堂大丈夫豈能屈居婦人之下第335章 333,道友請留步,十二上仙動第178章 175,陳元的秘密第139章 136,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第129章 126,陳元坐論治平荊州策第103章 100,蔡家的大禮(100章了求票求打第281章 279,另一個冠軍侯以及鑑天闕第256章 254,敬酒不吃吃罰酒第86章 083,冠冕南洲第62章 060,你也配姓陳?第338章 336,登天梯再現,可憐的五行宗第302章 300,陳元計劃中的夢幻陣營第94章 091,摔杯爲號,盡皆斬殺第160章 157,東漢三大豪強集團(上)第45章 044,忽悠蔡邕第3章 003,分到兩個手下第102章 099,有點意思第204章 202,歲星紀年,五行道術第317章 315,屯兵洛陽之下第76章 074,撮爾蠻夷竟敢對我大將無禮?第154章 151,張遼太難了第131章 128,三百千第328章 326,五行宗鄒衍,迴歸和不歸之間的第295章 293,道落之爭第109章 106,把自己裝進去了第323章 321,老夫王翦第99章 096,背後之人竟是他第134章 131,我乃潁川陳氏?有事,請假!第274章 272,壯哉!我大華夏!第171章 168,潁川故人深夜來第196章 193,請假一天,莫要訂閱!第291章 289,自立涿郡陳氏第276章 274,以理服人?不,以力服人!第45章 044,忽悠蔡邕第300章 298,陳元上洛,佈局未來。第116章 113,兵祖鑑之第10章 010,劉備受辱第200章 198,幹掉禰衡,歷史的慣性第184章 181,徒勞的掙扎,驚蟄已近第32章 031,陳先生,大才!第54章 052,花裡胡哨第127章 124,大勢已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简阳市| 定州市| 连城县| 禹州市| 上栗县| 洛阳市| 霍山县| 广德县| 兴隆县| 皋兰县| 荣成市| 历史| 阿合奇县| 渝中区| 内乡县| 通道| 台北市| 瑞安市| 浠水县| 永宁县| 泽州县| 佳木斯市| 民权县| 监利县| 邹城市| 邹平县| 竹山县| 崇义县| 万州区| 彭州市| 阳朔县| 翁牛特旗| 明溪县| 厦门市| 睢宁县| 赤峰市| 紫云| 思南县| 黑龙江省| 绥阳县| 婺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