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零二章三國論戰

就在三國朝野對兩國結盟之勢議論紛紛的時候,雲州天嵐武道學院的一個學子發表了一篇雄文,再一次震動朝野。

“三國論戰,夫三國者,漢強雲弱,秦次之,然而強非恆強,弱非恆弱,以弱勝強非獨也,漢雖強,卻樹敵過多,雲秦環伺。

夫雲國者,佔據地利之優,又唯君臣一心,北可····”

“停,如此愚夫之見,如何送到聖上案頭的”

蕭清然府上,一名幕僚讀完了三國論戰之後,被蕭清然立馬打斷,喝問幕僚,幕僚一時不能答,還是林坤出面解圍,讓幕僚退下。

“蕭相,你難道還沒看出來嗎,這就是那李寶榮的手筆了”

“什麼意思”

?тт κan?co

“我剛剛收到消息,李寶榮在大漢任職的部門叫做文宣部,這個部門專職做宣傳的,負責向大漢臣民傳達朝野的消息,鼓動人心有一手”

“文宣部····”

蕭清然頓時默然,這也是他都沒有看得起的一個部門,在傳統貴族的意識裡,根本沒有重視宣傳這一方面,朝野消息,更是覺得應該保密纔對,憑什麼讓那些平頭百姓知道,他們無需知道朝野動向,只需要聽從朝野的指揮纔對。

“蕭相別小看了這個文宣部,據我所知,在大漢,文宣部的地位可是僅次於軍部,吏部這些大部,比商部的排名還要前列,這些年文宣部的成績也非常的斐然,他們命令文人編造了許多歌曲,戲劇,話本,標語用以宣傳朝野,宣傳武衛軍,以至於在最偏僻的山區村落,都有人以參加武衛軍爲容,可以說,就是這個文宣部,提升了整個大漢國的士氣。

再說具體以一點的,年初李瑤不是發了國債嗎,一千萬大漢銀幣在一日之內被售空,就是文宣部宣傳的手筆,五月份大漢又發行第二筆國債,五千萬新銀幣,那就不用愁賣了,是因爲文宣部已經宣傳到位了”

林坤細數著文宣部的戰績,那可是非常有效的,他當初也是提議要建立雲國的文宣部,可惜沒人答應啊。

“可這篇文章的論點是錯誤的,文中所說,雲國和秦國不應該結盟,甚至還要挑動大漢進攻秦國,以此消耗大漢的國力,等到大漢和大秦兩虎相爭,兩敗俱傷之時,雲國再悍然出兵,以雷霆掃穴之勢攻破青州,打破青光城,則大漢可滅。

林坤,你覺得可能嗎,你覺得大漢的朝臣都是傻子嗎?當初上官雲輝殺入青州,在青州最爲危險的時候,大漢也沒有撤走東華府的兵力,而且當初武衛軍主力不在青州,他們也能圍殲上官雲輝,難不成還擋不住我們雲國攻勢?”

“蕭相,這篇文章的論點對不對無所謂了,因爲它根本不需要對錯,它只是之前那些謠言的一個總結點,把這份宣傳推向高峰的東西,是用以動搖雲國官員信心的文章”

“查,一查到底,看看是誰寫的文章,肯定是大漢的間諜”

“蕭相莫急,這個人我還真查過,不是大漢的間諜”

“什麼意思”

“一個出頭鳥而已,武道學院之中有不少志大才疏,卻熱衷官場的人,又因爲年輕氣盛,不懂大國局勢,所以根據民間流言攥寫一些似是而非的文章,現在我們的重點是如何讓聖上相信,這篇文章是錯誤的,決定權從來不在民間,而在於聖上”

林坤說道,這些宣傳流言什麼的,最終目的都是爲了影響到蕭清雲的決策,什麼時候民間能夠決定朝政了。

“報,啓稟蕭相,鴻臚寺傳來消息,大漢使臣有人想要連夜出城,被城衛司抓住了,在其身上搜出了情報,其中就有三國論戰這篇文章”

“人在哪”

“已經抓進大牢,大漢使臣李寶榮已經進宮了”

“什麼,不好,中計了,快,去阻止李寶榮見聖上”

“啊····”

“快,蕭相,我們走”

林坤反應極快,立馬拉著蕭相前往皇宮,當然,現在的皇宮還是之前的太守府,新皇宮還沒建造好,但兩人還是慢了一步,等到他們到的時候,李寶榮已經快和蕭清雲說完了。

“三百英傑,果然名不虛傳”

路上的時候,林坤給蕭清然解釋了李寶榮的意圖,李寶榮的計謀是一環扣一環的,先是在城中散佈謠言,以此先亂輿論,拋出和大秦結盟相左的觀點。

然後就是三國論戰這篇雄文,再一次把雲秦決裂的觀點提煉出來,而最後一招,就是所謂的使臣逃離了,這不是陰謀,李寶榮是把陰謀變成了陽謀。

如今使臣成員被抓,搜出了三國論戰,這代表著大漢就要知道這個消息了,那麼雲國怎麼辦,李寶榮殺還是不殺,殺了,那麼雲國就理虧了,大漢一旦以此爲藉口向雲國動刀兵,就會師出有名,反倒是會影響到雲國的聲譽以及士氣,更是坐實了大秦反向借雲國之手拖住大漢,雲國爲大秦擋刀兵的謠言,必然是要臣民憤怒,到時候雲秦同盟必然破裂。

那如果不殺李寶榮呢,那也不行,李寶榮完全可以在回到大漢之後,說三國論戰的觀點是大雲國的國策,到時候大漢國就可以威逼雲國,要不要和大秦決裂了,如果不決裂,那就是要吞併大漢了,大漢先動手沒毛病吧,決裂了,那更好,大漢可以直接吞併大秦而不用擔心後路的危險。

所以這一招的高明就是在於無懈可擊,完完全全的陽謀,看似把選擇權交給了雲國,但實際上雲國怎麼做都是錯的,主動權在大漢手上了。

“我也沒想到,當年青州一個小農莊裡的三百孤兒,會有這麼多英傑出現,這個李寶榮在此之前岌岌無名,現在看來要名揚天下了”

“那李寶榮殺還是不殺”

“不能殺,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規矩,要是我們一旦殺了李寶榮,大漢根本不用進攻,只要集結大軍,朝中的這些大臣就要考慮我們是不是真的被大秦賣了,即便是不明面上決裂,那也不會配合無間了”

“那放呢”

“放也不行,棘手啊,蕭相,沒想到你我兩個雲國重臣,被一個小小的使臣給玩弄於股掌之中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怎麼辦”

“拖字決”

“什麼拖字訣?”

“明日我們答應考慮和大漢結盟,但不要給具體的日期,反正結盟是要談判的,那就談嘛,三五個月,三五年,有什麼問題嗎,不過我們要向大秦使臣那邊解釋清楚,別讓誤會”

“這點放心,大秦現在是有求於我們,就算是誤會了,他們也不敢吱聲”

蕭清然回答道,大秦現在是什麼位置,他可是清楚得很,面對大漢可能的進攻,他們怕的半死。

半個時辰之後,李寶榮被雲國禁衛軍亂棍打出,有些狼狽,剛剛李寶榮義正言辭,極爲嚴厲 警告蕭清雲,要把他的人放了,想要以此激怒蕭清雲,可蕭清雲還是忍住了,沒殺他,只是把他打出去了。

“外臣見過蕭相,林太尉”

“李寶榮,你好大的本事,當真是讓我刮目相看”

“外臣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裝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兩位大人,今晚我們使團和雲國發生一些誤會,可否把我的人放回來啊,我以後必定嚴加管教”

“我們雲國律令無雙,不管是誰,只要在雲國犯事,一律以雲國律法處置”

“可是大人,我的人只是犯了宵禁之法啊”

“呵呵,那些書信情報呢”

“外臣又聽不懂了,我們是使臣,不是間諜,我們使臣出使貴國,自然是要記錄一下沿途所看所聽,記錄一下所得,這有什麼錯嗎?”

“伶牙俐齒”

蕭清然被李寶榮懟得無話可說,似乎是這樣的,不過他是不會輕易放人的,他算是看明白了 ,整個使團都是間諜,那就看能不能挖出一些什麼來。

林坤兩人不再和李寶榮廢話,直接走進了皇宮,見到了還在生氣的蕭清雲。

“坤兒,清然,你們來得正好,大漢欺人太甚,區區一個使者,竟然三番五次威逼朕,你們說,我們該如何回擊”

“義父,小不忍則亂大謀,坤兒覺得,雲國此時派遣使者過來,應該是有所圖謀,我們應該打探清楚,他們到底是爲了什麼,是要向大秦動兵,還是要對我們動兵”

“你的意思是大漢在藉機挑釁,要攻打我雲國?”

“未必沒有這個可能,大漢武衛軍號稱天下第一軍,大秦幾乎每一支部隊都被其打敗過,但我們雲國沒有,相反,我們趁著大漢和大秦交戰,吞併多個州府,他們早就生氣了。

如今我們的疆域和大漢犬牙交錯,這讓大漢時刻要保持強大的邊軍,很有可能他們是真想對我們出手,收回半個泰州以及西山府以及伏龍山,所以我們一定要小心。

義父,我們現在不宜和大漢動兵,三國論戰這篇文章雖然狗屁不通,但有幾點還是很有道理的,我們和大秦,誰先和大漢動手,誰就先死”

林坤沉聲說道,三國論戰,可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要不然也不會在短短時間內流傳這麼廣。

第一百三十五章奪嫡第二百一十四章外務總管第二百三十二章義匪第四百零六章殷城流血夜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漢的海外戰略第一百四十四章立場第三百八十六章女妖精第九十二章深仇大恨第一百二十章西南糜爛第四百九十五章戰利品第二百六十二章蟄伏第二百五十五章圍點打援第二十章方平第十三章殺敵第四百六十三章借刀殺人第四十一章清仗田畝第四百零二章殷城第四百六十九章投奔光明第五百二十章取信於人第二百九十六章出師不利第三百五十六章新戰法第三百七十五章上官越第三十章伏擊第三百六十五章異化武聖第三章打工人第一百章萬伯棠第二百五十八章武者和異種第四章黑產交易第三百九十四章綁架第七十九章逃亡第五百章大漢的底蘊第三百三十二章奪船第四百八十六章金剛不壞之軀第二十一章方虎第三百九十八章秘見第三百四十一章大秦事了第三百三十一章海上死路第八十四章又見青衣客第二百七十五章林坤北上第二百八十三章溫氏船廠第一百四十三章大秦分裂第三百九十章工坊遇襲第一百五十五章強攻勁弩第三百一十四章部分戰時動員第一百二十八章不反也得反第一百五十五章強攻勁弩第三百一十八章戰略被動第一百三十章夜襲東華府第二百八十章何去何從第二章武道世界第一百九十五章化凡化凡第五百三十八章蒼梧見聞第二百一十四章外務總管第一百一十一章一統伏龍山第三百八十三章晉升大典第二百二十五章逃跑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譁變第三百八十章剎女派第十一章攻打許家莊第一百七十六章神秘教主第五百二十六章朱興朝第一百五十章方平下場第三十二章捕頭第三百八十一章姑蘇城第三十二章捕頭第三百八十二章上官麟閉關第二百五十章攻陷永州第八十三章好人壞人第四十四章侯清然第三百三十二章奪船第四百三十八章獸潮第二百零七章巧立名目第三百六十四章圍剿異豬王第二百七十三章李瑤稱帝第八十二章異種第六十六章柴幫第二百四十五章前置準備第二百六十章銅牆鐵壁第六十三章春耕第三百五十三章武聖出場第一百三十三章對策第四十一章清仗田畝第二百二十八章壓下事態第三百五十章 傳世產業第二百二十七章沈重第三百八十四章大盜石飛第三百九十三章賀伊凡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漢的海外戰略第五百零九章天火滅世第三百二十二章切割包圍第一百六十三章暴兵第三百零四章影響國策第四百零二章殷城第四百一十二章都難啊第二百六十六章京師震動第三百一十六章戰爭新啓第二百五十章攻陷永州第四百六十一章煉武堂第一百八十章高手喋血第三百一十四章部分戰時動員
第一百三十五章奪嫡第二百一十四章外務總管第二百三十二章義匪第四百零六章殷城流血夜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漢的海外戰略第一百四十四章立場第三百八十六章女妖精第九十二章深仇大恨第一百二十章西南糜爛第四百九十五章戰利品第二百六十二章蟄伏第二百五十五章圍點打援第二十章方平第十三章殺敵第四百六十三章借刀殺人第四十一章清仗田畝第四百零二章殷城第四百六十九章投奔光明第五百二十章取信於人第二百九十六章出師不利第三百五十六章新戰法第三百七十五章上官越第三十章伏擊第三百六十五章異化武聖第三章打工人第一百章萬伯棠第二百五十八章武者和異種第四章黑產交易第三百九十四章綁架第七十九章逃亡第五百章大漢的底蘊第三百三十二章奪船第四百八十六章金剛不壞之軀第二十一章方虎第三百九十八章秘見第三百四十一章大秦事了第三百三十一章海上死路第八十四章又見青衣客第二百七十五章林坤北上第二百八十三章溫氏船廠第一百四十三章大秦分裂第三百九十章工坊遇襲第一百五十五章強攻勁弩第三百一十四章部分戰時動員第一百二十八章不反也得反第一百五十五章強攻勁弩第三百一十八章戰略被動第一百三十章夜襲東華府第二百八十章何去何從第二章武道世界第一百九十五章化凡化凡第五百三十八章蒼梧見聞第二百一十四章外務總管第一百一十一章一統伏龍山第三百八十三章晉升大典第二百二十五章逃跑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譁變第三百八十章剎女派第十一章攻打許家莊第一百七十六章神秘教主第五百二十六章朱興朝第一百五十章方平下場第三十二章捕頭第三百八十一章姑蘇城第三十二章捕頭第三百八十二章上官麟閉關第二百五十章攻陷永州第八十三章好人壞人第四十四章侯清然第三百三十二章奪船第四百三十八章獸潮第二百零七章巧立名目第三百六十四章圍剿異豬王第二百七十三章李瑤稱帝第八十二章異種第六十六章柴幫第二百四十五章前置準備第二百六十章銅牆鐵壁第六十三章春耕第三百五十三章武聖出場第一百三十三章對策第四十一章清仗田畝第二百二十八章壓下事態第三百五十章 傳世產業第二百二十七章沈重第三百八十四章大盜石飛第三百九十三章賀伊凡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漢的海外戰略第五百零九章天火滅世第三百二十二章切割包圍第一百六十三章暴兵第三百零四章影響國策第四百零二章殷城第四百一十二章都難啊第二百六十六章京師震動第三百一十六章戰爭新啓第二百五十章攻陷永州第四百六十一章煉武堂第一百八十章高手喋血第三百一十四章部分戰時動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西峡县| 河间市| 年辖:市辖区| 邻水| 建德市| 普定县| 都兰县| 灵丘县| 东宁县| 武清区| 沙坪坝区| 辉县市| 栾川县| 灵璧县| 丰城市| 浑源县| 富源县| 平山县| 法库县| 徐汇区| 夏河县| 乡宁县| 林周县| 方正县| 安仁县| 普定县| 开鲁县| 深泽县| 黔南| 连山| 澄迈县| 仪征市| 张家口市| 会东县| 西充县| 望奎县| 阿合奇县| 定安县| 喀喇沁旗| 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