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零一章大漢使節

各國之間相互派遣使節,是國與國之間交往的準則,即便是兩國交戰,一般也不會斷絕這種聯繫,因爲這是展示大國禮儀和大國氣度的機會,同時也是兩國官方消息的交流機會,除非兩國已經結成了死仇,不死不休的那種,要不然兩國交兵,依舊是有不斬來使的規矩。

大漢和大秦沒有使節來往,是因爲大秦在官方上沒有承認過大漢,一直視其爲賊軍,而大漢則是以推翻大秦暴政爲國策。

但云國和大漢之間,暫時還沒有撕破臉,畢竟雙方沒有動過刀兵,之前甚至還有蜜月期,雙方合作得很快。

正是因爲如此,大漢使者被放入雲國之中,經過跋涉,到達了雲州城。

“見過林太尉”

“你認識我?”

“是,林太尉曾經跟隨高宗皇帝到我們學校視察過,還給我們上了幾堂課”

“又是三百英傑,難道天下之人以李寶爲名字開頭的都是三百英傑嗎?”

林坤頓時知道這個人是什麼來歷了,他叫做李寶榮,原以爲只是一個湊巧,沒想到他還真是三百英傑之一。

“林太尉說笑了,名字只是一個代號而已,叫什麼無所謂”

“三百英傑大名鼎鼎,英傑之手李寶林,執掌大漢安全部,號稱知曉天下事,運籌帷幄,李寶粱····”

林坤搖搖頭,點了三百英傑之中比較出名的幾個人,這還只是冒尖的而已,事實上這三百人之中,絕大部分都在大漢處於中層位置以上,像這個李寶榮,之前並無名氣,但李瑤能派他來做使者,必然有過人之處。

李寶榮聽著林坤點名,並不多說,他在三百英傑之中的確是屬於中下游水平,武道修爲不太好,指揮打仗也沒天賦,即便是讀書也比不過別人,和李寶林他們相比,他的成就可不太行。

“行了,不跟你廢話了,知道你也沒什麼話說,先住鴻臚寺吧,別亂走,出了事情可別怪我沒提醒你,等待聖上召見”

林坤見李寶榮沒有交談的心思,也不廢話,很快就離開了。

李寶榮跟著雲國的人住進了鴻臚寺,就住在大秦使者對面,但李寶榮見到了對方,也只是拱拱手,笑了笑,並不答話。

一連兩天,李寶榮連門都沒有出,等到了第三天,雲國纔有侍衛前來宣他,告訴他,大雲國皇帝蕭清雲召見他。

“外臣李寶榮,見過大雲國皇帝陛下”

“免禮,你的國書朕看過了,你欲圖挑撥我大雲和秦國的關係,可否知罪”

“外臣不知,不知道外臣所犯何罪”

“世人皆知,我大雲國和秦國已經結盟,乃是兄弟之國,你大漢國又要和我大雲國結盟,這不是挑撥離間是什麼,難道真以爲朕的刀不敢殺人?”

“大雲國陛下,此言非也,結盟結盟,和爲盟,利益爲先爲盟,不知道大雲國和大秦結盟有什麼好處。

論工匠技術,我大漢爲天下首屈一指,回回炮,四輪馬車,連發弩,這些戰場利器哪個不是我大漢工匠所發明。

論商貿財貨,我大漢富甲天下,以一州之力可以供養數十萬大軍,國中商賈猶如過江之鯉,數不勝數。

所以大雲國要是我大漢國結盟,比和大秦國結盟要有更多好處,大雲國又何必和錢財過不去呢”

“笑話,三國之中,以大漢最強,和你大漢結盟,滅了秦國,到時候你們回過頭來滅我大雲國,什麼財貨,不都是你們的嗎?真當我大雲國無人?”

“三人相爭,扶弱抗強,此道理的確是沒錯,可是大雲國陛下可想過,如果大雲國和大秦結盟依舊是擋不住我大漢國呢,你我兩家原本無冤無仇,以此徒增刀兵之禍又如何?”

李寶榮慢條斯理,環視衆人說道,此話一出,滿朝大臣頓時臉色一變,怒視著李寶榮,這是看不起他們啊,而且是非常看不起的那種。

“放肆,啓稟聖上,此賊囂張,何不請禁衛軍左右亂棍打出”

“請聖上驅逐漢國使臣”

“慢著,啓稟聖上,我想聽聽漢國使臣的意思”

“就聽蕭相的,漢使,說出你的意思,如果答不對,那就不好意思了,你就和雲州城長久相伴吧”

“大雲國陛下,外臣可不是危言聳聽,當今天下,都言我大漢爲三國最強,可你們可是知曉我大漢如何強盛,我大漢數十萬大軍····”

李寶榮將大漢明面上的強盛一一指出,武衛軍從成立起,就沒有打過敗仗,往往都說以少勝多,大秦數十萬精銳盡喪大漢之手。

如今武衛軍又一再擴軍,兵馬四十萬,按照戰場上的預估,起碼可敵大秦禁軍八十萬,大秦禁軍現在纔多少人,能有二十萬嗎?

而云國之兵又有多少呢,不過是三四十萬而已,大漢完全可以兩路征討,打雲國,綽綽有餘。

“所以,今日你是來宣戰的?”

“非也,大雲國陛下,如果是宣戰,擇一小兵送戰書前來即可,外臣到來,是來謀取和平的,我大漢和大秦是不死不休之仇,大秦必須要滅,但大雲國卻和我們無冤無仇,我們何不化干戈玉帛,我們結盟,共取大秦呢,日後我們也是兄弟之國,共分這天下”

“呵呵,你覺得我們信嗎?”

“有何不信,我們大漢同樣可以昭告天下,締結盟書,日月所鑑,絕不會毀約,大雲國陛下,難不成真要刀兵相向嗎,陛下想想,天下征戰多年,百姓流離失所····”

李寶榮侃侃而談,把其中利弊一一解釋清楚,和大秦結盟,那麼必定招來大漢兵馬,先不說打得過打不過的事情,就算是打得過,也不是白死士兵,徒增錢糧嗎?

要是和大漢國結盟,那麼好處就多了,可以瓜分大秦地盤,可以和大漢國貿易,大漢的大門向大雲國打開。

“外臣退下”

蕭清雲聽著李寶榮滿口的威脅之語,心中大怒,但還真不敢輕易的殺了李寶榮,只能讓他退下。

回到鴻臚寺,一個護衛悄悄的走進了李寶榮的房間,對他說道“大人,安全部的人聯繫上了,各種事情也都交代清楚了,他們答應,三日之內,必有分曉”

“好,讓他們小心,這件事情急不得,慢慢來”

李寶榮點點頭,他這次南下雲國,可不是一個人來的,而是一個使團一百多人,他負責明面上吸引雲國官員注意,而使團之中則是由骨幹去負責具體計劃。

李瑤給他的任務是有範圍的,能結盟最好,徹底離間大雲國和大秦之間的關係,要是不能結盟,也要讓雲國不敢輕易動刀兵。

第二日起,雲州城突然出現了大量關於雲國和大秦結盟的言論,有人說,雲國上當了,大秦這是擋不住大漢的進攻,所以拉雲國墊背的,至於貿易那點利益,跟動起刀兵來,根本不算什麼,連大軍的軍需都不夠,更別說是其他的了。

又有人說大漢即將要南征雲國,因爲雲國和大秦結盟了,大漢這是要爲自己討回一個公道來,雲國伏龍軍根本不是武衛軍的對手,雲國要遭災了。

還有人說,雲國和大秦結盟,那是非常錯誤的策略,大秦殘暴無道,伏龍軍原本就是爲了奉天討逆而成的,如今卻和暴秦結盟,豈不是連當初的初心都忘記了,如今雲國又要爲大秦擋大漢的刀兵,這哪裡是兄弟之國啊,簡直是父子之國,雲國爲子,大秦爲父,不是父子,雲國爲何如此孝順。

如此種種的謠言數不勝數,而且來勢洶洶,僅僅幾天而已,就傳得沸沸揚揚,從官場到民間,無不談論。

又過幾日,讓雲國上下譁然的消息傳來了,那就是大漢國青州東華府和寶慶府都在集結大軍,似乎是要對雲國以及伏龍山動兵。

此消息一出,原本已經沉積的雲國皇族蕭氏頓時不幹了,他們雖然遷居雲州,可是伏龍山乃是他們祖地,幾十代祖宗都在伏龍山呢,如果雲國無法擋住武衛軍,就不能招惹武衛軍。

皇族蕭氏不斷的向蕭清雲諫言,而文官系統,也有官員不斷的動搖信心,開始懷疑雲國和大秦結盟是否是正確的事情,於是官員們也開始上奏摺了,分析利弊。

於此種種,也開始動搖蕭清雲的信念,和大秦結盟原本就不是他的意思,他想的還是當初那一套,要以實力一統全國,和大秦做一場,和大漢做一場,只是蕭清然和林坤勸諫,他覺得有道理纔會答應的。

而如今,似乎朝野上下的那些謠言也有道理,他雲國和大秦結盟沒什麼好處嘛,幹嘛爲大秦擋刀子呢。

讓大漢滅了大秦也不是沒有好處的,要知道打仗是需要錢糧的,會死人的,大漢錢糧消耗了,士兵死掉了,可是他們沒有啊,此消彼長之下,到時候雲國和大漢比,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如果大漢和大秦拼一個兩敗俱傷,等到大漢很虛弱的時候,他再出兵一舉攻下大漢,那說不定天下真的要歸他蕭氏了。

第二百零四章過渡第五百三十五章戰後第一百二十一章各軍衝突第二百二十二章 黃雲飛第八十七章方平高升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聯軍第五百零四章天火神符第五百一十六章天南局勢第一百二十章西南糜爛第二十七章矛盾激化第五百章大漢的底蘊第五十六章李瑤第四百八十九章武者聯盟第九章平叛第三百三十一章海上死路第一百三十章夜襲東華府第三百三十六章天才太多了怎麼辦第一百一十二章同化第三百七十四章江山代有人才出第二百一十四章外務總管第一百九十六章天下大勢已變第一百五十七章難民潮第四百五十一章各有利益第二百五十三章青州保衛戰第一百三十三章對策第四百七十六章禁制第二百三十四章大祭第一百一十六章蟄伏第五百二十九章朱家末日第十三章殺敵第四百六十四章權術第一百零一章武者的秘密第二百一十六章瞞天過海之計第四百八十七章勢均力敵第四十四章侯清然第六十六章柴幫第一章超級奪舍系統第四百四十二章水渾了第八十七章方平高升第三百七十九章兇猛的女人第五百三十八章蒼梧見聞第四百六十八章輿論攻勢第一百零六章青州局勢第四百三十章天闕第一百三十六章對陣青州軍第二百九十四章雲熙掛帥第二十章方平第五百三十四章朱家滅第三百二十九章艦隊運輸第三百六十三章異化種第三百四十三章李瑤的報復第三百一十二章伏殺第七十七章欽州城城下第五百四十二章圍剿玉昆第五百四十三章戰爭又起第五百四十七章一界抗一州第五百二十一章不升級的戰爭第五百二十三章兩界連通第二百四十三章剿匪武裝第二百七十三章李瑤稱帝第十六章臥底正當時第八十二章異種第二百一十五章八皇子監國第二百七十一章上官博之死第四百六十四章權術第一百零一章武者的秘密第二十六章青松拳館第三百八十四章大盜石飛第一百二十六章方平舊故第二百六十一章姚牧的決定第五十五章風波漸起第五十三章人吶第九十三章軟飯硬吃第三百四十七章賤民第三百一十二章伏殺第二百五十八章武者和異種第三百零二章三國論戰第三百五十三章武聖出場第一百一十七章泰州戰爭第四百零五章霹靂手段第五百一十九章歐陽儀的困局第一百五十六章韓通的末路第一百四十六章聯手對敵第一百四十六章聯手對敵第三百六十二章血戰第四百七十四章獵殺修仙者第四百零二章殷城第一百五十一章大戰又起第三百二十五章強軍之姿第二百二十六章明燕湖第四百七十四章獵殺修仙者第二百三十一章年關第二百六十九章反攻的號角第四百九十四章土著的力量第十二章接戰第一百九十二章悽慘的禁軍第七十章流民第一百九十九章決戰前奏第五章二五仔真多啊第四百八十章蘇凌雲
第二百零四章過渡第五百三十五章戰後第一百二十一章各軍衝突第二百二十二章 黃雲飛第八十七章方平高升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聯軍第五百零四章天火神符第五百一十六章天南局勢第一百二十章西南糜爛第二十七章矛盾激化第五百章大漢的底蘊第五十六章李瑤第四百八十九章武者聯盟第九章平叛第三百三十一章海上死路第一百三十章夜襲東華府第三百三十六章天才太多了怎麼辦第一百一十二章同化第三百七十四章江山代有人才出第二百一十四章外務總管第一百九十六章天下大勢已變第一百五十七章難民潮第四百五十一章各有利益第二百五十三章青州保衛戰第一百三十三章對策第四百七十六章禁制第二百三十四章大祭第一百一十六章蟄伏第五百二十九章朱家末日第十三章殺敵第四百六十四章權術第一百零一章武者的秘密第二百一十六章瞞天過海之計第四百八十七章勢均力敵第四十四章侯清然第六十六章柴幫第一章超級奪舍系統第四百四十二章水渾了第八十七章方平高升第三百七十九章兇猛的女人第五百三十八章蒼梧見聞第四百六十八章輿論攻勢第一百零六章青州局勢第四百三十章天闕第一百三十六章對陣青州軍第二百九十四章雲熙掛帥第二十章方平第五百三十四章朱家滅第三百二十九章艦隊運輸第三百六十三章異化種第三百四十三章李瑤的報復第三百一十二章伏殺第七十七章欽州城城下第五百四十二章圍剿玉昆第五百四十三章戰爭又起第五百四十七章一界抗一州第五百二十一章不升級的戰爭第五百二十三章兩界連通第二百四十三章剿匪武裝第二百七十三章李瑤稱帝第十六章臥底正當時第八十二章異種第二百一十五章八皇子監國第二百七十一章上官博之死第四百六十四章權術第一百零一章武者的秘密第二十六章青松拳館第三百八十四章大盜石飛第一百二十六章方平舊故第二百六十一章姚牧的決定第五十五章風波漸起第五十三章人吶第九十三章軟飯硬吃第三百四十七章賤民第三百一十二章伏殺第二百五十八章武者和異種第三百零二章三國論戰第三百五十三章武聖出場第一百一十七章泰州戰爭第四百零五章霹靂手段第五百一十九章歐陽儀的困局第一百五十六章韓通的末路第一百四十六章聯手對敵第一百四十六章聯手對敵第三百六十二章血戰第四百七十四章獵殺修仙者第四百零二章殷城第一百五十一章大戰又起第三百二十五章強軍之姿第二百二十六章明燕湖第四百七十四章獵殺修仙者第二百三十一章年關第二百六十九章反攻的號角第四百九十四章土著的力量第十二章接戰第一百九十二章悽慘的禁軍第七十章流民第一百九十九章決戰前奏第五章二五仔真多啊第四百八十章蘇凌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宁市| 吉水县| 封开县| 泸溪县| 马边| 叙永县| 大余县| 横山县| 高邮市| 都江堰市| 右玉县| 儋州市| 观塘区| 饶河县| 武宣县| 张家港市| 邛崃市| 澎湖县| 朝阳县| 泽州县| 定襄县| 富锦市| 博客| 北京市| 鲜城| 鹤峰县| 卫辉市| 大足县| 小金县| 德格县| 浮梁县| 海宁市| 巴林左旗| 鄂伦春自治旗| 图木舒克市| 喀什市| 晋州市| 怀远县| 焦作市| 天水市| 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