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復這段時間一直和陳妙兒在一起,因爲陳妙兒是有名分的嬪妃,他已經(jīng)冊封陳妙兒爲選侍,這是後宮嬪妃中的倒數(shù)第二個等級。
朱明復覺得不能一下子封得太高了,不然以後沒有手段討她歡心了,再者,人應該一步一步走,一步登天總是後患無窮的。
陳妙兒從此有了自己的一處宅院,司禮監(jiān)還分配給她兩個宮女和三個太監(jiān)。此時,皇宮的所有維修工程也已經(jīng)順利完工,朱明復從臨時住所搬到正式的皇帝寢宮了,不過朱明復也沒覺得這裡特別豪華,似乎還不如後世的五星級酒店,看來真正奢侈的還是現(xiàn)代人啊。
這幾天,陳妙兒很開心,因爲她有了名分;朱明復也很開心,因爲他消除了戰(zhàn)爭。
兩個開心的人在一起常常會發(fā)生很多事情的。
這幾天,金勝淮一到夜晚就按照密道地圖,一個一個的爬地道,試圖尋找通往明教的入口。
對這一點,朱明復不急,皇宮內(nèi)的地道雖然複雜,但金勝淮畢竟是當年參與工程的人,假以時日,肯定能找到的。
加上徐輝祖已經(jīng)同意了朱明復的和談計劃,朱明復這幾天真的是難得的輕鬆。
他拉著陳妙兒的手遊遍了皇宮的每個地方,這裡的建築很華麗,這裡的人都很恭順,這裡的草很青,這裡的花很香,身邊的愛人很美,朱明復穿越以來從沒過過如此舒心的日子。
每當陳妙兒驚訝於皇帝不認識路時,朱明復只好說:“朕在武昌的時候,因爲水土不服,導致記憶力衰退了,不過朕在武昌時,心中老是惦記我的妙兒啊!”
“真的嗎,皇上!”陳妙兒笑得無比純真,無比惹人憐愛。
古龍說過“笑得甜的女人,將來運氣都不會太壞”,此時的朱明復正努力想給她一個美好的未來,爲了這個目標,他還有好多事情要去做,有好多坎坷要去跨越。
這幾天,朱明復不僅把皇宮的路認全了,也把皇宮內(nèi)的機構和機構的主要領導差不多認全了?;蕦m內(nèi)的機構除了後宮就是太監(jiān),後宮在上次的火災中死傷慘重,剩下的人都被徐輝祖送到武昌去陪兩位皇子了。
皇宮裡最多的就是太監(jiān)了,比朱明復想象的要多的多,龐大的太監(jiān)機構簡直是Q版的一個朝廷,怪不得明史上會形成宦官勢力,宦官集團可以和文官集團對抗,有時還會佔優(yōu)勢。
龐大無比、部門衆(zhòng)多的太監(jiān)機構共有十二監(jiān)四司八局,什麼司禮監(jiān)、御用監(jiān)、御馬監(jiān)、惜薪司、兵仗局、銀作局、混堂司。其實每個監(jiān)局司最大的頭才叫太監(jiān),比如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太監(jiān)下面還有少監(jiān)等十幾個各種官職的領導。
朱明復不喜歡官僚主義,他判斷這裡肯定存在著機構臃腫、人浮於事、明爭暗鬥的弊病,也許自己應該在皇宮裡開個工廠,讓他們找點事做,這樣就不會老想著干政了。
聽陳妙兒說,大多數(shù)太監(jiān)領導都是徐輝祖新提拔起來的,包括皇帝身邊的宮女都是新?lián)Q過的。
根據(jù)穿越前的知識,朱明復知道皇宮內(nèi)最有權勢的是司禮監(jiān)和御馬監(jiān),他特別記住了這兩個部門的領導,一個叫李忠李公公,一個叫蕭國蕭公公。
不過司禮監(jiān)的少監(jiān)叫王真的,令朱明複印象很深刻,因爲王真不像一個太監(jiān),很有點霸氣。朱明復問陳妙兒,竟連陳妙兒也沒見過。
“除了自己的軍隊王倫衛(wèi)外,自己必須在太監(jiān)中培植自己的親信,雖然他們都是徐輝祖的人,但總是有漏網(wǎng)之魚的吧?!敝烀鲝痛_定了自己的第二步計劃。
徐輝祖讓吏部侍郎楊榮等人起草的《奉太祖遺詔征討不臣檄》,朱明復看過了,這篇大作真的是文思激越,大氣磅礴,簡直可以和駱賓王的《討武檄文》媲美。
所以此文一出,傳播速度竟然比梅殷的軍隊跑的還快,聽說連北平的士人都在傳頌這篇文章。
幾乎天下的士人百姓一時之間都知道了楊榮,都知道了握有太祖遺詔的梅駙馬,一時有“徐輝祖多兵,梅駙馬多望,楊侍郎多才”的順口溜流行開來。
此時,梅殷統(tǒng)帥二十萬大軍已經(jīng)開到山東,朱棣的主力在北平和濟南,山東南部只有幾個大城留有少則一二千,多則七八千的二線部隊。
雖然朱棣也沒指望這些二線部隊能守住城池,但是能夠拖延時間總是可以的,就像當年徐輝祖讓王倫所做的那樣。
可是,每當梅殷佈置妥當,準備攻城之際,城內(nèi)就有人舉著白旗列隊出來了。
梅殷問前來投降的將領,“當年燕軍與朝廷作戰(zhàn),雖敗也不會潰散,今天你們爲何不戰(zhàn)而降,你們不怕燕王怪罪嗎?”
第一個投降的這樣回答:“稟告梅駙馬,我們不是向敵人投降,我們是服從太祖皇帝的遺詔,燕王知道了肯定不會怪罪?!?
另一個人的回答很聰明:“梅駙馬,我們從未跟朝廷作對過,我們只是想清除離間皇室的奸臣,現(xiàn)在皇上已恢復藩王,我們爲什麼要打仗?”
還有人回答得更直白:“朝廷現(xiàn)在有徐輝祖在朝,有你梅駙馬帶兵,又恢復了藩王,燕王已經(jīng)大勢已去了,我決定歸順梅駙馬。”
梅殷就這樣不戰(zhàn)而下五城,收編燕軍一萬餘人,一直到萊州城下,梅殷等了一下,沒見白旗後,就開始佈置攻城。
萊州的守將恰恰是劉榮,劉榮手下有八千人,都是原來朝廷軍投降朱棣的。
這個劉榮就是洪鵬手下師爺沈孝成的老東家,他知道自己是投降過去的,在建文帝的手下肯定沒好果子吃,所以他唯一的活路就是死守。
但是他知道他手下的人未必願意死守,他很清楚他南邊的五個城池發(fā)生了什麼。
於是他先是派人防火燒了軍隊家屬居住的聚集區(qū),一場大火傷亡慘重,有數(shù)百人遇難,多爲婦孺,然後劉榮聲稱抓住放火的兇犯,不錯,兇犯正是朝廷的人。
這幾個兇犯幾分鐘之內(nèi)就被將士們的憤怒給撕碎了。
然後劉榮又聲稱朝廷將嚴懲他們這些投降燕軍的人,抓到之後一律挖心破腹,株連九族,總之是非常非常之慘。
最後劉榮拿出一大堆金銀珠寶,分給將士們,將士們在仇恨和金錢的雙重刺激下,決定和朝廷軍血戰(zhàn)到底。
梅殷從馬上就感覺到這座城市瀰漫著一股肅殺之氣,守軍的士兵的眼中噴著火焰,梅殷還沒攻城,就聽到守軍發(fā)出一陣陣虎狼一樣的吼聲。
那是吃人的聲音,梅殷聽梅思祖說過,當軍隊殺紅眼的時候,人會發(fā)出野獸一般低沉的吼聲。
梅思祖當年告訴梅殷,如果你碰到這樣的軍隊,最好的辦法是避其鋒芒。
梅殷果斷暫停攻城,但是他不能一點都不做。
於是他命令火器兵發(fā)射一陣火銃,城上的守軍有的躲避,有的竟然仍然屹立城頭,梅殷又令弓箭手射擊,城上的守軍也回以弓箭。
但是奇怪的是,守軍的傷亡似乎不多,而自己的弓箭手卻傷亡不少。
要知道自己的弓箭手用的都是特製的攻城箭,而且自己弓箭手都是站在普通箭的射程之外射擊的啊。
難道守軍也有了射程更遠的弓箭嗎?
梅殷命令軍士拿來幾支弓箭查看,並無異常,他讓一隊士兵拿燕軍的弓箭回射到城中,竟然沒有一隻可以射到城牆,最遠的一支離城牆還有十步之遠。
看來這是一支哀兵??!
古人云:哀兵必勝!
這些人肯定因爲某種原因?qū)е戮窀叨葘R唬瑥亩ぐl(fā)潛力,導致普通的弓箭射出了超常規(guī)的距離。
正如寫漢朝的李廣的那首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入石棱中?!崩顝V雖然猛,但也無法將箭射入石頭裡,而他在受驚的情況下卻做到了,連李廣自己也不明白。
梅殷從小就受朱元璋賞識,不僅因爲他的忠厚,還有他的頭腦。
梅殷立即下令大軍駐紮城外十里之處,加強守備,防止敵人偷襲,同時派出細作混入城中打探,並立即展開軍事會議研討軍情。
萊州城內(nèi)的劉榮正爲梅殷的進攻暫停而欣喜、自己的計謀得逞而得意時,有一個人在向他冷笑,這個人註定是劉榮的剋星。
他就是沈孝成,沈孝成因爲危難時投奔武昌而證明了自己的忠誠,因爲謀劃高妙,多次解決難解的難題,而受到洪鵬的重用。
上次用美人計抓朱明復的主意就是他出的。
當沈孝成知道萊州的守將是劉榮的時候,他知道爲一個人報仇的機會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