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5章 莫敢不從

“仲珊,這裡是一份我給你開出的入黨介紹信,我向你正式發出邀請,希望你加入統一民主黨,爲國家民衆多做貢獻!”

曹錕一聽喬宇居然親自邀請自己入黨,那就等於自己和喬宇的關係更加親密了,絕對是一件大好事啊。

“多謝總理,我現在就去寫申請書!”

“當年北洋也是聚集了全國的精英的,其中有不少可用之才,你也幫我出面勸一勸,儘量讓他們都加入進來!”

掌控了全國之後,喬宇的眼界自然就不同了,如何平衡國內派系力量就成爲了最爲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川系和其他的派系如何形成一個平衡已經成爲喬宇首要處理的任務,喬宇要做的是全國的總理,不是川系的總理,北洋袁世凱等人的錯誤絕對不能夠重複,因此川系必須加以控制和制約。

保留北洋的老人宿將,讓他們進入統一民主黨也就是出於這種考慮,當然川系如今已經十分龐大,不只是軍事方面,在經濟,政治,文化上都有著難以想象的影響力,一家獨大的局面對於中國政局的安全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喬宇不止要用曹錕這樣的人物,甚至要對江浙資本力量進行扶持,還要拉攏傳統的晉商勢力,讓各地都孕育出自己的資本力量,在國內形成新的的平衡。

當然川系還是喬宇的力量來源,也不能夠過分削弱,因此這個平衡是很微妙的。全憑著喬宇自己拿捏,將曹錕調到了北京之後,西北還需要其他的人員來管理,喬宇經過自己的思量。將山西督軍閻錫山調了過來,任命他爲西北行政長官,主管西北民政建設。

閻錫山算是民國曆史上的一個奇蹟,從辛亥革命開始,就當山西都督,一直控制山西到了49年,當了整整三十八年的山西王,和北洋抗衡。同光頭抗衡,打過日本人,也對付過解放軍,在他的治理之下山西這樣一個內陸省份在民國期間民生居於全國的前列。而且教育水平也非常高,還能生產軍火,算起來也是一個異數。

閻錫山能夠成爲政壇不倒翁,其實還是和他高超的發展經濟的能力很有關係,有了民衆的支持。閻錫山的位置才坐得穩,坐得牢,不過閻錫山的眼界和心胸的確不夠,一直被限制在山西一隅。如果他能夠更加大膽,更有魄力。將河北或是陝西等地納入控制之中,進而吞併整個北中國。只怕民國的歷史就要改寫了。

現在閻錫山在山西當政已經接近十年,根深蒂固,已經形同獨立王國,喬宇現在掌控了天下,對於閻錫山這種人才肯定要用,但是卻要控制,因此將他從山西調到西北已經成爲了必然。

閻錫山說實話並不願意離開老窩,只是他現在也清楚自己根本沒有對抗喬宇的本錢,尤其是蘭州之戰徹底震撼了閻錫山,自己也進行建設,但是自己這點成績比起人家喬宇來說實在是差的太遠了。

前思後想了一整夜,在閻錫山的心中那桿小秤在不斷的衡量,耳朵裡也都是算盤子的聲音,仔細衡量了得失之後,閻錫山老老實實的前往蘭州,聽從了喬宇的指令,臨走之前閻錫山將老部下都叫到了一起。

告訴他們要主動配合,聽從中央命令,不要和中央對著幹,那是以卵擊石,自尋死路,山西人不能做馬家軍第二,反覆叮嚀之後,閻錫山離開了主政將近十年的山西,踏上了西去的列車,心中不斷的盤算,喬宇調任自己當西北的行政長官,這個任命十分有趣。

目前中國的行政體系已經基本確定下來,省,市,縣,鄉,村,一共五級,根本沒有地方這一級,但是偏偏給了自己這麼一個特殊的位置,喬宇絕對不單純想要架空自己,而是一定要有重任,要自己到西北做什麼呢!

閻錫山的腦袋不住的轉動,看來或許自己的機會已經到來了,閻錫山猛然眼前一亮,心中有了主意。

“百川,我等你很久了啊!”

“總理,錫山來晚了,還請總理恕罪!”閻錫山一看喬宇親自到火車站接自己,也是有些受寵若驚,急忙小跑著來到了喬宇的近前,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樣。

“一點都不晚,這些年你在山西的種種舉措,我早就關注了,很受啓發,在封疆大吏之中你也算是佼佼者,我這次讓你來西北,有重要的任務想要交給你啊!”

“當不得總理的誇獎,總理治川纔是真正的大手筆,更是奠定了中國工業的基礎,做的都是錫山想做卻沒有本事做的事情,錫山從心底佩服總理的見識,總理有什麼事情吩咐錫山一定竭盡全力!”

喬宇對於閻錫山這麼上道,也是十分滿意,從辛亥年崛起的各個地方都督之中,除了閻錫山還懂得一些民生建設之外,其餘的多數都是武夫,舊官僚,對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根本沒有任何的見解,這纔是喬宇看重閻錫山的地方。

在蘭州的臨時官邸之中,喬宇和閻錫山對面而坐,喬宇仔細打量了一下閻錫山,說起來閻錫山長得的確不怎麼樣,土頭土腦,就像一個老農民一般,不過眼神之中帶著一種晉商特有的精明,善於算計,精於謀劃,也的確是一方的人物。

“百川,這一次我任命你做西北行政長官,你準備怎麼治理西北呢?”

閻錫山一聽喬宇這是在考校自己的本事啊,立即將腰板挺直,仔細斟酌了一下說道:“總理,我認爲您讓我到西北一共有三個任務,第一是發展經濟,西北比起全國已經嚴重落後,民生貧苦,必須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二就是穩定地方,西北各個民族雜居,不同宗教在這裡爭端也比較多,從張騫開通西域一來。這一片土地就和中央之間時斷時續,中央強盛,就歸屬中央,中央虛弱,這裡就有離心傾向,尤其是現在國運衰微,西北從滿清開始就出現了不穩的局面,這也是必須要解決的事情。第三個就是要對這裡的宗教習俗進行徹底的改變,推行漢化,讓西北完全融入中華文明的體系之中!”

聽到閻錫山說出了這三個任務之後,喬宇臉上的笑意越發的濃了。“百川,你說的很多,不過光看到問題並不可以,還要拿出解決的方案,你這個西北的新長官準備拿出什麼辦法呢?”

“總理。西北雖然貧瘠,但是礦產豐富,只要能夠打通交通線,就能夠靠著地下的寶藏發展起來。如今蘭新鐵路已經進入準備階段,如果鐵路一通。西北的民生就能改善不少,另外新疆是一塊寶地。日照充足,只要解決了水源的問題,基本上是種什麼長什麼,因此還要大力修建水利設施,先解決吃飯的問題,另外在黃河上游地區還能夠建造一些水電站,有了充足的電力供應之後,我建議總理能夠在西北建設一些大型的重工業企業,冶金,鋼鐵,甚至軍工,有了大型企業就能輻射帶動相當多的地區,西北民衆的情況就能夠改善不少!”

閻錫山的確在民生上面有些見識,開出的發展藥方還是很對癥的,“百川,前幾天我去視察了一戶農家,大白天裡在炕上裹著被子躺著一個人,我以爲她是病了,那家的男主人告訴我她沒有病,而是沒有褲子,全家只有一條褲子,男人穿了,女人就沒法見人了,只能躲在被窩裡,西北的貧窮可見一斑,我已經決定免除西北的農業稅,你一定要在短期之內讓西北的民生有一個大的提高,讓老百姓知道跟著咱們走能吃飽飯!”

閻錫山對於地方的貧窮還是比較瞭解的,喬宇所說的情況並不是個別情況,而是一種普遍顯現,尤其是馬家軍興起的這段時間,更是搜刮無度,民力已經窮困到了極點。

“總理,錫山在這裡立下一個軍令狀,三年之內修建水利工程五千座,推行以工代賑的辦法,開發礦山,修建道路,讓老百姓有工作,能夠吃上飽飯!”

“有這個決心就好,不過西北的經濟問題只是一個方面,重點的是如何讓這塊土地上的人民能夠真正心向中央啊!”

閻錫山也知道發展經濟雖然有些難,但是找對了方向,再加上中央提供一些支持,就沒有太多的難度,難的是如何消除民族隔閡,如何解決宗教的問題,如何推行漢化,這纔是重中之重。

“總理,清真貴教教義極端,而且極度排外,不願融入中華體系,想要改變並不容易,我認爲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個字:殺!”閻錫山將手往下狠狠的一砍。

喬宇也很清楚自從清真教派產生之後,就衝突不斷,尤其是這個教派拒絕同外教通婚,自成一系,難以同化,而且講究血火傳教,一旦佔據了優勢,就會大肆迫害其他外教之人,的確是麻煩很大,但是屠殺的只會製造更大的仇恨,而且後遺癥很大,並不是太好的辦法。

“壞分子一定要剷除,但是有傷天和的事情還是不能做,而且咱們國家太大了,難道各地都能靠著殺戮解決麼,其他民族會怎麼看,這樣必定後患無窮!”

“總理所慮的是,那我認爲就只能小火慢燉,立足長遠的還是進行教育轉化,讓他們徹底認同中華,暫時來看我們可以移民實邊,打破各地的固有聯繫,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這邊的民衆也可以讓他們遷到中原去,人口流動開來,他們的數量還是太少了,必定能夠加速同化!再有就是通過經濟發展,開啓民智,讓他們接受新的思想觀念,破除舊習俗!”

“嗯,百川民族問題自古以來都是複雜無比的事情,我相信你能夠拿捏好分寸,俄國已經發生了革命,西北是面對俄國的第一線,我們必須建設一個繁榮富裕,安定和平的西北,只有這樣才能夠和俄國進行競爭!”。。)

第84章 罷工第378章 和平發展(二)第457章 登陸(二)第433章 第一槍第203章 黔北發展綱要第391章 華盛頓會議第635章 絕望的裕仁第125章 四川財政第134章 王瓚緒第496章 危機根源第373章 血戰蘇俄(一)第426章 海防港第210章 生財有大道第401章 越南民族解放聯盟第108章 遇襲第206章 貴陽攻防戰第590章 援助計劃第158章 鐵板一塊的四川第16章 楊庶堪來訪第103章 大炮歸國第九十八 掌都督府的槍聲第463章 在華資產第212章 開學第74章 鹽奴第184章 投懷送抱第417章 知趣的葡萄牙人第205章 權勢熏天第334章 虐殺阿三第252章 三省聯席會議第276章 輸血第487章 亮劍第524章 軍火商機第548章 日本的動作第16章 楊庶堪來訪第288章 戰昭通(二)第227章 軍火貿易第九十八 掌都督府的槍聲第437章 海浪在行動第309章 興登堡防線第620章 染指中東第542章 王對王第436章 跨過鴨綠江第51章 鄉紳 惡吏第237章 下克上第603章 元老託孤第115章 無恥之尤第248章 沉默的四川第531章 封鎖第266章 合作第509章 四國角力第372章 日本潰敗第588章 空襲日本第6章 德國人第35章 鬧餉第335章 八莫狙擊戰第341章 內閣總理第93章 整頓軍務第263章 工業母機第405章 鋁合金第78章 兩員悍將第70章 進軍川南第608章 援歐第442章 崩潰第480章 宣統老農第564章 丘吉爾上臺第206章 貴陽攻防戰第544章 全球擴軍第421章 天子一怒第347章 沙皇的寶貝第126章 劉湘初戰第197章 出省剿匪第347章 沙皇的寶貝第400章 魯爾危機第544章 全球擴軍第300章 擴軍二十萬第640章 倭王被俘第509章 四國角力第82章 富順我來了第163章 賊喊捉賊第243章 矛頭直指唐繼堯第100章 教育爲本第118章 中國人的支持第25章 翼王后人第480章 宣統老農第148章 督軍入藏第六一十六章 金融之爭第393章 日本人的噩夢第539章 會見羅斯福第217章 數錢吧第314章 巴黎和會第580章 珍珠港的火焰山第1章 與烈士同行第285章 艱難的進軍第306章 轟然倒塌第163章 賊喊捉賊第135章 敘府危局第198章 漢陽鐵廠完了第356章 進京趕考第52章 我是記者第16章 楊庶堪來訪
第84章 罷工第378章 和平發展(二)第457章 登陸(二)第433章 第一槍第203章 黔北發展綱要第391章 華盛頓會議第635章 絕望的裕仁第125章 四川財政第134章 王瓚緒第496章 危機根源第373章 血戰蘇俄(一)第426章 海防港第210章 生財有大道第401章 越南民族解放聯盟第108章 遇襲第206章 貴陽攻防戰第590章 援助計劃第158章 鐵板一塊的四川第16章 楊庶堪來訪第103章 大炮歸國第九十八 掌都督府的槍聲第463章 在華資產第212章 開學第74章 鹽奴第184章 投懷送抱第417章 知趣的葡萄牙人第205章 權勢熏天第334章 虐殺阿三第252章 三省聯席會議第276章 輸血第487章 亮劍第524章 軍火商機第548章 日本的動作第16章 楊庶堪來訪第288章 戰昭通(二)第227章 軍火貿易第九十八 掌都督府的槍聲第437章 海浪在行動第309章 興登堡防線第620章 染指中東第542章 王對王第436章 跨過鴨綠江第51章 鄉紳 惡吏第237章 下克上第603章 元老託孤第115章 無恥之尤第248章 沉默的四川第531章 封鎖第266章 合作第509章 四國角力第372章 日本潰敗第588章 空襲日本第6章 德國人第35章 鬧餉第335章 八莫狙擊戰第341章 內閣總理第93章 整頓軍務第263章 工業母機第405章 鋁合金第78章 兩員悍將第70章 進軍川南第608章 援歐第442章 崩潰第480章 宣統老農第564章 丘吉爾上臺第206章 貴陽攻防戰第544章 全球擴軍第421章 天子一怒第347章 沙皇的寶貝第126章 劉湘初戰第197章 出省剿匪第347章 沙皇的寶貝第400章 魯爾危機第544章 全球擴軍第300章 擴軍二十萬第640章 倭王被俘第509章 四國角力第82章 富順我來了第163章 賊喊捉賊第243章 矛頭直指唐繼堯第100章 教育爲本第118章 中國人的支持第25章 翼王后人第480章 宣統老農第148章 督軍入藏第六一十六章 金融之爭第393章 日本人的噩夢第539章 會見羅斯福第217章 數錢吧第314章 巴黎和會第580章 珍珠港的火焰山第1章 與烈士同行第285章 艱難的進軍第306章 轟然倒塌第163章 賊喊捉賊第135章 敘府危局第198章 漢陽鐵廠完了第356章 進京趕考第52章 我是記者第16章 楊庶堪來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边| 桃园市| 永寿县| 灵山县| 贺兰县| 东乌珠穆沁旗| 恩施市| 岑巩县| 奎屯市| 明星| 潮安县| 虞城县| 鄢陵县| 辰溪县| 海盐县| 册亨县| 永顺县| 宜兰县| 奉贤区| 阳东县| 庄河市| 田东县| 大宁县| 汶川县| 临海市| 上栗县| 四川省| 正宁县| 普兰店市| 鹰潭市| 九台市| 城市| 正蓝旗| 乌拉特中旗| 台江县| 仪征市| 樟树市| 富民县| 临湘市| 唐山市|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