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惠王楊達在揚州下屬縣城也沒有查到什麼?賬目全部是正確的。楊達那個苦啊,不知道該如何辦好?這日,楊達接到京城的密信,說並肩王楊逸已經往洛陽趕去。讓楊達注意楊逸的走向,以便好查出貪污案。
楊達此時也定下心來,準備私訪揚州的民情,看看揚州的百姓是怎麼說的?於是便決定帶人私訪了。
賀若懷亮是堅決不允許的,害怕晉王他們會被他們不利,楊達解釋道,你放心,本王可是武將出身啊,你只要每日來向本將請安即可。相信他們發現不了什麼啊?我呢,就辦做乞丐去打探消息。
無論賀若懷亮怎麼說,楊達就是堅持他的意見,最後賀若懷亮妥協,只是安排了幾人前去保護楊達的安全,知不是暗中進行的,楊達卻不知道。
晉王楊廣是每日必須要問楊達的情況的,這日,楊素來報,王爺這幾日楊達也不去查賬了,竟呆在驛館不出來了,據說是生病了,不能見人。以老夫來看這就奇怪了,這楊達可是武人出身,怎麼可能說生病就生病了呢?
晉王楊廣聽到楊素的話,笑道,楚國公,你有所不知,這楊達如今已是耳順之年,再加上江南水土不服,生個病也有可能啊,反正我們的賬目做的清清楚楚的。現在我們應該關心的是榮陽的事,據探子來報,我們的據點落山寨已經被楊逸帶人給滅了。可惜的是我們今年從大運河上收的稅收全部在那裡啊。也不知道這楊逸怎麼上來就認定了落山寨呢?爲什麼不是南山寨呢?南山寨可是我那兄弟漢王的據點啊。這樣看來還是蜀王比較聰明啊,他是直接派人運往成都啊。
楊素聽完晉王楊廣的話,道,不管落山寨了,王爺我們還是準備起兵的事吧,反正蜀王、漢王都已經答應了,況且我們兵強馬壯,該是時候了,再不行動晚矣,昏君已經開始注意我們了,若是燕王的人趕到荊州,我們相反都麻煩了。現在劉方已經帶著軍馬回到京城,我們也不必害怕劉方會從後方攻擊我們了,現在突厥、吐谷渾已經直往不上,法主去了高句麗,高句麗的國主已經換人了,他們國內也是動盪不安。無法抽出兵力相助我們。看來只有靠我們自己了,特別是幷州軍馬更勝一籌,到時河北之地盡歸漢王好了,我們佔領中原及揚州等地,蜀王暫領關中及荊州諸地。不過這只是暫時的,等我們站住腳後,在想辦法除去他們。
晉王聽完後,道,不錯,楚國公你下去吩咐吧,記住這件事暫時不要告訴他人。若是被其他人得知,告訴我那昏庸的皇兄,他肯定會先發制人的。我們到時在未準備後,肯定會功虧一簣的。
楊素聽完後,道,放心吧,王爺,老夫一定會做的人不知、鬼不覺的,把軍馬開到洛陽的,讓昏君去震驚吧,若是沒有事,老夫就告辭了。
楊廣擺了一下手,楊素便下去了。就在楊素下去後不久,楊廣安排在京城的探子給楊廣送來一份信。楊廣立即拆開了,只見上面寫著休書二字,楊廣看完信後,那個怒啊,送信的人也害怕了。便跪下道,王爺,饒命。
晉王楊廣笑道,你起來吧,本王問你王妃在京城,都和那些人交往了?
那人道,王妃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最多去的就是靠山王府找並肩王的王妃宇文瓊若聊天,宇文瓊若有時也去晉王府串門。還有就是替王爺接見一下來訪的官員了。
楊廣一聽那人提到靠山王府,就猜到蕭詩韻可能是看上並肩王楊逸了,心裡那個氣啊,隨機又想到自己和她又沒有什麼夫妻之實,還不如放她離開呢?省的別人還以爲她給自己帶綠帽子呢?再一想就算沒有夫妻之實也不能便宜了並肩王楊逸,便問那人,你可知王妃離開京城去哪了?
那人趕緊回稟道,王爺,這個小人不知,我們
派出的探子都被王妃的人給殺了,按照他們看上打探的消息,小人估計王妃可能是往江南而來了。
楊廣聽完後,道,好了,你先下去吧。等那人下去後,楊廣對門外的護衛道,來人。門外的護衛進來道,王爺,有什麼事?
楊廣道,你帶人去探查王妃的下落,若是尋到立即帶回,若是她不願意回來,格殺無論。記住,不要留下什麼痕跡。
那侍衛道,是,王爺,屬下這就去做,說完向楊廣行一禮,便下去準備帶人去尋找王妃蕭詩韻了。
楊廣等那人走後,便去後院準備尋歡作樂了,希望自己的妃子能夠給自己多添幾個王子。
????????????????????????????????????????????????????????????????????????????????????????????????????????????????????????????????????????????????????????????楊逸帶著羅燕及鄭若卿回到行轅那個氣啊,隨後鄭大世帶著夫人盧氏趕到了。正準備向楊逸行禮,楊逸便搶先道。鄭太守,本王說的話,你要記住了,從今以後你就是鄭家的家主了,鄭大成的事是不會牽扯著鄭家的,你回去後告訴鄭大成,若是他主動脫去官服,本王會饒恕他一家性命的,你就讓他們一家去看守鄭家的祠堂好了。還有若卿,以後就是本王的妃子了,婚禮就從簡吧,你明日去召集榮陽鄭家的親戚,本王后日會在天然居宴請大家的。以後你們鄭家有事,可以到京城去找本王,記住,千萬不能做貪贓枉法的事,若是做了,孤不僅不救你,還會親自處斬你呢?
鄭大世聽完楊逸的話那個激動啊,以前自己的岳丈認爲自己不如鄭大成,便提拔鄭大成入京爲官,自己靠著自己父親的軍功得封榮陽太守,這一干就是數十年啊,都未得到提升。自己的大哥卻能夠從七品做到四品,自己只能在從五品徘徊。本以爲沒有希望了呢?誰知道天賜良機,不僅讓自己報上靠山王府的大腿,還使自己成爲了鄭家的家主。便趕緊拉住盧氏向楊逸磕頭,楊逸趕緊阻止了,道,以後你可就是本王的小孩舅了,記住,不能幹什麼給本王丟臉的事,否則本王豈不是要被父王的囚籠棍給揍死啊。說完他自己也哈哈大笑起來了。
鄭大世聽完楊逸的話,王爺,禮不可廢。說完便要再次行禮,楊逸怒道,在這樣,本王可就不認你這個小孩舅了,在自己人面前就不必了,若是有外人在,再行禮吧。你還是趕緊回去看看你那昏聵的大哥、大嫂吧,及趕緊召集家族人員,說一下新家主的事吧。本王及她們還要吃飯呢?就不留你們吃完飯了。
鄭大世夫婦聽到楊逸這樣說,便紛紛告辭了。
楊逸等鄭大世告辭了,便對鄭若卿道,你看,本王這樣安排,你可滿意啊?若是不滿意,本王會按照你的吩咐去做的?
鄭若卿趕緊道,民女,多謝王爺成全啊,要不然,民女死也不會嫁給那侍郎做小妾的。
楊逸聽到鄭若卿的話,道,以後,你可就是本王的王妃了,不能在自稱民女了,以後見到人家可以說是奴家或者哀家。明白不?
鄭若卿準備向楊逸謝恩,卻被羅燕阻止了,只聽羅燕道,妹妹,無需跟王爺客氣,王爺可是一個隨和的人,從今天你大哥的表現,姐姐就知道妹妹一前肯定受了不少苦難啊。不過那都是以前的事了,以後,誰要再敢欺負你,我們家王爺會替你做主的,就算是當今聖上,王爺也敢拿著打皇鞭去揍他的,是不是,王爺啊?說完便向楊逸撒嬌。
楊逸聽完後,道,不錯,雖然本王不知道若卿以前吃過多少苦,本王
以後好好的補償你的,以後誰在敢欺負你,本王的打皇鞭可不是吃素的。就算本王不行,還有父王他老人家呢?父王老人家跺跺腳,大隋都會震動一下,靠山王的名字可不是白叫的啊。大隋大部分將軍都是出自我父王的麾下。再加上我父王是當今聖上的親叔叔,他也禮讓我父王三分啊。不要說是小小的鄭家,就是整個榮陽,若是有人敢欺負本王的王妃,相信父王老人家也會把他反過來的。好了,不說這些了,你們先聊著,本王下去做幾個拿手的好菜,留我們晚上享用。說完便下去準備了。
鄭若卿此時還恍恍惚惚的,突然適應不了這個環境,沒想到自己也會有脫離苦海的那一天,羅燕挽住鄭若卿的胳膊道,王爺,就是這樣的人,等以後你接觸長了,就會習慣了。不過王爺最拿手的就是燒烤,不知道王爺這次會不會給我們做啊,就連皇上也非常喜愛王爺的燒烤,還規定王爺每月必須去皇宮給他燒烤一次呢?父王他老人家看到王爺沒事的時候,便會讓王爺他給父王燒烤,京城的觀德王沒事也會去靠山王府蹭飯的。王爺的手藝是絕頂的棒,據京城的人說,突厥人還專門派人向王爺學習燒烤的技術呢?我曾經問王爺是不是真的,王爺道,當然是真的了,爲此還賺了不少突厥人的銀子呢?
鄭若卿聽到羅燕的話,也笑了,並道,據聽說王爺的妃子甚多,她們之間不相互吃醋嗎?
羅燕聽到鄭若卿的話,道,我剛纔不就和你說了,要想成爲王爺的妃子,就不要吃醋,王爺他雖然多情可是不濫情,他對每一個人都一樣。王爺身旁的妃子們自然不會吃醋了,而且個個通情達理。京城的王公貴族們都想娶到王爺妃子一樣的人,不過他們卻沒有想到那不是女子的責任,而是男子的責任,若是你一視同仁,相信也沒有多少女子去吃醋了。若是王爺欺負你了,你可以直接去找父王及母妃,他們肯定會替你出氣的。妹妹,好好把握機會吧,王爺既然答應娶你爲妃,他是不會不對你不好的。好了,姐姐也不多說了,你先隨姐姐一起去丈量一下尺寸,好讓裁縫給你做新衣裳啊。後天可就是你大喜的日子啊。
鄭若卿聽聞羅燕的話,立即臉酒紅了,她自己沒想到自己那麼快就要嫁人了,羅燕看到她不動,便硬拉著她去丈量尺寸了。
????????????????????????????????????????????????????????????????????????????????????????????????????????????????????????????????????????????????????????????鄭大世帶著盧氏回到家中,聽僕人講,他們走後發生的事。鄭大世讓盧氏去準備酒菜,他則先去書房和鄭大成商量一下楊逸剛纔說的事,鄭大成看到鄭大世怒道,現在,你滿意了吧,我明日就著急家族會議把你逐出鄭家。
鄭大世冷笑道,大哥,你都自身難保了,還想把我逐出鄭家呢?做夢吧,並肩王說了,你若是主動脫去官府,饒你們全家,讓你們一家去守我們鄭家的祠堂。若是想做抗爭,可就別怪他不客氣了。兄弟我真不知道大哥是怎麼想,硬要把妹妹嫁給一個侍郎做小妾?她可是我們的親妹妹啊。
鄭大成聽完鄭大世的話,道,你給我滾,我不想看到你。
鄭大世笑道,大哥,我再讓給你風光一晚上吧,明日就會有我來做家主了,你仔細想想,這些年,你作爲鄭家的家主嗎,不僅不能使我們鄭家的地位在世家中提高,反而還降低不少。你心中難道沒有虧嗎?如今我們鄭家榜上靠山王府,還指望不發達嗎?
說完便一甩門走了,留下鄭大成在那裡咆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