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幸福社會建設

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幸福社會建設

(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歷史責任,也是國家給予個人的最大的幸福目標。毛澤東曾經說過:“我們這樣的國家,可以而且應該用‘偉大的’這幾個字。我們的黨是偉大的黨,我們的人民是偉大的人民,我們的革命是偉大的革命,我們的建設事業是偉大的建設事業。六億人口的國家,在地球上只有一個,就是我們。”如今我們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國家經濟高速發展,有著光明的發展前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個任務已經實現,如今我們追求的就是國富民強,讓廣大民衆過上一個幸福的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纔會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爲之努力。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一定要承前啓後、繼往開來,把我們的黨建設好,團結全體中華兒女把我們國家建設好,把我們民族發展好,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二)民族復興與幸福社會的關聯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國家層面的最高理想藍圖,也是幸福路線圖的國家總設計。全國人大代表吳仕民2013年3月6日在參加寧夏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各民族共同的夢想。要爲西部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撐,使各地區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民族復興最終要落實到國民的幸福生活上來,爲構建幸福社會而做強有力的保障,國家富強了,民族復興後民衆在生活中才更加有自信有尊嚴,中國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才更有話語權,海外的中華兒女更會爲祖國的強大而充滿自豪感,爲有強大的中華民族而驕傲。同時也應注意到,小康強調物質的富足,和諧強調精神層面的表達,而幸福社會則是綜合了物質與精神,是最高也是最難實現的。民族復興則是國家層面的路線圖,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國民的幸福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並不意味著對他國的威脅,而是爲了民衆的幸福生活,最終也是要落實到國民經濟的發展上來,爲社會普遍幸福的進一步提升做強有力的支撐。幸福路線圖是一個循序而漸進的過程,在整個路線中,國家做著整體的協調和規劃,不論發展經濟還是生態文明的建設,在政治清明和社會穩定的基礎上,都是爲了民衆的最終的幸福生活,更是爲了幸福社會的完美構建。

(本章完)

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小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質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三、密切聯繫羣衆,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方針是內在要求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二、文化建設是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衆共同參與的格局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二、公平正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應有之義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一、越來越受關注的國民幸福感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終要落實到每個個體的感受上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一、各級黨委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核心領導力量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二、公平正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應有之義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一、如何科學全面的認識民生問題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二、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二、文化建設是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一、物質因素是幸福感形成的基礎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一、如何科學全面的認識民生問題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一、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一、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三、密切聯繫羣衆,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方針是內在要求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四、在政府的領導下提高羣衆幸福指數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小結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一、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三、推進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四、在政府的領導下提高羣衆幸福指數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三、推進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一、越來越受關注的國民幸福感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二、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二、黨員幹部要樹立正確的壓力觀和幸福觀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質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三、和諧社會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三、密切聯繫羣衆,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方針是內在要求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一、文化建設衍生出的幸福觀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質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小結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羣衆幸福感_一、輿論引導,增強羣衆幸福感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一、我國的民主權利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衆共同參與的格局三、密切聯繫羣衆,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方針是內在要求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三、推進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三、推進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一、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二、文化建設是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三、和諧社會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羣衆幸福感_小結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二、黨員幹部要樹立正確的壓力觀和幸福觀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小結二、加強人文關懷,通過心理疏導增強幸福感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一、越來越受關注的國民幸福感二、加強人文關懷,通過心理疏導增強幸福感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羣衆幸福感_一、輿論引導,增強羣衆幸福感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一、物質因素是幸福感形成的基礎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一、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衆共同參與的格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一、如何科學全面的認識民生問題三、密切聯繫羣衆,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方針是內在要求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三、和諧社會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
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小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質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三、密切聯繫羣衆,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方針是內在要求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二、文化建設是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衆共同參與的格局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二、公平正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應有之義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一、越來越受關注的國民幸福感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終要落實到每個個體的感受上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一、各級黨委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核心領導力量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二、公平正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應有之義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一、如何科學全面的認識民生問題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二、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二、文化建設是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一、物質因素是幸福感形成的基礎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一、如何科學全面的認識民生問題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一、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一、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三、密切聯繫羣衆,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方針是內在要求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四、在政府的領導下提高羣衆幸福指數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小結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一、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三、推進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四、在政府的領導下提高羣衆幸福指數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三、推進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一、越來越受關注的國民幸福感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二、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二、黨員幹部要樹立正確的壓力觀和幸福觀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質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三、和諧社會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三、密切聯繫羣衆,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方針是內在要求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一、文化建設衍生出的幸福觀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質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小結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羣衆幸福感_一、輿論引導,增強羣衆幸福感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一、我國的民主權利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衆共同參與的格局三、密切聯繫羣衆,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方針是內在要求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三、推進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三、推進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一、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二、文化建設是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三、和諧社會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羣衆幸福感_小結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二、黨員幹部要樹立正確的壓力觀和幸福觀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小結二、加強人文關懷,通過心理疏導增強幸福感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一、越來越受關注的國民幸福感二、加強人文關懷,通過心理疏導增強幸福感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羣衆幸福感_一、輿論引導,增強羣衆幸福感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一、物質因素是幸福感形成的基礎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一、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衆共同參與的格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一、如何科學全面的認識民生問題三、密切聯繫羣衆,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方針是內在要求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三、和諧社會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安县| 德令哈市| 曲麻莱县| 延津县| 唐山市| 怀宁县| 界首市| 贵溪市| 扶沟县| 长乐市| 浦江县| 浮梁县| 永丰县| 涟水县| 高平市| 玛曲县| 临桂县| 海宁市| 炎陵县| 建瓯市| 米泉市| 盐亭县| 南通市| 城口县| 昌平区| 公安县| 曲麻莱县| 河曲县| 三原县| 枞阳县| 韶关市| 迭部县| 曲麻莱县| 会泽县| 四子王旗| 舞阳县| 荆州市| 武冈市| 永州市| 泰和县| 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