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0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陸七坐鎮了晉陽城,在接到聖旨的半月後,又接到了周國朝廷的宣告,宣佈趙匡胤和趙匡義爲大周叛逆,任命張永德爲東路招討使,曹彬爲中路招討使,潘美爲南路招討使,宣告大周臣民歸附各路招討使平滅叛逆,韓通率軍回開封府鎮護。

皇帝的發文宣告,徹底與趙氏兄弟走向了決裂,周國上下在難以置信中,陷入了動盪混亂,也將周國推向了分崩的境地,各路招討使成了地方勢力歸附的首領,而親趙勢力也明顯的出現了歸附。

在接到了宣告的十日後,陸七接到了來自西部的動亂信息,駐紮在鳳翔的四十萬周軍出現了分裂,成建制的開拔奔了江淮方向,最少走了二十萬,而西部州域也出現了自立的現象,也就是很多州域的刺史徵兵成軍。

“周皇帝真是過於剛烈了。”陸七看了信息只能那麼想,周皇帝的做法,明顯就是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接到西部的信息,陸七卻是陷入了抉擇,該不該出兵進取了西部,若是出兵,是河西出兵爲好,還是漢中出兵爲好,漢中出兵會不會造成了周國的混亂情形歸爲穩定,若是河西出兵,卻是有著叛亂之實,周皇帝既然宣佈了趙氏爲叛逆,若是河西出兵,周皇帝必然也會剛烈的反擊。

“不要急,先觀望爲好,過早的主動,會引來反彈。”陸七做出了抉擇,先觀望,隨機而動。

陸七是不能急,他需要整編了太原軍力,這段日子,有自中原逃回的三萬多叛軍,都歸降了他,晉國公敗的很慘,陷入了幾十萬大軍的重圍,最後被活捉,卻是被韓通砍了腦袋。

陸七在太原強行整編了周軍,將所有節度使軍都打亂了重組,直接廢除了節度使軍的軍號,以五千步軍爲一軍,每軍置都虞侯統帥,最後整編了二十萬步軍,原來的節度使軍主帥,所領軍力是比以前多了,可是所屬的各營指揮使,都不是原來的部下,卻是沒有人敢了與陸天風理論。

半月後,根據陸七抵達的軍令,晉國突然發動了對荊州的進取,十萬大軍自巴蜀乘船順江而下,輕易登陸進攻了荊州,而在大江南岸的三十萬晉軍,也隨後渡江進攻荊州。

面對晉國的海量大軍,鎮守荊州的十萬周軍不得不敗退,過了漢水,晉國軍力也不乘勝進取,而荊州的得而復失,卻是讓周國上下的形勢爲之變化,很多觀望勢力對趙氏的不臣有了強烈不滿,趙氏的造反,使得周國人心擔憂了晉國會乘亂進取中原。

而因爲周皇帝的討逆宣告,使得趙匡義的勢力擴張被遏制在了江淮,雖然有外面的軍力趕去江淮歸附,但江淮之內的軍力同樣也外流了很多,趙氏的不臣,讓很多的周國軍力有了惱恨,尤其經歷了晉國公叛亂之苦的地域,對趙氏的造反痛恨不已。

荊州的失去,讓劍拔弩張,互相爭奪軍力歸附的趙氏和周國朝廷,都陷入了剋制起戰的境地,而陸七的目的,就是希望周國內部不要速戰速決,只要拖久了時日,就會對趙氏越來越不利,對周國朝廷也會越來越不利,但對各個領軍的招討使,卻是越來越有利。

開封府,衛國公府裡,石守信在屋裡一杯一杯的喝著悶酒,旁邊坐著愁眉不展的髮妻,石守信的髮妻有五十多歲,比石守信大了有八歲,所以石守信十四歲就有了兒子。

“老爺,你這麼的躲著不出門,也不是辦法。”衛國公夫人勸說道。

“我不出門,纔是辦法的辦法,我出去了,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自處,我是馬軍都指揮使,你說我還能夠去管軍嗎?老實呆著吧,只能置身事外。”石守信苦澀道。

“老爺心裡有抉擇嗎?這麼躲著,日後只怕是兩頭不討好,很可能會被秋後算賬。”衛國公夫人擔憂道。

“放心吧,有忠飛在北庭,那個得勢也會有了顧忌的。”石守信道。

“若是陸天風也造反了,那怎麼辦?”衛國公夫人問道。

“陸天風?陸天風早就造反了,那小子跟狐貍似的,已然又佔據了太原府,正在瞇著眼睛俯窺中原,也就是趙匡義那個蠢貨,願意做了踏足石。”石守信搖頭道。

“老爺是說,趙氏兄弟會敗?”衛國公夫人吃驚道。

“皇帝一直深得民心,皇帝沒死他們造反,怎麼可能獲勝,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好名聲,一朝敗個精光,大周內亂的戰事,只會讓人心越來越恨他們,民心若是唾棄,軍心也會隨之背叛,除非他們能夠立刻就來拿下了開封府,否則只有失敗。”石守信憤懣道。

“可是他們若是不造反,皇帝卻是步步緊迫,結果還是會失敗的。”衛國公夫人說道。

“皇帝再緊迫,還能奪了他們江南的軍權嗎?幾十萬大軍在手,皇帝一崩,我們這些兄弟那個不能幫他,這下可好,他火燎屁股的造反,弄的人心生恨,弄的我在開封府進退兩難,我就知道趙匡義那小子去了江南,準沒好事。”石守信惱恨道。

衛國公夫人點頭,道:“這麼說,他們是心急了。”

衛國公搖頭,喝了口酒,道:“如今皇帝外放授官建軍的權力,擺明了是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卻是恨極了趙氏兄弟,皇帝的身體明顯不佳,他自己都知道挺不過一兩年,偏偏他們等不得,這若是皇帝一崩,曹彬,潘美,韓通,張永德,還有北方的定國公楊業,陸天風,都會成爲手握重兵的雄主,這大周江山,已然是分崩不遠了。”

衛國公夫人聽了皺眉,道:“若真的分崩,我們還是應該早作打算,不然很容易被兵禍滅門的。”

“放心吧,我戎馬這麼多年也不是吃素的,最少也會有幾百個帶兵將帥能夠給我面子,那不是短期就能夠背叛我的,就是這開封府,只要我說話,少說也會有兩萬軍力聽令,所以皇帝就是免了我的都指揮使,也一樣擁有軍權。”石守信自信道。

衛國公夫人點頭,石守信喝了口酒,又皺眉道:“不過有件事情我始終不理解,皇帝提拔了雲錦東爲副殿前都檢點,並且讓雲錦東所屬的五千軍接管了皇宮和內城門防禦,讓韓通接管了所有外城防禦,雲錦東是與陸天風親近的人,皇帝爲什麼對陸天風那麼放心呢?”

“皇帝當然會對陸天風放心了,皇帝西巡河西,陸天風始終守護不離,讓皇帝平安回來了開封府。”衛國公夫人說道。

石守信搖頭,道:“那是兩回事,皇帝若是死在了河西,那陸天風就會擔了弒君的罵名,皇帝死在河西,可以說對陸天風只有害處,但皇帝崩在開封府,那對陸天風就只有好處了。”

“妻覺得,可能是兩害擇輕,畢竟皇宮裡的將士,與趙匡胤親近的居多。”衛國公夫人說道。

石守信點頭,隨即又罵道:“他奶奶的,那些西北來的傢伙,老子一問話,開封府話都不會說,一問就知道搖頭。”

衛國公夫人沒有反應,她知道丈夫是在發泄煩悶,也確實是煩悶的,自從皇帝宣告趙氏兄弟爲叛逆,卻是造成了衛國公府門可羅雀,以前常來走動的夫人們,十個有九個不登門了。

第1章 重返蘇州第105章 識骨第133章 趙括?第115章 楊家第3章 賜婚第7章 見面第55章 殺威第73章 運財致用第79章 湘兒的恨第124章 軍師楊鯤第201章 殺威第123章 機會第2章 官親第182章 王繼恩第25章 秘見第4章 軍制第37章 隆冬第100章 奇襲蘇州(六)第118章 途驚第125章 立信第4章 知信第158章 將計就計?第18章 拜祭第11章 受託第219章 科舉第40章 西大街第5章 佛爭第116章 生機之能第98章 見機第23章 垂拱殿(三)第63章 煽情第125章 交心第115章 放飛第47章 良弓第17章 懼外壓內第142章 謀害第23章 夜話第91章 請置第217章 親人第10章 進見第93章 求才第50章 回國第220章 北巡第105章 權謀第29章 謀外勢第92章 利害第25章 策略第85章 謀遠第211章 戰吐蕃第25章 見解第14章 回鄉第2章 歸德軍府第197章 楊延昭第54章 尊往昔第35章 控城第100章 奇襲蘇州(六)第120章 良宵第54章 備戰第112章 ‘實言’第34章 意外的故人第12章 買得第25章 君臣第7章 伯侄言第92章 暗歸第48章 望星空第71章 車中語(一)第107章 萬馬入朝第26章 定策第205章 徐鉉第147章 憶往昔第47章 良弓第4章 東禪寺第4章 國窮第17章 懼外壓內第44章 喜歡什麼第61章 宮秘第144章 容忍第182章 王繼恩第48章 後臺第98章 刺殺第94章 陷難第125章 交心第67章 守城第21章 垂拱殿第22章 生意第87章 以逸待勞第46章 出征第159章 巡撫第76章 千牛衛第19章 雲錦東第108章 承諾第120章 良宵第190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116章 籠絡第139章 接人第100章 寧國軍第92章 應邀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41章 國使第19章 蕭氏
第1章 重返蘇州第105章 識骨第133章 趙括?第115章 楊家第3章 賜婚第7章 見面第55章 殺威第73章 運財致用第79章 湘兒的恨第124章 軍師楊鯤第201章 殺威第123章 機會第2章 官親第182章 王繼恩第25章 秘見第4章 軍制第37章 隆冬第100章 奇襲蘇州(六)第118章 途驚第125章 立信第4章 知信第158章 將計就計?第18章 拜祭第11章 受託第219章 科舉第40章 西大街第5章 佛爭第116章 生機之能第98章 見機第23章 垂拱殿(三)第63章 煽情第125章 交心第115章 放飛第47章 良弓第17章 懼外壓內第142章 謀害第23章 夜話第91章 請置第217章 親人第10章 進見第93章 求才第50章 回國第220章 北巡第105章 權謀第29章 謀外勢第92章 利害第25章 策略第85章 謀遠第211章 戰吐蕃第25章 見解第14章 回鄉第2章 歸德軍府第197章 楊延昭第54章 尊往昔第35章 控城第100章 奇襲蘇州(六)第120章 良宵第54章 備戰第112章 ‘實言’第34章 意外的故人第12章 買得第25章 君臣第7章 伯侄言第92章 暗歸第48章 望星空第71章 車中語(一)第107章 萬馬入朝第26章 定策第205章 徐鉉第147章 憶往昔第47章 良弓第4章 東禪寺第4章 國窮第17章 懼外壓內第44章 喜歡什麼第61章 宮秘第144章 容忍第182章 王繼恩第48章 後臺第98章 刺殺第94章 陷難第125章 交心第67章 守城第21章 垂拱殿第22章 生意第87章 以逸待勞第46章 出征第159章 巡撫第76章 千牛衛第19章 雲錦東第108章 承諾第120章 良宵第190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116章 籠絡第139章 接人第100章 寧國軍第92章 應邀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41章 國使第19章 蕭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阳县| 深水埗区| 墨玉县| 龙山县| 丘北县| 封开县| 独山县| 海伦市| 五大连池市| 东乡县| 维西| 岳普湖县| 五原县| 三门峡市| 汉寿县| 大同县| 个旧市| 鹤岗市| 莱阳市| 西昌市| 岑巩县| 东丽区| 广元市| 舒城县| 湘潭市| 涟源市| 新蔡县| 盘锦市| 伊吾县| 郴州市| 镇江市| 吉木萨尔县| 乌兰察布市| 石景山区| 天镇县| 福建省| 南漳县| 淳化县| 榆树市| 扎鲁特旗| 大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