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剛走到門口,卻傳來康正皇帝蒼老的聲音:“雲雷,你留下!”
文信王他們聽到這句話,不由的眉頭一皺,懷著不安的心情走出了御書房。
在御書房的門口,文信王拉著上官雲昊,關懷的道:“二十二弟受驚了。”
上官雲昊搖了搖頭道:“皇兄,現在就算我想幫你,也沒那個本事了,小弟猜想,皇兄和各位兄長以後恐怕躲我都來不及了吧?”
這上官雲昊現在的情況,誰的心裡都明白,當然能躲就躲,誰也不想惹禍上身,只是文信王沒想到上官雲昊居然如此坦白,一時臉上還有點尷尬。
上官雲昊沒再理會衆人,便自顧的離開了衆人的視線,郭子儀左右疑慮的看了一下,然後便追了上去,上官雲昊對郭子儀還是有一份感激之心的,便笑道:“郭老,你難道不怕惹下麻煩嗎?”
郭子儀老臉一笑,輕聲道:“王爺,你要明白太子當年在陛下登基之時,可是立下大功的,而且他母后的孃家也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可是執掌西面數十萬大軍的‘安國公’令狐海的外孫,萬一有變,那可是無法設想的結果。所以這陳國王朝遲早也是他的,陛下也曾經試探過老臣,老臣當然是擁護太子,這正合他的心意,還有別的事,你可以去問你的舅舅,在這個時候他不應該再瞞你了。”
郭子儀一口氣說完,便趕緊走了,剩下呆呆的上官雲昊。
看來郭子儀對上官雲昊也開始避諱了,現在的上官雲昊可真是孤王一個了,他心中不免開始猜測郭子儀的話中之意,他這後半段的話,值得仔細去推敲推敲。
而此時的御書房中除了太子和康正皇帝之外便再無他人,太子急忙上前道:“父皇,你爲何不趁機殺了他,以除後患。”
康正皇帝瞥了一眼太子道:“這帝位遲早都是你的,你又何苦非要置他於死地呢?怎麼說你們之間也有兄弟的名分。”
太子陰沉著臉道:“父皇,
你難道沒有發現他和以前不同了嗎?兒臣聽說現在正有一個神秘的組織在暗助他,而且這神秘的組織很有可能就是當初的如意飄渺宮,而他很有可能是當代宮主,不除的話,後患無窮。”
康正皇帝嘆了口氣道:“朕自有辦法處置他,只是你以後別再招惹他,他都是你我*出來的。”
太子咬著牙道:“這隻能怪他的母親,誰讓她是如意飄渺宮的宮主。”
康正皇帝忽然拍案而起,怒喝道:“你給我住口,不許再說下去。”
太子的眼中也閃過一絲怒意,喊道:“父皇,他到底是不是你的兒子還是個問題,現在不殺了他,恐怕以後就沒機會了。”
康正皇帝一下就癱在龍椅上,無奈的道:“你先下去吧!朕自有辦法解決。”
太子沒辦法,低著頭出了御書房,不過他臨走之時,看康正皇帝的目光中卻帶著一絲冷冷的殺意。
而此刻,康正皇帝自顧著道:“追風真人,你都看到了吧?”
康正皇帝話音一落,在他龍椅後面,忽然黑影一現,只見一個五十出頭,白麪微須,吊眉小眼,透著狡黠之氣的黑衣人,跪在了康正皇帝的面前。
這黑衣人便是康正皇帝口中的追風真人,天劍門的隱修長老之一,他陰沉著臉道:“陛下,追風受門主之命在皇上還沒有登基之前就在您的身邊保護您,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年了,所以追風就直言了,如果這上官雲昊果真是如意飄渺宮的人,應該及早除去,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而且剛纔我隱約感覺到在門外有幾道強勁的氣息,很可能是如意飄渺宮的隱身龍衛在跟著他。”
康正皇帝狐疑的看著追風真人,許久後他嘆了口氣道:“上官雲昊這苦命的孩子,看來留他不得,如果讓他知道二十年前……”康正皇帝說到這兒,眼神暗了一下。
追風真人看出康正皇帝的疑慮,便道:“陛下無須多慮,當年的事,知道的人已經沒幾個活著,只是
歐陽長山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不如……”說到這兒,追風真人的手在脖子上抹了一下,雙眼殺機畢露。
康正皇帝聞言,雙眼中也泛著殺機,冷冷道:“現在還不行,時機沒到,胡人鐵蠻國再次犯我邊境,能與胡人抗衡,非歐陽長山莫屬,畢竟他們鬥了也有二十年了,知道他們的底子。”
追風真人心中一凜道:“難道陛下要重新起用歐陽長山?”
康正皇帝微微點頭道:“不錯,如果讓胡人過了山臺關,那將是一馬平川的王朝腹地,京城也就難保了,爲了大局著想,不得不這麼做,只是朕沒想到那努裡哈密居然不信守諾言。”
追風真人目光一凝道:“陛下,他只是想借你之手除去烏依娜拉公主罷了,既然他違約在先,我們何不把這個麻煩給他送回去呢?”
康正皇帝聞言點了點頭道:“朕跟他二十多年前的盟約,看來已經不存在了,朕就把這份禮物還給他,看來他的日子過的未免也太舒適了。”
說完兩人對視半天,忽然仰天大笑起來。
而此刻的上官雲昊正騎著馬,帶兵趕往京城的驛館。
此刻上官雲昊的心情是極爲沉重的,沒想到跟烏依娜拉公主四海樓一別之後,居然會立刻兵戎相見,這是他極不願意看到的,想起彼此之間第一次的見面,上官雲昊的心裡還有一絲的牽掛。
恍惚之間,上官雲昊帶著衆人已經來到了驛館之前,這時,天空中開始落下飄零細雪,北風的氣焰更加囂張,將士們手中的火把也隨著風向搖擺不定,風攪著雪,雪裹著風,這是暴風雪來臨前的預兆。
一個將士探出身來,恭敬的道:“王爺,驛館已到,請王爺示下!”
上官雲昊一愣,然後單手一揮,將士們立刻將驛館圍了個水泄不通,那驛館裡面的胡人見狀立刻拔出彎刀,與陳國將士對峙著,但是很明顯,光是看陳國將士在人數上的優勢,他們的反抗也是多餘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