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爲(wèi)虛,眼見爲(wèi)實。
無論明辰道長是否傳道天下,乃至開出嚴苛條件,冥青宮都得先去看看再說。
不過,在決定拜訪天妖書院之前,冥青宮特意備厚禮先去了一趟壽山。
既是感謝壽山神的通知;
也是想提前打探幾分虛實。
不想,這一耽誤,等到劍杖閣主等人趕到天妖書院時,登時被書院萬人空巷之景,驚得瞠目結(jié)舌。
便見山巒疊嶂雲(yún)煙深處,一座呈八卦狀的建築羣拔地而起。
正門牌樓下,擠滿了黃冠佛子。
空中不時有遁光穿梭往來。
偶爾有人撞上書院護山法陣,登時驚得滿臉窘迫,拱手道歉。
待冥青宮弟子循著人流,落於山道上,一眼掃去,好傢伙,瞧見不少老熟人。
大家不免相互拱手寒暄一番。
行至牌樓旁,便見一名有著五百年道行的豹首妖,正充當(dāng)知客迎來送往。
“冥青宮聽聞貴院欲傳道天下,心生仰慕,故而前來求取真法?!?
劍杖閣主熔陽老道拱手見禮。
“道友客氣,請!”
一名腦袋上趴著一隻兔子的傀儡走了過來,恭請道:“道長,這邊請!”
劍杖閣主見狀一臉新奇不已。
略一打聽,才知道因爲(wèi)來人太多,書院人手已然不夠用了。
只能將學(xué)生全部拉出來待客。
“道長此來可要點靈?若是無需點靈,萬經(jīng)樓便有靈元道功法太微陰陽法,弟子這便可以領(lǐng)道長過去參閱。若是點靈,還請準備好一門功法或神通,作爲(wèi)交換?!?
路上,自稱搗藥的兔妖主動介紹道。
這話她已經(jīng)說了無數(shù)次。
“敢問小友,何爲(wèi)點靈?”劍杖閣主謹慎問道。
“院長說,靈元道和元炁道相似,皆是吞吐天地菁華而修行,因此第一縷靈元至關(guān)重要,此乃勾動天地靈元之藥引。除非天賦異稟,否則最好有先行者贈予,當(dāng)然了,除此以外,佈置陣法,服食蘊含靈元的天地靈物,也可入道?!?
“原來如此。”劍杖閣主心中震動不已,追問道:“那敢問小友,若要點靈,需要什麼品級的功法神通?”
“院長說,收集功法,乃是爲(wèi)了更好的傳道天下,因此對品級沒有任何要求。唯一要求,便是不可與他人重複。院長已經(jīng)在萬經(jīng)樓門前立了一塊萬經(jīng)碑,道長若是需要點靈,前往萬經(jīng)碑前留下功法神通即可,日後書院若有學(xué)子修行此法,也算是結(jié)了善緣?!?
搗藥侃侃而談,聽得劍杖閣主與同門師兄弟面面相覷,心中皆被天妖書院慷慨做派給驚到了。
怎麼也沒想到天妖書院,竟然無條件提供靈元道修行功法。
其之慷慨,簡直令人驚歎!
尤其是萬經(jīng)碑設(shè)計,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如此展示而出,既標榜了衆(zhòng)修的貢獻;
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厚顏無恥之輩拿尋常小術(shù)交換。
往深處想想,此舉其實也在幫扶諸教。
試想,若是留下傳承功法,他日若有學(xué)子修煉有成,甲子離院之後,會不會循跡拜入門下?
即便不拜,也算是一道善緣。
“明辰道友厚德載物,足可功標青史?。 ?
劍杖閣主思罷,忍不住感慨萬千。
沒多久,便在搗藥的帶領(lǐng)下,行至萬經(jīng)樓前。
那座立於萬經(jīng)樓前的萬經(jīng)碑,顯得格外顯眼!
不過,仔細看去,便會發(fā)現(xiàn)萬經(jīng)碑上的記錄的功法神通並不多。
或者說,不及涌入書院之人的十分之一。
再仔細看去,大多數(shù)人領(lǐng)了太微陰陽法之後,便千恩萬謝的離去了。
至於要點靈之人,寥寥無幾。
不知是心有忌憚?
還是自視甚高?
亦或是敝帚自珍,捨不得神通功法?
“貧道年輕時,周遊天下曾意外獲得幾卷功法神通,如今正好拿來換取點靈,各位師兄師弟,可要點靈?”
劍杖閣主見狀,對同門師兄弟說道。
“師兄不先看看功法?”
假物閣主有些驚訝,連忙委婉提醒道。
“不用,明辰道友光明磊落,貧道又豈能落於人後?”
劍杖閣主說完,便轉(zhuǎn)身向萬經(jīng)碑走去。
冥青宮餘下弟子面面相覷中,終究沒人過去,轉(zhuǎn)而前往萬經(jīng)樓領(lǐng)取靈元道功法。
不管怎麼說,先看看功法總不會錯的。
且說劍杖閣主來到萬經(jīng)碑前,奉上一部功法之後,自有學(xué)院講師出面接待,引入一間靜室之中,奉上太微陰陽法。
“此乃靈元道太微陰陽法,以及點靈之物,還請道友仔細參悟,待胸有成竹,再自行點靈。”
“叨擾了?!?
劍杖閣主拱手拜謝,而後盤膝而坐,翻開功法細細參閱起來。
“此法倒是玄妙,在體內(nèi)構(gòu)建陰陽雙池,借天地運轉(zhuǎn)之象,自然汲取天地靈元,有點意思!”
沒多久,劍杖閣主便略有所悟,取出盛放瓷瓶的靈元,一番檢查之後隨即納入體內(nèi),嘗試修煉起來。
時光如水,靜默不言。
不知過去多久,劍杖閣主驀然睜開雙眸,眼中閃過一道明悟和驚訝之色。
“這便是靈元道?難怪上古煉氣士寧願沉睡萬載,也不願轉(zhuǎn)修元炁道!兩相對比,宛如雲(yún)泥之別??!”
感受著體內(nèi)那一縷靈元所蘊含的力量,劍杖閣主止不住的心蕩神搖。
“還好天地尚未徹底復(fù)甦,不然的話我等豈還有出頭之日?”
“如今能修得功法,說到底還是欠了明辰道友一個人情啊!有機會,倒要拜會一番?!?
在滿心唏噓中,劍杖閣主起身告辭離去。
他剛剛離開書院,便見書院之外,同門師兄師弟正盤膝于山林間默默等候。
“師兄,可修成了靈元道?”
假物閣主見他出來,連忙追問道。
“略有所得?!?
“哦,感覺如何?”
“傳聞不虛,僅從威能而言,靈元道確實遠勝元炁道。師兄手裡還有一些神通功法,師弟,可要點靈?”劍杖閣主委婉道。
“不用,我想自行參悟試試。”假物閣主隨口回絕。
“也罷,太微陰陽法也可以靈物入道,回去宮中多多蒐集一二總會有的?!?
劍杖閣主見狀不以爲(wèi)奇。
心知,師弟性多疑,莫說明辰道長,同爲(wèi)鄰居數(shù)百載的朝歌山神不也忌憚無比?
事實上,這也是大多數(shù)修士心態(tài)。
萬一那點靈之物乃是精心煉製的毒藥蠱蟲怎麼辦?
因此保險起見,不如拿功法自行參悟一番再說。
實在不濟,等到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沒事,再點靈也不遲。
……
齋教·黃號軍。
中軍大帳內(nèi),上古煉氣士閻玄恪坐於上首,臉色鐵青的聽著帳下修士彙報,怒不可遏的咆哮道:
“簡直欺人太甚!本座答應(yīng)他不擾百姓,他就是這麼回報本座的?私傳功法,攬功自身,真以爲(wèi)憑此能賣好天下,渡金身,保平安?”
咆哮之言,嘯得帳內(nèi)各大黃冠佛子臉色蒼白。
“前輩,如今明辰老道既行不義,我等也只能緊隨其後,不如也傳功天下,廣納英才……”
一名道人站了出來,獻計獻策。
怎料,話未說完,閻玄恪猛然看來眼神,令他渾身一顫,剩下的話,再也說不出口。
“你以爲(wèi)本座是憤怒他私傳功法嗎?不!本座恨的是他這是在搶奪我等修行資糧。”
此言一出,帳中衆(zhòng)人一愣,思緒一轉(zhuǎn),隨即恍然大悟,臉上血色盡失。
如今天地雖然復(fù)甦,但靈元依舊十分稀薄,想要修行,必須得藉助天地靈物。
這也是他們爭霸天下根本原因之一。
如今滿天下都是靈元道修士,人人皆知靈物的重要性,落到他們手裡還有幾成?
“既然如此,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殺上天妖書院?”又一名修士站了出來。
閻玄恪沉默不言,眸光閃爍中,壓抑住火氣,補救道:
“現(xiàn)在還不是殺他良機,本座雖有師門所賜靈元露,但也不能浪費在他身上,胥建君說的不錯,明辰老賊既行不義,我等也只有緊隨其後廣納英才,儘早一統(tǒng)天下,唯有如此,我等才能拿到更多靈物,追尋大道?!?
“前輩英明!”
衆(zhòng)修聞言連忙拱手而拜,心中複雜不已。
天下真是越來越亂了。
……
……
朝歌山·冥青宮
金頂紅門內(nèi),朝歌山神身披宮緞素雪絹裙,姿態(tài)慵懶的斜靠在素圈椅上,品著香茗,聽著冥青宮的委婉拒絕之言。
“……冥青宮所修乃伏道小術(shù),說是尸解成仙,不過斬人身,轉(zhuǎn)妖軀,竊天地壽元罷了!不敢污了朝歌神殿,還請朝歌山神見諒。”
冥青宮主滿臉謙遜,甚至不惜自污所修之道。
“看樣子,這是修了太微陰陽法,覺得靈元道也不過如此?”朝歌山神笑吟吟道,似乎早有預(yù)料。
“不敢!靈元道遠勝元炁道千百倍,冥青宮豈敢鄙夷大道?”冥青宮主道。
朝歌山神看著恍如滾刀肉一般的冥青宮主,笑靨看似溫婉柔美,心中恨得簡直牙癢癢。
該死明辰老賊,壞本宮好事!
“冥青宮主,你我既爲(wèi)老鄰居,有些話本宮也就直言了。元炁道尚且講究傳承,靈元道亦是如此?!?
“太微陰陽法不過基礎(chǔ)法門,此法最多止步於築基之境,如此更別提金丹大道!”
“另外,靈元復(fù)甦速度也非一成不變。要不了多久,天地靈元便足以恢復(fù)到支撐修行水平,到那時,功法之差距比人和妖還大?!?
“不瞞道友,本門弟子曾僅用一年時間,便從入門修至煉氣九境,這便是功法之利!往後再想突破築基境,沒有靈丹妙藥輔助,堪稱九死一生,道友可要考慮清楚了?!?
朝歌山神話裡藏鋒,既有恐嚇,也有利誘。
冥青宮主沉默不言,許久才道:“冥青宮不是貧道的冥青宮,還請山神莫怪。”
朝歌山神瞇起眼睛,冷聲道:“既然如此,本宮也就不再強求了,告辭!”
說罷,轉(zhuǎn)身離去。
待離開冥青宮,她再也繃不住內(nèi)心的脾氣,銀牙咬得咯吱作響,更是氣得直跺腳。
“明辰老賊,別讓老孃抓到你!”
咬牙切齒間,她眼珠子一轉(zhuǎn),略一辨別方向,隨即向天妖書院遁去。
……
……
時光走筆,歲月成章。
隨著天妖書院傳道天下之事散播開來。
可謂九州俱驚!
不知多少人稱讚明辰道長宅心仁厚,仁言利博。
事實上,莫說靈元道功法,便是元炁道功法,也沒見誰如此大公無私,廣開門戶???
因此除了修士涌入之外,一些知曉修士之事的門閥家族,也是心動不已,紛紛派遣族中弟子,求道而來。
一時間,天妖書院儼然成了修道聖地。
空中遁光不絕,地上車馬如龍。
書院內(nèi),皇子皇孫隨處可見,白丁百姓亦比比皆是。
至於妖邪,更是不勝枚舉。
道旁冒出的耗子,都有可能是書院學(xué)子。
如此人妖混居之相,可謂天下奇景。
隨著時間的推移,拜訪書院求取靈元道功法的修士越來越少。
卻是因爲(wèi)書院免費贈送,誰也不當(dāng)寶貝,回去自然四處傳播,沒多久,便傳遍天下。
說是人手一捲,毫不爲(wèi)過。
已然成了最廉價的功法。
然而功法雖然流傳開來,大多數(shù)人卻難以入道靈元。
若非有人成功入道,只怕早已罵聲四起。
即便如此,依舊免不了有人暗戳戳咒罵一句“沽名釣譽”。
與此同時,佈置引靈陣法之物和天地靈物價格隨之暴增。
不知多少修士求購不得之後,親自進山搜尋靈物,因此大打出手者不計其數(shù)。
身死道消者,亦不在少數(shù)。
有人想通,前往天妖書院點靈;
有人以此爲(wèi)生意,上躥下跳。
——畢竟即便點靈成功,也得需要靈元修行,若有靈物助益修行,自然能在大時代奪得頭籌。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天妖書院傳道天下,九州一夜之間也冒出無數(shù)上古煉氣士。
廣開門戶,招賢納士。
相較於天妖書院只有一卷功法,這些上古煉氣士不僅拿出靈元功法,更有配套神通法術(shù)。
一時間,吸引無數(shù)黃冠佛子投效。
天下靈元尚未復(fù)甦,元炁道已然出現(xiàn)遲暮之兆。
很多修士,更是無心修煉元炁道。
實在是,拼死拼活修煉一年,不如靈元道吞吐一月,又何苦來哉?
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在暗流涌動中,一名自稱鳶尾的女妖精成功聘入天妖書院,成爲(wèi)訓(xùn)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