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0章 悠悠之口

出了齊王府,馬車中,楊延昭也無了之前的醉態(tài),從懷裡拿出趙廷美所寫的‘昭文館’三字端詳了片刻,字跡猛地看上去,不顯風骨,毫無金鉤銀劃的遒勁有力,算不上大雅之作,但也並非一無是處。

但是仔細觀察片刻,楊延昭還是發(fā)現(xiàn)了他在勾畫之中暗藏了崢嶸的鋒芒,良久,將宣紙合上,嘆了口氣。

字寫久了,便帶上了人的心性與風格,這便是人如其字,趙廷美的字斂鋒於內(nèi),看似普通尋常,卻有一道逼人的銳氣。

看來,他的心裡還是暗結(jié)珠胎,還是保持些距離纔是。

低聲道了一句,稍後,楊延昭拉開車簾,見馬車已經(jīng)到了石泉街,眉頭擰了又鬆,繼而對著駕車的蕭慕春道,“蕭大哥,先不忙回去,隨我走一遭燕王府。”

聞言,蕭慕春應(yīng)聲勒主手中的繮繩,掉轉(zhuǎn)了方向,朝著福井大街駛?cè)ィ欢鄷r,人聲漸隱,車輪粼粼之聲越發(fā)的清晰,是到了閒人禁行的貴街深巷之中了。

“公子,到了。”

馬車止步,那燕王府的侍衛(wèi)早就瞧見了蕭慕春,對這個長相魁梧粗壯的漢子有著幾分印象,那門房小廝也早早的進府通報去了。

不多時,趙德昭帶著潘集迎了出來,見到楊延昭,很是歡喜,笑容洋溢,滿是喜不勝收的模樣。

在燕王府中坐了片刻,楊延昭也不再說那些寒暄之言,直接將來意給道了出來,與先前齊王府的情形相同,趙德昭聽聞之後也是大爲驚愕,竟是愣在了原處。

半晌,纔回過神來,不過眼中仍是有著難以置信,“延昭兄,你是說,要我花銀子,來給三館題名?”

一邊,那潘集也是目瞪口呆,心中巨浪翻騰,自古以來,有誰敢做出這種遭天下人詬罵的事情?

哪怕,官家已經(jīng)應(yīng)允,可是朝中的悠悠之口又豈是那般容易堵上的?若是有個偏差,那可就是殺頭的大罪。

在他猶豫之時,那邊的趙德昭卻是開懷大笑起來,“既然官家和王叔都已經(jīng)提筆了,小王怎能不動心,至於銀兩,便和王叔相同如何?”

“那是自然。”

兩句簡單的話語,卻讓潘集心中越發(fā)的不解,直到楊延昭離去之後,這才忍不住的開口問道,“王爺,用三館的命名權(quán)來換銀子,這件事太過兒戲了,王爺又怎能應(yīng)允,若是天下讀書人口誅筆伐起來,對王爺可是極爲不利的。”

聽得這句話,正在往池中撒著魚食的趙德昭將瓷碗放在一旁,拍了拍手,笑著應(yīng)道,“文鳳,這件事你過慮了,既然官家已經(jīng)應(yīng)允了,自然是不會掀起大風浪來。不過傳出去,風言風語定是有的,但相比楊璟在閩南那邊的作爲,以及修三館之時,這又算的了什麼?”

說完,趙德昭繼續(xù)喂起魚來,身旁的潘集頷首輕聲道,“王爺說的也對,楊璟此刻備受聖眷,既然官家已經(jīng)點了頭,應(yīng)該是有驚無險,話說回來,能在三館上題字,確實是件不可多得的美事。”

潘集一掃之前的擔憂,臉上滿是興高采烈,這最後一句,更是顯得意味深長。

而趙德昭沒有出聲,揚起手,將魚食灑落在水池中,看著那輕波微瀾之下,游魚歡快的爭食,暗自嘆了口氣。

其實,剛纔他還有一句沒有說,三館題字的事情,除了順水推舟的博個名聲之外,更多的是逼不得已,宮中的正主需要的便是自己捲入無休止的非議爭亂。

活的時間久了,才越發(fā)的明白,有的時候,自污,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這些盤算,楊延昭是不知曉的,得到趙廷美叔侄的題字,回到院子不多久,那六千兩銀子也很快送來了,心中當即妥當了不少。

招來了祝力等人,他們是在市井中打聽消息的,果不其然,酒肆之裡,已經(jīng)開始流傳他用三館題名來換銀錢的消息。

當然,鐵定是通篇的辱罵之言,更有癲狂的書生,直接砸了手中的酒甕,藉著酒勁,去開封府擊鼓告狀。

這種事情,府尹自然是不敢去接,頭疼之下,竟稱病不出,哪知這些書生竟在衙門前謾罵起來。

如此,心煩躁亂的府尹大手一揮,將這些發(fā)酒瘋的書生全都押進了大牢,如此做法,雖與太祖所說禮賢下士不相符合,但是這般雷霆手段,倒是一時震懾住了那些還欲生事的讀書人。

說著這些聽來的消息,祝力等人臉色皆是有些紅漲,這也難怪,他們都是火爆的脾氣,在市井上游蕩了大半天,半句有關(guān)三館的消息度都沒有,正覺得無聊,隨便早了家酒館吃吃菜,喝喝酒,待再出去,這詆譭楊延昭的言語便漫天飛了,若不是事先得到囑咐,不得胡亂生事,這幫戰(zhàn)鬥力兇猛的傢伙早就能將那些礙眼的讀書人全都撂爬了。

心中憋著氣,祝力將所聞之事全都道完了,正欲揮著碩大的拳頭繼續(xù)說話,卻被楊延昭給伸手止住了,“事情我知曉了,祝大哥,諸位兄弟,辛苦了。”

道完了這一句,楊延昭便往屋內(nèi)走去,留在遠處的祝力等人大眼瞪小眼,皆是鼓著腮幫子,滿是怒氣,但無處可發(fā)泄。

屋內(nèi),楊延昭靠在木椅上,手背在額頭上敲了敲,忽然聞得鼻前一陣清香,擡起頭,卻見一縷綠色已到了眼前。

稍後,肩頭上玉手輕輕揉動,“六郎,外面的事情我也聽說了,放心吧,等晚膳的時候,各處的風聲便會轉(zhuǎn)了向。”

“玉兒辛苦了,只是,這件事傳的如此之快,怕是有人在其中作梗,如今對方在暗處,我在明處,有些事情,暫且還是拿捏不準。”

聞言,肩頭的玉手停了下來,柴清雲(yún)秀眉微微翹起,“六郎可知道是誰在背後搗鬼?”

沉思了片刻,楊延昭伸手拉住那柔弱無骨的纖細玉手,“今天,我只去了三個地方,要麼是宮中,要麼便是二位王爺了。”

柴清雲(yún)眼中多了絲異樣,張了張櫻桃小口,卻又將話收了回來,猶豫了片刻,這纔將輕聲道,“那六郎你覺得會是誰?”

“不好說。”

嘆了一口氣,楊延昭低聲道了一句,身後,柴清雲(yún)不再說話,也是輕嘆了一聲。

日沉西山,汴梁城中,喧囂遠超白晝,大街上,人潮洶涌,酒樓茶肆更是人聲鼎沸,勞累一天的百姓聚集在那裡,點上兩小菜,滿上一杯酒,聊著天南地北,說著聽來的趣聞野事,盡興之時,杯盞相碰,一飲而盡,縱情恣意的放聲大笑。

而今天,似乎少了歡聲笑語,一家小酒肆裡,幾個麻布長衫的讀書人正義憤填膺的說著那道貌岸然的翰林侍講用三館題名來換取銀子,中飽私囊的醜事,說道難以抑制之時,更是摔了那酒壺。

“我說,你們這些人讀書人是怎麼了,人家小楊大人盡心盡力爲你們做事,不感激便算了,卻在背後這般辱罵,真是狼心狗肺之徒!”

酒肆的小夥計將一邊用著毛巾擦著滿桌的酒水,一邊小聲的說著,剛說完,便被那砸酒壺的讀書人給提住了衣襟。

“你這跑堂,讀過幾天書,又知道個什麼!”

語中滿是憤怒,更多的卻是不屑。

多年的打砸,這夥計的勁頭自然比那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強了不少,推開他,將那滿是酒味的毛巾扔到腳邊,竟鮮有的昂首挺胸正色道,“我陳二狗是沒讀過幾天書,但我知道至少知道善惡是非,小楊大人爲了建三館,勞心勞力,作爲狀元公卻親自搬磚和泥;爲了三館籌集銀錢,更是頂住衆(zhòng)怒,跪請官家允許拍賣孤卷;拍賣會上,一人與商賈周旋,獨自沾染銅臭味,就憑這些,我知道小楊大人絕對不是以權(quán)謀私之人,爲了幾個銀子賣了三館的命名,就不怕官家殺頭麼?

這其中的兇險小楊大人難道不清楚?可爲什麼還要去做?爲得不就是你們這幫子在背後罵他,恨他,怨他的讀書人麼!”

說完這些,陳二狗轉(zhuǎn)首離去了,那腰板,似乎比以往都要挺直。

留在原地的那些書生卻是悶聲不語,而這時,不遠處的幾張桌子上,幾個人輕聲說著,“這幫子傢伙,真是丟讀書人的臉面,你們知道不,我家隔壁的徐家二郎便在三館那邊幫忙,小楊大人冒著殺頭的風險,就是爲了籌銀子修建一座小樓,讓他們這些讀書人累了有地方歇息,沒想到,好心沒好報啊。”

“是啊,是啊,這件事我也聽說了,我家三郎在齊王府當差,這事情他也提了下,小楊大人確實是好人啊。”

……

這番話下,那幾個書生臉色猛然生出一番紅色,那是羞愧的燙紅。

相同的場景,在其他地方也紛紛上演,不過在晚膳短短的一兩個時辰內(nèi),這些話語傳遍了整個汴梁城。

上將軍府,一陣清脆響起,釉著藍色祥雲(yún)的瓷杯盞摔成了幾片,立在門外的青衫文士腿不由得戰(zhàn)兢著打顫起來,額前,早已經(jīng)滿是冷汗。

“滾!”

良久,低沉的聲音響起,來不及作禮,後者便跌跌撞撞的往外走去,背後,衣衫已是溼漉一片。

第109章 情愫第115章 又見刺殺第227章 又遇佛宗第291章 同生共死第295章 遼主 耶律賢第320章 化險之策第18章 對演(二)第379章 殺一儆百第161章 李煜的遺物第79章 開張進財第289章 孤軍第182章 花間派第214章 市舶司第282章 兄弟相見第327章 紅顏淚第154章 遵儒尚孔第200章 剿殺巫教第250章 悠悠之口第85章 解試幕後第113章 寒門多苦子第25章 蘭桂齋第237章 打人當打臉第108章 羣芳記第308章 雪山來的瘋子第261章 八百里加急第247章 春光乍泄第200章 剿殺巫教第248章 摧花第315章 爭鋒相對第232章 重逢第322章 孤注一擲第226章 恩情別離第31章 開根金手指第108章 根不離土第24章 六郎棋第260章 再見碧月第122章 小爐煮雪淡相飲第48章 美人同殺第273章 出兵了第44章 以退爲進(一)第274章 拔營出擊第252章 黃雀在後第73章 醍醐灌頂第276章 計取雲(yún)州遭圍困第26章 做買賣第309章 心有青蓮 可吞日月第376章 暗度陳倉第65章 清潭之處,三醉庵第111章 南北第56章 發(fā)兵第256章 馬車輕行第230章 舊時人 爲他婦第75章 借東風第40章 離去第158章 佳人才子第117章 亂花迷眼,出謫仙第135章 避而遠之第255章 我助你登基第106章 入冬第259章 尋道第161章 李煜的遺物第67章 小打小鬧第301章 謠言起第163章 閩南爲官第332章 夜雨風中現(xiàn)舊情第105章 論學(xué)第296章 你終究是我大遼的人第91章 指點第198章 心結(jié)開第30章 黑雲(yún)欲壓城第76章 雅儒第53章 我從晉陽來第252章 聖駕臨崇文館第268章 舊相識 同北行第110章 宴滿成四人第76章 雅儒第194章 接管福建路第167章 前朝之女第169章 林默娘第94章 山下,茅屋第294章 上京城第108章 羣芳記第168章 閩南之境第263章 御駕親征第105章 論學(xué)第301章 謠言起第346章 夏州李家第372章 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74章 祝家寨的危機第235章 珍卷第214章 市舶司第375章 雞犬升天第374章 王爺說媒第168章 閩南之境第190章 不願應(yīng)承的請求第196章 隨塵隨緣第254章 一夜白頭第379章 殺一儆百第307章 那一箭襲來第143章 進宮
第109章 情愫第115章 又見刺殺第227章 又遇佛宗第291章 同生共死第295章 遼主 耶律賢第320章 化險之策第18章 對演(二)第379章 殺一儆百第161章 李煜的遺物第79章 開張進財第289章 孤軍第182章 花間派第214章 市舶司第282章 兄弟相見第327章 紅顏淚第154章 遵儒尚孔第200章 剿殺巫教第250章 悠悠之口第85章 解試幕後第113章 寒門多苦子第25章 蘭桂齋第237章 打人當打臉第108章 羣芳記第308章 雪山來的瘋子第261章 八百里加急第247章 春光乍泄第200章 剿殺巫教第248章 摧花第315章 爭鋒相對第232章 重逢第322章 孤注一擲第226章 恩情別離第31章 開根金手指第108章 根不離土第24章 六郎棋第260章 再見碧月第122章 小爐煮雪淡相飲第48章 美人同殺第273章 出兵了第44章 以退爲進(一)第274章 拔營出擊第252章 黃雀在後第73章 醍醐灌頂第276章 計取雲(yún)州遭圍困第26章 做買賣第309章 心有青蓮 可吞日月第376章 暗度陳倉第65章 清潭之處,三醉庵第111章 南北第56章 發(fā)兵第256章 馬車輕行第230章 舊時人 爲他婦第75章 借東風第40章 離去第158章 佳人才子第117章 亂花迷眼,出謫仙第135章 避而遠之第255章 我助你登基第106章 入冬第259章 尋道第161章 李煜的遺物第67章 小打小鬧第301章 謠言起第163章 閩南爲官第332章 夜雨風中現(xiàn)舊情第105章 論學(xué)第296章 你終究是我大遼的人第91章 指點第198章 心結(jié)開第30章 黑雲(yún)欲壓城第76章 雅儒第53章 我從晉陽來第252章 聖駕臨崇文館第268章 舊相識 同北行第110章 宴滿成四人第76章 雅儒第194章 接管福建路第167章 前朝之女第169章 林默娘第94章 山下,茅屋第294章 上京城第108章 羣芳記第168章 閩南之境第263章 御駕親征第105章 論學(xué)第301章 謠言起第346章 夏州李家第372章 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74章 祝家寨的危機第235章 珍卷第214章 市舶司第375章 雞犬升天第374章 王爺說媒第168章 閩南之境第190章 不願應(yīng)承的請求第196章 隨塵隨緣第254章 一夜白頭第379章 殺一儆百第307章 那一箭襲來第143章 進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郯城县| 杭州市| 宁安市| 丰宁| 揭东县| 丰台区| 墨玉县| 突泉县| 集贤县| 汝城县| 慈利县| 荆州市| 荣昌县| 佛坪县| 江达县| 华阴市| 潼南县| 菏泽市| 海安县| 宁晋县| 乐平市| 衡山县| 蒙阴县| 马公市| 舞阳县| 达拉特旗| 安新县| 浮梁县| 小金县| 凤台县| 澄江县| 阿拉善左旗| 介休市| 金昌市| 华容县| 永胜县| 阜康市| 白城市| 徐闻县| 剑阁县| 伊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