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二章楊天王、朱夫子(三)

朱熹當年之醜事,一向爲門人弟子所忌諱,平素很少提及。但凡有機會,其門下弟子便會想方設法的將這些不利於朱熹的言語以及記載統統抹去,然後大肆鼓吹朱子的學問與理念,而對於其生平言行卻多數不提。

這也導致許多外地士子,不明究竟,不知真相,聽了理學傳人的一番鼓吹,還真以爲朱熹是聖賢之人,所思所想,所行所說,真的是按照自己的主張躬行實踐,堪稱一代宗師。

今天被楊易一語揭破真形,院內大多數學子都是驚疑不定,打內心裡不太相信此事爲真,但是眼見真德秀支支吾吾,面露尷尬之色,縱然心裡不相信,也不得不起疑心。

此時有那心直口快的士子便直言詢問:“真老先生,這狂生剛纔所言可是真有其事?”

真德秀此時又氣又急,又是惶恐,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答。

剛纔楊易以朱熹之言語衡量朱熹之言行,所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這種論點最爲犀利。

饒是真德秀飽學詩書,善於論戰,此刻也是彷徨無助,不知從何說起。怔然良久,方纔低聲答道:“朱子先師,豈能會做此等下作之事?此事別有蹊蹺,乃是當初政敵故意陷害,僞造出來的事情,不足爲信。”

楊易見他焦頭爛額、氣急敗壞的模樣,不由的笑道:“鴨子死了嘴硬!朱熹自己都承認了,且還是上表自陳,奏明天子。此事已成公論,連朱熹本人都認了的事情,你們偏偏要爲他翻案,不知你等是何居心?又有何等的打算?”

真德秀紅著臉道:“子虛烏有之事,我等爲何要承認?”

楊易道:“到了此時,你還嘴硬不服?”

真德秀道:“縱然朱子言行有失,但其推崇之理學卻沒有什麼錯誤,所謂其人雖廢,其學流傳。更何況朱子言行到底廢還是不廢,還有待後人評價,豈是你一人紅口白牙所能定論?他所提倡的‘正心誠意’之說難道也是錯的?”

楊易搖頭失笑:“我跟你談人品,你跟我談學問,對我剛纔的話的避而不談,難道這就是你的‘正心誠意’?”

真德秀已經豁出去老臉不要了,此時被楊易言語擠兌,也故作不知。心裡只想:“此時此刻,夫子的名聲重於一切,若是夫子名聲臭大街了,那麼他所宣揚的理學又如何能令人信服?我等幾十年講學宣教之功恐怕就要付之流水,毀於一旦。如今無論如何不能承認這些惡事!”

他定了定神,對楊易道:“無稽之事老夫豈能迴應!小公子不知聽了何人言語,對我理學一脈大肆污衊,你年紀幼小,又怎知當年之事?這些事情空穴來風,另有隱情,其中原因不是你所能知曉。你又沒有親身經歷此事,如今又爲何一直咬定朱子人品之事不放?”

楊易道:“空穴來風必有因故,更何況令師所作所爲已有鐵證,早成公論。你等還要爲他正名翻案,當真令世人不恥。”

真德秀氣喘吁吁,只覺得與面前這個年輕人辯駁,耗費精力之大,比之與當年重開理學還要艱難幾分。

他如今已然老邁,精力不比當年,頭腦已經不如年輕時候靈活,楊易每發一言,他都得要思慮良久才能答覆。又加上本就是強詞奪理,硬生生的往死人臉上貼金,終究有點底氣不足,被楊易接連幾個問題,問得頭暈腦脹,身子搖搖晃晃之下,再也站立不穩,往後便倒。

楊易見他倒地,身子一晃,已經將他扶住,笑道:“老夫子可不要因我一言,羞怒而死。”

真德秀怒氣攻心:“你是哪家子弟?今天專門與我理學一脈爲難,居心何等險惡!”

楊易道:“哈!我與你理學爲難就是居心險惡?你等宣揚之理學,有遺毒百世之惡,傳於後世,流毒無窮。我今天乃是爲後世子孫著想,爲億萬子民免除理學殘害之苦,乃是大功德,大善心!惡你幾個老儒,而救我億兆百姓,這等無上功德之事,楊某豈能不爲?”

真德秀額頭青筋綻起,“一派胡言!我理學乃是聖賢之言,如何能遺毒後世,流毒無窮?你年幼無知,不通經史,又怎知我理學之妙理?”

楊易拍掌道:“理學之妙理?好,你既然說我不通經史,不知理學,那咱就說一說理學。”楊易在講臺之上,大聲詢問:“朱熹說存天理,滅人慾。他把天理說成是大道規則,冥冥之中運轉之道。然則大道高遠,無人可見,不可察,不可測,無尺度,無形象。他又怎知天理便是如他說的那樣?你等理學之此天理,冰冷無名,違揹人倫,絕情絕欲哪裡有什麼理?”

真德秀嘶聲道:“依你言,什麼纔是道,纔是理?”

楊易道:“依我看,四季輪轉,秋收冬藏是道。花開花謝,鳥飛魚遊也是道。萬物繁衍,依照本心而行,而又有自制之心此纔是理。知行合一,順自然之慾而不強求此也才理。”

“人有慾望方纔是人,若是無慾無求,又與殭屍何異?你等理學之輩,又說什麼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然則此種言論只針對婦孺之輩,貧賤之人,對儒門自己人卻是網開一面,不做嚴求。平素裡高談闊論,真要到了時窮之地,又有幾個不是搖尾乞憐之徒?”

真德秀手指楊易:“你……你……”卻是一時間難以回答。

就聽楊易道:“理學之輩,人人都說自己掌握大道真理,以此爲名,行茍且之事。貴以責賤,尊以責卑,長以責幼,而賤者、卑者、幼者含冤莫名,卻毫無申述之地。由此含冤而死者,數不勝數!真德秀,你可知有多少下層之民受此理學之苦?”

真德秀此時腦子裡一片雜亂之聲,都要被氣糊塗了,只是喘氣,卻是說不出話來。兩隻老花眼死死瞪著楊易,胸口起伏不定。

只見楊易又道:“爾等理學子弟,妄執一己之理,亂天地法紀,壞世間道義。說什麼三綱五常,天地君親,強以理學壓人,害人無數,較之於嚴刑酷法更是令人驚心!酷吏以法殺人,僞儒以理殺人。死於法,猶有人憐之,死於理,其誰憐之?”

真德秀此時面如死灰,雙目無神,嘴巴開合幾下,卻是沒有發出聲響。

楊易接著說道:“理學之禍甚於黨爭,甚於天災,甚於賊子叩邊,即便是亂國之禍也不及其萬一。天災、兵災、亂國、也只是殺傷人命,終有竟時。而理學抽我國民脊樑,毀我國民精氣,開萬世惡習,遺毒無窮,幾達亡族滅種之禍!此罪之大,即便是砍南山之竹,傾北海之水,又怎能說的清,洗的淨!”

再看真德秀,悶哼一聲,雙目圓睜,挺直不動。

第四十二章 情緣第十二章 真武殿內第四十七章 爭奪第二章 蜇龍第十四章 拜山第十一章 根源在哪裡第五十六章 第五天人第六十九章 江南風波惡第十六章 老太太第四十五章 救人第六十三章 武林大會(一)第三十四章 提頭過鬧市<第十章 琴棋書畫詩酒茶第三十四章 向來橫衝直行第七十五章 太虛門主第二十六章 歇歇腳,聽聽書第二十八章 金剛門第十六章 較量第二十一章 一路行行到海寧第四十九章 喝茶第三十章 坐金鑾第三章 金家第二十七章 清理朝綱第四十一章 賀壽第十一章 直造先天未畫前第四十一章 大事情 (四)第二十五章 款待第七十六章 第二劍四十九章 史彌遠皇殿哭子,楊天王醉打宮門第五章 定位第四十四章 審案第一百三十八章 定江山第二十九章 跨馬殺聲起,單戟挑君山6第四十五章 臨安城中第四十五章 求救第二十六章 金頂山上第四十八章 面見第五章 弊病第五十九章 青戟戰天下,馬踏剖玉城第十八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七十二章 天王由南行第四十七章 修行第一章 神醫第八章 相遇第一百零三章 騷亂第五十九章 陳年舊怨第四十三章 伏龍寺倒第六十一章 解毒之法四十九章 史彌遠皇殿哭子,楊天王醉打宮門第三十三章 農家第十六章 荒山論武第十五章 豈能與狗稱兄道弟第六十四章 拼掌第六章 寧道奇第二十八章 天地人第七十六章 第二劍第六十二章楊天王、朱夫子(三)第十九章 冰涼的心第二十四章 審案的本領第五十一章 長歌當哭第五十七章 單人獨劍困少林第六十五章 武林大會(三)第十二章 出殿第七十五章 太虛門主第六十三章楊天王、朱夫子(四)第三十章 駁論第八十四章 悟道菩提葉第六十八章 八方六合煉中州(八)第二十三章 借公子性命一用第五十三章 比鬥第七章 武道宗師第六十五章 武林大會(三)第四章 血在燒第一百零一章 發威第四十六章 藥神殿第三章 等待第九十一章 破局四十九章 史彌遠皇殿哭子,楊天王醉打宮門第五十四章 兩敗俱傷六十一章楊天王、朱夫子(二)第六十章 饒人還是不饒人第二十三章 行不得第八十四章 悟道菩提葉第十三章 佩服第四十章 第三封信第八十四章 捉蟲第十章 長安第六十章 議定第五十九章 將軍令第十二章 叫花子第四十章 亂京都第八十章 拔宅第三十一章 前路漫漫第十一章 根源在哪裡第三十七章 苦頭陀第十六章 荒山論武第五十七章 單人獨劍困少林第七十五章 念想第二十九章 是你第三十九章 四張機
第四十二章 情緣第十二章 真武殿內第四十七章 爭奪第二章 蜇龍第十四章 拜山第十一章 根源在哪裡第五十六章 第五天人第六十九章 江南風波惡第十六章 老太太第四十五章 救人第六十三章 武林大會(一)第三十四章 提頭過鬧市<第十章 琴棋書畫詩酒茶第三十四章 向來橫衝直行第七十五章 太虛門主第二十六章 歇歇腳,聽聽書第二十八章 金剛門第十六章 較量第二十一章 一路行行到海寧第四十九章 喝茶第三十章 坐金鑾第三章 金家第二十七章 清理朝綱第四十一章 賀壽第十一章 直造先天未畫前第四十一章 大事情 (四)第二十五章 款待第七十六章 第二劍四十九章 史彌遠皇殿哭子,楊天王醉打宮門第五章 定位第四十四章 審案第一百三十八章 定江山第二十九章 跨馬殺聲起,單戟挑君山6第四十五章 臨安城中第四十五章 求救第二十六章 金頂山上第四十八章 面見第五章 弊病第五十九章 青戟戰天下,馬踏剖玉城第十八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七十二章 天王由南行第四十七章 修行第一章 神醫第八章 相遇第一百零三章 騷亂第五十九章 陳年舊怨第四十三章 伏龍寺倒第六十一章 解毒之法四十九章 史彌遠皇殿哭子,楊天王醉打宮門第三十三章 農家第十六章 荒山論武第十五章 豈能與狗稱兄道弟第六十四章 拼掌第六章 寧道奇第二十八章 天地人第七十六章 第二劍第六十二章楊天王、朱夫子(三)第十九章 冰涼的心第二十四章 審案的本領第五十一章 長歌當哭第五十七章 單人獨劍困少林第六十五章 武林大會(三)第十二章 出殿第七十五章 太虛門主第六十三章楊天王、朱夫子(四)第三十章 駁論第八十四章 悟道菩提葉第六十八章 八方六合煉中州(八)第二十三章 借公子性命一用第五十三章 比鬥第七章 武道宗師第六十五章 武林大會(三)第四章 血在燒第一百零一章 發威第四十六章 藥神殿第三章 等待第九十一章 破局四十九章 史彌遠皇殿哭子,楊天王醉打宮門第五十四章 兩敗俱傷六十一章楊天王、朱夫子(二)第六十章 饒人還是不饒人第二十三章 行不得第八十四章 悟道菩提葉第十三章 佩服第四十章 第三封信第八十四章 捉蟲第十章 長安第六十章 議定第五十九章 將軍令第十二章 叫花子第四十章 亂京都第八十章 拔宅第三十一章 前路漫漫第十一章 根源在哪裡第三十七章 苦頭陀第十六章 荒山論武第五十七章 單人獨劍困少林第七十五章 念想第二十九章 是你第三十九章 四張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东阳市| 台北市| 改则县| 偏关县| 江都市| 三门县| 鄢陵县| 连城县| 潜江市| 明光市| 克拉玛依市| 大城县| 乌什县| 竹溪县| 长宁区| 咸阳市| 凤山县| 昭通市| 西昌市| 砀山县| 昌都县| 博罗县| 新郑市| 涿州市| 洞口县| 云南省| 陈巴尔虎旗| 文化| 永和县| 佛坪县| 磴口县| 监利县| 潞西市| 高尔夫| 枞阳县| 聊城市| 平度市| 枣阳市| 汉源县|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