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三章 答三問王通首肯

圖窮匕見!

李欽直接向幾位前輩攤牌了,他向他們提出了自己的需求。

讓天下人都習字,都懂文,人人知禮,人人曉事。

這是一個很美好的願望,聽起來似乎也蠻令人激動的。人人如龍,這本身也符合儒家對於大同之治的標準。

如果王通、孔穎達、歐陽希夷幾個還年輕那麼十幾二十歲,心中還有衝動之熱血的話,那他們在李欽這一番邀約之下肯定會一口答應下來。

但,現在他們已經不是二十幾三十的年輕人了,對於自己的理想他們還抱有堅持,但他們已經考慮具體如何實現理想的一些條件。簡單的說,他們不會爲龐大的理想而感動,想的更多的是立足於當下做一些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

你可以刻薄的說他們變得冷血,變得短淺,變得現實。

但由此種種帶來的卻是他們一步一個腳印的在實踐自己的理想。他們早已認知大理想並非一日可以完成,爲了離已有的理想更近一些,他們老老實實的努力著。

面對這樣的人,只說自己志向是沒有用的。

對於李欽的攤牌,王通和孔穎達對視了一眼,輕輕的嘆息一聲。

“元華的心不錯,可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只有心是不成的。你還需要足夠的力量。”孔穎達認真的開了口。

王通思索了一下,彎下腰去,將李欽攙扶起來:“你的心意我已經明白。你且起來。我這裡還有幾個問題要問你,若你能回答的好,我倒願意去南邊看看。”

“還請通老試言之。”李欽站起身來懇切的朝王通拱手。

“從你現在的行動來看,你確實在做著讓所有人都讀書的事情。你的決心,我並不懷疑。

但由此而產生的一個後果,你想過沒有?天下人都認得字,成爲讀書人了,那你將如何安排這些人?

現在你只有一縣之地,即使教出來的學生再多,也多不過一萬,甚至我估計你只有幾千。對於這幾千人,你可以讓他們都當官,可是隨著你勢力的擴張,讀書人越來越多,你該如何供給他們成材之後的生活?總不能讓他們去操持賤業吧。”

王通首先提出了這個問題。

人有高低,業有貴賤,這是當今普遍的看法。讀書人不可爲賤業,也是大家公認的。

在天下人看來,讀書人高高在上,可以爲先生,可以爲醫者,可以當官,卻不可爲工,不可爲商,更別說商人之下的種種行當了。

若天下讀書人大增,如何安置他們卻是一個天大的問題。

人人平等,業無貴賤。

這是李欽在心底認知得想法,但這樣的想法在眼下來說出來卻顯得有些太過挑戰天下人認知了。快半步是天才,快一步是瘋子。李欽不想讓自己被人看成是瘋子,因此他只能從別的角度來說。

“人天生資質便有不同,有人聰慧,有人愚笨,有人可以承接聖人之道,有人只能學習一些實用之技。

儘管我之治下,令人人都有機會讀書寫字,但依照他們各自的資質,最終能夠走到承接聖人之道,被認爲是讀書之人的種子肯定是不多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會在中途放棄,而選擇實用之技。

學會實用之技的人,我們麾下的工廠自然會給他們一口飯吃。而走上聖人之道的人,才需我們給予關注,安排他們爲吏,爲官。

隨著世代的發展,我敢肯定以後的朝廷接手的俗物會越來越多,在我直接統領村鎮的情況下,我就有那麼多職務分配給他們。我需要他們專精,並由此而一步一個臺階的往上。

現在的三省六部在我看來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日後若我建制,負責事務的部堂可能會更多,從朝廷到地方到處都需要人來進行管理。”

對於王通的詢問,李欽想了想,最終選擇了這樣的回答。

按照學生的成績進行分派,只有真正傳得聖人之道的學生才能稱得上是讀書人。

這提高了被認爲是讀書人的門檻。

既然不是隻要你認得幾個字的人就能被稱爲讀書人,所以朝廷要負責的也就是這些習得聖人之道的人。

而這些人,雖然數量比原來可能要翻個幾番,但在李欽決定將朝廷的建制設立在鄉村之上,將官吏納爲一體的情況下,官員數量的激增就成了必須。

有那麼多職位,供給那麼多官員。

所有的一切,在李欽口中並不是什麼問題。他就是這麼和王通說的。

李欽的話孔穎達和王通都聽了一個真切,他們不知道李欽所說究竟有多少能夠變爲事實,只就李欽所言和李欽所爲的未來進行考慮的話,其中的可行性還是很大的。

他們認可了李欽的解釋。

於是,放過,將自己關注的視線頓時放在了李欽話語中透露出來的另一個重點上:“你還有意更改朝廷的部堂?”

“這是必然!”李欽肯定點了點頭:“三省六部適合現在這等皇權不下縣的情況。卻不適合,我所想的建制於村上的情況。如果想要讓朝廷直接面對百姓,以後朝廷所要統領的事情可就多了。具體該如何來,我現在也說不清楚,但部堂的增加是肯定的。”

對於日後建治建制的問題,李欽卻是不肯多說。因爲他也不敢保證王通、孔穎達他們究竟肯不肯跟隨自己。所以,適當的保留對他來說,實是必須的。

這一點,王通和孔穎達也都看出來,他們並不覺的這有什麼不對。相反,他們還覺得李欽這樣是胸有城府的表現。

李欽在這個問題上不想細說,王通和孔穎達也只能暫時放棄這個話題。

眼見第一個問題,李欽給出了不錯的答案,王通對李欽的信心頓時充足了一些。

當下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斟酌著開了口:“

打天下需要錢糧,教導學生,建立官塾也需要錢糧……

元華你的實力到底如何?可真有足夠的錢糧完成這一偉業?

我知道,你這樣的舉動無疑是撅了門閥的根。這是相當正確的,只是這樣的正確如果沒有足夠的錢糧獨自支撐它到最後,那卻是會給門閥以機會。當他們明白你的用意之後,你是接受還是不接受呢?

接受,你的理想最終將虎頭蛇尾;不接受,你的理想將無法繼續!爲了你的理想,你需要富可敵國才行。這一點你有麼?”

“餘杭灣可大量種植糧食,當塗產有巨量的鋼鐵,吳郡鄰海有海鹽之巨利……如此的三大支柱,再加上冰玉閣的琉璃,我想完成我的計劃應該不成問題吧!”李欽思索著說出了自己大致的規劃。

“糧食、鹽、鐵、還有琉璃……我怎沒有想過冰玉閣居然是你的產業。唔,如此看來,你還真說得上是富可敵國呢。”王通大笑著點了點頭,又問:“那麼你打算投入多少到供養讀書人之上呢?”

“我打算提供我個人收入的百分之三十!”李欽毫不猶豫的說道。

“個人收入?”李欽的說法令王通很是意外:“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打算將所有讀書人所需的錢糧由我自身一體供給。也就是說,如果我建制立國的話,那這些錢都由內帑來出。這也是爲了以後的安定……所有的學生吃我的,穿我的,最後再拜我爲天子門生,這樣出來的人忠臣應該總比叛逆要多吧。”李欽微笑著說出了自己的算計。

“唔,這麼說也是!”聽了李欽的說法,王通明瞭的點了點頭:“你打算將這一點立爲祖制麼?”

“自然!”李欽回答的十分肯定。

“以學校培養讀書人,以內帑供應學校,以皇帝爲師長……這樣的確能夠更大程度的保證官員的忠誠。”孔穎達也認爲這是一個好辦法。

“元華果然有奇才。”王通也認可的點了點頭,“既然這樣,那我就問你最後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南下,你將怎麼安排我們。”

“這個嘛!”李欽沉吟了一下:“如果幾位先生肯願意隨我南下的話,我將秘密聘請極爲成爲我的幕僚,專門負責學院之事。從教材的編寫到學校的建立我將完全交給幾位負責。另外……”

李欽從容的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另外?”王通和孔穎達目光灼灼的盯著李欽。

“另外,我打算請兩位先生主編文典。”李欽托出了自己的另一個算盤。

“文典?”王通和孔穎達顯得有些吃驚:“這是什麼呢?”

“總集古今所有圖書,無論好壞,無論它的觀點是什麼……我們都將它們原樣收入下來,刊印出來。”李欽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這可是一大文化盛事啊。能參與如此盛事,實在是……”孔穎達顯得很激動,“你真的打算將它交給我們主編麼。”

“自然!”李欽重重的點頭。

“這太好了!”孔穎達撫掌大笑:“我們什麼時候出發?”

在王通還沒答應下來之前,孔穎達反而顯得急切了。

“通老,你看呢?”李欽並沒有迴應孔穎達的問話,而是轉頭朝王通拱手。

他知道王通比孔穎達要老資格,所以他處處表現對王通的絕對尊重。

“呵呵,那就去看看吧!”王通笑著淡淡的說了這麼一句。

這一句沒有明白著說答應,但所有人都明白王通加入李欽麾下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後動鎮周獻城第二十三章 斥君婥李欽辯理第一章 來到新世界第一百零三章 戲開幕入戲亦成第六十三章 希望第九章 出兵青州第七十三章 防禦第八十八章 欺世人豐鄉城陷第五十五章 合流第十七章 辯御前李欽訴真第十二章 斬太祚李欽襲城第九章 主角們的齊集第六十八章 戰中第八十一章 陳棱西使竇慶投第一百六十五章 斷情絕義心神亂第四十七章 轟殺張寶第二十五章 變異體降臨第一百四十八章 兩翼齊飛大勢成第一百一十五章 曼清樓故人相會第七十五章 突襲序幕第三十一章 引開第二十一章 往京口李宋初遇第九十章 論魔門陰後降臨第六十三章 希望第一百五十章 定方略李欽之舉第八十八章 欺世人豐鄉城陷第三十章 斬亂兵強留李靖第七十七章 善安謀烈焰滔天第一百零九章 入禪院李欽欺天第二十九章 過河第十二章 巴士和紫藤第四十八章 席捲陳國第一百二十四章 見宋缺對論天下第七章 陣戰第三十一章 回程第一百章 舊傷去巧匠入轂第一百二十一章 虛聲勢強邀南下第三十七章 陣列之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亂戰烈渾水摸魚第五十二章 辯道理衝突終起第一百零三章 戲開幕入戲亦成第一百四十八章 兩翼齊飛大勢成第七十章 長街遇一觸即發第七十七章 剪除羽翼第五十七章 斧劈惡客戰正酣第二十三章 爲了衣服,爲了船第五十章 新的約會第五十三章 張角的決意第八十一章 主神空間第五十一章 德天樓熟人生人第三十章 朝廷定論第五十九章 月夜會盛情邀約第十四章 領袖第四十四章 掌巨鯤布子獨孤第四十三章 強凌弱生死兩難第八十一章 陳棱西使竇慶投第二章 三月第五十七章 斧劈惡客戰正酣第八十一章 陳棱西使竇慶投第一百一十八章 洛陽南花間多情第二十三章 京城初行(上)第三章 安排第一百四十六章 迫秦王佔據巴蜀第五十五章 軍議第八十八章 欺世人豐鄉城陷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陣天刀明後路第四十一章 再會東溟謀巨鯤第四十二章 星夜之下(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曼清樓故人相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辯道理針鋒相對第九十八章 探舊疾李欽定案第十五章 壓傷勢定下決心第五十四章 問題和實力第五十六章 夜訪第六十七章 決戰開啓之日第十章 襲前軍定方挑釁第十八章 應許諾李欽南歸第四十九章 演講和戰車第一百四十一章 雙絕鬥兩敗俱傷第五十一章 暗夜密謀第一百六十二章 決鬥起對陣畢玄第六十五章 守株待兔(下)第二十五章 京城初行(下)第六十二章 進擊的衆人第二十八章 融長生南下歷陽第二十六章 教雙龍李欽傳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斷情絕義心神亂第六十六章 奪江寧北上江都第五章 混亂之時第三十九章 斬將第三十章 朝廷定論第四十三章 強凌弱生死兩難第一百四十三章 底牌出亂中之機第四十六章 艱難的取勝第二十七章 大炮仗第三十九章 還有誰第八十四章 隊友第四十二章 提議第二十九章 過河第九十一章 說未來魔門新思
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後動鎮周獻城第二十三章 斥君婥李欽辯理第一章 來到新世界第一百零三章 戲開幕入戲亦成第六十三章 希望第九章 出兵青州第七十三章 防禦第八十八章 欺世人豐鄉城陷第五十五章 合流第十七章 辯御前李欽訴真第十二章 斬太祚李欽襲城第九章 主角們的齊集第六十八章 戰中第八十一章 陳棱西使竇慶投第一百六十五章 斷情絕義心神亂第四十七章 轟殺張寶第二十五章 變異體降臨第一百四十八章 兩翼齊飛大勢成第一百一十五章 曼清樓故人相會第七十五章 突襲序幕第三十一章 引開第二十一章 往京口李宋初遇第九十章 論魔門陰後降臨第六十三章 希望第一百五十章 定方略李欽之舉第八十八章 欺世人豐鄉城陷第三十章 斬亂兵強留李靖第七十七章 善安謀烈焰滔天第一百零九章 入禪院李欽欺天第二十九章 過河第十二章 巴士和紫藤第四十八章 席捲陳國第一百二十四章 見宋缺對論天下第七章 陣戰第三十一章 回程第一百章 舊傷去巧匠入轂第一百二十一章 虛聲勢強邀南下第三十七章 陣列之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亂戰烈渾水摸魚第五十二章 辯道理衝突終起第一百零三章 戲開幕入戲亦成第一百四十八章 兩翼齊飛大勢成第七十章 長街遇一觸即發第七十七章 剪除羽翼第五十七章 斧劈惡客戰正酣第二十三章 爲了衣服,爲了船第五十章 新的約會第五十三章 張角的決意第八十一章 主神空間第五十一章 德天樓熟人生人第三十章 朝廷定論第五十九章 月夜會盛情邀約第十四章 領袖第四十四章 掌巨鯤布子獨孤第四十三章 強凌弱生死兩難第八十一章 陳棱西使竇慶投第二章 三月第五十七章 斧劈惡客戰正酣第八十一章 陳棱西使竇慶投第一百一十八章 洛陽南花間多情第二十三章 京城初行(上)第三章 安排第一百四十六章 迫秦王佔據巴蜀第五十五章 軍議第八十八章 欺世人豐鄉城陷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陣天刀明後路第四十一章 再會東溟謀巨鯤第四十二章 星夜之下(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曼清樓故人相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辯道理針鋒相對第九十八章 探舊疾李欽定案第十五章 壓傷勢定下決心第五十四章 問題和實力第五十六章 夜訪第六十七章 決戰開啓之日第十章 襲前軍定方挑釁第十八章 應許諾李欽南歸第四十九章 演講和戰車第一百四十一章 雙絕鬥兩敗俱傷第五十一章 暗夜密謀第一百六十二章 決鬥起對陣畢玄第六十五章 守株待兔(下)第二十五章 京城初行(下)第六十二章 進擊的衆人第二十八章 融長生南下歷陽第二十六章 教雙龍李欽傳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斷情絕義心神亂第六十六章 奪江寧北上江都第五章 混亂之時第三十九章 斬將第三十章 朝廷定論第四十三章 強凌弱生死兩難第一百四十三章 底牌出亂中之機第四十六章 艱難的取勝第二十七章 大炮仗第三十九章 還有誰第八十四章 隊友第四十二章 提議第二十九章 過河第九十一章 說未來魔門新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顺县| 南安市| 淮阳县| 连云港市| 邵武市| 文水县| 宕昌县| 治县。| 连城县| 错那县| 渭源县| 洛扎县| 手机| 迁安市| 望奎县| 周口市| 友谊县| 论坛| 察隅县| 遂宁市| 富阳市| 湖南省| 乌苏市| 醴陵市| 开平市| 沾益县| 鄂伦春自治旗| 云浮市| 高碑店市| 泉州市| 佛冈县| 贵定县| 城市| 昂仁县| 麦盖提县| 阿拉善右旗| 龙陵县| 四会市| 南召县| 滨海县| 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