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8章 新朝雅政?

“冀州歷經戰亂,如今已經近於十載,百姓十不存一,此事陛下可知?”

“朕自然是知道,不過,冀州戶口當年冠絕天下,就算是十不存一,只要稍加招撫,定可迅速恢復。”

要是都城所在地能支撐供養龐大的朝廷和禁衛軍,則可以省卻巨大的轉運消耗,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簡直就是最爲便利的事情。

歷史上,自宋明之前的中央王朝,基本都可以憑藉豐厚的首都京畿地域支撐相當數量的官僚和軍隊,從而能有極大的方便統御四方和擴張。

而這一切的根本,就是土地和人口。

冀州的沃野千里,甚至比關中平原還要廣大。

只要人口得到補充,就可以完全符合京畿重地的要求。

“陛下,如若遷都冀州,百姓小民易招納,但是保陛下江山社稷的人,卻不是這些平頭小民啊!”

郗鑑此話一出,立刻就是讓劉預感到有些意外。

“保朕的江山社稷?”

劉預隨即明白了郗鑑話中所指的意思。

“陛下,如今冀州留存者,莫不都是大族豪強,哪一個不是家中資財鉅萬,僮僕千百,甚至有萬人者!此輩不馴,怎可都於其地!”

劉預聽到這話,又是一陣思索。

現在的冀州,雖然打跑了匈奴漢國的實力,但是百姓早已就變成流民跑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大大小小的塢堡,都是屬於各個豪強大族的。

對於這些早就是驚弓之鳥的豪強塢主們來說,讓他們重新恢復到正常的狀態下,恐怕得花費不少的功夫。

而且,按照劉預的打算,他馬上就要以各種的手段來打壓削弱這些豪強世家。

要是在遷都到豪強大族勢力獨大的地方,絕對是不怎麼明智的。

不過,劉預還是覺得有可以改變的可能的。

“要是這樣的話,朕可以遷軍府兵以充冀州,這樣的話,既有了軍隊,又有了人口,豈不是可以兩全其美!”

郗鑑卻是搖了搖頭。

“陛下,聖朝軍府兵稅賦幾乎盡免,要是遷鎮冀州,這兵馬是有了,但是糧草稅賦卻要諸州轉運了!”

如今的盧子城,雖然小了一些,但是靠近經營最爲長久的兗州和青州,可以供養官僚宿衛軍。

要是把軍府兵遷移到冀州,那必然佔據大片的土地,就極大的壓縮正常編戶百姓的份額,畢竟要供養一個軍府兵及其家眷,所需要的的土地可是數倍於普通編戶百姓的。

“要是這樣的話,遷都冀州卻是不宜此時!”劉預稍稍有些遺憾的說道。

郗鑑隨即勸道。

“盧子雖小,軍民也是益多,但是陛下簡省,諸臣效隨,不會有太多的缺乏的!”

“郗公所言有理,不過盧子畢竟是狹小,又偏於中樞之地,總歸不是長久之計!”

在古代的時候,一個王朝定都在哪裡,往往都會在世人眼中留下非常深的印象。

除了明代的守國門之說外,秦末項羽定都彭城就遭受了不小的非議,被許多人看成是隻怕‘錦衣夜行’的淺薄之輩。

甚至於,在兩年之前,匈奴漢國的王彌、劉曜聯軍攻破洛陽的時候,劉曜拒絕了王彌一起請求遷都洛陽的建議,而被王彌破口大罵‘屠各子’。

得知劉預此話的意思後,郗鑑卻是毫不在意。

“陛下,當務之急,可不是什麼遷都與否之事,而是要儘快理定官吏品評的大計,這樣才能儘快讓各州郡恢復民生!”

“民生不復,又如何積聚強兵呢?”

劉預一聽這個,立刻就是點頭贊同。

“不錯,當務之急,就是這官吏品評!”

如今劉預的漢國佔據將近六州之地,就算不統計被大大小小的豪強們隱匿的戶口,其之下的人口也差不多有兩百多萬。

而要是再把周邊的流民招納回來之後,需要管理的人口將更加多。

用統治這麼多的人口,再沿用之前的少量官員,然後以地方督護宗主輔助的模式,已經遠遠不能夠用了。

而且,這種簡單粗暴的官僚架構,讓許多的豪強世家根本沒有發揮自身‘德才’的地步。

也即是說,許多的豪強世家將會沒有官做了,這可就是讓他們非常難受了。

行之千百年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規則,可就要被打破了。

劉預雖然對這些世家豪強有許多的不滿,但如今的這個時代,這些人卻是絕對的社會中堅。

要是劉預不用他們的話,那對於地方百姓的管理成本將會急劇的增加,畢竟這個時代識字的人就那麼點兒數量。

況且,如今劉預的朝堂中的將領、官吏們許多人本身就是豪強大族。

只不過,這個從中選拔官員的辦法,卻是要改一改了。

“魏晉以來的中正品評制度,是絕對不能再用了!”劉預首先就是否定這一項。

所謂的中正品評制度,自‘鋤弟魔’曹丕以後,就是把階級固化給合法話了,用來獲得世家大族的篡位支持。

如今天下大亂,十多萬軍府兵就是劉預的底氣,根本不需要像曹丕一樣顧忌。

“徹底廢除?要是這樣的話,世家豪族恐怕要怨憤沸騰啊。”

聽到劉預如此激進後,郗鑑也是有些擔憂。

ωwш? Tтkд n? c o

要知道有資格品評確定舉薦人員的豪強,莫不都是州郡翹楚,如今新朝剛要選官,卻首先把他們的特權給齊刷刷砍掉了,郗鑑實在是有些擔心。

不過,劉預隨即又說出來的後幾條,更是讓郗鑑大呼刺激了。

“不僅要廢除中正品評!”

“朕還要重新編錄‘士籍’,只要能的通過考試者,皆可錄入士籍,也即獲得選官資格!”

所謂的士籍,其實是劉預之前弄出來的,其實就是魏晉時代的州郡豪強士人戶籍,在此戶籍之上的豪強都是可以享受到部分佔田免稅的特權,或者說是部分司法特權。

畢竟,在禮樂崩壞的時代,尚且是‘刑不上大夫’,更何況是君臣一家親的晉代了。

“陛下,這個如何考評?”郗鑑心中更加有些不明白了。

在他的印象中,獲得官職,要麼是名氣夠大,直接獲得朝廷的徵辟,要麼就是又官員舉薦,然後朝廷再予以徵辟。

哪怕郗鑑曾經想過,這裡面的不公平之處很多,卻也從來沒有想過要用什麼‘考試’來確定能否有當官的資格。

最後,當郗鑑從劉預口中聽到,對於沒有通過考試獲得‘士籍’或者沒當上官吏的豪強,要按照律法沒收超額的佔田和奴僕之後,他更是彷彿受到了驚嚇。

“陛下,我朝不足六州之地,如何用得了如此多的官員?”

“這樣的話,豈不是許多人家都要,都要破家敗族!”

郗鑑心中一算,如此多的‘士籍’和官吏,恐怕得數千官職才能安排的了,根本就難以實現。

這很明顯,就是劉預要以此爲藉口,去明目張膽的搶掠世家豪強的佔田和奴僕田客。

見到郗鑑的模樣,劉預呵呵一笑。

“當不了官員,只要能通過考試,錄入士籍也準許繼續享受部分佔田。”

“陛下,這‘考試’到底是打算考較什麼?”

“考較刑律、度支、經學,哦,還有騎射、步戰!”

“什麼?爲何還要考騎射和步戰?”郗鑑繼續一臉懵逼。

“騎射、步戰的材官,難道能替天子牧民?”

“文武豈能偏廢,自然一視同仁,都是錄入士籍。”劉預非常淡定的說道。

“陛下,且不說士庶同籍,再有如此兵革與經書同列,只怕那些世家怨怒啊。”

郗鑑的這句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魏晉以來的世家風氣中,越來越強調士庶之別,甚至於連秦漢立國的武,在許多的經學世家眼中都是成了下等貨色習練的東西。

郗鑑擔心,劉預這樣一通操作,別到最後不僅沒有拉攏到世家豪強效力,反而再激怒他們另起二心。

不過,劉預卻是絲毫的都不擔心這個問題。

歷史上的前趙、前燕和北魏都曾極度壓制漢人世家豪強,不僅是沒有官做了,就連身家性命都是屢遭屠戮,卻哪有幾個硬氣挺身的,還不都是忍氣吞聲了下去。

一直茍到了馮太后漢化之後,這些世家豪強紛紛又精神抖擻了起來,也不再暗搓搓的嫌棄鮮卑人野蠻了,面對索虜的通婚要求,五姓七望之屬也不再計較‘婚宦’了,一個個都成了索虜的親戚。

所以,劉預知道,這些世家豪強的骨頭絕對沒有他們自己宣揚的那般堅硬,就算其中有不少的又風骨的士人,也絕對代表不了這個經歷過數百年浮沉的階級。

這些世家豪強在歷史上曾經怕過匈奴、羯、氐、鮮卑等,哪來的勇氣不怕同樣兇名赫赫的自己?

“朕手中有十多萬虎賁,誰敢有怨怒之言!”

劉預隨即又輕輕一笑,非常得意的說道。

“說不定,還有人要讚揚這是‘新朝雅政’呢!”

第915節第631第一百一十章 望風景從 三第622第601章第362章 義從兵馬第151章 鄄城【下】第213章第163章 魏·冉隆第496章 楊家將大戰匈奴【1】第1173章第1001第1009章第986第795章第800第1090第844第946第572章第六十九章 出海第142章 迎擊第299章 守土勿分貴賤老幼第923第1089第484章 消耗第211章 中軍思亂第1128章第474章 定計奇襲第1099第988章第353章第1084第563章第1163章第273章第210章 逃兵第三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393章第657節第1206章第137章 內鬥不止【上】第1056第1196章第1123章第683第403章第1187章第700第883章第314章 屠羯【下】第225章 寧平城之戰6第118章 兩姓之好 一第1028第388章第1072第496章 楊家將大戰匈奴【1】第312章第一百章 興兵伐茍 上第650第1139章第572章第571章 ‘賣女求榮’第830第989第1167章第940第781節第524章 控制高句麗第450章 僞孽昏狡,自相夷勠【1】第698第1171章第692第256章第877第769第689第十章 綁票第717節第293章 中原大戰-3第925第454章 匈奴好傳統第1004第512章第698第114章 望風景從【7-奪城】第985第1073第186章 初戰高句麗-上第299章 守土勿分貴賤老幼第1084第659第806第775第356章 父慈子孝【上】第785第855第1119章第1034第630章
第915節第631第一百一十章 望風景從 三第622第601章第362章 義從兵馬第151章 鄄城【下】第213章第163章 魏·冉隆第496章 楊家將大戰匈奴【1】第1173章第1001第1009章第986第795章第800第1090第844第946第572章第六十九章 出海第142章 迎擊第299章 守土勿分貴賤老幼第923第1089第484章 消耗第211章 中軍思亂第1128章第474章 定計奇襲第1099第988章第353章第1084第563章第1163章第273章第210章 逃兵第三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393章第657節第1206章第137章 內鬥不止【上】第1056第1196章第1123章第683第403章第1187章第700第883章第314章 屠羯【下】第225章 寧平城之戰6第118章 兩姓之好 一第1028第388章第1072第496章 楊家將大戰匈奴【1】第312章第一百章 興兵伐茍 上第650第1139章第572章第571章 ‘賣女求榮’第830第989第1167章第940第781節第524章 控制高句麗第450章 僞孽昏狡,自相夷勠【1】第698第1171章第692第256章第877第769第689第十章 綁票第717節第293章 中原大戰-3第925第454章 匈奴好傳統第1004第512章第698第114章 望風景從【7-奪城】第985第1073第186章 初戰高句麗-上第299章 守土勿分貴賤老幼第1084第659第806第775第356章 父慈子孝【上】第785第855第1119章第1034第630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充县| 沛县| 错那县| 聊城市| 会同县| 蓬莱市| 岳阳县| 苍溪县| 普宁市| 获嘉县| 克东县| 四子王旗| 广昌县| 山西省| 垫江县| 黄陵县| 东兴市| 开封县| 石台县| 西丰县| 金沙县| 永嘉县| 乌鲁木齐县| 清河县| 沐川县| 车险| 郁南县| 弥渡县| 普宁市| 元阳县| 洪湖市| 定结县| 依安县| 邵武市| 庄浪县| 武陟县| 东兰县| 靖州| 丹凤县| 安国市| 临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