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42章

其實劉預越來越覺得,這天下最爲根本的問題,根本不是什麼外族內附,也不是什麼氣候寒冷。

這些都不過是表象的問題,真正的根本問題,還是在於傳承了數百年的世家大族壟斷了世俗傳承的問題。

這些世家大族,並不會因爲劉預,或者是劉預的子孫把天下利益的蛋糕作大,轉而就乖乖交出自己的權力與地位。

他們都會更加貪心的攫取利益。

不管這個利益是從皇權身上攫取的,還是從天下百姓身上,亦或者是從其他的世家權貴身上,只要能把保證自己的利益,他們願意犧牲任何人,願意犧牲任何的利益階層。

只要能保證自家宗族的權勢與地位,一切都是浮雲。

在太廟獻俘結束之後,劉預立刻就是要面對這些世家大族的對自己皇權的挑戰。

輝煌威嚴的宮殿中,劉預正在與幾名近臣商議著。

作爲臺省中樞的領軍人物,尚書僕射公孫盛率先拋出了問題。

“陛下,如今青、兗、冀三州的軍田民田校驗,已經是完成了半數,就已經查出了其中三成軍田土地,都是掛名軍戶之下,實際是豪強大族所有,其中綁縛的編戶百姓,也都是名爲編戶,實際卻還是要繳納豪強租稅,此種情況遍佈三州二十多郡。”

這一次對於天下土地的稽覈,並不是尋常的慣例,而是劉預從戶部營收的賬目中察覺到了不對勁兒。

這兩年,可謂是天下太平的開始,幾乎很少有連年累月的戰爭,也沒有太大的水旱。

但是戶部度支的賬目上,營田稅賦的收入卻是並沒有增加多少,甚至於還因爲各種原因的減產,一些軍營田地有拋荒。

“這三州的軍府,不是說各自境內的職田有減產,有拋荒,都是因爲田下百姓恢復編戶,沒有人耕種嗎?這到底是怎麼一會兒事!”

劉預強忍著怒火說道。

一旁負責軍府諸衙事務的華琇,額頭上的汗已經是不自覺的滲出來了。

“啓稟陛下,這三州皆是軍中元從將臣所在,其中一些軍制田畝,也是存在名額還在,但是軍府將士已經是根從轉到了京畿,出現一些田畝掛名還在,卻有宗親耕種的情況,應該也是情有可原。”

華琇強裝鎮定的說道。

這個說法,其實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說不通的。

劉預的起兵的根本,就是把流民變成捆綁土地的軍府兵。

這種軍制,跟後世的府兵軍戶性質有些極大的相似性,其中的弊端劉預也很明白。

軍中高級將領想盡辦法侵吞屬下的田產財物,或者朝廷在安定和平年代,出現軍府兵不堪重負逃亡軍制,都會出現軍屯大規模荒廢的事情。

但是,那種情況,最起碼要在幾代人,少說也要一百年以上才能發生。

“軍府將士都是有制員名額,就算是有宗親代耕,又怎麼可能出現擴地數倍,但是稅賦卻是毫不增加,這其中的租稅,又是到了誰的手中!”

劉預毫不客氣的質問道。

其實,所有人都清楚,這其中的問題的關鍵就是軍府兵的郡縣將校們,與各地的豪強世家相互勾結在了一起。

軍府兵擁有大片免稅或者減稅的墾荒土地,而世家大族擁有累計數代的隱蔽人口。

隨著朝廷對於隱蔽戶口的部曲奴僕的嚴厲稽覈,根本不捨得吐出人口利益的世家大族,就慢慢與軍府兵們勾結到了一起。

他們以相互聯姻、緒論宗族等爲藉口,把自己的部曲奴僕都是掛名到了軍府兵將士名下。

就這樣,軍府兵出土地免租稅,而世家大族出人口和管理,把一個個豐收增產的軍制田變成了在軍府戶部連年‘虧欠’的薄田。

甚至於,在有些軍府兵家中,已經是舉家沒有人耕種勞作了,全都是以軍功營田與豪強大族聯合收割朝廷稅賦韭菜。

畢竟,豪強大族擁有田產萬畝的稅賦,只要尋找十幾個中高級軍府兵將校,就能輕輕鬆鬆兌換出來。

“這就是年年要釋放奴僕,年年卻是沒有多少編戶增加的原因吧!”旁邊的郗鑑說道。

華琇此時心中已經是極爲懊惱了。

他只是知道,在三州的各家豪強宗族想盡辦法隱匿各家的奴僕戶口,卻是從來沒有想到,竟然是這麼明目張膽的舉動。

這個行爲,簡直就是把軍府兵變成了豪強大族的一部分了。

“陛下,不僅如此,恐怕還有更嚴重的情況呢。”公孫盛臉色陰沉的說道。

“還有什麼,都不要藏著掖著,一併說出來!”劉預催促道。

“陛下,在青州東萊、北海等郡,不僅有借軍田隱匿戶口奴僕的事情,不少的軍府兵就連秋冬集兵操練,也有人冒名頂替,甚至於去東平州、遼東輪戍,也是可以有人代替!”

公孫盛的話,立刻就是讓劉預憤怒了起來。

青州乃是軍中老兵最多的地方,爲了照顧一些家中子弟死傷的情況,特別青州的軍府兵已經固定執行輪戍遼東、東平州的情況。

其實,說是輪戍,也不過是改變形勢維持軍備操練,畢竟這兩地本身就是有自己的軍兵和義從兵馬。

真要是鎮壓一些蠻夷部落,也根本不用擔心青州兵上陣。

“這纔不過是十年時間,這些往日的老兄弟們,就一個個變成了豪強的幫兇狗腿了!”

一直在旁邊聽著的董平不由的發出了感慨。

這一聲感慨,僅僅是對於部下軍府兵荒廢軍備的感慨。

但是在劉預這裡,卻已經想到了不僅僅是這問題了。

劉預不禁在心中後悔的想到。

“才短短的十年,本來應該耕戰結合,維持軍備的軍府兵,竟然就這麼快的開始腐壞了。”

“甚至於,並不是軍中自身的問題爆發,而是因爲外界的糖衣炮彈。”

“不,根本都算不上糖衣炮彈,這些州郡的豪強,或者是郡縣的小豪強們,只是嫁娶一兩個女郎,就讓那些軍府兵如同舔狗一樣合作了。”

“他們不顧軍制法紀,敢隱瞞田畝數量,敢謊報營收,敢隱匿戶口,敢頂替輪戍。”

“那是不是,有一天也可以聽從豪強親戚們的號召,拿起刀槍向著我來呢?!”

一想到這些的劉預,就立刻不再有絲毫的猶豫了。

這些殺千刀的將校和豪強們,現在還沒有太牢固的結合,使用手段及時制止還來得及。

若是等到他們徹底完成利益一體,那就是真的是禍國殃民了。

所以劉預很快就是下定了決心。

他重重拍了一下桌案上的奏書,用堅定的語氣說道。

“朕已經決定了,要學習當年移豪強富戶守衛皇陵城邑的故事!”

華琇、公孫盛等人聞言,都是微微一愣。

從漢太祖劉邦開國以來,整個西漢前中期都是施行遷移各郡縣豪強富戶的政策。

其中目的就是爲了防止郡縣豪強與當地的官吏、藩王建立起穩固的利益鏈條。

乃是西漢前期施政能力強勢的有利保證。

等到了光武帝劉秀以後的東漢,早已經荒廢了這個政策。

各州郡的豪強都是化身成了當地,甚至是天下矚目的權威存在。

“陛下,遷徙豪強充實皇陵城邑雖然好,但是時間太久遠了,現在施行恐怕不太合適啊。”

公孫盛也是有些忐忑的說道。

當年西漢朝廷能施行這個政策,那是因爲天下平定的時候,各地豪強都還是實力不強,根本不是朝廷的對手。

而如今各州郡豪強世家的實力,卻是一個個隱藏的龐然大物。

隨便撈出來一個阿貓阿狗,就有可能是一家百年傳承的豪強。

“正因爲這樣,所以朕纔要下定決心!”

劉預不禁皺著眉頭。

他又何嘗不知道如今世家大族的實力強大。

但是正因爲如此,纔要拿出最爲果斷強硬的手腕。

否則,這些豪強世家的氣焰還有更大更張狂的時刻。

“現在天下百廢待興,眼看著四周蠻夷賓服,卻獨獨是有隱患藏於腹心,要是大動刀斧砍除病患,那傷及的也不過是一個百廢待興的天下。”

“而一旦拖延下去,且不說以後還能不能有手段施行此法,就說到了以後的時候,天下承平日久,恐怕早已經是一片富庶繁華,一旦產生動亂,不啻於另外一個人間大禍。”

劉預很快就給衆人作出了最爲理智的分析。

現在的局面,劉預已經是下定決心要狠狠收拾一批豪強了。

不僅僅郡縣的大小土豪,包括一下文明天下的世家豪強,也都是一併要整飭的。

“陛下,若是有人不肯從令,聚居躲避那跟如何是好?”郗鑑在後面尋問。

“不肯從令?那就是叛逆!對付叛逆,自然是刀斧利刃。”

劉預覺得,現在已經是最合適的時機了,再也不能對那些豪強世家姑息縱容了。

至於之前曾經約好的什麼地位,那也得是乖乖聽從遷移從陵的命令之後再說。

面對劉預殺氣騰騰的話語,衆人都是明白了。

從今日開始,盤踞郡縣百年起步的豪強世家們,將會迎來一場可能改變宗族命令的變革。

以建立帝陵和恢復舊都京畿的名義,一場削弱豪強世家的大動作很快就是施行。

這一個復古的國策,在劉預的心中,基本就是與交通南中和分割南中勢力並行。

剛剛吞併了天下的大漢王朝,一場改變上百年權力傳統的變革馬上就要開始了。

而同一時刻,從洛陽向西一萬里的南中南蠻王城,也即將發生一場大變革。

南蠻王城,雖然名字裡有一個曾經南蠻王的名字,但是卻早已經快兩百年沒有過什麼南蠻人了。

這座城池屬於曾經強大一時的吳哥國,而如今它已經被一羣從東方南中來的遊牧大軍佔據了。

這一支遊牧大軍的首領不是別人,正是曾經的大漢南中都護桓溫。

至於爲啥是曾經的南中都護,那是因爲大漢南中都護府的管轄地界,基本是不包括吳哥國地盤的。

桓溫率領一羣從南中遷徙而來的遊牧大軍,不僅僅是爲了追尋慕容鮮卑復仇,更是爲了給這一羣被劉預分割南中計劃趕跑的遊牧民尋找生路。

而遍地都是建立在破碎綠洲上的南中都護府一帶,根本沒有這些遊牧族羣生存的方式。

對於未知前方所有人都是充滿了疑惑和惶恐,唯有曾經受到過劉預親授南中地理的桓溫有著章程。

“把城中所有的胡人都找出來,凡是有一技之長的,不管是工匠還是農民,都統統編入軍中籍冊。”

在南蠻城內,桓溫正是對著一羣人發號施令。

這些人就是當初夏州附近南中上的遊牧部族,也是他父親冉隆經營多年留下來的最珍貴資產。

“至於其他的商販、僧侶等人,全都是不準在城中繼續居住,所有人都是在城外另起城居住。”

桓溫的命令中,對於南蠻城內的原住民吳哥人絕對是非常殘酷的。

自從率軍進入吳哥人的地盤後,桓溫就發現這個曾經的南中大國,幾乎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什麼吳哥王廷,早已經衰弱不堪。

轉戰而來的桓溫部衆們,很快就是盯上這一塊肥美之地。

特別是在南越雪山襲擊慕容鮮卑失利之後,桓溫就不得不暫緩追尋復仇的計劃,改而想辦法安撫疲敝的部衆。

一個眼皮底下的南蠻城,自然就是首當其衝倒了黴。

廢拉不堪的南蠻城吳哥人,根本就不是一合之敵。

桓溫率軍攻下南蠻城,隨後便是打算在此駐紮起來。

這裡不僅處於南中的融雪河道旁邊,有著大片可耕種的土地,還有廣闊的南中適合放牧。

更加重要的是,這裡距離東方的南中都護府也非常近,桓溫的身份能讓他極爲迅速獲得支援。

現在的唯一問題,就是桓溫他們這些外來者,必須要先把南蠻城的原住吳哥人給趕走。

否則,這裡裡外外的根本騰不出來足夠的地方安置這幾萬落的龐大部衆。

“大王,那些吳哥人商販,既不能耕種土地,也不能給我們放牧,甚至於連打鐵都不會,卻偏偏有大批的財寶藏著家中,我覺得咱們直接把他們全都砍了腦袋,也是落得個清淨。”

一名同樣壯年的部衆早已經想到了,既然剛剛搶了吳哥人的‘房子’,爲何不索性直接滅口,繼續吞併吳哥人的財產,然後收割他們的婚禮。

第391章 北邙山第713第325章第265章 祖逖拜將-中第850第958第八十四章 府君的日常 一第933第617章第580章第112章 望風景從【五】第452章第1017第429章第八章 渡河第1142章第1202章第917第611章第723節第1186章第七十四章 登陸第768節第708第484章 消耗第557章 宇文鮮卑也要徵日本?第566章第1148章第198章 齊郡公?齊王?第302章 清河之戰-上第235章 利用勝利-上(5/5更)第302章 清河之戰-上第203章 清洗與盤點-上第826第915節第405章第306章第1075第422章第666節第399章第392章 敕封歸義王第162章第944第842第366章 士籍斂財【上】第404章第740第八十五章 府君的日常 二第六章 渡口第791第729第543章第545章第261章 佈局兗豫-下第547章第1166章第772節第355章 忠孝仁義鮮卑郎第1048第993第1140章第八十四章 府君的日常 一第三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十七章 茍晞第871第1180章第132章 預言家第284章620章第727節第170章 接戰{下}第816第410章第878第488章 射殺胡酋第675第1208章第957第八十四章 府君的日常 一第七十一章 抵達帶水第1168章第177章 誘敵第236章 利用勝利-中(1/5)第752章第321章第917第883章第196章 潁川荀氏第157章 皇帝造反了第694第650第1190章第839第232章 對決-下(2/5更)第907章第653節第253章第588章第1130章
第391章 北邙山第713第325章第265章 祖逖拜將-中第850第958第八十四章 府君的日常 一第933第617章第580章第112章 望風景從【五】第452章第1017第429章第八章 渡河第1142章第1202章第917第611章第723節第1186章第七十四章 登陸第768節第708第484章 消耗第557章 宇文鮮卑也要徵日本?第566章第1148章第198章 齊郡公?齊王?第302章 清河之戰-上第235章 利用勝利-上(5/5更)第302章 清河之戰-上第203章 清洗與盤點-上第826第915節第405章第306章第1075第422章第666節第399章第392章 敕封歸義王第162章第944第842第366章 士籍斂財【上】第404章第740第八十五章 府君的日常 二第六章 渡口第791第729第543章第545章第261章 佈局兗豫-下第547章第1166章第772節第355章 忠孝仁義鮮卑郎第1048第993第1140章第八十四章 府君的日常 一第三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十七章 茍晞第871第1180章第132章 預言家第284章620章第727節第170章 接戰{下}第816第410章第878第488章 射殺胡酋第675第1208章第957第八十四章 府君的日常 一第七十一章 抵達帶水第1168章第177章 誘敵第236章 利用勝利-中(1/5)第752章第321章第917第883章第196章 潁川荀氏第157章 皇帝造反了第694第650第1190章第839第232章 對決-下(2/5更)第907章第653節第253章第588章第1130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榆县| 云林县| 沈丘县| 竹溪县| 渭源县| 浦县| 红河县| 浮梁县| 双峰县| 南华县| 始兴县| 临洮县| 佛坪县| 潞西市| 双流县| 南雄市| 长汀县| 綦江县| 三台县| 抚顺市| 松阳县| 凉城县| 丰镇市| 阳山县| 亳州市| 咸宁市| 墨脱县| 珲春市| 浪卡子县| 巩留县| 阿拉善右旗| 长治县| 大冶市| 漠河县| 阿鲁科尔沁旗| 青州市| 射阳县| 大新县| 陆丰市| 定远县|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