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五章 騎兵千里轉戰

秦鳳路做爲宋朝,一個與兩國接壤的軍事要地,在此佈置的守軍也可謂不少。除了三支實力強大的邊軍外,各城的廂軍團練也不在少數。

唯一有點遺憾的是,三支邊軍跟廂軍團練,大多都是人數衆多的步兵。據城打防禦戰,那些番邦騎兵很少佔到便宜。可落在野外碰上騎兵人數一多,他們都是輸多勝少。

兩天充足的休息時間結束,當天清晨時分趙孝錫,望著整裝待發的騎軍將士。說了一番行軍途中的注意事項,很快下達了出發的指令。

除了火字營跟他一起行軍,其餘四支騎兵,都將通過不同的路徑,前往秦鳳路治下的州府。而爲了便於聯絡溝通,由武衛騎擔任的先遣騎兵,將替他們準備好物資補給。

具體行進途中保證人馬不掉隊,則由各支千人軍的正副將自行處置。第一個安全抵達秦鳳路的千人隊,將享有首戰出場的權力。

這對從軍之人都愛打先鋒的性格而言,擁有首戰的優先權,令除火字營外的四個騎兵營,從上到下都可謂幹勁十足。

等到趙孝錫出發的命令下達,四支千人騎兵,立刻快速的衝出軍營。跟著打頭的武衛騎,往趙孝錫指定的行進路線前進。

看著四支騎兵營出征,望著留守的上千名騎軍營將士,趙孝錫也交待他們看好家。另外接到求援,也要打出騎軍營的威風來。

這話勉勵的話,讓留守的騎軍營將士,也覺得相比這些戰友。遠赴秦鳳路參加大戰,他們坐鎮成都路,或許也有機會感受一下騎兵交鋒的機會。

幾位做鎮騎軍營的武官,清楚留守大營的責任同樣重大。因爲這騎軍營裡。不光有上千名騎兵,還有幾千匹戰馬。若是被人襲擊,那他們可真的萬死難贖其罪了。

清楚自己在騎軍營外面,也佈置了不少武部成員,擔當外圍警惕跟哨兵。想來騎軍營地是不會出什麼問題的趙孝錫,在火字營衆將士的期待目光中。大手一揮道:“諸軍出發!”

隨著他一聲令下,還是由武衛騎的一支先鋒小隊打頭。上千名騎兵如同一道洪流般,奔馳著離開了騎軍營。下次再踏足騎軍營時,也許不少人一輩子都看不到了。

戰場上刀箭無眼,加上這種騎兵對抗,本身就是個高死亡率的戰鬥。要想此次出征不死人,趙孝錫想想都不可能。他所能做的,就是儘量少死人。

騎馬奔出騎軍營地的趙孝錫,很快下達了第一個命令。讓火字營的騎兵。分成一支支百人隊,拉開距離勻速前進。到達第一個匯合地點之後,全營將士進食跟餵馬吃料。

等到身爲火字營千人將的楊金豹,很快分配了每支隊伍的前後順序之後。先前看上去,如同一股洪流的大部隊,很快分成若干小隊。

快速而隱藏的,在那些武衛騎經過的路上快速跟進。那怕沿途有些百姓看到這一幕,也不會覺得太過稀奇。因爲這裡還屬於成都府地界。百姓都知道這裡駐紮了一支騎兵部隊。

還以爲這些騎兵跟以前一樣訓練,老百姓也沒太放心上。至少他們清楚。有這樣一支騎兵駐紮在身邊,至少能讓他們多一份安全感。

宋朝每年跟番邦打仗,吃虧是吃在那裡。連不少關心戰事的老百姓都知道,就是缺少一支強悍的騎兵部隊。因此看到有騎兵在身邊駐紮,老百姓也覺得心裡踏實不少。

由成都路出發前往秦鳳路,距離也是上千裡地。加上現在是古代。很多官道白天不好走。趙孝錫在走出成都路之後,更多采取白天休息,晚上行軍的方式秘密趕路。

一路上讓他值得欣慰的是,這些還略顯稚嫩的菜鳥們。除了有幾個騎兵走夜路時,不小心摔傷了手腳。無一人掉隊安全順利抵達了秦鳳路管轄區域。

暫避於距離秦鳳路軍事重城秦州外山谷的趙孝錫,也在這裡見到了等候彙報的武衛成員。得知其餘四路出蜀的騎兵,都已到達預定位置,最快進入秦鳳路的還當屬金字營。

五支千人騎兵營,在進入秦鳳路都選擇了晝伏夜出的行軍方式,儘管跟火字營一樣。出現了人馬受傷的情況,但總體而言還是沒出現任何人馬掉隊的情況。

將一道命令交給此地武衛代爲傳達的趙孝錫,命令四支千人騎兵隊,正式趕到秦州與其進行集結。做爲秦鳳路的戰略重城,每年秦州周邊發生的戰事不在少數。

只是趙孝錫這次,將秦州做爲後方大本營,從來這裡組織指揮此次的反劫掠戰役。原因也是此地做爲秦鳳路軍事重鎮,擁有比較完備的城防跟後勤補給。

做爲一個即需要應付西夏南下,還要提防吐蕃作亂的軍事重鎮,秦州也是秦鳳路通遠軍的大本營。

有這支大軍做爲愰子,趙孝錫能儘可能保證,騎軍北上的行動不被兩國哨探所得知。要不然,他也用不著一路這麼小心的過來了!

吩咐火字營跟親衛營原地紮營,上千的人馬就在這處山谷中安靜休息。趙孝錫卻將通遠軍的情況,在重新在腦海中調閱了一遍。以期儘可能,做到對這支即將歸屬於他,指揮的邊軍情況給瞭解清楚。

通遠軍做爲駐守邊境的常備兵種,其人數戰鬥力比內陸的廂軍,也是要強上幾分。只是看著這支人數達到二萬多人的邊軍中,騎兵數量不到二千人。

這幾乎十比一的步騎比率,在如今的北宋廂軍之中還是比較多的。要應付若大一個防區番邦遊騎的襲擾,二支千人騎兵隊,又能起到多少作用呢?

相比內陸的廂軍,這支通遠軍中不少騎兵,都不是漢籍而是轉遷至此地。歸附於宋朝的番邦子弟,這些番邦子弟兵也是通遼軍騎兵中,實力比較排前的精兵。

除了通遼軍這支朝廷常備軍,爲了應對特殊時節的敵情,秦鳳路治下各城。也有不少州城組建了團練營,一些由邊民青壯組成的後備軍。

這些團練營在遇到州城情況危急時,也會被拉到城牆上充當防禦之兵。但拉他們到野外跟番邦騎兵作戰,基本沒多大可能性,反倒有可能拖累正規軍。

每到這種深秋時節,各城的團練也會進行集結,放下平時使用的農具。轉而學習一些射箭砍殺之術,以應對即將到來的番邦襲擾。

近幾年西夏跟吐蕃,圍繞著秦鳳路治下一些邊城,也進行過不少爭奪。只是相比國與國之間的大戰,這幾年還是沒有發生過。

一到這個時候,邊境地區的邊民,大多入住一些結寨而自保的鎮甸中。期盼著大雪的到來,將這個世界歸附於雪白一片,儘早結束他們提心吊膽的日子。

除此之外,一些邊關的城池,也同樣嚴陣以待。城防軍跟團練軍,大多都披甲上城樓。不間斷的盯著城池所在地,面對番邦的方面。

一旦看到邊關的堡壘哨卡,升起濃濃的狼煙柱,則意味著有番邦騎兵入境。狼煙數量的多少,也將決定他們防禦措施的規格。

這種在趙孝錫看來,更多都是出於被動防禦的策略,很大原因就是宋朝的騎兵稀少。這些來去如風般的番邦騎兵,一旦出現在某個地方。

就算附近的城池派出部隊打算圍剿,等待他們的也只是一堆人馬過後的狼藉場面。那些番邦騎兵,早就不知去向。

如果派遣騎兵去追擊圍剿,則要做好被番邦騎兵全殲的心理準備。這對每個都將騎兵,意爲心尖肉的統兵將領而言,那敢隨便派出騎兵追擊呢?

正是這種除非朝廷下令,集結重兵跟對方打一次大仗,依靠人多勢衆的情況下,步兵纔敢出城與番邦騎兵野*戰。不然,應對這種入冬前的危機,邊境也只能採取固守的策略。

只要保證城池不失,定居於城外的邊民損失,各城的官員也只能望而興嘆。這也導致,一到這個時節,不少邊民都會選擇離開家園。

攜家帶口躲進深山老林,或到有重兵把守的城池居住,等到大雪紛飛之時,感覺危機解除他們纔會重返家園。

這種一年可能需要逃兩次難的生活,讓不少飽受番邦騎兵騷擾的邊民,漸漸也產生了遠離家園的想法。邊境地帶的良田,也因無人打理而荒廢了下來。

正是看到這種情況,加上從布衣閣收集到的情報,赫連鐵樹在回到西夏已然進駐到,與秦鳳路非常近的西涼府騎兵大營。

那麼他們道先攻略的地方,肯定就是秦鳳路靠近西涼的幾個州府城池。這種以往跟以往西夏只是派遣騎兵,選派一些千人隊進入宋朝打秋風的不同準備。

讓趙孝錫敏銳的感覺到,此次西夏人只怕不單單滿足於入境騷擾,搶劫人口跟物資。搞不好,他們怕是對一些邊境重城動了壞心思。

雖然不敢攻擊一些軍事重鎮,但誰也不敢保證他們一旦得手之後,會把這些軍事重鎮拱手讓出。這就意味著一次小小的意外,或許都會引起兩國大動干戈的大戰!(未完待續。。)

第三百三十一章 同袍既兄弟第一百五十八章 移民天下的計劃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七十三章 斬殺亡命徒第四十章 夜探大理皇宮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二百五十六章 武林大會 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臨終送別第二百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 完第二章 家門前動武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滅第四十四章 保定帝訓弟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二百零六章 初戰老毒物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返大理國第二十八章 到底誰放不下!第三十章 皇帝的反省第六十八章 帶兵包圍平江軍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五十九章 平靜下的亂象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家出走的郡主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二百九十章 戰前佈防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幫手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下百姓是一家第一百三十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朱的悲喜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滅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理新蕭府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五十三章 新型戰船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十三章 御花園中吃狗肉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八十三章 雷霆手段除害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虛竹的未來第六十九章 老太爺的算計第八十章 將爲衆軍膽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三百三十六章 鳩摩智跑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襲之殺戮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四十九章 少林絕技PK第八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四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八十三章 雷霆手段除害第二十一章 衆女終至第一百七十一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一百零五章 被偷襲第一百零八章 哲宗的野望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二百四十章 劍婢們的未來第二百八十八章 馬匪夜襲 下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童姥回宮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皇帝VS郡王爺第二百八十七章 馬匪夜襲 中第八十九章 用炮彈勸降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二百二十九章 四劍婢的伺候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秋水的密信第二十七章 與民同樂慶除夕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勝利與離別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丐幫的謀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二百一十章 段譽的江湖首戰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五十五章 無名氏的滿江紅第七十九章 王爺駕臨嶽府第八十九章 又見忽悠術第十章 給什麼解釋?第九十章 後知後覺的李朝第二百四十七章 母子終相見第一百五十七章 虛竹的未來第五十一章 雙魂潛龍之相第一百六十五章 久別重逢慰相思第五十七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二十九章 新年不眠夜
第三百三十一章 同袍既兄弟第一百五十八章 移民天下的計劃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七十三章 斬殺亡命徒第四十章 夜探大理皇宮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二百五十六章 武林大會 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臨終送別第二百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 完第二章 家門前動武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滅第四十四章 保定帝訓弟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二百零六章 初戰老毒物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返大理國第二十八章 到底誰放不下!第三十章 皇帝的反省第六十八章 帶兵包圍平江軍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五十九章 平靜下的亂象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家出走的郡主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二百九十章 戰前佈防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幫手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下百姓是一家第一百三十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朱的悲喜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滅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理新蕭府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五十三章 新型戰船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十三章 御花園中吃狗肉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八十三章 雷霆手段除害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虛竹的未來第六十九章 老太爺的算計第八十章 將爲衆軍膽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三百三十六章 鳩摩智跑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襲之殺戮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四十九章 少林絕技PK第八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四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八十三章 雷霆手段除害第二十一章 衆女終至第一百七十一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一百零五章 被偷襲第一百零八章 哲宗的野望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二百四十章 劍婢們的未來第二百八十八章 馬匪夜襲 下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童姥回宮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皇帝VS郡王爺第二百八十七章 馬匪夜襲 中第八十九章 用炮彈勸降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二百二十九章 四劍婢的伺候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秋水的密信第二十七章 與民同樂慶除夕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勝利與離別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丐幫的謀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二百一十章 段譽的江湖首戰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五十五章 無名氏的滿江紅第七十九章 王爺駕臨嶽府第八十九章 又見忽悠術第十章 給什麼解釋?第九十章 後知後覺的李朝第二百四十七章 母子終相見第一百五十七章 虛竹的未來第五十一章 雙魂潛龍之相第一百六十五章 久別重逢慰相思第五十七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二十九章 新年不眠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阳县| 山丹县| 洛浦县| 莲花县| 晋江市| 定边县| 错那县| 拉萨市| 定西市| 西青区| 岳普湖县| 河东区| 汉中市| 盐津县| 沅陵县| 垣曲县| 罗平县| 枣阳市| 瑞金市| 左权县| 平顶山市| 衢州市| 米林县| 巴彦县| 伊吾县| 广德县| 景谷| 岑溪市| 万荣县| 汝城县| 象州县| 大城县| 阳谷县| 晴隆县| 栾城县| 曲麻莱县| 浮山县| 平凉市| 新丰县| 安化县| 鄂伦春自治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