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8章 父母所願,方是人道中的孝道

南陽。

嬴成??在街道上轉過了一圈,便轉去了南陽縣令府。

南陽沒什麼可看的。

在百家管理的諸多城池中,儒家管理的城池發展達不到上,比不過道家。卻也淪落不到下,遠比楚國巫覡管得好。

儒家,主打一箇中庸。

儒家頒佈的政策很多:

父母故去,子女守孝三年。

遇長者,上者要行禮,心存敬意。

道德高尚者爲楷模,官府贍養供奉。

見義勇爲者有獎勵,官府公示發放。

……

這些條條道道的政策光拿出一個來看,看不出其中意味,好像對局勢也沒有太多幫助。

但當這些政策一起發放具體實施下去以後,產生了組合拳的效果——儒家管理的城池緩慢地發展起來了。

爲惡者遭人唾棄。

行善者受人尊重。

儒家管理的城池,是最有禮貌,規矩最多的城池。

最討厭規矩繁多的嬴成??不認爲這是好事,但他沒有因爲自身好惡而去幹預事態發展。

因爲禮儀,讓這些城池脫離了矇昧。

百姓生活的改變,城池發展的變化,都在向著好的方向前進。

這些,比嬴成??自身意志重要的多。

在剛剛推翻統治階級,還處於食穿未得到滿足的韓地,通常情況下,重視禮儀的儒家是站不穩腳跟的。

儒家之所以能在韓地打開局面,有一個重點不得不提,儒家借用了嬴成??的勢。

儒家領袖伏生,在入南陽爲縣令後,第一個去的地點不是縣令府,而是大秦學堂。

頒佈的第一條也不是政令,而是呼籲南陽百姓都來讀書,學儒家經典——嬴成??註釋版《論語》。

長安君嬴成??在韓地的聲望很高,作爲領導一衆韓人推翻貴族統治的呂氏商會所有人,韓地百姓對長安君這三個字的認同度,遠比那近在眼前的始皇帝要高。

靠著“嬴成??註釋”這五個字,《論語》短暫性地得到了南陽百姓的追捧,南陽的大秦學堂一時間人滿爲患。

不提其居心爲何,從事實上看,儒家是百家中第一個給廣大百姓啓蒙,讓百姓讀書識字的。

教育,是儒家統治中極其重要的一環。

孔子云:有教無類。

靠著從強那裡要來的新鄭郡守令,嬴成??被儒家門生引領著進入縣令府內。

引領他的人很是恭敬,口中不住言說著長安君之美,真乃聖人也。從縣令府門口說到了主房門前,從房屋拐角說到了房屋廳廊。

幾個月之前,因爲朝堂上那場“掄語”,好些儒生還恨得嬴成??咬牙切齒,恨不得胡謅經典的豎子去死。

到得今日,已是兩級反轉。

當初那些咒罵著豎子去死的人,和現在稱頌著長安君乃聖人也的儒家門生,是同一批。

“閣下持郡守令來此,有何要事?”

被嬴成??指名道姓要求親自接見的伏生踏入房內,拱了拱手,深施一禮。

他的嘴脣上有一個老繭,施禮後的腰背挺得筆直,正值青壯年的他臉上滿是意氣風發,春風得意。

“比在咸陽的時候氣色好多了。”

嬴成??笑著說道,沒有賣關子說什麼猜猜我是誰,擡手摘下斗笠,露出真顏。

伏生本就覺得聲音有些耳熟,從嬴成??話語中判斷應是熟識之人,正在腦海中搜索人名對號入座。

見戴斗笠者有摘下斗笠動作,不再細想,只等答案。

及見嬴成??的相貌,遽然一驚,失聲道:

“長安君?!”

好在伏生禮數週全,進門後便將房門關上,這聲音雖然大了些,但不會讓縣令府內人盡皆知。

“沒必要這麼大驚小怪。”

嬴成??側面肯定了伏生猜測。

伏生當即就要再度行禮——剛纔的禮節是對郡守使人,不是對君爵,儒家禮儀繁多,針對不同的人行的禮不同。

“虛禮就免了,你知道我心性。”

伏生仍是一板一眼深施一禮,彎腰的時候腦袋都要磕在腳尖上面了,然後方道:

“伏生拜見長安君,謝過長安君給予儒家的恩情。”

嬴成??硬受一禮,沒有避讓。

“大恩不言謝。”

“我是個豎子,不是聖人。”

“現在,是你們儒家回報我的時候了。”

伏生震驚的神色立刻肅然,虛擡單手。

“長安君請言。”

嬴成??笑道:

“我要儒家廢禮儀。”

“我要儒家無貴族。”

“我要儒家教天下。”

三句話,讓伏生臉色大變兩次。

這三條要求,只有最後一條符合儒家立場,前兩個都與儒家理念嚴重不符。準確的說,是在顛覆傳統儒家。

儒家是一門貴族學說,致力於復興周禮的儒家,本質上仍舊是用家天下那一套來管制。

和墨家一樣,儒家也提倡愛人。

但和墨家兼愛不同的是,儒家的愛人是有分別的愛。

對親人的愛,要比對朋友多。

對朋友的愛,要比對路人多。

儒家的道德在法律之上。

父母犯法,子女不告官,要受到懲罰。而告官舉報,也要收到懲罰。且後者的懲罰,要比前者大的多的多。

儒家沒有大義滅親這四個字,只有不孝這兩個字。

這便是儒家用以治理國家的方法,禮治。

在君臣方面也是如此——君待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君王對待臣屬要有禮儀,而臣屬要回報君王以絕對的忠誠。

這些條條框框的禮儀,變成了束縛百姓的樊籠,自小便讓百姓學習怎麼更好的被統治。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些禮儀維護了社會穩定。而作爲人類生活主體的社會穩定,則讓大多數百姓性命得到保障,這道樊籠不只有束縛作用,還有保護。

“長安君此言,恕我……”

伏生臉色鐵青地拒絕,嬴成??不等其說完,道:

“今日若在此的不是你伏生,而是淳于越,我不會來。本君以爲,你會答應本君的要求。”

端起水溫略微有些涼,剛端上來時熱氣騰騰的熱水,嬴成??洇了一口。

“吳實,唐秉……這些人都是你的老朋友了,他們治理的城池發展速度遠比南陽要快,你可知道這是爲什麼。”

伏生沉默著,不答。

“看來是知道了。”

嬴成??雙手交叉,下巴壓在手上。

“要百姓入大秦學堂讀書,按照年齡分別教導本君能理解。”

“要百姓侍奉父母,樹立德高望重者爲榜樣,本君也能理解。”

“本君不理解的是,父母故,守孝三年,三年內不許做其他事,這是何道理?”

伏生微低首。

“此爲《論語》中孔子之言,於……”

嬴成??用力敲擊了一下桌案,以沉悶響聲打斷了伏生言語。

“本君知道出處,不需你說。”

“本君現在要你解釋給本君聽,這是何道理。”

伏生緊隨其後言道:

“兒女出生後,三年才能脫離父母的懷抱,這三年是父母最辛苦,最艱難的時刻。”

“是以,父母去世後,兒女要守孝三年,以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爲父母守孝三年,周朝都是如此做之。”

停頓片刻,見長安君依舊在望著自己,伏生又道:

“百姓越看重孝道,越能知道禮義廉恥,天下重禮,方能太平,成就盛世。”

嬴成??擊掌微笑。

“彩。”

“你終於說了實話,雖然僅是半句,倒也難能可貴了。”

“這太平不是你伏生的太平,更不是百姓的太平,是上位者的太平。”

“這盛世也不是你伏生的盛世,不是百姓的盛世,而是貴族的盛世。”

端上來的是茶杯中,裝著的是熱水而不是茶湯。

若不是伏生心生怠慢,就是縣令府最高標準只有熱水。而沒有那很是渾濁,只有貴族方能享用的茶湯。

做了南陽縣令,伏生沒有享受到上位者應該享受到的事物。

伏生平視嬴成??,反問道:

“長安君不是上位者?不是貴族乎?”

“我自然是上位者,亦是貴族。”

“既然如此,何以要反自身?”

“因爲不爽。”

嬴成??在伏生不解的眼神中,微笑著道:

“孝順是一種美德,尊師重道,待人以誠亦是應有之理,這些都是極好的。”

“這些極好的事物應該得到提倡,卻不應該成爲馭下的工具。這令我覺得很難受,很不舒服,很想造反。”

造反?

伏生大驚,腳步沒站穩,後退半步,臉上是惶恐摻雜著迷惑。

從蠟祭時始皇帝的態度,再對人情世故不擅長的伏生也看的出來,秦二世或許不是太子嬴扶蘇,而是眼前的長安君。

且蠟祭過後,“一子立二王”,“長安君讓王位予陛下”的傳言也在臣屬間展開,說的有鼻子有眼。

聞聽的伏生初聽雖不信,但見始皇帝沒有阻止跡象,且各個老臣口訴過去往事一致,幾乎沒有偏差後,也是將信將疑。

爲何這樣一位出生王室,有望登臨王位,甚至讓出了王位的天下最貴者,會生出這樣逆反的想法——我反我自己?

這樣的想法,只應該是出身卑微,讀書,勘破了儒家本質的大儒纔會生出的想法——譬如伏生本人。

沒有經歷過苦難,便無法理解苦難。

嬴成??從座位上站起,繞著僅是用一塊劣木打造的桌案走下。

“父母愛子女,這份愛是不摻雜功利,不追求回報的愛。但儒家卻非要將這份愛定性,定出父母故,不守孝三年便是不孝的禮儀。”

這不是儒家定的,這是周朝定的……伏生在心中言說。

話雖沒有說出口,臉上卻有些許異樣,嬴成??一眼見之。

“孔丘弟子宰我問孔丘:‘父母去世,守孝三年時間也太長了,一年也就可以了罷。’”

“孔丘答:‘你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便吃精米,穿錦緞衣,你心安乎?’”

“宰我道:‘心安。’”

“孔丘說:‘你心安就去做吧,君子居喪期間,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住家裡不覺得舒適。如今你心安,那便去做好了。’”

“這是《論語》中記述過的,我這番解讀,不是曲解罷?”

伏生笑了,微微拱手。

“長安君所言,正是其中真義。”

嬴成??滿意點頭。

“很好。

“逝去的父母會想要看到自己的孩子過三年苦日子,不能吃精米,不能吃綢緞乎?不會。”

“他們在子女三歲前,經歷了最辛苦的三年也沒有放棄子女,不是爲了死後讓子女受三年苦的。”

“讓子女受三年苦的,是儒家,是孔丘,是上位者,是貴族!”

“是希望以此讓天下人彎下膝蓋,躬下身軀,來消磨血性,學會順從!”

聽著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伏生面容卻依舊保持著笑容,沒有反駁。

嬴成??靜待伏生辯駁,未等到其開口,深深地看了還能笑出來的伏生一眼。

我果然沒有猜錯,精通儒家經典,後世《尚書》的經傳者,大儒伏生,怎麼可能不知儒家內旨……

“提倡孝道,不能背離人道。本君阿父在世之時,常因本君而歡笑。”

“本君爲阿父排憂解難,侍奉阿父。阿父去世後,本君未守孝三年。依先生看來,敢問本君是一個孝,還是不孝呢?”

伏生笑著道:

“莊襄先王致力大秦一統,其思慮多是國事,少爲家事,在位時朝堂派別錯綜不一。”

“生在咸陽聽了許多長安君之傳聞,若長安君真是衆望所歸,整合秦國勢力。爲先父處理朝政,無人不服。找回始皇帝陛下,了結莊襄先王心病。讓位兄長,完成先父一統天下之遺願。”

“國事,家事,大事,小事,長安君一併爲阿父處置。於孝道上言,天下再沒有比長安君更孝順的人了。”

嬴成??走進伏生,揪了揪伏生的臉皮,仔細觀察根部膚色。

“你當真是伏生?不是戴了人皮面具的周青臣乎?”

這馬屁拍的,實在是響。

嬴成??高舉雙臂,伸了個大大的懶腰,又捂著嘴打了個呵欠。

“看來我和先生達成了共識。”

“給阿父阿母盡孝要在生前,死後枯坐三年不是給阿父阿母盡孝,而是給上位者盡孝。”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方是阿父阿母所願,方是人道中的孝道。”

“儒家禮儀中這些有許多,都廢了罷。道家那邊熱火朝天建設新家園,你們這邊一羣人在墳墓前守孝,憑什麼比得過道家。”

醉心於經典,不問世事的大儒伏生拱著手。

“唯。”

善。

他在心中道。

第112章 我,秦始皇,打錢!第32章 你手指怎麼回事?第452章 秦人,匈奴人,一視同仁第191章 蓋聶出劍太快第443章 助你霸大漠,望中原,成王業!第351章 前賢經典不爲惑,人人習之皆可得第121章 皇兄不會是要坑儒?第376章 吾乃當今陛下流落民間的親兄弟!第285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六千多字的第165章 君上若無事,牧便先行了第165章 君上若無事,牧便先行了第454章 王子勿要被迷惑!秦人沒安好心!第515章 好,朕就喜歡你選二第51章 沐浴,新衣,薰香第420章 你吹的牛破了,憑甚要朕來修補?第444章 走罷,別看了,讓子彈飛一會!第252章 陛下因何起高臺第56章 郡縣制的提出!第275章 第270張 背刺第212章 無且可拜長安君爲師第403章 皇兄不是怕了罷?第460章 陛下就不怕玩火自焚,被捲土而來的第243章 趙姬:我怕,是真的!第477章 囂張跋扈的長安君第208章 君上,你又在玩甚?第346章 昨日,一定發生了什麼事第294章 荀子,新的馭民手段第447章 將軍,出事了!第269章 你這豎子!著急叫朕又有何事!(四第240章 命若在,一切皆在第301章 車同軌,行同倫,大名姚賈失上卿第386章 秉筆直書,不因個人好惡而篡改歷史第378章 陳勝出生地是在陽城第558章 天人之爭第237章 你既爲王,你說了算第222章 一萬人足矣嘮叨兩句,關於上一章!第72章 他習慣半夜刀人第59章 分封制和郡縣制之爭,開始了第565章 鬼谷子望天(大結局!)第532章 陛下!樊噲請爲先鋒!第234章 百鳥朝鳳,送天死,迎民生,只帝歸第498章 呂叔,你相信我嘛?第276章 汝三家如此,就不怕長安君乎?第298章 你告訴朕,是什麼事第208章 君上,你又在玩甚?第15章 論語十五列第440章 願爲使者,解今日之厄第216章 敢讓老子加班,統統去死!第181章 老六,纔是他荊軻本事第138章 王賁:反悔是鳥人第377章 赤帝劉季第32章 你手指怎麼回事?第414章 長安君府只有叫錯的名,沒有起錯的第400章 牧從不打必敗之戰第159章 一國丞相,爲他人走狗請假條第367章 傳令,全軍出擊!第191章 蓋聶出劍太快第215章 改變世界的事物第425章 他利用你,你恨他嘛?第45章 豎子誤我!第28章 朕怎麼會有如此癡愚之子?第404章 不必試探朕了,朕沒殺他第106章 賈無言,郡縣制定,始皇密談!第191章 蓋聶出劍太快第393章 不聽朕言,能聽你語?第229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第32章 你手指怎麼回事?第561章 殺人破軍者!楚人項羽!第420章 你吹的牛破了,憑甚要朕來修補?第424章 他扣你兵馬糧草,不還送你一個好兄第502章 四缺的張楚,路在何方呢?第89章 君上你不能只針對我啊?(求訂閱)第201章 朝堂巨震(八千字可求月票乎?)第117章 皇兄,我不在就挖牆腳是吧?第356章 陛下,楚妃要殺車府令大人!第10章 怎麼,說委屈你了?第486章 你沒做好打天下的準備,裝什麼逼啊第129章 今日嬴扶蘇,血染大鄭宮第494章 陛下焉敢如此欺辱我等?第298章 你告訴朕,是什麼事第172章 聶不會保護你這樣的人第394章 長安君,真是誠實啊第368章 乃公就不信射不死你!第42章 人無信,則不立!第347章 咸陽宮最受寵的十八公子第76章 李斯恍然大悟第89章 君上你不能只針對我啊?(求訂閱)第12章 你說你圖什麼呢?第36章 陛下,嬴成蟜要造反!第378章 陳勝出生地是在陽城第80章 大父真的老了第402章 一人如此,何天下乎?蒼生何辜第400章 牧從不打必敗之戰下一章稍微晚點第328章 鬼谷子意料之外的追蹤第229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第228章 爲讓天下再無貴賤之分(九千字更新
第112章 我,秦始皇,打錢!第32章 你手指怎麼回事?第452章 秦人,匈奴人,一視同仁第191章 蓋聶出劍太快第443章 助你霸大漠,望中原,成王業!第351章 前賢經典不爲惑,人人習之皆可得第121章 皇兄不會是要坑儒?第376章 吾乃當今陛下流落民間的親兄弟!第285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六千多字的第165章 君上若無事,牧便先行了第165章 君上若無事,牧便先行了第454章 王子勿要被迷惑!秦人沒安好心!第515章 好,朕就喜歡你選二第51章 沐浴,新衣,薰香第420章 你吹的牛破了,憑甚要朕來修補?第444章 走罷,別看了,讓子彈飛一會!第252章 陛下因何起高臺第56章 郡縣制的提出!第275章 第270張 背刺第212章 無且可拜長安君爲師第403章 皇兄不是怕了罷?第460章 陛下就不怕玩火自焚,被捲土而來的第243章 趙姬:我怕,是真的!第477章 囂張跋扈的長安君第208章 君上,你又在玩甚?第346章 昨日,一定發生了什麼事第294章 荀子,新的馭民手段第447章 將軍,出事了!第269章 你這豎子!著急叫朕又有何事!(四第240章 命若在,一切皆在第301章 車同軌,行同倫,大名姚賈失上卿第386章 秉筆直書,不因個人好惡而篡改歷史第378章 陳勝出生地是在陽城第558章 天人之爭第237章 你既爲王,你說了算第222章 一萬人足矣嘮叨兩句,關於上一章!第72章 他習慣半夜刀人第59章 分封制和郡縣制之爭,開始了第565章 鬼谷子望天(大結局!)第532章 陛下!樊噲請爲先鋒!第234章 百鳥朝鳳,送天死,迎民生,只帝歸第498章 呂叔,你相信我嘛?第276章 汝三家如此,就不怕長安君乎?第298章 你告訴朕,是什麼事第208章 君上,你又在玩甚?第15章 論語十五列第440章 願爲使者,解今日之厄第216章 敢讓老子加班,統統去死!第181章 老六,纔是他荊軻本事第138章 王賁:反悔是鳥人第377章 赤帝劉季第32章 你手指怎麼回事?第414章 長安君府只有叫錯的名,沒有起錯的第400章 牧從不打必敗之戰第159章 一國丞相,爲他人走狗請假條第367章 傳令,全軍出擊!第191章 蓋聶出劍太快第215章 改變世界的事物第425章 他利用你,你恨他嘛?第45章 豎子誤我!第28章 朕怎麼會有如此癡愚之子?第404章 不必試探朕了,朕沒殺他第106章 賈無言,郡縣制定,始皇密談!第191章 蓋聶出劍太快第393章 不聽朕言,能聽你語?第229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第32章 你手指怎麼回事?第561章 殺人破軍者!楚人項羽!第420章 你吹的牛破了,憑甚要朕來修補?第424章 他扣你兵馬糧草,不還送你一個好兄第502章 四缺的張楚,路在何方呢?第89章 君上你不能只針對我啊?(求訂閱)第201章 朝堂巨震(八千字可求月票乎?)第117章 皇兄,我不在就挖牆腳是吧?第356章 陛下,楚妃要殺車府令大人!第10章 怎麼,說委屈你了?第486章 你沒做好打天下的準備,裝什麼逼啊第129章 今日嬴扶蘇,血染大鄭宮第494章 陛下焉敢如此欺辱我等?第298章 你告訴朕,是什麼事第172章 聶不會保護你這樣的人第394章 長安君,真是誠實啊第368章 乃公就不信射不死你!第42章 人無信,則不立!第347章 咸陽宮最受寵的十八公子第76章 李斯恍然大悟第89章 君上你不能只針對我啊?(求訂閱)第12章 你說你圖什麼呢?第36章 陛下,嬴成蟜要造反!第378章 陳勝出生地是在陽城第80章 大父真的老了第402章 一人如此,何天下乎?蒼生何辜第400章 牧從不打必敗之戰下一章稍微晚點第328章 鬼谷子意料之外的追蹤第229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第228章 爲讓天下再無貴賤之分(九千字更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开区| 仙游县| 崇礼县| 且末县| 淮阳县| 通州区| 浪卡子县| 延津县| 金沙县| 宁明县| 垣曲县| 上犹县| 津南区| 乌兰县| 大庆市| 宁河县| 邵阳县| 姜堰市| 石嘴山市| 岐山县| 大关县| 韶关市| 沙田区| 台湾省| 遵义县| 文安县| 双流县| 石楼县| 宣化县| 台南市| 邵东县| 广州市| 双流县| 三门县| 上高县| 喀喇| 梧州市| 西丰县| 锡林郭勒盟| 日照市| 观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