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9章 遷島民入內陸?

第99章 遷島民入內陸?

張定邊走了,爲了尋找舊部打聽倭寇的消息,他不惜親自去了福建沿海,據說當初張士誠與陳友諒的舊部,在出海後主要集中在那一帶生活,那裡也是倭寇的主要活動區域,每次倭寇上岸搶掠,幾乎都是從那裡開始。

不過張定邊這一走就是小半個月,而且一直沒有任何的消息傳來,剛開始李節還信心十足,認爲張定邊肯定會回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也不禁暗自懷疑,張定邊會不會是騙自己,走了就不回來了吧?

“小子,別再等張定邊了,說不定他真的不打算回來了,你來幫我看看這份加強海防的策略,還有沒有什麼可補充的?”湯和這天找到李節,把一份擬好的文書交給他道。

“這麼快?”李節接過文書也十分驚訝的道,加強海防可不是一句話的事,而是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影響,甚至這段時間湯和還派出不少人,親自去各地巡查了一番,以他的估計,最快也得花費一兩個月才能得出一個切實可行的策略。

“不快不行啊,上次倭寇來勢洶洶,而且顯然有備而來,我們卻連他們的主力都找不到,天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再來一次?”湯和說到這裡也嘆了口氣道。

上次倭寇來襲,幾乎把他們玩弄於鼓掌之中,爲此李節與湯和斷定,寧波府中肯定有人與倭寇暗通消息,而且這個人的身份還不低,否則不會把他們的行蹤掌握的那麼清楚,而倭寇之所以選擇他們到達寧波的第二天突襲金塘島,爲的就是向他們示威,打擊他們的士氣。

“對了,那個與倭寇私通的人查到了沒有?”李節沒有急著打開文書,而是再次關切的問道,斷定寧波府有人與倭寇私通後,湯和把蔣??與他手下的錦衣衛罵的狗血淋頭,限定他們在這個月底查到這個奸細,算算時間也快到期限了。

聽到李節提到奸細的事,湯和也氣的冷哼一聲道:“錦衣衛都是一幫廢物,平時叫的挺響,可到了用他們的時候,卻全都不頂用,到現在也沒能查出什麼有用的消息!”

李節聽到這裡也是暗自搖頭,蔣??上次受了重傷,自己還給他縫了幾針,但就算這樣,蔣??還是拖著傷體四處奔波查探,可惜那個奸細隱藏的極深,而且又涉及到寧波官場,自然更難查,所以一時間查不到也很正常。

當下李節打開湯和的加強海防策略,不過剛看到第一條他就皺起眉頭,因爲湯和爲了加強海防,竟然要在沿海一帶築城五十九座,所謂的城,其實就是堡壘,按照規模不同,裡面駐紮著不同數量的兵員。

可以說湯和就是用這五十九座堡壘,連接成一道海岸長城,堡壘在沿海一字排開,連成一張大網,只要倭寇來襲,附近堡壘的士卒就能快速出動,最大限度的阻攔倭寇殺進內地,從而減少朝廷的損失。

不得不說湯和的這個辦法雖然很笨,但也的確有效果,在原來的歷史上,他似乎就是這麼做的,而且修建的堡壘也十分堅固,據說後來戚繼光抗倭時,這些堡壘都還能發揮作用。

不過要修建這麼多的堡壘,花費肯定也不少,就算沿海一帶的州府大都比較富裕,這筆支出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而且修建堡壘也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期間萬一倭寇來襲,他們依然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

太被動了!這是李節對這第一條的看法,對倭寇光是採取守勢是不行的,畢竟你防守的再嚴密,也依然存在著一些漏洞,而且你可以防守一年、兩年,撐死了十年八年,但不可能永遠的被動防守下去,所以後來的倭寇纔會越鬧越厲害。

想到上面這些,李節也是暗自搖頭,隨後他又看向第二條,不過當看到這一條時,他卻“蹭”的一下站了起來,一臉堅決的擡頭道:“這條我不同意!”

“什麼你不同意?”正在悠閒的品茶的湯和聞言也是一愣道,他讓李節看這分文書,主要還是走個過場,畢竟李節是副使,這些事情也需要讓他表個態,卻沒想到李節竟然出言反對。

“將沿海島民內遷,這簡直就是斷絕百姓的生路,到底是誰想出的這種辦法?”李節也氣惱的指著文書上的第二條道。

這份加強海防的第二條簡直超出李節的想像,因爲它竟然是讓島民內遷,下面還列出哪些地方需要遷移,比如舟山島,島上的百姓有一萬多戶,將近四萬多人,竟然要全都遷到浙東各縣,只剩下一個昌國衛駐守,這簡直就是在斷絕百姓的活路,畢竟這些百姓靠海爲生,離開了家鄉,又該如何生活?

“這辦法怎麼了,沿海有人與倭寇勾結,老子纔想這麼一個辦法,將他們全都內遷,到時看還有誰能倭寇通風報信?”湯和聞言也是眼睛一瞪道,這個辦法可是他親自想出來的,本來他對自己的機智還十分得意,卻沒想到李節竟然如此反對。

“您這是因噎廢食!不能因爲沿海有人與倭寇私通,就把沿海一帶的百姓全都遷到內地去,這些人靠海爲生,去了內地如何生活?另外又要怎麼安置他們?這些全都是問題啊!”李節實在是哭笑不得,不過還是耐著性子解釋道。

“哼,老子這是一舉兩得,沿海一帶沒了百姓,倭寇也就搶無可搶,到時餓也能餓死他們!”湯和卻是眼睛一瞪,十分固執的道。

遷移沿海百姓到內地,這個政策在後世人看來可能十分的離譜,但在歷史上卻真實發生了,而且正是朱元璋和湯和做出的決定,比如以舟山爲例,島上三萬多人全都遷到浙東甚至是鳳陽,只留下昌國衛的幾千人用於防備倭寇之用。

“我……”李節聽到湯和的話也氣的想罵人,他也是第一次發現,湯和這老頭簡直太固執了,和他講道理根本說不通。

“湯爺爺,沐講大師那邊說不定很快就有消息,到時若是能查到倭寇的老巢,將他們一舉剿滅,到時也就不用再遷移百姓了,畢竟這種勞民傷財之事,除非逼不得已,否則還是不要做爲好!”李節最後還是強忍著怒火,再次軟言勸說道。

“不行,就算張定邊真的能找到倭寇老巢,可是清剿了這一批,難保日後還會出現另一批倭寇,爲長久計,遷移百姓進入內陸纔是正理!”湯和卻是毫不猶豫的拒絕道。

“我……我絕對不會同意這一條的!”李節終於忍不住了,當即也大聲反對道,發佈這條政令倒是簡單,可下頭卻關係到無數百姓的生計,到時若真是大遷移,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有無數人因此而家破人亡!

另外李節還想到,這條政令一出,也代表著大明徹底的放棄了大海,大明海禁達到一個頂峰,這可是影響到整個中華民族命運的大事,若今天他們做出這個決定,恐怕日後還不知道被多少人唾罵!

“小子,記住你的身份,你只是個副使,老子纔是正使,所以這件事我說了算!”湯和卻是搶過文書再次氣呼呼的道,說著轉身走,看樣子就要把這些策略發佈下去。

李節氣急,伸手一把抓住湯和的袖子阻攔道:“湯爺爺您不要逼我,這件事我無論如何都不會讓您去做的!”

湯和也沒想到李節竟然爲了一條政令,竟敢這麼和他說話,當即也氣的一把推開李節怒罵道:“滾開,老子做事還輪不到你來指手劃腳!”

李節也被湯和推的一個趔趄,撞到後面的桌子這才站穩身形,怒火攻心的李節本能抓起桌子上的硯臺怒吼一聲:“湯和,你要是真敢下這道政令,老子就和你拼了!”

看著李節舉著硯臺的模樣,湯和反而被氣樂了,隨即指著李節道:“小子你倒是長本事了,敢跟著陛下學扔東西了,來,我倒要看看你怎麼和我拼?”

李節看了看手中的硯臺,想起那天自己被朱元璋用硯臺砸的場景,臉上也有些尷尬,不過這也讓他冷靜下來了,當即臉色陰沉的盯著湯和道:“湯爺爺,你是我的長輩,我本不想把事情鬧的太僵,但您今天要是敢下這道政令,那可就別怪我翻臉無情了!”

“呦呵?你翻個臉讓我看看,這道政令我還下定了,你能拿我怎麼樣?”湯和這時也不急著走了,反而一臉好整以暇的看著李節道。

在別人眼中,李節是陛下的孫女婿,更是太子的心腹,前途不可限量,但在湯和眼中,李節對他根本形不成威脅,畢竟他可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從小和朱元璋一起光著屁股長大,再加上他又是開國功臣,別說李節了,就連太子朱標對他都得以禮相待。

只見李節這時站直了身子,目光幽幽的看著湯和道:“湯爺爺您戰功赫赫,又是陛下最信任的人,就算您今天真的下達了這個政令,我也不能拿您怎麼樣。”

“哈哈,小子你知道就好!”

湯和聞言也得意的大笑一聲,然而還沒等他笑聲落地,李節卻再次冷聲打斷他道:“可是湯爺爺您不要忘了,我身上有一樣東西卻是您比不了的!”

“什麼?”湯和這時也感覺不太對勁,以他對李節的瞭解,如果他不是有所依仗的話,絕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我今年才十六歲,和您孫子一樣大!”李節整了整衣衫,一副信心十足的表情繼續道,“而您?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您今年已經六十五歲了吧?”

“你到底想說什麼?”湯和這時的臉色也陰沉下來,因爲他隱約間已經猜到李節話中的意思了。

(本章完)

第443章 親小舅子第28章 帝心難測第296章 女子不得干政第821章 太子出京(上)第260章 皇權與相權之爭第769章 跟著我吧第748章 燕京港第169章 肯定沒好事第658章 金雞納樹皮第696章 偉大的貴族第526章 妃嬪殉葬?第787章 挑撥第249章 女兒家的書第155章 拜見四叔第588章 無法指認第189章 重啓馮勝第303章 玻璃溫室第101章 迎回歸德侯?第795章 周王朱橚第258章 李節後院起火第427章 又是美洲第266章 人約黃昏後第16章 朱元璋(求推薦收藏)第111章 妻過夫償第49章 大地的弧度第275章 開始賣書了第689章 援軍到了第693章 被俘的叔侄第323章 滅門案真相(下)第781章 再提削藩第430章 三兄弟第90章 魯王死了第166章 明船之災第198章 回家第16章 朱元璋(求推薦收藏)第699章 你們竟然用鋼鐵鋪路第393章 老朱取名第356章 公主有喜了第625章 首航(下)第684章 埋伏第565章 疑點重重第138章 智商有餘,情商不足第296章 女子不得干政第654章 出征第505章 從身邊人看高低第570章 自殺還是他殺?第15章 陛下就是天理第688章 攻略西域第433章 蒸汽機的實用第260章 皇權與相權之爭第777章 楊家突變(下)第543章 功高震主第245章 一本三國引發的風波第524章 藏匿中的朱允炆(二合一章節)第267章 攜手共遊第214章 姐夫和小姨子第407章 裡子和麪子第208章 初見蒲城郡主第790章 議論紛紛第353章 存款與放貸第253章 押送朱樉第621章 與楊士奇的交談第755章 又一批戰俘第341章 麻將的傳播第686章 誘餌第44章 打賭第728章 電力第414章 醫科(下)第661章 掙扎前行的使團第511章 臨終叮囑第521章 真的不見了第95章 萬夫不擋之勇第655章 錫爾河畔第817章 太傅第337章 學者與商人第521章 真的不見了第385章 女主內第55章 驚見黃子澄第144章 調戲朱玉寧第224章 居庸關第572章 太倉第274章 少一橫第714章 釋放人質第783章 抓捕朱梓(上)第605章 去鳳陽第649章 錦衣衛雷鳴第585章 找什麼東西第637章 叔侄密談(下)第345章 有用的猶太人第223章 雄姿英發的朱棣第167章 回程第598章 走大運的劉典吏第643章 瘸子帖木兒第844章 二十年後(下)第735章 好奇第394章 遷富戶入京第535章 聰明還是愚蠢第538章 流放美洲第44章 打賭第193章 老朱要吃餅
第443章 親小舅子第28章 帝心難測第296章 女子不得干政第821章 太子出京(上)第260章 皇權與相權之爭第769章 跟著我吧第748章 燕京港第169章 肯定沒好事第658章 金雞納樹皮第696章 偉大的貴族第526章 妃嬪殉葬?第787章 挑撥第249章 女兒家的書第155章 拜見四叔第588章 無法指認第189章 重啓馮勝第303章 玻璃溫室第101章 迎回歸德侯?第795章 周王朱橚第258章 李節後院起火第427章 又是美洲第266章 人約黃昏後第16章 朱元璋(求推薦收藏)第111章 妻過夫償第49章 大地的弧度第275章 開始賣書了第689章 援軍到了第693章 被俘的叔侄第323章 滅門案真相(下)第781章 再提削藩第430章 三兄弟第90章 魯王死了第166章 明船之災第198章 回家第16章 朱元璋(求推薦收藏)第699章 你們竟然用鋼鐵鋪路第393章 老朱取名第356章 公主有喜了第625章 首航(下)第684章 埋伏第565章 疑點重重第138章 智商有餘,情商不足第296章 女子不得干政第654章 出征第505章 從身邊人看高低第570章 自殺還是他殺?第15章 陛下就是天理第688章 攻略西域第433章 蒸汽機的實用第260章 皇權與相權之爭第777章 楊家突變(下)第543章 功高震主第245章 一本三國引發的風波第524章 藏匿中的朱允炆(二合一章節)第267章 攜手共遊第214章 姐夫和小姨子第407章 裡子和麪子第208章 初見蒲城郡主第790章 議論紛紛第353章 存款與放貸第253章 押送朱樉第621章 與楊士奇的交談第755章 又一批戰俘第341章 麻將的傳播第686章 誘餌第44章 打賭第728章 電力第414章 醫科(下)第661章 掙扎前行的使團第511章 臨終叮囑第521章 真的不見了第95章 萬夫不擋之勇第655章 錫爾河畔第817章 太傅第337章 學者與商人第521章 真的不見了第385章 女主內第55章 驚見黃子澄第144章 調戲朱玉寧第224章 居庸關第572章 太倉第274章 少一橫第714章 釋放人質第783章 抓捕朱梓(上)第605章 去鳳陽第649章 錦衣衛雷鳴第585章 找什麼東西第637章 叔侄密談(下)第345章 有用的猶太人第223章 雄姿英發的朱棣第167章 回程第598章 走大運的劉典吏第643章 瘸子帖木兒第844章 二十年後(下)第735章 好奇第394章 遷富戶入京第535章 聰明還是愚蠢第538章 流放美洲第44章 打賭第193章 老朱要吃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巍山| 洛宁县| 综艺| 开鲁县| 丘北县| 平潭县| 洛浦县| 临西县| 洮南市| 陇西县| 三河市| 外汇| 鞍山市| 丹东市| 宽城| 垦利县| 平果县| 蕉岭县| 旺苍县| 茌平县| 海门市| 湄潭县| 攀枝花市| 平乐县| 郸城县| 仙居县| 蒲江县| 吴川市| 玉环县| 荥经县| 六盘水市| 来凤县| 赣榆县| 房产| 盐池县| 祁阳县| 武安市| 长阳| 禹州市| 军事|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