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6章 明船之災

第166章 明船之災

“降下旗號!”隨著李節的一聲令下,上百艘戰船也紛紛降下大明的旗號,而在他們前方,就是一片廣闊的陸地,一眼看不到盡頭,不知道的人可能還會以爲這是塊大陸,實際上這裡正是倭國的九州島。

“全速前進,所有水上的船隻一率擊沉!”李節再次吩咐道,方關也立刻答應一聲,當即下去準備,而李節則手扶船舷看著遠處的九州島,心中也頗爲激動。

九州本來是中原大地的古稱,可是倭國也不知道出於什麼心思,竟然也把一座島稱爲九州,雖然他們解釋說是島上有九個令制國,但依然讓李節感覺心裡噁心。

“等到打下整個九州島後,一定把這裡的名字給改了!”李節目光如炬的自語道,也許是和老朱相處久了,他的性格也不知不覺受到一些影響,有些事情上也變得頗爲霸道。

“李伴讀,聽說此行之後你就要回去了?”正在這時,背後忽然有人走上前問道。

李節回頭,只見張定邊一身鎧甲的走了過來,經過戰爭的洗禮,張定邊似乎也徹底的恢復了當年那個鐵血猛將的風采,整個人站在那裡不怒自威,再也沒有之前那種慈眉善目的感覺了。

“不錯,我能做的都做了,接下來的路,就要靠你們自己走下去了!”李節淡笑著點頭道。

聽到李節的話,張定邊也露出不捨的表情,他們能走到現在這一步,也多虧了李節的指點,他知道李節有私心,甚至可能是在利用他們,但張定邊等人也都是心甘情願,因爲這是他們自己選擇的路,至少現在他們能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張將軍,前面就是九州島的肥前國,現任守護名叫今川了俊,此人也是倭國北朝任命的九州探題,主要是負責鎮壓九州島上的南朝勢力,現在已經取得很大的進展,南朝勢力大勢已去,北朝很可能會統一九州島,而肥前就是今川了俊的大本營,不知將軍您可有信心攻破這裡?”李節感覺氣氛有些傷感,於是轉移話題道。

肥前國是僅次於對馬島的倭寇大本營,或者說去往對馬島的倭寇,絕大部分都是從肥前國出發,當初大明曾經派使節來這裡,要求當時掌控這裡的懷良親王約束倭寇,結果對方竟然扣押了大明使節,而且還殺了五人,氣的老朱差點想要發兵攻打倭國。

不過現在懷良親王已經死了,肥前國落到北朝手中,今川了俊就是北朝中的權臣之一,現在已經佔據了九州島的大部分,島上本來有大內氏、大友氏和少貳氏,不過現在除了少貳氏依然忠心南朝外,其它兩個都已經投靠了北朝。

“李伴讀放心吧,我已經將九州的情況摸透了,肥前國這裡位置重要,距離對馬島又近,更是島上的政治、經濟中心,只要打下這裡,就能威懾島上的倭人,另外我們後方的援軍也快要到了,到時也不用擔心倭人的反撲!”張定邊再次一笑道,他已經摸清了倭人的虛實,所以對這次進攻九州島也有著絕對的信心。

李節聞言也點了點頭,雖然整個計劃是他設計的,但是在一些細節的施行上,卻還需要別人去做,比如高麗的事,就是蔣??和朱棣幫他補漏,現在倭國的事也不需要他來插手,畢竟像打仗這種事,一百個他捆在一起也比不上張定邊和鄒普勝這些人。

說話之時,李節他們的船隊也終於來到了肥前國的沿海,一些打漁運輸的小船看到這支龐大的船隊也全都嚇呆了,甚至連逃跑都忘了。

對於這些人,李節沒有任何的憐憫,直接命戰船撞了過去,之前他讓人降下大明的旗號,本就是在暗示所有人,現在他們已經不是大明的海軍,而是一隻類似倭寇的海盜,只不過目標由大明變成了倭國。

肥前國本來就是倭寇的大本營之一,這裡靠著倭寇的搶掠也發了橫財,屬於九州島最富裕的地區之一,所以這裡也養了一支規模不小的水軍,不過他們事先卻沒有任何的準備,當發現大明的海軍時,他們才倉促出海迎敵。

然而海軍是一個技術兵種,裝備上的差距根本不是個人的勇武能彌補的,這些倭人的小船面對大明的戰船,簡直就像是三歲的孩童面對一個成年壯漢,根本沒有任何還手之力,更何況大明的戰船還裝備了火炮、牀弩這種遠程武器。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大明現在的海軍幾乎是無敵的,哪怕是歐洲,現在的海軍也要百年後才能超過大明,更別說小小的倭國了,所以方關這上百條戰船來到倭國,只要補給跟得上,他完全可以碾壓整個倭國的水軍。

僅僅半天時間,迎敵的倭人水軍就被徹底消失,隨後方關命水軍一字排開,火炮輪流轟擊港口,把早就趕到港口的倭人軍隊炸的人仰馬翻,張定邊他們趁亂登陸,集結成大軍之後直接殺向肥前國太宰府,那裡也是九州島最大的城市。

李節看著張定邊等人已經殺散了岸邊的倭人軍隊後,並且殺向島內後,這纔再次下令道:“沿岸北上,毀掉所有港口!”

“是!”方關也毫不猶豫的再次答應道,他知道李節這是要立威,即是給倭國的一個警告,另外也是爲張定邊他們分散一些壓力,畢竟海邊的港口毀了,島上的許多勢力恐怕也很難集結在一起共同對付張定邊他們。

上百艘戰船一路北上,沿岸的港口紛紛被他們擊毀,一時間整個九州島的沿海也陷入到一片火海之中,雖然李節讓人降下了旗號,但有見識的人肯定都能猜到他們的來歷,畢竟也只有大明纔有這樣的實力。

不過李節絲毫不擔心這樣做的後果,就算是事後倭人向大明告狀,只要他咬死了不承認就行了,反正倭國也沒有證據,更何況背後還有老朱給他撐腰,正所謂匹夫無罪、懷壁其罪,自從知道倭國有銀礦後,整個倭國都已經被老朱視爲囊中之物了。

最後李節他們的船隊一直殺到關門海峽,這裡是九州島與本州島的咽喉要道,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現在由大內氏掌管,海峽兩岸都有設有港口,來往的船隻川流不息,可以說是倭國最繁忙的海上通道。

然而當李節他們的船隊到達這裡後,所有海上的船隻全部被擊沉,兩岸的港口也被焚爲一炬,等到大內氏的當代家主大內義弘趕到時,卻只看到了兩岸的焦土,至於那隻船隊卻早就已經離開了,這讓大內義弘這個有名的武將也氣的哇哇直叫,但卻沒有任何辦法。

這一天可以說是九州島最爲黑暗的一天,當地的倭人也終於體會到大明沿海百姓的恐懼,因爲有人認出行兇的船隻是明朝的船隻,所以後來有人將這一天稱爲“明船之災”,而這一天也揭開了九州島新的序幕。

毀掉了關門海峽後,李節這才命船隊回航,當他們趕到太宰府的外海時,張定邊那邊也已經結束了戰爭,太宰府雖然是九州島最大的城市,但放在大明依然只是座不起眼的城市,張定邊他們的豐富的攻城經驗,所以很快就攻破了太宰府,並且將城中來不及逃跑的今川了俊活捉。

當然了,這次張定邊他們也是佔了突襲的便宜,島上的倭人根本來不及反應,所以才被他們佔據了太宰府,不過接下來張定邊他們肯定會面臨著倭人的猛烈反撲,這些就要靠張定邊他們自己了,李節也只能讓人將後方的物資運來,好讓他們做好守城的準備。

做完這些後,李節也終於命令方關的船隊返回對馬島,不過他在對馬島也只是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立刻乘船準備返航,老朱之前給他下了詔書,讓他儘快做完這邊的事情回南京。

想到要回南京了,李節也有些無奈,因爲老朱這次讓他回去,原因就是爲了遷都的事,老朱準備讓朱標親自去巡視開封、洛陽等地,看北方哪座城市更適合當做首都。

也就是說,李節可能纔剛回南京,就要準備和朱標一起出巡去北方,連一點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對此李節也十分無奈,不是他喜歡勞累,而是老朱逼著他幹活,簡直比後世的資本家還要可惡。

不過想到朱標,李節又有些擔憂,本來他還打算回南京後,找個機會讓朱標把身上的肥肉減下來,畢竟他那麼胖,身體肯定會出問題,再加上爲了遷都勞心勞力,萬一真的像歷史上那樣發病,以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恐怕就真的救不回來了。

可是現在老朱催的這麼急,李節也在擔心自己回南京後,根本沒時間讓朱標減肥,所以李節這段時間也十分著急,朱標可是他的老丈人,也是他最大的靠山,萬一他真的出事,那他之前的努力可就全都白費了,說不定還要回頭去抱朱棣的大腿,可朱棣那個暴脾氣絲毫不比老朱差,跟在他身邊纔是真正的伴君如伴虎。

(本章完)

第343章 張定邊談合作第767章 船上第650章 統兵的人選第438章 惡人先告狀第582章 機遇與風險第422章 蔣瓛的意見(上)第836章 朱橚與朱權逃回來了第743章 黃二與狗頭金(中)第736章 張定邊的侄孫第600章 彈劾第77章 哭泣的工匠第337章 學者與商人第238章 老朱被說動了第310章 朱雪晴的幫助第378章 風暴(下)第115章 又見朱玉寧第31章 詹事府左司諫第434章 朱棣借錢第253章 押送朱樉第151章 李成桂之子第321章 聰明人做傻事第508章 權力的限制與平衡第78章 老狗第202章 大移民與戶籍制第301章 郭惠妃第118章 即將改朝換代的高麗第425章 拆分計劃第321章 聰明人做傻事第307章 驚見方孝儒第426章 瘴氣第434章 朱棣借錢第725章 改變方法第402章 求真書院分院第122章 公侯還鄉與鐵冊軍第330章 是否出城?第302章 寧王朱權第789章 削藩(下)第217章 蒲城的狐貍尾巴第553章 削藩(下)第275章 開始賣書了第785章 抓捕朱梓(下)第183章 歷史上的“敏敏郡主”第76章 殿下要害死潭王嗎?第353章 存款與放貸第564章 監察院的問話第783章 抓捕朱梓(上)第34章 太子家事第525章 京城中的暗流第27章 紙包彈第320章 尾巴藏不住了第560章 驚天大案第623章 首航(上)第606章 示警第248章 吹牛一時爽第114章 殺手鐗第278章 周掌櫃第631章 新事物第84章 叫聲姐夫聽聽第437章 毆打皇族第755章 又一批戰俘第301章 郭惠妃第81章 似曾相識的一幕第205章 人口過盛怎麼辦?第295章 我姓朱第535章 聰明還是愚蠢第658章 金雞納樹皮第106章 擊掌爲誓第369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上)第710章 進京第373章 兄弟間的爭鬥第131章 李節的誠意第77章 哭泣的工匠第493章 誰給他們的膽量?第840章 問題解決第788章 削藩(上)第526章 妃嬪殉葬?第610章 腐儒第178章 海運搞起來第238章 老朱被說動了第347章 新寶鈔第430章 三兄弟第728章 電力第158章 攻破對馬島第174章 上陣父子兵第759章 劫信(下)第527章 你聽錯了第152章 更大的支持第62章 插手皇孫的教育第58章 再差能差的過我?第344章 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第781章 再提削藩第417章 老御醫的憤怒第593章 證據確鑿第328章 城北不對勁第443章 親小舅子第500章 好鬥的讀書人第107章 公主要出宮第256章 教坊司第756章 錦衣衛的進展第446章 壽宴上的小插曲
第343章 張定邊談合作第767章 船上第650章 統兵的人選第438章 惡人先告狀第582章 機遇與風險第422章 蔣瓛的意見(上)第836章 朱橚與朱權逃回來了第743章 黃二與狗頭金(中)第736章 張定邊的侄孫第600章 彈劾第77章 哭泣的工匠第337章 學者與商人第238章 老朱被說動了第310章 朱雪晴的幫助第378章 風暴(下)第115章 又見朱玉寧第31章 詹事府左司諫第434章 朱棣借錢第253章 押送朱樉第151章 李成桂之子第321章 聰明人做傻事第508章 權力的限制與平衡第78章 老狗第202章 大移民與戶籍制第301章 郭惠妃第118章 即將改朝換代的高麗第425章 拆分計劃第321章 聰明人做傻事第307章 驚見方孝儒第426章 瘴氣第434章 朱棣借錢第725章 改變方法第402章 求真書院分院第122章 公侯還鄉與鐵冊軍第330章 是否出城?第302章 寧王朱權第789章 削藩(下)第217章 蒲城的狐貍尾巴第553章 削藩(下)第275章 開始賣書了第785章 抓捕朱梓(下)第183章 歷史上的“敏敏郡主”第76章 殿下要害死潭王嗎?第353章 存款與放貸第564章 監察院的問話第783章 抓捕朱梓(上)第34章 太子家事第525章 京城中的暗流第27章 紙包彈第320章 尾巴藏不住了第560章 驚天大案第623章 首航(上)第606章 示警第248章 吹牛一時爽第114章 殺手鐗第278章 周掌櫃第631章 新事物第84章 叫聲姐夫聽聽第437章 毆打皇族第755章 又一批戰俘第301章 郭惠妃第81章 似曾相識的一幕第205章 人口過盛怎麼辦?第295章 我姓朱第535章 聰明還是愚蠢第658章 金雞納樹皮第106章 擊掌爲誓第369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上)第710章 進京第373章 兄弟間的爭鬥第131章 李節的誠意第77章 哭泣的工匠第493章 誰給他們的膽量?第840章 問題解決第788章 削藩(上)第526章 妃嬪殉葬?第610章 腐儒第178章 海運搞起來第238章 老朱被說動了第347章 新寶鈔第430章 三兄弟第728章 電力第158章 攻破對馬島第174章 上陣父子兵第759章 劫信(下)第527章 你聽錯了第152章 更大的支持第62章 插手皇孫的教育第58章 再差能差的過我?第344章 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第781章 再提削藩第417章 老御醫的憤怒第593章 證據確鑿第328章 城北不對勁第443章 親小舅子第500章 好鬥的讀書人第107章 公主要出宮第256章 教坊司第756章 錦衣衛的進展第446章 壽宴上的小插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城| 镇远县| 留坝县| 宜兴市| 万宁市| 大冶市| 津南区| 象州县| 响水县| 始兴县| 贺兰县| 宿州市| 汤原县| 革吉县| 芦山县| 保德县| 化州市| 梧州市| 苏尼特右旗| 鱼台县| 海阳市| 五峰| 阳山县| 霍邱县| 安宁市| 齐河县| 洮南市| 哈尔滨市| 晋州市| 会宁县| 周至县| 准格尔旗| 右玉县| 福建省| 南汇区| 柘荣县| 安顺市| 高邮市| 鹤山市| 阿克苏市| 湘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