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九十二章 遷都(一)

“遷都。”

申相說出了兩個字。

遷都?

聽完申相的話,天子宜臼和申侯都不由得睜大了眼睛望著他。

“遷都?你說遷都就能夠解決當下的危機,這是爲何?”申侯疑惑的問道。

“對,遷都可以解決當下所有的危機。”申相肯定的說道。

“說說你的理由。”天子宜臼也來了興趣。

“王上、君上,當下鎬京確實已經不適合王室繼續生存,原因有三,一個就是自此犬戎襲擊了鎬京之後,這裡可以說是屍橫遍野,惡臭不已,雖說已經過去了好長時間,但是這鎬京的空氣中始終存留著一股腐朽的味道。”

聽完申相的話,天子宜臼重重的點點頭:“你說的很對,當下的鎬京確實已經不是當年的鎬京了,這種味道實在是太難聞了,孤王一點都不想呆在這裡。”

申相繼續道:“這只是其一。其二就是自此犬戎襲擊鎬京之後,整個關中的防禦能力已經大不如從前。王上也知道,犬戎的這次南下,對整個關中的影響是很大的,不但破壞了我們的西北拱衛,而且連北方的許多國家也被消滅了。可以說,今後犬戎的南下之路完全被打開,使得鎬京幾乎沒有什麼屏障。”

“確實是這樣。”申相的話讓申侯深有感觸,“哎--,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其實申侯想說要不是自己引狼入室,周王室何至於此。但話到嘴邊,他還是忍住了沒有說。

意氣用事往往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惡果。

當下的申侯完完全全的意識到了自己的私心給王室造成的惡果。

“這第三就是犬戎確實不是一個善茬,完完全全是一幫貪得無厭的小人。不但屠殺我關中百姓,損毀我鎬京都城,現在還要打壓我王室的威望。若真的像他們所要求的那樣,我王都要前往北山大營道歉,那今後王上的威嚴何在?還拿什麼來統御天下呢?”申相繼續道。

聽完申相的話,天子宜臼和申侯都不說話了。當初只是爲了出一口惡氣,聯合犬戎進攻鎬京,誰會知道這犬戎竟然是如此無奈的戎狄部落呢?

很顯然他們是被申相的話觸動了,而且是深深的觸動了。

“你說的很有道理,鎬京確實不能在待下去了。”許久天子宜臼說道,“不過,離開鎬京我們該當前往哪裡呢?”

其實這也是申侯所關心的問題。

當年,周文王滅崇國後,在灃水西岸營建豐京(今西安西南),將都城從岐周遷至豐京;周武王時在灃水東岸建立了鎬京,即《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篇載:“考卜維王,宅是鎬京“。豐京是宗廟和園囿的所在地,鎬京爲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合稱豐鎬。

也就是說,在周王室成立之初,一次性建立了兩座都城,一個叫豐京,一個叫鎬京。

如果離開鎬京,豐京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問題在於豐京也在關中。

在當下關中四面受敵的情況下,如果鎬京危機重重的話,豐京也好不到那裡去。

離開了豐鎬之地,周王室該遷往哪裡呢?

“洛邑。”申相說道。

洛邑?

聽完申相的話,天子宜臼和申侯都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當年武王伐紂成功後,就著手在國家的中央建立新都,於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王朝。兩年之後,武王疾歿,周成王繼位。接著,周公奉旨東征平叛,營建成周城。

由此可見,這座洛邑城的建設也是有些年份了,一直閒著沒用。

現在鎬京四面受敵,岌岌可危,也該想想這座長期閒置的洛邑城了。

“王上,洛邑城地處山東各國的中央,四周有晉國、齊國、宋國等國家的保護,如果王室遷址洛邑,根本不用重新冊封拱衛的國家,就可以抵擋北方戎狄的襲擾,可保天子無憂,羣臣無憂。”申相繼續說道。

這倒也是,反正當下的周王室已經無路可走了,洛邑也許是最佳的選擇了。一則洛邑城早就建好,遷都洛邑可以說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需要費太大的勁;二則洛邑的周邊有晉國、齊國等東方大國守護著,遷到了洛邑,還用擔心戎狄嗎?三是洛邑地處中原之地,交通方便,說走就走。到時候天子巡查各國,那是多麼方便的事情啊!

當然了,當下的周王室天子和大臣已經被犬戎搞得頭暈腦脹了,只要能夠離開鎬京這個是非之地,一切都好說。所以想什麼事情都望好處想。

其實當他們遷徙到了洛邑,還不如待在鎬京。

當然了那是後話,當下的周天子和大臣是不會想到的。

“好--,孤王覺著此事可行,申侯以爲如何?”聽完申相的話,天子宜臼當下表態道。

都這個時候了,申侯還能說些什麼呢?

“王上,其實遷往洛邑此事可行,不過這平常人家搬個家都是十分費事的事情,這遷都乃是大事,一旦動靜起來,時間長,事情多,從關中前往洛邑,一路上要經過好多的地方,再加上天子遷都本來就是天下少有的大事,恐怕天下所有的諸侯以及關中周邊的戎狄也會跟著行動的。王上要千萬慎重啊!”申侯的話那是有潛臺詞的。

這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當下犬戎正在跟王室鬥勁,一旦你周王室不聽話,敢在這個時候弄出遷都這麼一件事情來,小心人家趁著你們遷都的機會,半路要了你們的命。

到時候,都沒有遷成,結果連命都沒了。

“君上所言極是,臣所擔心的也正是此事,如果王上決定遷都的話,臣建議萬萬不要倉促行事,一定要把所有的事情想得非常完整,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會影響到遷都大事。當然了,在當前這種情況下是絕對不能遷都的,犬戎大軍還在城外,我們更是不能貿然遷都的。”雖然遷都這事情是申相提出來的,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天子宜臼和申侯答應的會如此之快。

當然這個時候的周王室是不能跟宣王時期的周王室相提並論的,雖說是王都,其實並沒有多少大臣和諸侯,只要天子宜臼和申侯決定了,事情基本上就通過了。

“你說的很對,孤王決定了,這都城一定要從關中遷走,而且是越快越好。申侯,你多想想辦法,採取更加穩妥的辦法做好此事,讓孤王儘快離開這個討厭的地方。”天子宜臼對申侯說道,“不管你想什麼辦法,先把城下那幫討厭的犬戎給我趕走。”

“諾--,臣領命。”申侯答道。

隨後帶著申相走出王宮。

第一百八十二章 自己的事情自己辦第二百三十七章 你命休矣第四百零一章 虢石父的真實意圖第四百九十一章 休想第五百零七章 火海第四百八十七章 洞穿你的小心思第四百一十八章 要回我的虢國第五十四章 風雪犬丘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卿士這個官職第五百二十六章 被抓的姜源第一百五十五章 機會來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時機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九章 撤出百姓第四百八十六章 關西侯嬴康第二十章 秦戎大戰 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被迫殺敵第三百零二章 前往虢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豐戎同意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靠門的位置第一百八十八章 寡人也要享享清福第七十二章 我帶你縱馬馳騁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鍵時刻用絕招第九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敵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跟秦人決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答與辯第二十九章 水源的牧場第一百一十六章 秦使覲見第七十八章 煎熬第一百九十二章 問題擺明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出發第三百零五章 國事家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遭到了埋伏第四百四十五章 稱霸的猴子第五十五章 底牌第一百五十五章 機會來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諸侯的嘲笑第八十一章 我的條件第二百八十九章 用秦人打仗第四百一十八章 要回我的虢國第八十八章 說服大家其實沒那麼容易第四十二章 焦急的等待第一百六十九章 婚禮第三百九十一章 遭到了埋伏第七十三章 我見過你的悲傷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甘心的豐戎第三百八十一章 陣前理論第四百八十二章 外來人員第八十六章 隴川往事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子答應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郎中不好找第四百零二章 天子的興趣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到散國第三百三十三章 送你一份大禮第三百二十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七十五章 答謝之宴 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宗伯的勸告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國的公主第二百一十三章 君臣徹夜長談第三百零七章 讓秦人去打仗第三十三章 西垂大夫第二百一十六章 早做準備還是好第二百一十八章 建國這事有些難第二百零二章 臨終遺言第一百四十五章 真的要走了第八十二章 我相信你第三百八十八章 宏偉計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錯過可就沒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留他一個活口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口涼氣第三百三十八章 岐山地震第三百五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三十八章 意想不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是一門藝術第三百四十四章 擴大城池規模第四百二十七章 答應你的要求第三百一十二章 一連串問題第三百六十四章 背後有黑手第四百三十一章 尋訪褒姒第五十六章 等不來的消息第一百二十二章 激將第六十二章 回家第四百二十九章 機遇與危險並存第三百三十一章 亳戎大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頭頂冒汗了第三百一十章 天子詔令第九十五章 蕩社的進攻第一百七十三章 減少一半糧草第二十四章 秦戎大戰 八第二百四十八章 虢國來人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刺客第二十四章 秦戎大戰 八第四百四十三章 困難常在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話第四百三十七章 營救褒姒(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蹂躪王宮第三百五十五章 散國有私心第三百零三章 辰邑歸屬第四百零二章 天子的興趣第二百五十三章 恐怖的草叢第七十六章 答謝之宴 下
第一百八十二章 自己的事情自己辦第二百三十七章 你命休矣第四百零一章 虢石父的真實意圖第四百九十一章 休想第五百零七章 火海第四百八十七章 洞穿你的小心思第四百一十八章 要回我的虢國第五十四章 風雪犬丘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卿士這個官職第五百二十六章 被抓的姜源第一百五十五章 機會來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時機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九章 撤出百姓第四百八十六章 關西侯嬴康第二十章 秦戎大戰 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被迫殺敵第三百零二章 前往虢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豐戎同意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靠門的位置第一百八十八章 寡人也要享享清福第七十二章 我帶你縱馬馳騁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鍵時刻用絕招第九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敵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跟秦人決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答與辯第二十九章 水源的牧場第一百一十六章 秦使覲見第七十八章 煎熬第一百九十二章 問題擺明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出發第三百零五章 國事家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遭到了埋伏第四百四十五章 稱霸的猴子第五十五章 底牌第一百五十五章 機會來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諸侯的嘲笑第八十一章 我的條件第二百八十九章 用秦人打仗第四百一十八章 要回我的虢國第八十八章 說服大家其實沒那麼容易第四十二章 焦急的等待第一百六十九章 婚禮第三百九十一章 遭到了埋伏第七十三章 我見過你的悲傷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甘心的豐戎第三百八十一章 陣前理論第四百八十二章 外來人員第八十六章 隴川往事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子答應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郎中不好找第四百零二章 天子的興趣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到散國第三百三十三章 送你一份大禮第三百二十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七十五章 答謝之宴 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宗伯的勸告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國的公主第二百一十三章 君臣徹夜長談第三百零七章 讓秦人去打仗第三十三章 西垂大夫第二百一十六章 早做準備還是好第二百一十八章 建國這事有些難第二百零二章 臨終遺言第一百四十五章 真的要走了第八十二章 我相信你第三百八十八章 宏偉計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錯過可就沒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留他一個活口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口涼氣第三百三十八章 岐山地震第三百五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三十八章 意想不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是一門藝術第三百四十四章 擴大城池規模第四百二十七章 答應你的要求第三百一十二章 一連串問題第三百六十四章 背後有黑手第四百三十一章 尋訪褒姒第五十六章 等不來的消息第一百二十二章 激將第六十二章 回家第四百二十九章 機遇與危險並存第三百三十一章 亳戎大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頭頂冒汗了第三百一十章 天子詔令第九十五章 蕩社的進攻第一百七十三章 減少一半糧草第二十四章 秦戎大戰 八第二百四十八章 虢國來人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刺客第二十四章 秦戎大戰 八第四百四十三章 困難常在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話第四百三十七章 營救褒姒(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蹂躪王宮第三百五十五章 散國有私心第三百零三章 辰邑歸屬第四百零二章 天子的興趣第二百五十三章 恐怖的草叢第七十六章 答謝之宴 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辰区| 合作市| 英山县| 普兰县| 霍山县| 上蔡县| 福海县| 绥芬河市| 永济市| 苍山县| 嘉峪关市| 延长县| 贵港市| 商水县| 凤台县| 社旗县| 磴口县| 富民县| 资源县| 商河县| 莱州市| 平远县| 中宁县| 台东市| 怀安县| 临漳县| 垦利县| 池州市| 鄂州市| 理塘县| 石屏县| 凤山市| 来安县| 库尔勒市| 孟连| 昆明市| 萨嘎县| 榆社县| 东宁县| 类乌齐县|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