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1章 始皇帝:其他的都不是事!

一行人衆星捧月般把鄭妃迎進屋內,這才發現剛纔出去的匆忙,還沒來得及收起地上散亂的東西。羋姬等人,剛想上前收起,鄭妃就不由輕輕舉手,制止了大家的動作。

她有些好奇地看著一旁放著的兩大雪白包棉絮,走過去,伸手摸了摸。

蓬鬆,柔軟,舒適。

“這是何物?”

鄭妃有些詫異地看向扶著自己手臂的月姬。

“回大母,殿下管此物叫棉花,是來自西域的一種奇物,據說此花開的時候,遍地雪白,宛若白雲,十分好看。不過殿下最看重的,還是它的功用……”

說到這裡,月姬指著屋子裡擺設著的棉被和棉襖,挨著解釋道。

“地上鋪著的,叫棉被,旁邊放著的叫棉襖……”

其實,不用月姬解釋,鄭妃也能猜出幾分,畢竟,這玩意兒的形狀在那裡擺著呢。

鄭妃走過去,挨著用手試了試。

上好的絲綢被面,裡面填上雪白的棉花,哪怕只是做了一半,依然能夠想象得到蓋上身之後的舒適。然後又捏起被角,湊過去聞了聞。

沒有半點異味,反而帶著一股柔和溫暖的氣息。

“好東西!”

鄭妃忍不住臉上浮現出笑容。

說完,興致勃勃地湊在一旁鋪著的毯子上坐下,招呼羋姬和一衆孫媳婦。

“也別讓人收拾了,老身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大家大家一起坐下,用這棉花,做做被褥和衣服……”

見鄭妃對這個感興趣,自然沒有人敢駁了她的興致,紛紛湊過來,跟著做活,因爲這個,氣氛反而逐漸輕鬆起來。

月姬是真幫不上忙,很自覺地又跑到邊上,去紡自己的棉線了。

好在,因爲趙郢的指點,如今已經能紡得似模似樣,中規中矩,又因爲身段柔和,本身就精通月氏的舞蹈,故而手臂揚起間,說不出來的賞心悅目。

鄭妃不由詫異地看了過去。

“此物,竟然還能紡紗?”

若是隻能簡單地做填充保暖之物,鄭妃倒也不覺得什麼,畢竟,若是隻能用來填充保暖之物,固然算得一件奇物,但若是能用來紡紗,那意義就截然不同了。

因爲,能紡紗,就意味著可以用來織布,能用來織布!

能織布,那就意味著,這玩意兒,極可能是能與蠶桑並列的國之重器!

“能紡紗,而且比蠶繭更方便,郢兒說,此物還可以織成布匹,雖然與絲綢比起來,稍顯粗糙,但是卻比麻布柔和舒適了許多,而且粗實耐用……”

羋姬話沒說完,鄭妃已經臉色大變。

“此物——造價幾何?”

羋姬哪裡懂這個啊,有些茫然地搖了搖頭。

反倒是一旁的王南,笑著接話道。

“具體的還不知道,不過聽夫君說,此物高產,尋常的五口之家,只需要半畝多的棉花,就足以支撐一家之用……”

鄭妃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她雖然不怎麼關心國家大事,但也知道,若是此言當真,那對大秦來講,無異於天降祥瑞。

因爲,如今的大秦,衣物只來源於兩種,一是桑,一是麻。

爲了保證足夠的布匹,大秦朝廷甚至還做出詳細的規定,大秦的百姓每家每戶,必須種植多少桑麻,織出多少布匹,用來繳稅。

多了獎勵,少了就要處罰!

種桑養蠶,再到織成絲綢,這中間耗費的時間和精力,都極爲可觀,故而,價格不菲,尋常百姓,根本穿用不起,而麻,雖然便宜,但是舒適程度,就不用講了。

而今,忽然冒出來一個棉花。

聽起來,甚至比麻都要實惠,讓她怎麼不激動?

“此言當真?”

鄭妃下意識地脫口而出。

“南兒以前沒見過此物,也沒聽人說起過,不過夫君昨天晚上是這麼說的,想來應該不會有什麼差錯……”

鄭妃聞言,笑著用力點了點頭。

“既然是郢兒說的,那就一定是了!想不到,世間竟然還有如此奇物,真是好東西啊——”

說到這裡,鄭妃忍不住環顧衆人,笑著道。

“怪不得郢兒那臭小子,天天惦記著西域,慫恿陛下對西域用兵,原來西域有這麼多好東西——這要是讓陛下知道了,不知道心中該有多歡喜……”

想到這裡,鄭妃越發來了精神。扭頭對跟隨而來的女官吩咐道。

“去,通知陛下,就說郢兒又從西域找來了一樣叫棉花的好東西,可以織布,可以防寒,而且經濟實惠,成本可能不及種桑養蠶的一成……”

女官聞言,當即興沖沖地去了。

“來,大家一起動手,爭取在陛下到來之前,先做出一套樣子來……”

聽聞陛下待會要親自來檢驗成果,大家也不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爲了加快進度,羋姬甚至叫來了府上幾個專門負責府上女紅的丫鬟婆子。

畢竟,跟人家相比,她們這羣人,都算是玩票性質的,人家那纔是專業。

果然,有幾位丫鬟婆子的加入,做活的速度,頓時加快了許多。不僅很快按照羋姬和王南的要求,做好了棉被,甚至還做出一件所謂的棉襖。

大秦都是穿袍子,這件棉襖,其實是一件棉大衣,算是趙郢昨天突發奇想,隨手畫出來讓人做的。

算是對前世的一種紀念。

……

皇宮裡面。

始皇帝和趙郢正聽著治粟內史騰、少府史祿,彙報著今年賦稅的收成。

“……今年上半年,雨水不多,雖然影響了些許的收成,但不少地方蠶繭的收成比以往高了半成,從各地已經完成的賦稅來看,布帛應該會比往年高出半成……”

說到這裡,治粟內史騰不著痕跡地掃了一眼皇長孫趙郢,繼續沉聲道。

“不過,今年朝廷布帛的壓力卻比去年更加緊張——河西郡耗量過大,一郡之地,就佔據了朝廷布帛開始的一成,加上安北郡那邊,天寒地凍,眼看入秋在即,恐怕也要再多添置兩件禦寒的夾衣……”

說著,又一臉幽怨地掃了他一眼。

要不是這位皇孫殿下太折騰,遇到這種豐收的年份,自己何至於愁得頭髮都揪得又稀疏了幾分啊。

趙郢:……

就連一向比較親近支持趙郢的史祿,都不得不硬著頭皮道。

“咳——河西那邊確實耗費有點大,要不,我們稍微擠一擠?”

趙郢:……

怪不得你們兩個管錢的,今天齊刷刷地來宮裡了,感情是早就串通好了,要拿本殿下開刀是吧!

不過,他心裡也不生氣。

因爲,他自己清楚,兩位大秦的錢袋子,說的一點都沒錯,如今哪怕是大秦的布帛收成比往年要好一些,也有點入不敷出了。

畢竟,種植桑麻的土地沒有增加多少,用來織布的婦女人數,也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忽然多出來河西郡和安北郡兩個郡的人要穿衣服,要是不緊張那纔怪了。

可河西郡和安北郡那邊能動嗎?

顯然不能動啊!

那可是自己的大本營。

“咳咳——兩位不能看問題不能這麼片面……”

趙郢輕咳一聲,一邊斟酌著言辭,一邊認真地道。

“河西郡和安北郡新建,固然耗費了朝廷不少的錢糧布帛,但也爲朝廷提供了大量的牛馬,地方使用牲畜的壓力,爲之大減,單就這一項,我大秦今年就多開墾出上千頃土地,這些土地,將養兩年,那就是可以用來耕種納稅的良田——更何況,還有許多皮毛,筋骨之類,也大大緩解了朝廷製作皮甲弓弩的耗材壓力……”

如今,朝廷的大半政務,都是出自趙郢之手,加上趙郢又過目不忘,所以,如今大秦各地的情況,以及各部門的資料,他一清二楚,說不準比兩位主官都要清楚三分。

說起來,自然是一針見血。

“我記得,今年光河東郡,就送來了近萬匹布帛吧……”

趙郢一邊說著,一邊隨手操起毛筆,拉過紙張,給他們當朝做了一份各地收入和開支的小表格。清晰,明白,一目瞭然。

最關鍵的是,這麼一劃拉,好像今年的布帛,緊緊巴巴地夠用了!

就跟憑空生出來一批布帛似的。

讓兩個人不由目瞪口呆。

“你這個表格,倒是不錯……”

還是始皇帝這一句話,讓兩個人不由回過神來,這才恍然意識到,剛纔皇長孫殿下,隨手畫出的這個小表格,好像真是一件了不得的好東西。

跟以往的賬本相比,這個表格,太清楚,太簡潔,也太直觀了!

“還行,若是拿來記賬,肯定好用——有了這個,就算是有個別胥吏,想要在賬本上做什麼手腳,恐怕也不那麼容易了……”

以前趙郢不管錢糧賬目,沒有留意過這個方面的問題,今天這是因爲治粟內史騰和少府史祿盯上自己了,他信手畫出來,才意識到,在這個時代,複式記賬法,還屬於一種BUG似的存在。

此時,見始皇帝和兩人都對這種表格感興趣,索性拉過一張白紙,當場給三人仔細講解起這種記賬的原理。

三個人越聽,眼睛越亮。

“有貸必有借,借貸必相等,妙哉!”

治粟內史騰忍不住擊節讚歎。

“有了殿下這種記賬的方法,天下欲作奸犯科,從中漁利之蠹吏,可以休矣!”

任何朝代,只要和錢糧相關,就總免不了一些吸血的蠹蟲。

雖然朝廷每年都會安排人,進行查賬,但這些人本身就是其中的好手,加上做這些事的人,往往都是上下勾結,相互掩飾。

別說是在大秦這種記賬還比較原始粗暴的時代,哪怕是在後世,想要查出來,也不容易。

但趙郢講述的這種複式記賬,對這個時代的人,就是降維打擊,領先了兩千多年,至少短時間內,他們很難想出應對的手段。

這對大秦來講,就足夠了。

治粟內史騰和少府,還在想著怎麼在自己部門推行這種新式的記賬法的時候,始皇帝已經眼睛微微瞇起,想著怎麼用這種方法,在天下各地查賬了。

尤其是山東六國,那些蹦躂得比較歡的郡縣!

當然,趙郢也沒有想到,大秦會因爲自己這一時興起,推出的記賬法,而即將再次掀起一場腥風血雨。其實,從他心裡講,他不希望出現這種局面,至少在目前這兩個月內,他不希望大秦出現太大的動盪。

因爲,記得原本歷史上,就是因爲各地問題頻出,再加上關東玉佩事件,始皇帝才徹底下定決心,要再次出巡的。

如今已經進入八月中旬,已經逐漸逼近始皇帝最後一次出巡的日期。

第一目標,是始皇帝不出巡,第二目標,調養始皇帝的身體,即便是真的出巡,也要盡最大努力,保證始皇帝的身體狀況。

活著回來!

這是最後的底線。

他提出這個,單純的就是想幫助內史騰和少府史祿解決布帛壓力的問題,免得這兩個傢伙,老是一天天盯著自己的河西和安北。

趙郢講得認真,始皇帝、內史騰和史祿三人聽得也認真,就連一向不太關注這邊動靜的黑,都不由偷偷豎起了耳朵,不時向這邊看過來。

有了這種記賬法,黑冰臺再想清查某些官吏的賬本,簡直是如虎添翼啊。

趙郢如今五官感知多敏銳啊,見這貨,老實往自己這邊使勁,不由啞然失笑,停下手上的動作,朝他招了招手。

“黑老,若是不嫌棄的話,不妨過來,一起聽一聽——或許,多少能有點用處……”

黑望向始皇帝,見始皇帝微微點頭,當即笑著拱手道。

“多謝殿下——”

說完,快步湊了過來。

一羣人正學著複式記賬法內,忽然就聽得外面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始皇帝不由眉頭微蹙,看向正快步而入的侍衛。

“啓稟陛下,鄭妃宮中女官求見——”

始皇帝聞言,不由眉毛微挑,下意識地瞥了一眼身旁的趙郢。

鄭妃今天去幹什麼,他自然一清二楚。

如今,忽然跑來求見自己……

不會是自家這位大孫子,又出了什麼問題吧!

他心裡已經琢磨著,要不要讓內史騰和史祿他們暫時迴避一下了,畢竟,自家大孫子真要是有什麼難言之隱,自己這位當大父的,怎麼也得顧忌一下他的臉面。

不過,又覺得不太可能,畢竟,這種事,若真要是有問題,應該是鄭妃親自找自己,而不是讓女官來通風報信。

想到這裡,猶豫了一下。

“可曾說有何事?”

“說是,鄭妃在皇長孫殿下府上,發現了一種叫棉花的好東西……”

始皇帝聞言看向一旁的趙郢,心中卻不由偷偷鬆了一口氣,只要不是自家大孫子不能生孩子就好,其他的都不叫事!

趙郢並不知道,此時自家親愛的大父已經在偷偷懷疑他身爲男人的基本能力了,還以爲是在問棉花的事呢。

第282章 有結果了!第494章 趙郢:我好慘啊第271章 始皇帝:其他的都不是事!第154章 劉季:願與兄弟同富貴更新延遲公告。第218章 史祿:殿下太不要臉了第157章 急如山火第58章 心態第13章 胡亥酸了第10章 強闖咸陽宮第391章 我吃自己的席?第372章 不想背鍋伍郡守,仁而愛人皇長孫第380章 趙郢:你去清理了吧第172章 左賢王:我堵了個寂寞第268章 劉邦:皇長孫,你祖宗還好嗎第32章 一言不合,就賞我倆彪形大漢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248章 李左車:他們有個屁的希望第344章 快給老子跑!第410章 黃石老人:殿下竟然高明到這種地步第101章 李信:臣願赴死第544章 黃雀在後與狐假虎威第17章 胡亥:這一波,我在十樓第540章 趙郢:豈能以今而論古!第485章 趙郢:我抽空幫您掌掌眼!第52章 皇孫車第485章 趙郢:我抽空幫您掌掌眼!第194章第11章 這是一場豪賭第52章 皇孫車第159章 殷通:那我們就有機會了!第283章 孟西白冒雨而至第161章 如此草包韓兵仙第318章 始皇帝:甑管事是吧,我記得你第379章 葛筠:那我走?第521章 始皇帝的安排第431章 建功未必手中劍第62章 兵權謀家第393章 鐵口直斷李半仙第178章 胡亥竊喜:趙郢失寵了?第324章 范增:我就是去看看第156章 未來可期第302章 某雖不才第89章 羋姬:你管這叫沒事?第336章 始皇帝:郢兒,記住你今天的話!第251章 你是朕的孫子!第537章 我大秦豈好戰哉?是好天下之和平第241章 這孫子太讓人累心了請假,請人吃飯,喝的有點暈乎第151章 大父!石破天驚第10章 強闖咸陽宮第374章 意外收穫,咸陽來信第433章 夏無且身死第371章 趙郢:按他們自己的意思辦吧第458章 扶蘇:不行我走?第161章 如此草包韓兵仙第241章 這孫子太讓人累心了關於上一章內容的修改說明第13章 胡亥酸了第435章 朕的皇長孫回來了?。ㄇ蟊5自缕保?/a>第294章 呂雉來訪第291章 韓信:時機已至第91章 佈局第66章 慶祝第90章 扶蘇:這還是我兒子嗎?第186章 河西四縣,劉季:彼其娘之第286章 始皇帝:朕做事,又何須人知第146章 胡亥:我不應該在這裡第274章 酈食其交代後事第419章 東海夫人第344章 快給老子跑!第119章 劉亭長:縣令要設請老子第131章 九江郡!九江郡!第227章 獻女第526章 趙郢:我終於篡改了歷史!第464章 冰釋前嫌與招賢館第41章 輪換駐防第497章 樹上種稻,雍齒的瘋狂幻想!第457章 能救項羽將軍者,唯有皇長孫!第344章 快給老子跑!第433章 夏無且身死第39章 妙不言第442章 趙郢:大父,我這樣是不是太招搖了第375章 黃石老人:世上竟有如此厚臉皮之人第303章 王南有喜第39章 妙不言第506章 針石難治第486章 趙郢:大父,您猜六國爲什麼要鬧騰第2章 不生氣,這是親爹第194章第99章 始皇帝:朕也想舉辦一場考試第313章 范增第283章 孟西白冒雨而至第20章 真麥飯啊第17章 胡亥:這一波,我在十樓第213章 鳴鏑第70章 給小公子個驚喜第544章 黃雀在後與狐假虎威第60章 王翦:小公子,其志不在小第180章 我叫你兄長,你喊我岳父
第282章 有結果了!第494章 趙郢:我好慘啊第271章 始皇帝:其他的都不是事!第154章 劉季:願與兄弟同富貴更新延遲公告。第218章 史祿:殿下太不要臉了第157章 急如山火第58章 心態第13章 胡亥酸了第10章 強闖咸陽宮第391章 我吃自己的席?第372章 不想背鍋伍郡守,仁而愛人皇長孫第380章 趙郢:你去清理了吧第172章 左賢王:我堵了個寂寞第268章 劉邦:皇長孫,你祖宗還好嗎第32章 一言不合,就賞我倆彪形大漢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248章 李左車:他們有個屁的希望第344章 快給老子跑!第410章 黃石老人:殿下竟然高明到這種地步第101章 李信:臣願赴死第544章 黃雀在後與狐假虎威第17章 胡亥:這一波,我在十樓第540章 趙郢:豈能以今而論古!第485章 趙郢:我抽空幫您掌掌眼!第52章 皇孫車第485章 趙郢:我抽空幫您掌掌眼!第194章第11章 這是一場豪賭第52章 皇孫車第159章 殷通:那我們就有機會了!第283章 孟西白冒雨而至第161章 如此草包韓兵仙第318章 始皇帝:甑管事是吧,我記得你第379章 葛筠:那我走?第521章 始皇帝的安排第431章 建功未必手中劍第62章 兵權謀家第393章 鐵口直斷李半仙第178章 胡亥竊喜:趙郢失寵了?第324章 范增:我就是去看看第156章 未來可期第302章 某雖不才第89章 羋姬:你管這叫沒事?第336章 始皇帝:郢兒,記住你今天的話!第251章 你是朕的孫子!第537章 我大秦豈好戰哉?是好天下之和平第241章 這孫子太讓人累心了請假,請人吃飯,喝的有點暈乎第151章 大父!石破天驚第10章 強闖咸陽宮第374章 意外收穫,咸陽來信第433章 夏無且身死第371章 趙郢:按他們自己的意思辦吧第458章 扶蘇:不行我走?第161章 如此草包韓兵仙第241章 這孫子太讓人累心了關於上一章內容的修改說明第13章 胡亥酸了第435章 朕的皇長孫回來了?。ㄇ蟊5自缕?!第294章 呂雉來訪第291章 韓信:時機已至第91章 佈局第66章 慶祝第90章 扶蘇:這還是我兒子嗎?第186章 河西四縣,劉季:彼其娘之第286章 始皇帝:朕做事,又何須人知第146章 胡亥:我不應該在這裡第274章 酈食其交代後事第419章 東海夫人第344章 快給老子跑!第119章 劉亭長:縣令要設請老子第131章 九江郡!九江郡!第227章 獻女第526章 趙郢:我終於篡改了歷史!第464章 冰釋前嫌與招賢館第41章 輪換駐防第497章 樹上種稻,雍齒的瘋狂幻想!第457章 能救項羽將軍者,唯有皇長孫!第344章 快給老子跑!第433章 夏無且身死第39章 妙不言第442章 趙郢:大父,我這樣是不是太招搖了第375章 黃石老人:世上竟有如此厚臉皮之人第303章 王南有喜第39章 妙不言第506章 針石難治第486章 趙郢:大父,您猜六國爲什麼要鬧騰第2章 不生氣,這是親爹第194章第99章 始皇帝:朕也想舉辦一場考試第313章 范增第283章 孟西白冒雨而至第20章 真麥飯啊第17章 胡亥:這一波,我在十樓第213章 鳴鏑第70章 給小公子個驚喜第544章 黃雀在後與狐假虎威第60章 王翦:小公子,其志不在小第180章 我叫你兄長,你喊我岳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载县| 大足县| 河东区| 章丘市| 宜章县| 宿松县| 曲松县| 建阳市| 项城市| 静安区| 临夏市| 敦化市| 石阡县| 木兰县| 宜城市| 涞水县| 双峰县| 青海省| 鲜城| 漯河市| 犍为县| 辽中县| 长宁区| 浮梁县| 高唐县| 靖江市| 阿鲁科尔沁旗| 确山县| 万安县| 江都市| 遵化市| 河北区| 蒲城县| 巫山县| 竹山县| 仙居县| 台湾省| 湾仔区| 汉沽区| 濮阳县| 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