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4章 會談(三)

“篤篤”門外響起了低沉的敲門聲,蘇童放下了手中的書,打開了房門。警衛團長鐵牛站在門口面無表情的說道:“長官,蔣長官和周先生已經到了!”

蘇童站了起來看到門口站立的周鐵成和他旁邊的蔣百里後笑著迎了上去:“周先生,您可是稀客啊,歡迎歡迎!”他的雙手緊緊握著周鐵成的手久久沒有鬆開。

蘇童對周鐵成抱有好感的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爲他高尚的節操,早在東北讀小學的時候就感懷日俄爲爭奪在東北的利益,而在東北發動造成華夏人死傷慘重的日俄大戰裡寫下了“憶甲辰年兮神往,想日俄戰兮心酸!”的詩句,更是在課堂上發出了“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他是這麼寫的,也是這麼做的。這個誓言也跟隨了他的一生。年輕的他憂國思國,完全是尋找一條符合華夏國情的救國之路。

他的這種情操甚至連他的敵人也不得不欽佩,蔣委員長對他評價甚高,數次許以優厚條件進行拉攏,但是他看到國大黨並非拯救華夏的真正力量,就斷然拒絕了委員長,毅然投生艱苦的革命事業。雖然他缺乏殺伐決斷的決心和勇氣,也做不了獨擋一面的帥才,但是他能正視自己的弱點。因此他雖然在組織內部擁有有很高的威望,卻甘心輔助別人,就是他認清楚了自己,找準了自己的位置,長期負責具體執行工作,雖然他做不到帥才所必須的舉重若輕。然而他卻擅長解決各種複雜矛盾,活動交際能力強,能很好解決各種事情,是那種只要把家交給他就可以免除一切後顧之憂的人。

對於這樣一個好軍師,好參謀類型的人物蘇童可以說是非常羨慕的。蔣百里雖然在軍隊內部有較高的威望,但那也只是在軍事上而言,而他在處理事情和能力方面均比不上週鐵成,尤其是不擅長政府方面的決策。對於周鐵成的能力,蘇童是非常清楚的,短短的幾次交道,就見識了他滴水不漏的作風。做事所時候,事無鉅細,事必躬親,周密細緻,紮實穩妥。

周鐵成看到蘇童從書桌後繞過來握住了自己的手,心裡也有一絲激動,面前這名年輕人就是現在掌握著全華夏最龐大、最精銳武裝力量的人。定了定神周鐵成也笑著說道:“蘇將軍貴人事忙嘛,您也不必客氣了。”

一旁的蔣百里打趣道:“建明啊,周先生來了你也不泡杯好茶來招呼客人嗎?”

蘇童不好意思的鬆開了手笑道:“你看,我這個主人卻是忘了,我這就讓人泡茶去。”

不一會小護士泡好了茶給衆人送了上來,蘇童把茶遞給了周鐵成笑著說道:“周先生,來,品嚐一下武夷山的烏龍茶。”

周鐵成接過了茶葉品嚐了一口後笑道:“這茶可是好東西啊,我在陝北可是好久沒喝到這麼好的茶葉了。”

說完,周鐵成剛想把茶杯放下,卻無意中看到茶幾上的一本書和書上寫的作者名字後神情卻是一愣,情不自禁的開口說道:“蘇將軍,您本書是我可以看看嗎?”

蘇童點頭道:“當然可以!”

周鐵成拿起了書本一看,書名本身就很醒目,叫做《大國崛起》,他粗略的翻看了一下,這本書並不厚厚共分九個大章節。裡面從第一章節的第一個殖民大國葡萄牙,講述了十五世紀,葡萄牙在國家力量支持下進行航海冒險,並在在相互競爭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線和殖民掠奪建立起勢力遍佈全球的殖民帝國,並在十六世紀上半葉達到鼎盛時期,成爲第一代世界大國。一直講到荷蘭、英國的崛起以及工業革命直至最後的大道行思篇,該篇回顧了數百年年來各個世界大國發展的歷程,討論大國崛起的關鍵性因素以及華夏今後要走的道路。

這部書是蘇童把後世的同名書籍經過把超出現階段的事件以及太過超前的思想經過刪減及推敲後才把自己大名署上的‘著作’,這部經過了後世許多史學專家編輯以及蘇童‘精心’刪減後著出來的書籍自然是讓周鐵成眼前一亮,緊緊的抓住這本書問道:“蘇將軍,這本書是您寫的嗎?可否能送我一本呢?”

蘇童看到書上寫著的自己的大名,硬著頭皮笑道:“呵呵,這個是我閒暇時無聊之作,周先生既然喜歡您就拿去好了,況且這本書過兩天我就要出版了,您回去的時候我再送您幾本。”

“謝謝!”周鐵成鄭重的把收了起來放到了一旁。但同時他在心裡也感到了一陣涼意,剛纔他僅僅是翻閱開篇的幾頁就感到了這本書的宏偉。作爲一名博覽羣書的高級知識分子,周鐵成一看書裡的內容就知道了若是沒有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站在統攬全局的高度來看待問題的人是寫不出這樣一本大氣磅礴的鉅著來的。他自問自己就寫不出這麼一本學貫中西的書,因此他的心裡也對面前的這本書的作者愈發好奇和欽佩起來。

“蘇將軍,您真是了不起啊,能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就能寫出這麼一本很有深度的書,真是愧煞吾輩啊。”看得出來,周鐵成說的是真心話。

蘇童卻有些不好意思起來,連連擺手,“哪裡哪裡,您過獎了了!”

一旁的蔣百里卻是笑著說道:“建明這人沒事就喜歡寫點東西,上次他寫了一本關於日本人社會結構和思維形態的書,我看了也覺得很有道理啊。現在哪本書已經在美國出版了,據說還被美國政府當成了專門的教材來研究呢?”

“哦!是嗎?”這回周鐵成還真是驚訝起來,眼前這位蘇將軍還真是一位學者型的將軍啊,他可是知道要寫出一本能讓一個國家的政府機構都列爲教材專門研究的書籍是需要何等的文采才能做到的事,可是這位年輕的將軍他就做到了。真是了不起啊。

“那本書叫什麼名字?能送我一本嗎?”

“當然可以,那本書的名字叫做《菊花與刀》,待會我就讓人給您送去。”

周鐵成也是愛書之人,他的目光在書房裡轉了一圈,發現書房裡的書種類繁多,書櫃中大致有兵法書籍,哲學書籍,科學技術專業知識,還有一些翻譯方面的資料以及一些文學著作。

其中古今中外的兵法佔據了很大的空間,華夏古代的《孫子兵法》,《吳子》,《孫臏兵法》,《兵法接要》,《李衛公問對》,《嶽武穆遺文》,《練兵實記》,《楚軍營制》;蘇沃洛夫《致勝科學》,拿破崙《拿破崙文選》,克勞塞維茨《戰爭論》在這些書籍一旁的是各種戰術戰役手冊和各種軍事教材和書籍。那些兵法還好,至少還有所耳聞,那些戰術戰役手冊和教材卻全無所知,看來是他們自己編寫出來的。

蘇童笑著說道:“蔣委員長有三寶,《俾斯麥傳》、《曾胡治兵語錄》、《曾文正公家書》。而貴軍也有專門的理論書籍來作爲指導,我是孤家寡人,只好偷師學習,混亂擺些書看看。好在這些書對我作用還是很大的,只要對我們有所幫助的,我沒有理由去拒絕學習的。誠如貴黨的古月先生所言:真正的知識是從實踐中來的,而不是讀死書來的。讀得多些的反而是《資治通鑑》,《二十四史》……這樣的歷史書籍。以史爲鑑嘛,這些東西對我們現在還是有很重要的意義的。”

周鐵成嘆氣道:“蘇將軍大才啊,難怪能把察哈爾治理得如此興盛發達。”

蘇童微笑著擺手:“您太客氣了,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得到今天的成就,不足掛齒”

三人就在書房裡就一些話題討論起來,蘇童認爲一個國家的崛起主要依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蘇童還列舉了二十一種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後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蘇童同時指出,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埃及、印度、華夏、巴比倫,在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發展的大浪潮中,沒有一個文明古國能夠發展起來.這是爲什麼?這是和長達幾千年的封建統治有莫大的聯繫,在長達幾千年的封建統治中,人們的思想都已經根深蒂固了,缺乏冒險精神,和對新事物的排斥。

加上國家的大一統,國家內部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完全滿足本國的需求,加上和鄰邦的競爭少,不像歐洲國家縱多,形成了‘天然的自然’選擇條件,迫使歐洲各國爲求在競爭中不失敗,努力探索,在競爭中相繼變的富強.

而華夏還在很安逸的環境中慢慢前行.到了十九世紀中葉,歐洲各國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而華夏在這場博奕中由於信息的不發達,完全置生事外,錯失了絕好的發展博奕的機會。

三人在書房裡不時爭論得面紅耳赤,也不時哈哈大笑,聽得外面的小護士不斷搖頭

第594章 一級戰備第379章 準備碰撞第294章 十里鋪之戰(一)第401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83章 勸降進行時(二)第547章 事後調查第248章 承德上空的空戰第699章 華夏坦克的反應速度第689章 比太陽還耀眼的光芒第11章 馬匪二第376章 向誰求援呢第218章 東北攻略(二)第173章 遭遇第664章 不掛彩旗就開炮了第459章 飛機已經來了,步兵還會遠嗎第170章 勸降第426章 錦州攻略(三)第199章 馬步芳的末日啊!第401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226章 七七事變第185章 騎兵突擊續第160章 責問第442章 蘇童的藍第219章 東北攻略(三)第190章 瓦西里(一)第56章 蒙古(二)第561章 裕仁的悲哀第49章 移民第113章 後方第330章 和希特勒的會晤(一)第106章 蘇大長官的報復第557章 南洋(九)第272章 淞滬會戰(十)第674章 登陸艇第681章 攻臺(下)第335章 四十一師的初戰第331章 和希特勒的會晤(二)第216章 安頓第437章 決戰東北(三)第690章 要寫保證書才行第410章 包頭第348章 御前會議第20章 各方反應第445章 畑俊六的偉業第504章 艦炮攻城?第332章 準備反攻第696章 人心不足第632章 國防軍,上刺刀第148章 婚禮前的空戰(三)第539章 攻陷機場第60章 蒙古(六)第266章 凇瀘會戰(三)第599章 隔離帶第306章 大本營的新決定第45章 這回是真的當官了第63章 蒙古(九)第604章 游擊隊第51章 裝甲師(二)第690章 要寫保證書才行第2章 張自忠第294章 十里鋪之戰(一)第381章 長門號的末日第410章 包頭第305章 糧食視察第403章 赴宴第99章 老實人的進攻第49章 移民第561章 裕仁的悲哀第457章 我們又見面了第379章 準備碰撞第168章 挖角(二)第446章 海軍學校第188章 轟炸月票第652章 通過第619章 我不帶兵已經好多年第488章 二戰開始第146章 婚禮前的空戰(一)第631章 衝鋒第160章 責問第24章 突如其來的空戰第398章 各取所需第530章 朝鮮問題(五)第625章 推進第532章 箔條第405章 劫車第141章 寧夏到手第275章 淞滬會戰(十三)第529章 朝鮮問題(四)第41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546章 曜日計劃第570章 因爲我們都是美國人第705章 驚天大事第387章 通遼日軍要撤退第621章 里奧斯大橋第313章 反擊第346章 轟炸開始(一)第41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604章 游擊隊第213章 突進第278章 蘇大長官的抉擇
第594章 一級戰備第379章 準備碰撞第294章 十里鋪之戰(一)第401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83章 勸降進行時(二)第547章 事後調查第248章 承德上空的空戰第699章 華夏坦克的反應速度第689章 比太陽還耀眼的光芒第11章 馬匪二第376章 向誰求援呢第218章 東北攻略(二)第173章 遭遇第664章 不掛彩旗就開炮了第459章 飛機已經來了,步兵還會遠嗎第170章 勸降第426章 錦州攻略(三)第199章 馬步芳的末日啊!第401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226章 七七事變第185章 騎兵突擊續第160章 責問第442章 蘇童的藍第219章 東北攻略(三)第190章 瓦西里(一)第56章 蒙古(二)第561章 裕仁的悲哀第49章 移民第113章 後方第330章 和希特勒的會晤(一)第106章 蘇大長官的報復第557章 南洋(九)第272章 淞滬會戰(十)第674章 登陸艇第681章 攻臺(下)第335章 四十一師的初戰第331章 和希特勒的會晤(二)第216章 安頓第437章 決戰東北(三)第690章 要寫保證書才行第410章 包頭第348章 御前會議第20章 各方反應第445章 畑俊六的偉業第504章 艦炮攻城?第332章 準備反攻第696章 人心不足第632章 國防軍,上刺刀第148章 婚禮前的空戰(三)第539章 攻陷機場第60章 蒙古(六)第266章 凇瀘會戰(三)第599章 隔離帶第306章 大本營的新決定第45章 這回是真的當官了第63章 蒙古(九)第604章 游擊隊第51章 裝甲師(二)第690章 要寫保證書才行第2章 張自忠第294章 十里鋪之戰(一)第381章 長門號的末日第410章 包頭第305章 糧食視察第403章 赴宴第99章 老實人的進攻第49章 移民第561章 裕仁的悲哀第457章 我們又見面了第379章 準備碰撞第168章 挖角(二)第446章 海軍學校第188章 轟炸月票第652章 通過第619章 我不帶兵已經好多年第488章 二戰開始第146章 婚禮前的空戰(一)第631章 衝鋒第160章 責問第24章 突如其來的空戰第398章 各取所需第530章 朝鮮問題(五)第625章 推進第532章 箔條第405章 劫車第141章 寧夏到手第275章 淞滬會戰(十三)第529章 朝鮮問題(四)第41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546章 曜日計劃第570章 因爲我們都是美國人第705章 驚天大事第387章 通遼日軍要撤退第621章 里奧斯大橋第313章 反擊第346章 轟炸開始(一)第41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604章 游擊隊第213章 突進第278章 蘇大長官的抉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旅游| 丰镇市| 南溪县| 化州市| 乌审旗| 肃宁县| 荥阳市| 米泉市| 台前县| 西贡区| 威信县| 隆昌县| 天台县| 吴堡县| 库伦旗| 满城县| 漳浦县| 大理市| 司法| 延吉市| 灵璧县| 咸丰县| 莱阳市| 揭阳市| 晋州市| 康保县| 蕲春县| 北碚区| 陆丰市| 汨罗市| 肥城市| 寻乌县| 富顺县| 佛冈县| 徐州市| 磴口县| 惠水县| 称多县| 东兰县| 吴江市| 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