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安在錢小道的房間裡坐了不到幾分鐘就離開了,作爲未來皇帝,像錢小道這樣的伴讀司馬安身邊至少有十幾個,每個人都負責執教一個領域,在帝國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師級人物,絕非是錢小道這樣名不經傳的小人物。
司馬安離開之後,錢小道試著釋放剛剛吸收的道力,然而結果讓他感到十分遺憾的是,這些道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無意間慢慢地流失了,現在錢小道體內只剩下一丁點道力,只能製造一根小土刺。
不過,讓錢小道微微感到一絲安慰的是,僅存的一點道力似乎並沒有繼續流失的現象,它儲存在肚臍眼下方,那個被稱之爲丹田的地方。而且錢小道可以將其隨意調動,他可以利用這一丁點道力在在的額頭上製造一層堅硬的保護層;隨後又可以將保護層再度吸入體內,在左腳底戳出一根小土刺。
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在錢小道身邊,他一定會嚇地說不出話來,因爲由古至今從未見過有人能如此隨意地控制體內道力。
“叮!”
一個猶如微風敲擊風鈴所發出的空靈聲傳入錢小道耳內,這時候錢小道發現那顆從獅狼身上掉下來的綠色晶石突然散發出微弱的綠色光芒。錢小道下意識地身手將綠色晶石放在手中,這時候他清晰地感覺到從綠色晶石中傳了一股讓他全身都爲之舒坦的道力氣息。
出於一種本能反應,錢小道慢慢地用意念將晶石內的道力提取出來。這些道力流經之處,錢小道只感覺舒爽無比,同時傷口所帶來的疼痛感竟然奇蹟般地消失了。
感覺到這股道力能夠治癒傷痛,錢小道很自然地用意念帶領這股道力緩緩地流經身體各個部位。
如此反覆幾圈循環下來,錢小道驚喜地發現他身上的傷口竟然都痊癒了!更讓他激動的是,他竟然擁有了武俠小說中經常提及的內視功能。
不過當傷口全都治癒好之後,錢小道清晰地看到那些多餘的綠色道力如同蒸汽一般慢慢地從錢小道各個毛孔裡揮發出來。
錢小道見狀便停止繼續渡引晶石內的道力,待體內道力都揮發乾淨之後,錢小道發覺丹田處還殘留了一小部分,而且這一部分道力竟然比之前的土黃色道力更加強大,只不過顏色卻不是原來的土黃色,而是變成了所有顏色的集合色——白色!
隨後,在錢小道意念的控制下,他竟隨意地從白色道力中分離出大紅和金黃兩種顏色,至於爲何無法提出綠色,錢小道自己也感到十分奇怪。按照勤娘所說,錢小道要想獲得更多的道力,就必須將丹田的容量擴大,同時還要學會一套修煉法決。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而錢小道也不可能永遠爲大公爵效力,呃,好吧,不是永遠,恐怕連幾天都不行。之所以還留在這裡,是需要一個暫時的保護傘
只可惜,似乎事與願違了呢。
待錢小道再看手中的綠色晶石時,他發現此刻的晶石顏色比起來剛纔要顯得暗淡許多。錢小道小心地將晶石放好,緩緩閉上雙眼。
錢小道在牀上一躺就是兩天,他並沒有告訴任何人傷勢已經痊癒這件事。第一天司馬安還來過三次,而第二天司馬安就再沒來了,聽給錢小道送飯的僕人說,司馬克似乎給司馬安另外找了幾個伴讀,這幾個伴讀都是各個領域的高手,絕不是像錢小道這樣名不經傳的小人物。
不過,司馬克並沒有將錢小道趕出公爵府,他依然是一等僕人,司馬安的貼身伴讀。
第三天,錢小道從牀上爬起來第一件事就是陪司馬安去帝國學院報道,不知爲何,今天司馬安的興致十分高昂。從公爵府到帝國學院將近有一個多小時的路程,這傢伙非但拒絕乘坐出行專用的馬車改用步行,一路走來竟不停地,面帶微笑地對周圍的人打招呼,不論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那神情如同吃了十幾顆偉哥一般亢奮。
一路走來,錢小道的話並不多。
司馬安並沒有體會到錢小道的心境,他的心情十分不錯,面帶笑容地對錢小道說:“這兩天我從韓斯那裡學了不少東西,他告訴我,在成爲帝王之前,我必須要跟民衆融爲一體,體恤民情,只有這樣,將來做了皇帝才能在第一時間明白民衆的意願。”
“那是他教這麼跟民衆拉近關係的,融爲一體的?”錢小道插問道。
“嗯,是的。怎麼樣,這招很不錯吧,你看他們都親切地迴應呢。”說著,司馬安又對身旁的一位小商販打了一個聲招呼。
“嗯,是很不錯,殿下請繼續。”
錢小道暗暗一笑,表面上並不作聲,對此不發任何意見,或者說他已經懶得去發表意見了。
司馬安畢竟只是一個心智並未完全成熟的小孩子,剛開始他還以爲錢小道擁有跟他父親相抗衡的力量,再加上錢小道很對他的胃口,所以一直對他另眼相看。
可是,這兩天經過幾位伴讀所謂帝王之道的洗腦和深刻分析,錢小道在司馬安心中的地位直線下跌,眼下司馬安只是將錢小道看成一個稍微有點眼界和能力的僕人而已。
如果不是司馬安要還要靠錢小道追求張靈兒,也許他早把錢小道一腳踢開。
至於那一聲“哥”,早就拋到雲霄之外去了。在幾位伴讀所灌輸的帝王之道中,司馬安十分統一地得到一則信息——但凡他身邊所有人都是他步向成功的踏腳石。
司馬安並沒有提及錢小道和司馬聽夏的矛盾,就算錢小道能力通天最多也不過是他一個臣子而已。
如果下次錢小道再被李天賜打得半死,他絕對不會跟上次一樣衝動,雖然他會救下錢小道,但並不是因爲錢小道和他的關係,而是因爲錢小道的能力。
一個被帝國上將軍看好的人,應該不會太差——這也是司馬安出門會帶上錢小道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