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浩看看手裡的製片表,上面寫拍攝內容、注意事項等一系列內容。
一部電影的製作,有四個步驟,前期準備、中期拍攝、後期製作和最終發佈。
前期準備又分爲劇本、審覈、項目策劃、美術設計和分鏡頭等步驟。
電影籌備第一件事情是分解劇本。簡單的說,就是把劇本按場景、外景、演員等基本元素一一拆解,同時也要注意拍攝長度、道具、特技以及攝影設備。
然後把所有的內容寫在索引卡上,製成場景卡片。
分解出所有場景後,製片組就能把變量逐一添加進去了。包括,外景地之間的距離,拍攝時間是白天還是黑夜,室內或是外,外景地何時可用;緊接著再考慮演員,哪天可以拍片,哪些人需要一起合作等等。
隨後就可以把所有內容整合起來了,做成一張總製片表,並制定出詳細的拍攝計劃。
正式拍攝前,所有的劇組成員人手一表。
李凱給的就是這張表。
爲什麼這件事要第一個做?
這樣製片人才能根據清單和拍攝計劃,製作出預算方案。劇組的成員纔可以分頭行動,搞道具的搞道具,搞置景的置景,該聯繫場地的聯繫場地,該去借機器的藉機器。
蘇浩看著手裡的製片表,不禁心裡感嘆道:“大導演、大劇作就是規範,絕不是以前接觸的兩“土鱉”能比呀。”。
然後蘇浩就去化妝了,化好妝,穿上侍衛的戲服,來到拍戲現場,等候拍戲開始,等候期間就見【荊軻刺秦王】的主創和演員陸續到場。
【荊軻刺秦王】的陣容是真的豪華呀。
【荊軻刺秦王】主創人員:
導演:陳-凱歌,拍攝過《黃土地》、《孩子王》、《邊走邊唱》、《霸王別姬》、《風月》等作品的國際大導演。
攝影:趙-非,拍攝過《大紅燈籠高高掛》、《盜馬賊》、《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輪迴》等作品,著名攝影師。
作曲:趙-季平,參與過《紅高粱》、《菊豆》、《霸王別姬》、《黃土地》、《風月》等電影的配樂,國際知名作曲家。
美術:屠-居華,參與過電影《包氏父子》、《雙雄會》《帶手銬的旅客》等,也是非常有名的美術設計。
錄音:陶-經,參與過《邊走邊唱》、《霸王別姬》、《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電影作品,知名錄音師。
其他工作人員也都是在業內鼎鼎有名之輩。
【荊軻刺秦王】的主要演員,更是大咖雲集。
秦始皇飾演者李雪建,主演電視劇《渴望》,全國飆淚,主演《***》獲第十一屆金-雞獎及第十四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趙姬飾演者鞏利,第一代謀女郎,國際女星,作品有電影《紅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霸王別姬》與《風月》。
荊軻飾演者張封毅,以《駱駝祥子》晉身電影界。在電影《霸王別姬》中的演出更令他晉身國際電影界。
長信侯嫪-毐飾演者王志紋,在電視劇《南行記》、《過把癮》、《皇城根兒》中的演出風靡一時。
太子丹飾演者孫-周,92年執導的《心香》榮獲第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皇太后飾演者顧-永菲,77年演出其處女作《風浪》。在《逆光》與《雷雨》中顯露精湛的演技。
這還是隻主要演員,其他演員名人也是不少,盲女飾演者周-迅,監獄吏飾演者潘-長江,高漸離飾演者趙-本山,甚至陳鎧歌不惜親自下場,飾演呂不韋。
不多時,人員都來齊了,導演陳鎧歌叫過幾個主演,和幾人說了一下接下來的拍攝要點、要求,就讓演員去準備,他走道監視器處,和工作人員交代幾句,然後一招手,場記打板開始拍攝。
33、陳導心中的秦王 34、觀衆心中的秦王
蘇浩演的是個十國士,雖然是個場景比較多的角色,但侍衛就是侍衛,就是個背景。
他接這個角色前就知道自己的作用。
他接這部戲主要是來學習的,所以他覺得現在這樣就挺好,可以近距離的觀看這些名演員的表演,和導演的拍攝技法。
從導演到場後,蘇浩就一直看著他在做什麼,看了一陣,蘇浩心中歎服呀,大導不愧是大導,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電影拍攝是有標準流程的,按流程走才能保證電影拍攝的效率。
電影的拍攝具體可以分爲五步,走位、打光、排練、微調、拍攝。
第一步就是走位,所謂走位就是,演員簡單的把這場戲的內容粗略的演一遍,從而確定演員在表演過程中走動的位置,以及人物的動作。
走位這一道程序至關重要,只有確定了演員的走位,攝影師才能根據演員的表演區域,確定機位、景別和運動方法,進而確定的起幅、落幅,鏡頭的焦距和高低位置等等;同時,燈光師才能根本表演區域確定光位,好佈置燈光;美術也才能根據表演區域的位置佈景。
電影開始拍攝,第一個場景,嬴政被母親訓話:
“你忘了秦國曆代先君一統天下的大願了嗎”
“嬴政……一刻也不敢忘啊!”李雪建躬身答道。
李雪建飾演的秦始皇一點都不霸氣,而是滿臉猥-瑣且嚴肅。看到這一幕蘇浩明白【荊軻刺秦王】中的人物設計、動機編排、歷史解釋、敘事方法全都加入了導演他自己的解讀。
而這種解讀顯然觀衆不買賬。
【荊軻刺秦王】首映後影片遭受到極大的非議,角色塑造也恰恰是【荊軻刺秦王】被人詬病最多的地方。
一點也不偉岸的李雪建,演一個看似怯-懦猥-瑣,卻有氣吞山河之志,心狠手辣,瘋-癲乖-張,經常歇\\斯底裡大聲嘶-叫的神-經質秦始皇。
這和大多數人的固有認知相差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