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5章 再次擴軍

感謝冬雪、紫瘋兩位同學的打賞,以及紫瘋同學的評價票、崔更票!

————

中秋時節,氣溫也降低了下來,氣候變得十分涼爽,夏鈞的自治風暴蔓延了半個福建,讓那些縣官心裡拔涼拔涼的。

近月來,不斷有鄉鎮送上《XX自治宣言》,搞得他們焦頭爛額,搞得他們一個個都想著跳槽,這福建真不當官的好地方。

此時中國各省民間資本已經進軍鐵路,這是一場註定帶起一片雞毛鴨血的進軍,也是滿清自掘墳墓的行爲。

夏鈞開始考慮是不是要開始爲明年的辛亥革命佈局了。

最讓他擔憂的還是第十鎮的統領許崇智,這傢伙可是革命黨,這本來也沒什麼,問題是許崇智這傢伙是同盟會的,到時候確實不好打。

同時現在夏鈞把各營都分散在外面,也不好進行聯合訓練,什麼步炮協同的訓練也無從說起,但把各營抽回來又不行。

實在讓人頭疼啊!

不過好在當前要面對的敵人只是滿清,這些比較高級的東西還用不上。

此時工廠方面已經不需要夏鈞過度插手了,李詩婧爲他打理得很好,夏鈞感覺也沒必要再繼續擴大工廠,因爲兌換那些領先級別的設備很貴。

夏鈞感覺自己應該從直接購買工廠設備,轉而向自主研發方面發展,磺胺藥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張程已經把磺胺藥製造出來了,現在磺胺藥廠正在建設之中,雖然這個廠子有點像是作坊,但磺胺藥的利潤是非常高的,生產方式落後點也沒什麼問題。

因此夏鈞此時可以把時間從建設工業上抽出來,繼續加強軍隊的戰鬥力。

此時財政問題已經大幅度解決了,夏鈞又有了擴軍的念頭,而且是一輪大規模的擴軍,辛亥革命只是一場地方上的集體倒戈,夏鈞卻不同。夏鈞不僅要反清,而且不允許這些地方舊勢力繼續存在。

因此夏鈞需要足夠的武力奪取行政權,如今手上這十個步兵營顯然不夠用。

軍隊中也存在很多問題,首先一個就是用美製武器,使用美製規格的子彈,這不符合一個國家的面子問題。

同時軍中缺少輕機槍、迫擊炮等裝備,一個炮連在擴軍後顯然也不夠用,並且缺乏榴彈炮營。

如何改變這些問題,還得再好好研究一下。

夏鈞在系統裡找了一會,找到了7.62mmNATO彈,7.62x51mmNATO步槍彈跟.30-06斯普林菲爾德步槍彈(7.62x63mm)有著近似的彈道.儘管彈殼短一些,但是標準的裝藥量發射相似的彈頭依然能獲得接近的初速值,較小的裝藥量依舊可以獲得同樣的初速.更短的彈殼有利於較少重量,同時還可以縮小武器的整體尺寸。

未來的自動步槍大多選用小威力的子彈,不過7.62x51mmNATO依然是後世各國狙擊步槍和機槍的主流彈種。

這子彈好!夏鈞連忙查看是否可以將M1加蘭德改成使用7.62x51mmNATO彈。

結果竟然真的可以,改版後的M1加蘭德的空槍重從4.37公斤,變成了4.03公斤,比原來輕了0.34公斤,而且性能不變,不過兌換價格提高到了每支36點積分。

改變後的M1加蘭德步槍,口徑不變,但用的子彈卻不同於美國使用的30-06斯普林菲爾德步槍彈(7.62x63mm)。

此時7.62x51mmNATO彈還未出現,7.62x51mmNATO彈的知識產權也就屬於夏鈞了。

輕機槍方面,夏鈞權衡了許久,選用了捷克ZB-26,這種輕機槍雖然不如麥德森好用,但勝在便宜、可靠,足夠應付這個年代的戰爭了,起碼用來對付小日本沒什麼問題。

一把ZB-26輕機槍只需50點積分便能換到一把,這價格非常便宜,麥德森還有120點積分一把。

麥德森輕機槍的確比ZB-26好用,就是太貴了,夏鈞不想買那麼貴的。

增加了輕機槍後,一個班11人少了些,夏鈞決定將一個班擴大爲13人。

一個班將裝備爲:1挺ZB-26,1把湯姆森衝鋒槍,1把狙擊步槍,2具擲彈筒,2把手槍,9把M1加蘭德,2根爆破筒,手榴彈65枚,爆破筒2根。

這些單兵武器組成了當代世界陸軍最強悍的單兵火力,給十個營換上BZ-26,夏鈞需要支出13.5萬點積分,這點積分夏鈞還是拿得出來的。

擴軍的問題夏鈞召集了陳軒宇以及陸軍學院的幾個成績優異的學生前來討論,第一期陸軍學院中的學生裡有三個學生是夏鈞最看重的門生。

一個叫吳峰,是光復會的成員,無論是學習還是訓練都是十分刻苦,陸軍學院每次考試多被他摘走第一,在戰術上有著很高的天賦。

一個叫楊烈,學習同樣很刻苦,與劉成義在陸軍學堂互相競爭,也時常拿到考試第一,大局觀比較強。

還有一個叫劉文洪,成績排得靠後一些,但思維縝密,計算能力很強,是個當參謀的好料子。

第一期的學生中就以這三人最爲出色,也最爲夏鈞所看重,算是夏鈞的得意門生,所以把他們三個一起叫來商議。

夏鈞對擴軍也拿不定主意,畢竟剛擴軍一個多越又擴軍,前面的還沒訓練好。

幾人來到軍部大樓,聽到夏鈞想擴軍,陳軒宇說道:“既然我們的財政沒有問題,那麼在擴招一些是沒問題的,就怕後面財政能否跟上。”

“後面的財政也不是問題。”夏鈞此時一點不擔心財政問題,畢竟自己手上才這麼點兵力,又不是十幾個師。

若是十幾個師,那才說要考慮一番財政問題。

“校長,學生以爲,擴軍以早不宜遲,此時我們既然財政無礙,武器裝備不缺,自然應該擴充些兵力,一旦起事也能有更大的作爲。”楊烈立正後對夏鈞說道。

吳峰點頭同意道:“學生也以爲應當擴軍,目前我們本部只有一個營,其他九個營在地方上剿匪防禦官府,顯然抽不開身,我們必須有更多的兵力。”

夏鈞這麼一問,在場衆人都同意擴軍。

至於擴軍多少,在場衆人有些分歧。

楊烈說要擴軍一個師,這樣纔夠給力。陳軒宇說一個旅,地方上的九個營再組成一個旅,正好一個師。

一個師和一個旅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不僅是編制上的不同,在平衡方面也不同。

如果說是擴編一個旅的話,地方上那九個營也會被編進來,倘若擴編一個師的話,就是‘中央軍’了,軍官全從軍校裡抽,地方上那九個營也就撇在一邊,淪爲雜牌軍。

夏鈞心中也有考慮,是否先把其他九個營撇開,建箇中央軍起來,但又感覺這樣會失衡,若是直接建個師起來,那麼那九個營便沒有任何制衡內部的作用,等於是把罐子摔碎,再捏一個想在這樣的罐子,只是捏大一些罷了。

若是再編一個旅,外放的九個營也編成一個旅,那麼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首先自己控制的‘中央軍’達到了一個旅的規模,內部有三個團長存在,這三個團長將由自己教出的學生擔任,這三人之間就有互相制衡。

其次外面還有三個團,那三個團長雖然不是自己教出的學生,但對自己的忠誠也是不容置疑的。

如此形成內外互相制衡,誰都跳不起來,誰都反不了。因爲沒有人能夠服衆,一旦反起來就要被圍攻。

最終夏鈞還是採納了陳軒宇的建議,將這次擴軍定爲擴編一個旅。

夏鈞在制衡部下的同時,非常注重軍政分離,若說近代民國軍閥內戰的主要原因,那麼便是中央權利疲軟,軍人擁有了行政權。

之所以如此,全因爲袁世凱無法掌控他訓練出的北洋軍,袁世凱編練北洋新軍的那種時代背景以及環境,註定了他無法用信仰等力量來團結部下,因此袁世凱籠絡部下從來都是用錢財。

這也許是造成他當了大總統後各軍閥爭權奪利的原因,而他被清廷打發回老家的這幾年裡,北洋軍雖然還聽從他的話,但已經不能完全掌控,而是掌控在段祺瑞和馮國璋二人手中,造成大權旁落。

夏鈞自然不會重演這種歷史的教訓,因此他從來不讓誰獨攬大權,而是大搞平衡,同時加強民族信仰,團結部下向同一個方向前進,再則嚴禁軍隊插手行政。

————

第二更到了!屠神不成,差距反而拉大了!不給力啊!真的不給力。。。

第366章 不完全跟進政策第171章 千機出動第223章 養第1章 革命爆發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99章 保路高潮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38章 挖牆腳第13章 民心未附第391章 夏鈞的決心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26章 三酸二鹼第45章 技術互換與貸款第206章 生計,發展第83章 行軍演習(二)第355章 日本戰敗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117章 再殲日軍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106章 戰爭來臨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417章 大局初定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48章 合圍第171章 千機出動第344章 中日空戰!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154章 野外求生教程第一百零九 佔集羣轟炸第3章 通電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55章 12式迫擊炮第26章 三酸二鹼第4章 進攻第104章 改組第204章 中俄聯姻,協約國的反應第347章 戰爭範圍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113章 轟炸在即第159章 帝制來襲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23章 軍事法庭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43章 資本雄厚的農墾公司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236章 印尼寶庫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18章 抗議遊行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186章 受降儀式第343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88章 擊沉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27章 水利專家第14章 軍事威脅第344章 中日空戰!第一兩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讓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263章 逗你玩,衝鋒第216章 振興五術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397章 走向帝制第193章 鉅額賠款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139章 軍艦改裝與設計第3章 通電第77章 賄賂公使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242章 閻長官化身‘聖鬥士’第340章 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379章 十國聯軍聯合軍事演習第43章 炮戰(上)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366章 不完全跟進政策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75章 潛艇出擊!第19章 摩托化部隊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101章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第134章 一肚子壞水第31章 礦業佈局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39章 殺向縣城第91章 工業狀況第244章 演講,民族文化
第366章 不完全跟進政策第171章 千機出動第223章 養第1章 革命爆發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99章 保路高潮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38章 挖牆腳第13章 民心未附第391章 夏鈞的決心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26章 三酸二鹼第45章 技術互換與貸款第206章 生計,發展第83章 行軍演習(二)第355章 日本戰敗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117章 再殲日軍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106章 戰爭來臨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417章 大局初定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48章 合圍第171章 千機出動第344章 中日空戰!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154章 野外求生教程第一百零九 佔集羣轟炸第3章 通電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55章 12式迫擊炮第26章 三酸二鹼第4章 進攻第104章 改組第204章 中俄聯姻,協約國的反應第347章 戰爭範圍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113章 轟炸在即第159章 帝制來襲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23章 軍事法庭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43章 資本雄厚的農墾公司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236章 印尼寶庫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18章 抗議遊行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186章 受降儀式第343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88章 擊沉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27章 水利專家第14章 軍事威脅第344章 中日空戰!第一兩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讓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263章 逗你玩,衝鋒第216章 振興五術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397章 走向帝制第193章 鉅額賠款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139章 軍艦改裝與設計第3章 通電第77章 賄賂公使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242章 閻長官化身‘聖鬥士’第340章 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379章 十國聯軍聯合軍事演習第43章 炮戰(上)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366章 不完全跟進政策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75章 潛艇出擊!第19章 摩托化部隊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101章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第134章 一肚子壞水第31章 礦業佈局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39章 殺向縣城第91章 工業狀況第244章 演講,民族文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阳县| 措美县| 平安县| 比如县| 寿阳县| 饶河县| 田林县| 乳源| 句容市| 邵武市| 武威市| 邢台县| 静安区| 常熟市| 周至县| 宁阳县| 佳木斯市| 石河子市| 米易县| 建德市| 奇台县| 莱阳市| 廊坊市| 修文县| 饶河县| 团风县| 清镇市| 孟连| 定南县| 马龙县| 乌苏市| 永宁县| 石家庄市| 沂源县| 周宁县| 沁阳市| 绥宁县| 敦煌市| 达日县| 甘谷县| 武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