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

陳軒宇這時候也從德國回來了,這次他去德國的收穫很豐厚,他在德國訂購的機械設備,讓華東自治政龘府擁有了火炮製造能力,以及機龘槍製造能力,在炮彈、魚雷的製造技術上也已經具備了。

在這樣的形勢下,華東自治政龘府的軍工業基本上也就晚上了,陸軍裝備已經可以大部分自主製造。

不過這些工廠建起來還要一點時間,但也僅僅是一點時間。

斯軒宇回來後,夏鈞召開了陸軍會議,商議再次擴軍的事情,三個師的兵力還是太少了,還必須擴充。

“目前日本有十六個師團,而我們只有三個野戰師團,兵力差不多是六比一,雖然日本不可能把這些師團全部都調到中國來作戰,但若是爆發全面戰爭的話,這種可能還是會出現的,而且日本還可以發出動員令,我們的三個師團依舊太少,因此我們需要繼續擴軍。”夏鈞對在場衆人說道。

“附議。”

“附議”

在場的陸軍軍官壬部贊同擴軍,三個師的確是太少了點,雖然還有五個混成旅,但這樣的兵力很吃虧。

“以你們看,擴軍多少合適?”夏鈞問道。

“報告委員長”屬下認爲若是義務兵的話,大可多增設幾個師。”張李玉馬上回答道,“反正義務兵不發什麼軍餉,若是感覺費用太大,裝備也可以先湊合著。”

現在軍隊裡分職業兵和義務兵,義務兵的軍餉極低,一個月僅一塊錢,而職業兵的最低軍餉已經提高到了三塊五。

陳軒宇則說道:“屬下認爲,再增設三個師團即可,這樣我們有六個師,對付小東洋輕而易舉。”

“成貴,你有什麼建議沒?”夏鈞對林成貴問道。

“屬下沒意見。”林成貴笑著摸了摸頭,繼續說道:“不過四狗說的義務兵多拉一些倒是要的,否則打起來我們不可能去動員民兵來作戰。”

民兵那是迫不得已才用的,民兵沒經過太專業的訓練,上戰場後傷亡肯定極大。

無論是張李玉和林成貴都比較在意義務兵的數量,民間若是義務兵多,到戰爭時期可以將他們徵召入伍。

“義務兵確實是可以多一些,不過職業兵擴充三個師團的話,財政上會比較吃力。”夏鈞說道,“那這樣吧!職業軍就暫時不擴充,先擴充八個義務兵師團吧!”

新一輪的招兵很快在三省各地展開,這次招兵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比較高,招募額度是八個步兵師的兵力。

大概也就是十三萬人左右。

而目前招兵採用的是義務兵制度,所以軍餉大大降低。由於淅江和江西兩省很大程度上不太適合招募義務兵,因爲這兩省人民的生活還沒什麼著落,很多還在溫飽問題而奮鬥,而在福建的話,溫飽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去部隊裡當兵也不用擔心家裡的吃穿問題。

這些義務兵主要從福建招募,淅江和江西的義務兵從明年開始招募,招募入伍訓練兩年後將退伍。

義務兵算是一種比民兵訓練層次更高的訓練,退伍後則是作爲預備役,一旦動員令發出,就要再次入伍。

戰爭不會遠去”這個民族需要戰爭,劣質的和平比戰車更可怕。

接下來貌似沒夏鈞什麼事了,訓練方面下面的那些軍官都已經能勝任,而且做的很好,而在行政上”基本上按照他的框架進行運轉。

所以夏鈞開始加大在華東大學給學生上課的時間。

以夏鈞的這種爆發式的發展模式,目前已經受到了人才的制約。

各種人才短缺,特別是技工的短缺,讓許多工廠的擴張都受到了制約,特別的造船業和機械製造業,這個行業所需的技工人數最多。

因此夏鈞要加大人才上的培育力度,同時加大對人才是招募。

最近有很多海外華育迴歸,因爲夏鈞在海外加強了宣傳力度,這些華裔來到華東自治三省也找到了他們滿意的崗位。

除了海外華矯回國外,國內各省的文人士子也都往華東自治三省涌來,反正是有文化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現在到處都需要有文化的人,特別是日益增多的工廠。

隨著貸款的陸續到達,復鈞的華東集團開始急速膨脹,不僅需要大量管理人員,還需要許多技工,而這些技工很多都必須有文化才能勝任。

僅一個月內,涌入華東自治政龘府的文人數量多達兩萬多人,這些人普遍原先混得不好,而且都得進了培訓班才能勝任工作。

這些尖人被送進培訓班裡再造的時候,他們的保障房沒有怎麼落實,很多人都是住在政龘府給他們租用的房子裡。

不過他們的生活卻是有保障的,一家有多少口人,糧食,衣服等生活物資每日政龘府配給,絕對不會讓他們餓著凍著。

此時的華東自治三省,已經走上了一條轟轟烈烈的工業之路。

建設部最近有非常多的工程上馬,其大中型工程隊數量已經增加到了上百個,公路、鐵路、橋樑、水利、房屋等等,這些都是建設部所需要負責的工程。

這些工程並非全都是由建設部投資,鐵路一般是由華東銀行投資,水利一般是華東電力公司投資,外加財政部撥款。

最近一條從杭州通往山西的鐵路正在計劃上馬,由於夏鈞從袁世凱那裡得到了自再修築鐵路之權,所以現在修鐵路基本不用過問什麼人,同樣包括山西都督閻錫山。

這條鐵路的修築計劃J傳到閻錫山耳朵裡,這傢伙算是被嚇辦死,不過卻不敢阻撓,而是通電華東自治政龘府,擁護修築杭太鐵路。

建設部經過三次會議,決定把杭太鐵路修成雙軌鐵路,只有修成雙軌鐵路,運輸能力才能大幅度增加,同時減少撞車的可能性,以保障山西的煤炭能無延誤運到南方。

“這條鐵路大概需要三億元的投資,不過使用先進的施工設備,勞工數量可以減少一半,大概還需要兩億的投資。”許文博拿著計劃書對夏鈞報告到,“不過華東銀行暫時拿不出這麼多錢來。”

“無妨,資金會後續到位,修先。”復鈞對許文博說道,這條鐵路他是修定了,至於資金,夏鈞完全不愁。

先不說工業上今年將有較大的收益,就說農業上,到了夏收時就會暴漲上一次,到了秋收時,那時候甘蔗和棉花都能收了,那時候財政更是會暴漲。而且夏鈞手上還有大筆貸款沒有到位,這些貸款在後續幾個月內將陸續到達。

“是。”許文博應道,接著他繼續報告道:“委員長,最近到處都在施工,勞工數量已經不太夠用了。”

“出現這樣的情況?”夏鈞愕然,哼哼些不解,“我們怎麼會缺勞工?”

“農村的勞動力並不願意來城市,特別是那些自耕農,他們自己有土地,更不願意離開,反而是那些佃農,倒是有一部分搬到了城裡,但普遍也不願意離開農村。”許文博說道。

“哦!這是好事,他們不願意離開農村,說明農村能夠留得住人。”夏鈞笑道,“勞工缺人不用怕,外省很多人,而且等與外省連通的鐵路修好,到時候人就多了,另外等夏收之後,我們把勞工最低工資提到每月兩塊五。”

幾日後,夏鈞很低調的出現在了鐵路的施工現場。

只見施工現場上,施工車輛正在忙碌的穿梭,挖掘機、鏟土機和卡車傳來陣陣轟鳴,這些隸屬華東集團的施工隊使用的都是先進的施工機械,大量施工機械的使用,使得工人的勞動強度不是那麼高。

這條鐵路修的是從杭州到建安的衢州一線,這裡的丘陵地形加了大施工量,夏鈞在工地上隱隱能聽到遠處的爆破聲。

這些炸龘藥都是華東化工公司下面的炸龘藥廠送來的,結束了連炸龘藥都要夏鈞從兌換平臺上購買的歷史。

工地上的工人們整忙碌著,對於突然到來的夏鈞一羣人只是看了看,依然是熱火朝天舟投入施工之中。

“一二一,加油。”

“大家加把勁,做完這一段就開飯了。”

“好嘞!大家加把勁,早點開飯。”

工地上很和諧,工人幹起活來都十分賣力。

“不錯,不會那麼亂了。”夏鈞看著眼前的景象笑道,他記得以前施工隊開拉起來的時候,施工場面還有些混亂。

夏鈞開始在工地上走動起來,他戴著個安全帽和墨鏡,身上只是穿著普通的衣服,這讓現場沒一個人把他認出來。

“老郭,這條鐵路大概什麼時候能修好?”夏鈞對邊上的工程師郭坤問道,郭坤當初是首批前往建安的工程師,因爲精通鐵路修築,目前正擔任數條鐵路的總工程師。

“快了,大概再過一個月,福建和淅江的鐵路就能通車上,在九月份之前,連接福建、淅江、江西三省的主幹線也能通車,明年之內,第二條主幹線也就能通車,而且三省鐵路支線那時候也修得差不多。”

郭坤回答道,接著說道:“不過,資金需求量比較龐大,目前債券都發得差不多了,連很多普通老百姓把全身家當都拿來買了債券,暫時靠債券募集不到多少資金。”

“不急,錢會多起來的。”夏鈞淡定的對他說道。

第一更到。

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169章 轟炸重炮師團第85章 劃算的投資第99章 保路高潮第20章 逆襲清軍第286章 中國戰爭潛力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8章 停止擴張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232章 對荷宣戰第39章 殺向縣城第65章 夏收!第81章 內戰將起第12章 馬尾船政第318章 瘋狂吸金的疫苗第206章 生計,發展第294章 中醫振興之路第88章 擊沉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過春節第90章 人才啊!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138章 協約國的雄鷹災難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34章 新武器第294章 中醫振興之路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180章 ‘燒烤’日軍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408章 原子彈試爆成功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399章 美國經濟臨界點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276章 中國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106章 戰爭來臨第56章 洋妞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89章 中國格局第90章 人才啊!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69章 與張自忠將軍的第一次談話第182章 全體投降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46章 趕羊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55章 12式迫擊炮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314章 背後捅刀,中俄經濟一體化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30章 阿布洛特第167章 統一之中國,一致之對外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28章 瘋狂剿匪第76章 死神降臨第19章 民憤滔天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23章 軍事法庭第451章 定都會議第113章 轟炸在即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176章 穿插、包圍、殲滅!第318章 瘋狂吸金的疫苗第9章 鞏固地盤第201章 袁世凱西去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7章 攻佔上海第284章 中日海軍裝備競賽第3章 通電第94章 海軍、炮兵團第15章 民心繫統第30章 阿布洛特第95章 出征東北第357章 民族自由大學,中國世界體系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247章 成立華夏會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368章 蠶食蘇聯第53章 夏鈞的陰謀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41章 霸王條款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133章 14年秋收第408章 原子彈試爆成功
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169章 轟炸重炮師團第85章 劃算的投資第99章 保路高潮第20章 逆襲清軍第286章 中國戰爭潛力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8章 停止擴張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232章 對荷宣戰第39章 殺向縣城第65章 夏收!第81章 內戰將起第12章 馬尾船政第318章 瘋狂吸金的疫苗第206章 生計,發展第294章 中醫振興之路第88章 擊沉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過春節第90章 人才啊!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138章 協約國的雄鷹災難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34章 新武器第294章 中醫振興之路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180章 ‘燒烤’日軍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408章 原子彈試爆成功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399章 美國經濟臨界點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276章 中國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106章 戰爭來臨第56章 洋妞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89章 中國格局第90章 人才啊!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69章 與張自忠將軍的第一次談話第182章 全體投降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46章 趕羊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55章 12式迫擊炮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314章 背後捅刀,中俄經濟一體化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30章 阿布洛特第167章 統一之中國,一致之對外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28章 瘋狂剿匪第76章 死神降臨第19章 民憤滔天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23章 軍事法庭第451章 定都會議第113章 轟炸在即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176章 穿插、包圍、殲滅!第318章 瘋狂吸金的疫苗第9章 鞏固地盤第201章 袁世凱西去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7章 攻佔上海第284章 中日海軍裝備競賽第3章 通電第94章 海軍、炮兵團第15章 民心繫統第30章 阿布洛特第95章 出征東北第357章 民族自由大學,中國世界體系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247章 成立華夏會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368章 蠶食蘇聯第53章 夏鈞的陰謀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41章 霸王條款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133章 14年秋收第408章 原子彈試爆成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体育| 宁阳县| 连州市| 敦煌市| 潼南县| 阿勒泰市| 中阳县| 寻乌县| 潍坊市| 繁峙县| 南昌县| 当雄县| 长泰县| 石狮市| 巴青县| 营口市| 拉萨市| 台北市| 柳林县| 老河口市| 屯门区| 云霄县| 万山特区| 望江县| 柳林县| 凌海市| 余干县| 绥中县| 武功县| 休宁县| 巩留县| 祁阳县| 花莲市| 灵山县| 乌海市| 南昌县| 遵化市| 固原市| 雅安市| 新余市|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