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9章 名將之威

(感謝無畏所謂打賞)

夏稅結束,李璟打開李讓遞上來的夏稅報表,看著上面的一排排阿拉伯數字,不由的嘿嘿笑了起來。

現在整個李璟治下各州縣都在說安東郡王愛民如子,換了個極仁慈愛民的新稅法,攤丁入畝之後,田賦與各種加收和瑤役的丁役錢等一起,每畝才只收三十文錢。如果只有十畝田,那隻要交三百錢,就算是那些擁有萬畝良田的大地主,也不過是三十萬錢,摺合一下才三百貫。對於這些大地主們來說,三百貫,也就買一套上好的玻璃飾品而已。

就連最近登州發行的幾份報紙和雜誌與週刊上,都有無數的文人們爭相的給李璟寫詩頌揚,讓李璟每天看報時都有些小小得意。

人人都以爲李璟吐血大虧本了,其實李璟一點也沒有虧本。在今年以前,李璟對於那些移民們根本沒徵過稅,今年是第一次徵稅。而那些中原百姓常見的加派啊雜稅什麼的,李璟的治下根本就沒有這樣幹過。

大家只看到李璟治下十州五十五縣之地,三百餘萬百姓,只收得了三十萬貫錢的夏稅,還因此得向百姓承諾不再免費徵他們做瑤役、力役等等。

可誰又知道,其實這三十萬貫是李璟白賺到的。起碼,前幾年,李璟就一文錢稅也沒收到過。

當然,這指是的田賦。

李璟前幾年商稅還是收了不少的。就算現在公佈的三十稅一的商稅,也只是表面的情況而已。實際上。完整的商稅還是不少的,在鎮國軍的地盤上。濟水、黃河,還有渤海、黃海,以及轄內沿海的諸港口、補給點,都設立關卡。商隊路過,這是要交稅的。另外,各個州縣城,商隊入城也是要交稅的。再加上所有在鎮國軍境內的商鋪、商隊都得辦理經營執照,這也是要交稅的。有鋪面經營。還要交稅。

各種的稅交下來,絕不會少,不過與商人們的利潤相比,也算不得什麼。這個收稅的數字,鎮國軍可是控制的很好的。更何況,鎮國軍還有諸多特種經營的商品,如鹽、茶、鐵、鎧甲、武器、酒、香水、玻璃、冰糖等等。這些都被列入特種商品。無一例外,這些商品都被課以重稅。

鎮國軍的登州鹽,產量巨大銷售各地,幾乎已經達到傾銷的程度,沒有哪個鹽池或者鹽廠的鹽能與登州鹽相比,登州鹽質量好價格更便宜的跟沙子似的。可再便宜也擋不住鎮國軍擁有的巨大市場銷量相比。薄利多銷的模式下,登州鹽搞死了同是海鹽的淮鹽,弄跨了湖鹽的解鹽,更衝擊了西北的青鹽。

曬鹽這種無投入,純暴利的生意。每月都能給李璟帶來大量的利潤。

現在李璟根本不需要再自己去賣鹽,幾十個鹽廠只顧生產鹽。然後直接運到港口交給那些鹽商好了。那些鹽商們交納一筆重稅後,便能以低廉的價格買到他們想要的登州鹽。要多少就有多少,無限量。

登州港現在已經超越了廣州,成爲了大唐第一大海港。登州城現在的擁有的居民也達到了五十萬人之衆,成爲大唐十大都市之列。李璟建的新登州城已經擴建了兩次,擁有了三道城牆,內有無數街坊,是整個北方的不夜之城。

夏稅田賦方面的只收了三十萬貫錢,可是商稅這邊卻收了足足一千多萬貫。

李璟數了好多遍,才終於確認,不是他看錯了,確實是一千多萬貫。這個數字,簡直有些不敢相信。

不過這還並不是李璟最大的收益,李璟最大的財源不是稅收,而是鎮國軍擁有的這些藩鎮所有的工坊、商隊、海上船隊。整個鎮國軍擁有無數的工坊,同時還有無數與那些商人和大族們合作經營的工坊商鋪等。

光是玻璃和白酒以及鹽這三樣壟斷性的商品,帶給李璟的利潤就是極爲驚人的。

乾符四年上半年,李讓呈給李璟的報表上清楚的寫明著,鎮國軍現在擁有兩千三百多萬貫的庫存,糧食更是擁有一千二百多萬石的米、麥、粟、大豆,以及一千多萬石的薯藥粉、芋粉和藕粉。

鎮國軍的庫藏無比的豐富,足夠支撐五年之久。

薯藥和芋頭雖然屬於粗糧雜食,並不太好吃。可對於那些餓怕的移民百姓來說,這些高產的食物簡直就是寶。特別是李璟在各縣鄉建立了制粉廠後,今年更是引得更多的百姓栽種薯藥和芋頭。去年鎮國軍總共種植了約二百萬畝薯藥和芋頭,結果收穫喜人,平均一千五百斤一畝,總共收穫了兩千五百萬斤。五斤左右的薯藥和芋頭就能出一斤粉,五百多萬斤粉。

聽說去年有一戶原先從中原逃難來的百姓,冬天時就用薯藥粉、芋頭粉、藕粉,加上蘿蔔一起,最後做成了粉磚,在家裡砌了一堵粉磚牆。據說這是老輩傳下來的法子,這樣做成的磚牆,就是幾十年都不會壞掉。遇上大飢之年,可以直接把磚取下來泡水,然後煮食充飢。

聽說現在很多百姓家裡,都多多少少弄了那麼一截粉磚牆。

聽到這些事情,好笑又心酸。沒有經歷過那種大饑荒的人,是永遠也不會明白糧食的可貴。草根樹葉吃光,連土都吃,甚至吃人。在鎮國軍的生活雖然讓他們已經開始溫飽,但大家雖然不缺糧了,可耕種的時候,卻依然會種上許多薯藥和芋頭,平時也經常做臘肉,乾魚,鹹蛋、皮蛋等。無論走到誰的家裡,雖然家中交了收購糧之後,還有充足的口糧,可每餐卻依然是要搭著粗糧吃。

不過雖然已經開始有了餘糧,可李璟卻沒有停止向東南嶺南之地購糧。每個月都有船隊運著糧食從海上過來,然後存入在遼東都裡鎮、卑沙城、建安城、安市城、娘娘城、尖口城、烏骨城、平壤城等重多城池之中。另外在山海關、盧龍塞,登州州、萊州等地,李璟也繼續儲糧。

不少官員覺得眼下情況,鎮國軍就算不再買糧,也不用擔心糧食問題,用不著再花那麼大的力氣和價錢去買糧,可璟不但沒有停止買糧,反而下令加大買入量。

時間已經到了乾符四年,李璟很清楚,黃巢之亂馬上就要進入一波新的高潮,緊接著各鎮就會開始亂起來。世道一亂,糧食就是最重要的物資。李璟要多存糧,不然等到那時可就難買到糧了。有了糧食,就能做更多的事情。

錢這東西,只要流通起來,纔是真正的有用之物。

夏種之後,李璟也開始把從各地買來運來騙來各種方式弄來的百姓,一船船的送往遼東,帶著各工坊打造的諸多農具,還有在遼東存儲著的諸多牛馬,將他們分到各州縣,進行熱火朝天的大墾荒行動。同時,輪流出擊實戰搶劫的各軍,也源源不斷的把搶劫到的人口牲畜送回後方。

那些被搶來的契丹和高句麗與東瀛的百姓,李璟一律讓他們先到遼東修路。

在遼東半島,從都裡鎮爲南端頂點,一條沿著西面海岸,經積州、建州、直到遼河口的安州。同時,另一條幹道則沿著遼東半島的東海岸,一路經碧流河、莊河穿越石城、石人汪,然後到大行城,最後到達尖口城、虎山城。然後在此分成三路,向北直達烏骨城、李家堡城。向南越過鴨綠江,直接修到平壤。另外一條則繼續一路向東到達國內城。

同時,還將修建一條從安市到李家堡到國內城的東西幹道,修建一條從建安經過娘娘城到達尖口城的東西幹道。

通過拓寬道路,把遼東半島各城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同時,也開始開採遼東的一些大鐵礦、銅礦、煤礦等。

遼東的開發如火如荼,可卻總是還差人手。有那麼多的城池,那麼多的田地,那麼多的礦山,缺的就是人。

而到了這個時候,唐軍出擊也很難搶到人了,高句麗人和契丹人都開始收攏部族百姓,依靠各個緊城之下。鎮國軍人少了討不了便宜,人多了,就有可能引發大戰。而眼下,李璟卻不願意這麼早和他們真打起來,遼東各個新佔領下的州都還沒能鞏固,出戰又不能一戰滅掉契丹或者高句麗,那就絕不會冒然出兵。

一面忙著穩固開發遼東各州縣,李璟也一邊密切的關注著中原和草原的動靜。

痕德可汗與李璟秘密結盟之後,李璟這邊從平州山海關、盧龍塞以及安市遼水向契丹人派兵襲擾,痕德可汗也開始與迭剌越打越厲害。

同一時間,高駢到達鎮海之後,正攻打鎮海總部潤州的黃巢聞風而逃,一路南下,於七月攻下杭州,八月攻克浙東總部越州,擒浙東觀察使崔璆。

不到兩個月,以富庶號稱“繭稅魚鹽,衣食半天下”的杭越之地,落入了黃巢之手,但他還沒來得及感受一下自己勝利果實的美味,剛剛在潤州走馬上任的高駢就已經指揮大軍追了上來。

高駢以手下最得力的兩員大將,張璘和樑纘統兵任前鋒,分道攻向杭、越。高駢之名並非浪得虛名,黃巢鼓起勇氣與之交戰,卻連連失利。

手下大將秦彥、畢師鐸、李罕之、許勍等數十員大將紛紛戰敗投降高駢。

重挫之下,黃巢只得又放棄了杭、越二州,遁入深山老林,轉道仙霞嶺,劈山開路七百里,逃入窮水惡水的福建。

一戰之後,高駢威名更盛。

李璟率鎮國軍掃蕩遼東,高駢卻鎮鎮海軍威震東南,大唐當今最爲勇猛的兩員將領,一北一南遙相呼應!

第838章 失算第427章 反擊、伏擊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第327章 臣服第631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1020章 變生肘腋第840章 軍令狀第97章 韓家公子與蕭家小娘子第441章 沙陀軍覆沒第711章 兵來將擋第982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08章 今日家僕明日國君第59章 虎爭第982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93章 殖民第902章 子弟第501章 選鋒第354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鹽販!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286章 嫁妾第845章 敗訊第106章 接收第530章 一騎當先(一)第544章 李璟的震驚第816章 一夜婉轉承歡第989章 編號9527第488章 哪個少女不懷春第555章 暴利第831章 來勢兇猛第202章 一口吃掉第819章 攪局第531章 一騎當先(二)第546章 謀士雙璧之敬翔第328章 以工代賑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869章 跳船第841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494章 迷霧暗襲第700章 逆轉第616章 稅收第259章 一廂情願第10章 皇帝詔令到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820章 玩火第859章 不死第62章 刺殺第204章 連奪五島第277章 噩耗第117章 超乎想像的沙門島第315章 安東都護府第969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588章 萬事俱備第818章 火燒長安第258章 兄弟第825章 另立天子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675章 大齊開國皇帝第1028章 皇后、太子第370章 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第416章 小朝廷第56章 萬貫豪賭 八棱金箍狼牙殳第400章 兩太保對戰三門徒第66章 毒酒第706章 三月洛陽花開第428章 七軍震憾第180章 爲了婊子和錢第645章 反將一軍第769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540章 內訌第385章 老師出山,七鎮匯聚!第951章 急報第185章 拒絕出兵第891章 龍騎兵第758章 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490章 梟雄初露崢嶸第734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741章 碰壁第945章 貴族的抉擇第859章 不死第414章 鎖定勝局第133章 迎戰 將計就計第952章 征服第831章 來勢兇猛第301章 先下手爲強第912章 王者第836章 飛虎弒子第607章 鴨淥水第97章 韓家公子與蕭家小娘子第431章 鎮國軍神兵天降第389章 驅虎吞狼第440章 黑旗軍,重裝鐵騎出擊!第432章 截殺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808章 儒者之勇第54章 一合第67章 埋伏第753章 將遇良才第950章 震憾中原第385章 老師出山,七鎮匯聚!第987章 精英
第838章 失算第427章 反擊、伏擊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第327章 臣服第631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1020章 變生肘腋第840章 軍令狀第97章 韓家公子與蕭家小娘子第441章 沙陀軍覆沒第711章 兵來將擋第982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08章 今日家僕明日國君第59章 虎爭第982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93章 殖民第902章 子弟第501章 選鋒第354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鹽販!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286章 嫁妾第845章 敗訊第106章 接收第530章 一騎當先(一)第544章 李璟的震驚第816章 一夜婉轉承歡第989章 編號9527第488章 哪個少女不懷春第555章 暴利第831章 來勢兇猛第202章 一口吃掉第819章 攪局第531章 一騎當先(二)第546章 謀士雙璧之敬翔第328章 以工代賑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869章 跳船第841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494章 迷霧暗襲第700章 逆轉第616章 稅收第259章 一廂情願第10章 皇帝詔令到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820章 玩火第859章 不死第62章 刺殺第204章 連奪五島第277章 噩耗第117章 超乎想像的沙門島第315章 安東都護府第969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588章 萬事俱備第818章 火燒長安第258章 兄弟第825章 另立天子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675章 大齊開國皇帝第1028章 皇后、太子第370章 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第416章 小朝廷第56章 萬貫豪賭 八棱金箍狼牙殳第400章 兩太保對戰三門徒第66章 毒酒第706章 三月洛陽花開第428章 七軍震憾第180章 爲了婊子和錢第645章 反將一軍第769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540章 內訌第385章 老師出山,七鎮匯聚!第951章 急報第185章 拒絕出兵第891章 龍騎兵第758章 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490章 梟雄初露崢嶸第734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741章 碰壁第945章 貴族的抉擇第859章 不死第414章 鎖定勝局第133章 迎戰 將計就計第952章 征服第831章 來勢兇猛第301章 先下手爲強第912章 王者第836章 飛虎弒子第607章 鴨淥水第97章 韓家公子與蕭家小娘子第431章 鎮國軍神兵天降第389章 驅虎吞狼第440章 黑旗軍,重裝鐵騎出擊!第432章 截殺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808章 儒者之勇第54章 一合第67章 埋伏第753章 將遇良才第950章 震憾中原第385章 老師出山,七鎮匯聚!第987章 精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万山特区| 鹤岗市| 青神县| 云阳县| 华坪县| 田东县| 林西县| 阿克陶县| 通渭县| 拉萨市| 达州市| 许昌市| 霸州市| 托克逊县| 循化| 长宁区| 逊克县| 依安县| 雅安市| 图木舒克市| 个旧市| 工布江达县| 民县| 垦利县| 兴城市| 县级市| 伊通| 四子王旗| 德阳市| 中卫市| 石楼县| 阜南县| 荆门市| 井陉县| 河源市| 会理县| 瑞丽市| 平远县| 漯河市|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