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2章 擁兵十萬

(感謝書友130511222958535、三百二十四橋、天山白石頭、夢夢夢夢夢夢、隨風笑敖、仁什麼妖諸位的月票和打賞支持,謝謝大家!)

乾符二年八月初。

淄青鎮黃河濟水一線沖積平原上,行走著一路路兵馬。秋風蕭瑟,萬物肅殺,進入仲秋桂月,天氣開始轉涼。

不過這支行進的兵馬卻是精神抖擻,龍精虎猛。

他們以少見的整齊行軍隊列前進,前後撒出幾十里長,到處都是呼嘯而過的哨探遊騎。步兵在前,輜重在中,騎兵兩翼護衛前進。一隊接一隊的軍士,以十人一夥,五十人一隊,每一都人馬爲一個行軍序列,每都每隊指揮與隊頭領隊,他們身後的執旗手扛著都隊大旗迎風飄揚。將士們昂首闊步,臉上充滿著驕傲的神情,他們就是威名赫赫的鎮國軍,他們有這個資格自豪。

李璟站在齊州歷城南面的華山上,眺望著不遠處平原上的兵馬。

淄青鎮的遷民計劃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現在進行的是鎮國軍與平盧軍的換防。按參謀司的計劃,兩份萬五千平盧軍和一萬五千淄青團結兵將被調入登州和遼東,與鎮國軍其它留守各部兵馬進入重新整編。淄青十六縣以及三山,則暫時由鎮國軍現兩萬五千人馬駐防。

鎮國軍現在兵馬數量已然不少,李璟手上有兵馬兩萬五千,在幽州駐兵八千,南下水師和步兵八千,留守一萬兵馬,還有新兵五千,以及團結兵八千。所有兵馬加起來,已經達到了六萬四千人馬,如果再加上平盧軍的這兩份萬五千戰兵和一萬五千團結兵,已經達到十萬人馬。

不過這些兵馬精銳不多,要將之整合一起,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李璟早在長安時,就已經開始準備將鎮國軍整合成五軍五衙,並把團結兵分離。每軍每衙都爲五千人馬,鎮國軍戰兵五萬。現在平盧平李璟同樣打算將他們重組,編爲平盧軍五軍。如此兩軍將有七萬五千人。另外團結兵將按每縣一千人的規模編制,鎮國軍現在有二十四縣地盤,將編兩萬四千人馬,分爲三軍。

除了戰兵和團結兵外,其餘的輔兵都會被解散歸農,但並不完全解散。相反的,李璟向參謀司提出一項任務,就是在鎮國軍的百姓之中,組建一支十萬人的鄉兵。

團結兵是秋冬集訓,戰時徵召,相當於預備軍。而鄉兵,按李璟的計劃是類似於宋代的弓手。宋代的弓手,其實際職責更類似於警察而非軍隊,相似於保安團。不過李璟要組建鄉兵,不僅僅只是要建一隻地方民團。鄉兵將從各縣鄉的良民之中選募,十萬鄉兵分爲四班,每班每年服役三月。選中的鄉兵免本戶稅賦,而且服役期間官府發放薪資補貼,平時非戰時在本縣受訓,並擔任維持地方治安任務,捕盜輯賊,並負責對鹽、茶、鐵、銅、錫等專賣之物進行巡檢。

宋朝一縣的弓手約百人左右,而鎮國軍現在二十四縣準備組建十萬鄉兵,平均每縣差不多四千人。就算現在鎮國軍二十四縣達到了二百萬人口,這個比例也是極大的。

不過弓手在宋朝最後淪爲賤役,弓手還得和軍人一樣刺字。而李璟的計劃,是把這鄉兵向府兵制度發展。鄉兵要挑那些良家富戶強壯子弟,而且成爲鄉兵後,能免田賦差役,同時輪值上役時還有薪水補貼。每年三個月的當值,除此外,秋冬農閒時,鄉兵也要進行訓練。

當戰時來臨,這些鄉兵也得擔任輔兵任務,抽調上戰場。

這就是李璟的想法,藏兵於民,平時不養那麼多軍隊,但需要時,隨時能拉出一軍訓練有素的軍隊出來。

宋代的弓手是由縣尉統領、訓練,調遣。不過李璟不打算將這樣的力量交於地方上,而是將他們單獨出來,由鎮國軍在各縣鄉重新設立一套指揮系統。對於鄉兵的編制,李璟沒有用鎮國軍的編制,而是將府兵的編制拿出來。五人一伍,兩伍一夥,五夥一隊,兩隊一旅,兩旅一團,五團爲一營。

鄉兵在營上雖然也還設有廂、軍、鄉軍三極,但李璟計劃按府兵一樣,廂、軍、鄉軍三極設立於總部,平時雖然也會任命這三極軍官,但他們平時去既不能統領這些鄉兵,也不能調動這些鄉兵。

只有在戰時,由參謀司和兵曹以及行軍司馬和李璟的一起調令,鄉軍的高級軍官才能領軍符印信下去調兵。

在非戰時,鄉兵最高單位就是營,鄉兵千人一營,二百人一團,一百人爲一旅,五十人爲一隊,十人一夥,五人一伍。

雖然這鄉兵沒有幾年時間不可能形成規模和戰力,但一切都需未雨綢繆,一切制度化,便能防止許多問題的出現。軍隊越多,李璟越要防止內部出現問題。唐末五代軍隊最大的問題就是內部的權利爭奪,上下互相防範,內部相鬥,纔是晚唐五代藩鎮不斷的兵變的原因。

李璟一次次的重組軍隊,防的就是這個。將鎮國軍和平盧軍拆分成了十五個軍,兵權分散,便是爲了防止有軍官成爲小軍閥。

其它的諸將對於李璟的整軍,倒是持贊成態度,畢竟每次整軍,兵馬都擴充了,相應的也就多出來許多軍職空缺,給了許多軍官們升職的機會。

平盧軍的軍官們倒是有些意見,可他們的意見在李璟這裡,基本沒什麼作用。宋威、康承誨、和崔蕓卿這三人都要調走,這兩萬五千平盧軍如果沒有李璟的支持,他們不但得面對鎮國軍的壓力,還得面對王敬武的壓力,他們別無選擇。

平盧軍先前分爲了牙兵、外鎮兵、支州兵、縣鎮兵、團結兵幾大類,現在,牙兵和團結兵都已經分離,剩下的幾部兵馬,一團散沙似的,也只能接受李璟的重組了。

不過平盧軍的軍士們倒是對整編滿懷期望,因爲人人都知道,鎮國軍的待遇比平盧軍可是好多了。不說裝備精良,單是他們的糧餉薪俸以及賞賜,都遠高於平盧軍。特別是他們都已經知道,整編之後,所有的平盧軍都能立即分到一塊田地,就更加的心動了。

對平盧軍的整編,李振、敬翔、蓋寓這三個參謀司的頭頭們,帶著參謀司一衆人忙碌了數天,終於提交了一份帶整編意見。那就是直接把平盧軍兩份萬五千人和登州遼東留守的一萬五戰兵,和八千團結兵還有淄青鎮的一萬餘團結兵一起整編。

從中最後挑出精銳兵馬,最後組成平盧軍五軍二萬五千人馬,另外的則組成鎮國軍兩個軍一萬千人,剩下的則組成團結軍五軍。

幽州駐紮的八千兵馬,被整編爲鎮國軍第四軍燕雲軍,而南下的八千艦隊兵馬,則被編爲鎮國軍水軍。

在淄青的兩份萬五千人馬,現在是七軍番號,黑旗軍、鐵林軍、銀槍郊節軍、金甲勝捷軍、控鶴軍五軍,被編爲五衙。分別是前衙控鶴軍,左衙銀槍郊節軍、右衙金甲勝捷軍、衙內黑旗軍,後衙鐵林軍。

捧日軍則編爲前軍、選鋒軍編爲後軍,新整編的三個軍,燕雲軍爲左軍,另外兩新軍分別授名飛熊軍與天狼軍,飛熊軍爲右軍,天狼軍爲中軍。

水軍八千人馬單獨爲一軍。

鎮國軍五軍五衙外加一支水軍,平盧軍五軍,餘下還有團結軍五軍,另有還在計劃中的鄉軍十軍。

光是鎮國軍平盧軍和團結軍加水軍,就有二十一軍,超過十萬兵馬。戰兵十六軍,團結軍五軍。

這次整編,李璟從手上的七軍中調出了將近一半的各級軍官到其餘的九軍之中。九軍也有大批的軍官,被降級調入了團結五軍中。

而在淄青的七軍,也從其餘各軍中補充了大量士兵,新補充了一萬餘人後,七軍的編制達到了標準的每軍五千人。鎮國軍五軍五衙,整編後,由於燕雲軍有八千人,因此最後兵力達到五萬三千。平盧軍五軍,則達到了標準的兩萬五千人馬。團結兵五軍兩萬五,加水平八千。

最後總人馬十一萬三千!

戰兵十六軍,團結五軍,李璟麾下兵馬突破了十萬大關,達到了二十一軍!

這些兵馬中,李璟這次加強了騎兵的數量,黑旗軍兩千重騎三千輕騎,銀槍郊節軍和金甲勝捷軍各兩千輕騎加三千步兵,控鶴軍則是五千輕騎組成的全騎軍。就是鐵林軍,也有一千輕騎。五衙兩萬五千兵馬,騎兵達一萬五千人,重騎兩千,輕騎一萬三。

在鎮國軍五軍和平盧軍五軍,也還擁有幾支騎兵部隊,加起來,鎮國軍和平盧軍的騎兵數量,已經突破了兩萬。

雖然這兩萬騎兵的編制,許多還只是在紙面上,但是李璟現在有地盤、有糧、有兵,還有馬,組建這支騎兵部隊,需要的,只是時間罷了。

這次的整編動作很大,甚至可以說直接讓鎮國軍的戰鬥力下降了一個檔次,但是對於李璟來說,這卻是必須要做的。暫時因整編軍隊戰鬥力下降,可整編完成後,加以時日,李璟相信,這支軍隊會脫胎換骨,舊貌換新顏!

第821章 遭遇第115章 沙門島第17章 山文字甲、棗紅馬第609章 海軍陸戰隊第785章 老謀深算第450章 色誘纏綿美人心計第968章 樑晉爭鋒第103章 招募工匠第1017章 睥睨天下第615章 各懷鬼胎第78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56章 公孫蘭第161章 大擴軍 馬其頓長矛步兵方陣第412章 白袍史敬思第398章 勇者無敵第683章 兩虎相爭第317章 聖旨到!第877章 一錘定音第854章 舉兵第33章 前節度使於琄第159章 整頓商戶 七尺劍殺豬刀第811章 心動第67章 埋伏第109章 合作第272章 國色天香 傾城傾國第197章 入局第889章 彈幕第37章 偶遇郡主第816章 一夜婉轉承歡第678章 突襲幽州第990章 二世第92章 與海賊鎮東海聯手?第473章 塵埃落定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408章 背水一戰第308章 強龍猛壓地頭蛇第414章 鎖定勝局第263章 你懂個卵子 這是一種威懾力第58章 得金贈槊 結義四兄第476章 色厲膽薄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947章 第三個皇帝第3章 鬥米二百錢第639章 霸業初成第625章 服軟第543章 兼淄青平盧軍留後知節度事第20章 力挽狂瀾第822章 雛第555章 暴利第668章 失控第172章 破城第795章 交易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945章 貴族的抉擇第89章 公開王良罪行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484章 收購沙陀契丹人首級第470章 馬球風雲第108章 陌刀強弩第161章 大擴軍 馬其頓長矛步兵方陣第825章 另立天子第797章 王冠第792章 虎膽龍威第599章 求援信第735章 梟雄第989章 編號9527第764章 下一個打誰第45章 考覈第964章 大清洗第912章 王者第864章 致命的愚蠢第908章 鐵馬冰河第196章 李璟就是眼中釘第570章 顛覆契丹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243章 備戰, 打火機、罐頭、鹽田!第630章 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第112章 打狗就爲震主人第172章 破城第764章 下一個打誰第460章 田令孜的委屈第368章 野心勃勃第307章 奪帥第1027章 登極第83章 返鄉第757章 願降第970章 墊腳石第599章 求援信第560章 致王敬武的一封信第597章 便宜舅子大瑋瑎第32章 豬腰子銀 封家叔侄第460章 田令孜的委屈第285章 不堪一擊 大獲全勝第157章 美人心計第282章 虎去狼來第504章 王仙芝的顫抖第888章 阻擊第1013章 霸氣側漏第343章 以文馭武第460章 田令孜的委屈
第821章 遭遇第115章 沙門島第17章 山文字甲、棗紅馬第609章 海軍陸戰隊第785章 老謀深算第450章 色誘纏綿美人心計第968章 樑晉爭鋒第103章 招募工匠第1017章 睥睨天下第615章 各懷鬼胎第78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56章 公孫蘭第161章 大擴軍 馬其頓長矛步兵方陣第412章 白袍史敬思第398章 勇者無敵第683章 兩虎相爭第317章 聖旨到!第877章 一錘定音第854章 舉兵第33章 前節度使於琄第159章 整頓商戶 七尺劍殺豬刀第811章 心動第67章 埋伏第109章 合作第272章 國色天香 傾城傾國第197章 入局第889章 彈幕第37章 偶遇郡主第816章 一夜婉轉承歡第678章 突襲幽州第990章 二世第92章 與海賊鎮東海聯手?第473章 塵埃落定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408章 背水一戰第308章 強龍猛壓地頭蛇第414章 鎖定勝局第263章 你懂個卵子 這是一種威懾力第58章 得金贈槊 結義四兄第476章 色厲膽薄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947章 第三個皇帝第3章 鬥米二百錢第639章 霸業初成第625章 服軟第543章 兼淄青平盧軍留後知節度事第20章 力挽狂瀾第822章 雛第555章 暴利第668章 失控第172章 破城第795章 交易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945章 貴族的抉擇第89章 公開王良罪行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484章 收購沙陀契丹人首級第470章 馬球風雲第108章 陌刀強弩第161章 大擴軍 馬其頓長矛步兵方陣第825章 另立天子第797章 王冠第792章 虎膽龍威第599章 求援信第735章 梟雄第989章 編號9527第764章 下一個打誰第45章 考覈第964章 大清洗第912章 王者第864章 致命的愚蠢第908章 鐵馬冰河第196章 李璟就是眼中釘第570章 顛覆契丹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243章 備戰, 打火機、罐頭、鹽田!第630章 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第112章 打狗就爲震主人第172章 破城第764章 下一個打誰第460章 田令孜的委屈第368章 野心勃勃第307章 奪帥第1027章 登極第83章 返鄉第757章 願降第970章 墊腳石第599章 求援信第560章 致王敬武的一封信第597章 便宜舅子大瑋瑎第32章 豬腰子銀 封家叔侄第460章 田令孜的委屈第285章 不堪一擊 大獲全勝第157章 美人心計第282章 虎去狼來第504章 王仙芝的顫抖第888章 阻擊第1013章 霸氣側漏第343章 以文馭武第460章 田令孜的委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澳县| 阿克苏市| 册亨县| 皮山县| 会宁县| 翁牛特旗| 曲阳县| 乌兰察布市| 华亭县| 南充市| 九龙城区| 辉南县| 伊川县| 巴里| 芜湖市| 永胜县| 永吉县| 永胜县| 东乡族自治县| 苏尼特左旗| 滨海县| 长春市| 新野县| 乐陵市| 宝应县| 香格里拉县| 商南县| 玉林市| 泰顺县| 多伦县| 资讯 | 六安市| 宁夏| 曲周县| 仪征市| 突泉县| 胶州市| 关岭| 西畴县| 永顺县|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