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5章 清剿殘軍

聽到驚呼聲,聶士成他們紛紛從外面跑了進來,進來一看就發現袁世凱倒在了血泊之中,唐健一手抱著袁世凱,滿臉悲痛。

聶士成上前一步,問道:“司令,怎麼了?”

唐健痛苦的搖了搖頭,輕輕將袁世凱放在地上,對左右說道:“先將他的屍身安置好吧!”

馮國璋和段祺瑞撥開人羣,來到唐健的身邊,俯下身來,默默的注視著袁世凱。

“大帥!”段祺瑞聲音哽咽道。

“還是我們來吧!”馮國璋說道。

衆人無語,馮國璋和段祺瑞兩人開始小心翼翼收斂袁世凱的屍身,幫他清理臉上和衣襟上的血跡。

唐健站起來,對著衆人說道:“大家先回去吧,這裡的事就先交給馮段兩位師長吧!”

“是,司令!“衆人應道,隨後出了忠王府,此時正值深夜,衆人忙碌了一整天,都開始回到自己的臨時住處,準備休息。

聶士成看了唐健一眼,唐健微微點頭,和聶士成並排來到了忠王府的後花園。

月華滿地,清風微涼,後花園中無數的花草在夜風之下,隨風搖曳。

唐健重回故地,記憶之中,鄧倚夢在此處採蜜爲唐夫人治病,特別是那一日在午日陽光的照耀下,唐蕊兒梳著兩隻辮子,如同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一般,蹦蹦跳跳的來到後花園,看到唐健的時候,問了一句:“咦,表哥,你也是來採花的麼?”

每每想到這裡,唐健的臉上都浮現一抹會心的微笑,彷彿那個有著兩顆小虎牙,永遠長不大的唐蕊兒就在眼前一般,而不是繁花落盡,只剩幾絲追憶。

聶士成見唐健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之中,便輕咳一聲,說道:“司令又在觸景傷懷了?”

唐健苦笑一聲:“唉,物是人非??!”

聶士成抽出一根菸,遞給唐健,問道:“司令,袁世凱和光緒帝的後事該怎麼處理?”

唐健點燃煙,說道:“光緒帝還是按照帝王之禮歸葬皇陵吧,至於袁世凱,也算是一代梟雄,按照一品大員的規格下葬比較好吧?你說呢,聶老將軍?”

聶士成呵呵一笑,說:“司令都已經考慮妥當,再說這樣操辦的話也合乎情理,我當然沒有意見了。”

唐健點頭:“其實,要是袁兄勵精圖治,而不是想要自立稱帝,那麼南北局面可能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聶士成恭敬的問道:“司令,如今大局初定,清剿北洋新軍殘兵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南北統一後,肯定是要改朝換代的,到時百廢俱興,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才能穩定全國,恕我冒昧,司令有沒有想到稱帝?”

唐健驚訝的說道:“稱帝?”隨即搖了搖頭,“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要稱帝,中國是屬於所有中華子民的,而不是屬於一個人的?!?

“哦?”這次輪到聶士成有些驚訝了,說實話,唐健要是稱帝的話,他是不會反對的,因爲在唐健的治理下,中國會越來越富強,老百姓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甚至在若干年後,唐健會帶領他們將所有的列強驅逐出中華的疆土,這一點,從唐健被擢升爲海軍提督,到在南方軍揭竿而起,反抗袁世凱的時候他就已經看出來了。

所以,即使唐健想要稱帝的話,他聶士成第一個不會反對。

唐健微微一笑,語重心長的說道:“聶老將軍,你知道爲什麼列強會欺辱我們中國麼?”

聶士成回答道:“是我大清國力貧弱,抵擋不住列強的船堅炮利,所以纔會受盡列強的屈辱,老百姓會受到列強的壓榨。”

唐健搖了搖頭,說道:“你只說對了一半!”

“一半?”作爲武將出身的聶士成有點難以理解。

“對,列強之所以能夠欺辱我泱泱中華,其主要原因並不全是國力貧弱,當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初期,中國有四千萬萬人口,經濟總量雄踞世界各國第一,其國內的經濟總量比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多,當初英國和我國進行海外貿易的初期,一直是逆差,大量的白銀涌入中國,這還能說大清國力貧弱麼?”

聶士成沉默不語,他也實在是想不通,堂堂的天朝帝國怎麼會輸給外洋小國。

唐健接著說道:“列強的確船堅炮利,這個我承認,可是當初英法聯軍攻佔大沽口,英法聯軍的總兵力不到兩萬人,而且又是遠程作戰,補給困難。而清軍足有二十萬之多,還是在本土作戰,可結果呢?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英法聯軍以不到五百人的傷亡就重創清軍兩萬餘人,聶老將軍,你覺得這是關於兵力強弱的問題麼?”

聶士成痛心的搖了搖頭,兩次鴉片戰爭是所有中國人心中的痛,不僅僅是因爲北京失陷,圓明園被毀,更重要的是,大清開始和列強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定條約,使四萬萬中國老百姓開始陷入了數十年的水深火熱之中。

唐健接著說道:“列強欺辱中國,而且能夠輕易的打敗幾十萬清軍,那是因爲那個時候的中國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滿洲江山,和其他五十六個民族沒有關係,當時的清軍是爲愛新覺羅氏而戰,不是爲中國所有老百姓而戰,這樣一支軍紀廢弛的私家軍隊,怎麼能抵擋列強的入侵呢?”

聶士成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讓他聯想到甲午戰爭時期,當時北洋艦隊的實力並不輸於日本聯合艦隊,陸軍的槍炮也不比日軍差,可就是敗給了彈丸小國的日本。

甲午之戰,聶士成深以爲恥,作爲那場戰爭的親歷者,唐健的話讓他對這場戰場戰敗的原因看的更透徹。

唐健說道:“說到底,還是國家制度的問題,封建制度已經不再適合中國了,中國必須要推翻滿清政府,走上一條富國強兵之路,讓以後的中國軍隊不是爲皇帝一個人的江山而戰,而是爲四萬萬中國子民而戰,你明白我的意思麼?聶老將軍。”

聶士成點了點頭,說道:“明白,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帝王的時代了,而是一個屬於人民的時代了!”

唐健笑道:“呵呵,對啊,所以,就算南北統一了,我也絕不會自立稱帝,這不符合歷史的潮流,我們應該採取另一種更先進的政治體制?!?

“司令的意思是說,我們也要想列強一樣,廢除帝制,建立民主國家?”聶士成問道。

“民主不是說有就有的,經過了滿清八股這麼多年的荼毒,此時中國老百姓的民治未開,貿然民主的話,反而是適得其反!”唐健說道。

“啊?這也不行?那我們到底應該建立一個怎樣的政府?”聶士成有點疑惑,聽唐健的意思是說,帝制必定是要摒棄了,可是建立民主政府也不適合此時的國情,那到底要什麼樣的政治體制才適合現在的中國?

唐健微微一笑,說道:“還是先剿滅國內的北洋新軍殘兵吧!到時請嚴復北上,再諮詢國內其他的仁人志士,集思廣益,討論一下我們應該確定怎樣的政治體制吧!”

聶士成是武將出生,而且博學多才,但是他的思維始終跟不上來自後世的唐健,因而對唐健後面的話一知半解,不過聶士成沒有多問,他知道此時唐健心中應該早就有了一個關於未來的偉大版圖了吧!

三天後,唐健昭告天下,光緒帝和袁世凱皆染病而亡,同時,唐健命人以滿清帝王的規格厚葬了光緒帝,並將光緒帝的遺骨葬於清皇陵。

而袁世凱則以一品大員的規格風光大葬,按照袁世凱的意願,最終袁世凱的長眠之地選在了安陽。

之所以要將袁世凱的遺骨放在安陽,一方面是因爲袁世凱長子袁克定的執意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得到了唐健的首肯。

作爲直魯咽喉的安陽,在袁世凱的宦海生涯之中,可以說是一處風水寶地,衆所周知,袁世凱早年考取功名屢次落榜,後投身行伍才漸漸發跡,他的政治生涯是甲午戰爭後的天津小站練兵,從此才青雲直上,戊戌變法後當上了內閣總理,進入了清廷的權力中樞,選在此處是再合適不過了。

五天後,唐健頒佈了《告國民書》,宣佈南方軍全部接管北京,同時將繼續清剿北洋新軍殘兵,凡是願意就地投降,接受南方軍改編的既往不咎,而妄圖頑抗到底的則予以殲滅,絕不姑息。

《告國民書》一經頒發之後,在北方各省掀起了軒然大波,山西、陝西有幾處的北洋新軍表示不相信袁世凱已死,紛紛自立山頭,意圖和南方軍頑抗到底,而位於江蘇兩省的曹錕部也表示不相信袁世凱已死,準備繼續頑抗到底。

在剩下的北洋新軍裡面,以曹錕部的勢力最大,其他分散在各地的北洋新軍紛紛以曹錕馬首是瞻,準備在安徽等地集結,籌劃一次大的反攻。

不過,袁世凱已死,北洋新軍始終是羣龍無首,袁世凱之後,再也沒人有能力全統北洋新軍,曹錕雖然收攏的一部分的北洋新軍,但是仍有相當一部分的北洋新軍接受了投降,在山東,河南等地相繼有六萬北洋新軍接受了南方軍的和平改編。

一時間,南方軍的勢力發展到了頂峰,兵力足足有二十萬之巨,殲滅曹錕了五萬多人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PS:今天的第一更。寫到這裡了,大家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到底新的國家該採取什麼樣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憲,還是議會制,抑或是總統制,大家給點意見,要不要唐健當皇帝,這個我有點糾結,不要決定,特此一問!

第101章 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第15章 轟炸東京(二)第5章 英國人的無恥要求第7章 發行紙幣第62章 喜得貴子第27章 神秘的俄國公使第33章 復仇的火焰第60章 朝鮮局勢第77章 今天晚上繼續加油哦!第7章 發行紙幣第39章 東北之行(一)第30章 纏綿第24章 沙漠之鷹對伊賀忍者第25章 旅順失守第17章 轟炸東京(四)第27章 英俄兩國的秘密協議第49章 冬季攻勢第48章 借刀殺人(二)第47章 初見威爾遜第20章 鋁製發動機出世第32章 蘭芳後裔第80章 朝鮮游擊戰第58章 損失慘重第89章 俄軍的末日(三)第73章 竟然被逆推了!第109章 義薄雲天第115章 清剿殘軍第14章 一炮雙中第18章 絕望的東鄉第52章 目標—海參崴!第22章 天皇詔書(一)第42章 荊州之戰(六)第61章 太平洋艦隊VS北洋艦隊(四)第28章 沒有俘虜第12章 騰飛吧!東方巨龍!第16章 轟炸東京(三)第67章 好大一對饅頭!第57章 刺殺華夏總統第37章 總統的迴歸第33章 神秘消失的英軍第110章 東鄉的隕落第6章 加強中央集權第123章 準備第61章 突圍(二)第33章 最後的戰鬥(四)第29章 中原大戰開始第57章 首戰旅順(四)第73章 竟然被逆推了!第88章 作爲軍人,我們無法選擇第43章 荊州之戰(七)第18章 新式武器第12章 中國的無畏艦第22章 再見捷琳娜(二)第105章 黃海大決戰(一)第70章 華夏要吞併朝鮮?第55章 出兵太平洋第54章 海上大決戰(三)第28章 唐健的終生大事第31章 有毒的酥油茶第14章 轟炸東京(一)第31章 最後的戰鬥(二)第25章 旅順失守第57章 首戰旅順(四)第35章 萬人啼哭第23章 老子終於有坦克了第21章 再見捷琳娜(一)第55章 兵不血刃第22章 再見捷琳娜(二)第141章 血火東京(下)第8章 反攻日本本土(二)第83章 你該洗澡了!第85章 陽謀!第34章 春季攻勢第17章 沸騰的黃海(一)第34章 遭遇戰第78章 朝鮮義軍第40章 東北之行(二)第12章 雙喜臨門第16章 轟炸東京(三)第31章 無恥的表哥第101章 軍心渙散第88章 俄軍的末日(二)第126章 大戰來臨第55章 首戰旅順(二)第47章 成交第82章 登陸日(三)第22章 老唐的打算第31章 大東溝之戰(二)第14章 招降第36章 誘降第54章 首戰旅順(一)第38章 侵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11章 暴雨欲來第75章 想要踏平東京第3章 來自北美洲的敵意第27章 夜襲旅順第57章 海上大決戰(六)第71章 中途島海戰(三)第68章 你和唐健很熟麼?第17章 轟炸東京(四)
第101章 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第15章 轟炸東京(二)第5章 英國人的無恥要求第7章 發行紙幣第62章 喜得貴子第27章 神秘的俄國公使第33章 復仇的火焰第60章 朝鮮局勢第77章 今天晚上繼續加油哦!第7章 發行紙幣第39章 東北之行(一)第30章 纏綿第24章 沙漠之鷹對伊賀忍者第25章 旅順失守第17章 轟炸東京(四)第27章 英俄兩國的秘密協議第49章 冬季攻勢第48章 借刀殺人(二)第47章 初見威爾遜第20章 鋁製發動機出世第32章 蘭芳後裔第80章 朝鮮游擊戰第58章 損失慘重第89章 俄軍的末日(三)第73章 竟然被逆推了!第109章 義薄雲天第115章 清剿殘軍第14章 一炮雙中第18章 絕望的東鄉第52章 目標—海參崴!第22章 天皇詔書(一)第42章 荊州之戰(六)第61章 太平洋艦隊VS北洋艦隊(四)第28章 沒有俘虜第12章 騰飛吧!東方巨龍!第16章 轟炸東京(三)第67章 好大一對饅頭!第57章 刺殺華夏總統第37章 總統的迴歸第33章 神秘消失的英軍第110章 東鄉的隕落第6章 加強中央集權第123章 準備第61章 突圍(二)第33章 最後的戰鬥(四)第29章 中原大戰開始第57章 首戰旅順(四)第73章 竟然被逆推了!第88章 作爲軍人,我們無法選擇第43章 荊州之戰(七)第18章 新式武器第12章 中國的無畏艦第22章 再見捷琳娜(二)第105章 黃海大決戰(一)第70章 華夏要吞併朝鮮?第55章 出兵太平洋第54章 海上大決戰(三)第28章 唐健的終生大事第31章 有毒的酥油茶第14章 轟炸東京(一)第31章 最後的戰鬥(二)第25章 旅順失守第57章 首戰旅順(四)第35章 萬人啼哭第23章 老子終於有坦克了第21章 再見捷琳娜(一)第55章 兵不血刃第22章 再見捷琳娜(二)第141章 血火東京(下)第8章 反攻日本本土(二)第83章 你該洗澡了!第85章 陽謀!第34章 春季攻勢第17章 沸騰的黃海(一)第34章 遭遇戰第78章 朝鮮義軍第40章 東北之行(二)第12章 雙喜臨門第16章 轟炸東京(三)第31章 無恥的表哥第101章 軍心渙散第88章 俄軍的末日(二)第126章 大戰來臨第55章 首戰旅順(二)第47章 成交第82章 登陸日(三)第22章 老唐的打算第31章 大東溝之戰(二)第14章 招降第36章 誘降第54章 首戰旅順(一)第38章 侵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11章 暴雨欲來第75章 想要踏平東京第3章 來自北美洲的敵意第27章 夜襲旅順第57章 海上大決戰(六)第71章 中途島海戰(三)第68章 你和唐健很熟麼?第17章 轟炸東京(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原市| 大足县| 西藏| 连南| 建阳市| 卢龙县| 丰顺县| 镇康县| 通化市| 南乐县| 永德县| 丰宁| 五河县| 新宁县| 延寿县| 衢州市| 如皋市| 上高县| 宁远县| 赣榆县| 宁津县| 河东区| 栖霞市| 信宜市| 东台市| 开原市| 徐汇区| 福鼎市| 普宁市| 兖州市| 长阳| 泗阳县| 靖西县| 汉源县| 文安县| 象州县| 西昌市| 固阳县| 鲁甸县| 师宗县| 于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