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02章 伯母

“哦!既是不小心遺失,你且毋放在心上!”劉玘輕聲安慰道。

突然,他又發(fā)現(xiàn)阿奴脖頸上有幾道血痕,驚道:“阿妹,你脖上血痕從何而來?可是伯母打的?”

“我……”阿奴緊張得有些發(fā)抖,不過劉玘目光非常嚴厲,她憋了半天,只得說了實話:“阿兄,昨日伯母不讓我去寺中燒香,我是偷去的……”

原來,阿奴看見劉玘一直臥牀,病情無多大好轉,日夜憂愁不已,聽聞李尚一家要去寺廟,於是也想去佛前許願保佑劉玘平安。

她去找伯母請假,伯母一向討厭她二人,只想讓她舂米,自然不會答應她外出。

阿奴不死心,爲助劉玘儘快康復,於是就偷偷跑去寺廟中上香。

後果自然嚴重,回家後被伯母爆打一頓,而且那價值不菲的玉佩也被伯母打壞,不知她是有意還是無意。

劉玘聽罷,心想,這張氏因爲見不得伯父對自己兄妹好,心中充滿嫉妒與怨恨,對自己兄妹視同外人與下等人,完全沒當少主人對待,真豈有此理。

我兄妹可沒花你們家一文錢,自己家中五頃餘地一直由伯父租與人家,每畝六鬥租,歲收谷三百石,尚有芻藳若干,算起來一年總收入四萬錢是有的。

如今我兄妹一年最多用三四千錢,餘錢還不是被你拿去還舊賬了,伯父替兩位從兄買官,還欠著好幾十萬呢,你以爲我不知?

“走,找伯母去,從今往後,我絕對不讓你受氣!”劉玘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拉著她就往閣下走。

啊?找伯母?阿奴瞬間被劉玘的舉動驚呆!

在她印象中,阿兄也與自己一樣,從來都逆來順受,不敢與伯母爭辯,今日爲何突然像變了個人一般如此有膽氣?

不過,伯母可不好惹,首先她輩分擺在那裡,晚輩絕不能忤逆長輩,否則家法與國法都會嚴懲;

其次,張家在本地很有勢力,她叔父張惲是長安令,秩千石,地位顯赫;從兄張邈才名遠播,已被東平國相舉薦,已被皇帝徵入朝中爲郎,前途不可限量,他家族中其他爲二三百石吏者還有兩人。

“阿兄,今後我不惹她就是,你萬萬不可莽撞,免得受她責罰,讓伯父知道了也不好,伯父待我二人挺好的!”她拉著劉玘的胳膊勸阻道,神情非常緊張。

“阿妹放心,我自有分寸,從今往後我二人要挺直腰堂堂正正活一回,豈能輕易受人欺辱?”劉玘笑著拍拍她的肩膀。

“?……”阿奴對劉玘這動作既感溫暖又感奇怪,以前他可從未如此。

“阿妹,有人如獸類一般,總喜欺軟怕硬,你越軟弱,他就越覺得可欺。記住,只要你有理,就一定要據(jù)理力爭,不可輕易低頭!”劉玘開始給她講起生存之道。

說來也巧,二人剛下得閣樓,就見伯母張氏帶著一名女僕迎面而來。

阿奴趕緊迅疾躲往劉玘身後,身子嚇得瑟瑟發(fā)抖。

劉玘一看,這小女孩被她打成這樣,將來心中肯定留下陰影,於是趕緊轉頭安慰:“阿妹毋怕,有我在此,萬事無憂!”

說完,他拉著阿奴上前給張氏行禮:“侄兒拜見伯母!”

阿奴也跟著行了禮。

最基本的禮節(jié)絕對不能少,否則在這以“孝”字治天下的東漢,絕對無法生存。

“劉玘,你既已身體康復,今日又不上序室,就與阿奴一起舂兩石粟谷,家中的粟米已不多!”張氏冷冷道。

兩石谷?她莫非要把我二人累死不成?

是時,舂米是很艱辛的活計,女子犯罪,大多會被判“舂”刑,也即舂米,男子判“城旦”,也即修城牆,這均是當時重刑。

“伯母,侄兒雖能勉強走路,但仍覺頭昏眼花,顯然病體未愈。這舂穀只有先記下,待哪日身體痊癒之後,再幫伯母做家務不遲!”他並未明確表示拒絕。

張氏一聽,不覺一愣,這小子以前從未拒絕過,今日爲何膽子如此之大,居然不聽令了?

她剛要發(fā)火,可驟然間又找尋不到合適理由,一時呆住,良久才吐出一句:

“你既尚未康復,那就罷了,但阿奴八斗谷可不可少,晚餐前務必完成,否則我要處罰!”

劉玘一聽,又處罰?你搞什麼?

伯父早說過,這些舂米重活全讓僕人幹,哪能整日把我兄妹倆未成年人當犯人使喚?

“伯母,今日侄兒是來向伯母告假,阿妹也將與侄兒一同前去作證畫押,這舂米之活也只得先記下!”劉玘道。

“哦?作證畫押是爲何事?”張氏臉色十分陰冷。

“伯母,這許多年來,侄兒兄妹多蒙伯父伯母照顧與教誨,此大恩德當永世不忘。

然侄兒行將十八,當承祧自立,萬不敢再貪圖安逸而匿於二老羽翼之下。當此八月分戶之際,侄兒欲分戶自立,以慰亡父母!”

劉玘提出了分戶自立的想法,當然他是威脅,真正的分戶與否看張氏反應再說。

漢代,農曆八月糧食基本收割完畢,此時允許百姓分戶遷徙,修正戶籍、田籍。這就是“八月算賦”,也叫八月算人。

此賦,是指漢時的口賦,也即按照家庭人口數(shù)量繳納的“人頭錢”,男女均必須繳納:虛歲六歲以下免,七到十四歲需繳納二十三錢,十五歲以上一百二十錢。

分戶?張氏立刻怔住。

儘管劉玘分戶是遲早的事,可她沒料到有如此之快,畢竟劉玘尚未及冠,現(xiàn)在他提出分戶,外人會如何想?

還有,我讓你等舂米,做些家務,也是想讓你等學會勤勞持家,萬事不可都假手僕人,家僕過多,乃是敗家之道!望不要怨恨慪氣……”

第089章 家庭第107章 外戚第097章 鐵官第087章 辦班第063章 意外第003章 分戶第072章 死士第038章 試驗第109章 舊友第026章 節(jié)奏第063章 意外第106章 曹操第017章 都亭第053章 抄家第037章 風箱第089章 家庭第014章 計掾第018章 小宴第098章 挑釁第114章 面聖第037章 風箱第030章 巧遇第042章 飛昇第043章 同事第105章 進京第035章 邪氣第128章 兵出河東第045章 買物第068章 論政第129章 董卓第043章 同事第062章 有功第096章 攔阻第119章 擔任都尉第009章 名望第107章 外戚第124章 幫我寫封信第048章 回家第112章 酒仙第088章 權力第118章 法家後人第044章 市事第020章 醉了第021章 車伕第105章 進京第082章 定了第020章 醉了第010章 驚喜第055章 漁稅第058章 御史第068章 論政第100章 虎穴第044章 市事第005章 待客第067章 啓程第127章 宦官的狠招第026章 節(jié)奏第107章 外戚第065章 公達第100章 虎穴第007章 後庭第055章 漁稅第077章 三職第077章 三職第001章 重生第011章 入城第121章 北軍第028章 謀劃第102章 拔刀第021章 車伕第108章 問計第072章 死士第026章 節(jié)奏第005章 待客第096章 攔阻第028章 謀劃第106章 曹操第104章 事功第057章 蘭若第001章 重生第021章 車伕第079章 閨閣第093章 推辭第062章 有功第002章 伯母第008章 田舍第025章 名士第036章 傳言第050章 查賬第083章第121章 北軍第086章 密令第002章 伯母第038章 試驗第043章 同事第101章 進府第113章 玄德第016章 八廚第022章 女樂
第089章 家庭第107章 外戚第097章 鐵官第087章 辦班第063章 意外第003章 分戶第072章 死士第038章 試驗第109章 舊友第026章 節(jié)奏第063章 意外第106章 曹操第017章 都亭第053章 抄家第037章 風箱第089章 家庭第014章 計掾第018章 小宴第098章 挑釁第114章 面聖第037章 風箱第030章 巧遇第042章 飛昇第043章 同事第105章 進京第035章 邪氣第128章 兵出河東第045章 買物第068章 論政第129章 董卓第043章 同事第062章 有功第096章 攔阻第119章 擔任都尉第009章 名望第107章 外戚第124章 幫我寫封信第048章 回家第112章 酒仙第088章 權力第118章 法家後人第044章 市事第020章 醉了第021章 車伕第105章 進京第082章 定了第020章 醉了第010章 驚喜第055章 漁稅第058章 御史第068章 論政第100章 虎穴第044章 市事第005章 待客第067章 啓程第127章 宦官的狠招第026章 節(jié)奏第107章 外戚第065章 公達第100章 虎穴第007章 後庭第055章 漁稅第077章 三職第077章 三職第001章 重生第011章 入城第121章 北軍第028章 謀劃第102章 拔刀第021章 車伕第108章 問計第072章 死士第026章 節(jié)奏第005章 待客第096章 攔阻第028章 謀劃第106章 曹操第104章 事功第057章 蘭若第001章 重生第021章 車伕第079章 閨閣第093章 推辭第062章 有功第002章 伯母第008章 田舍第025章 名士第036章 傳言第050章 查賬第083章第121章 北軍第086章 密令第002章 伯母第038章 試驗第043章 同事第101章 進府第113章 玄德第016章 八廚第022章 女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县| 涿州市| 余姚市| 肥城市| 绥滨县| 达孜县| 天峨县| 新郑市| 台南县| 安陆市| 桦川县| 中西区| 钟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寻乌县| 汪清县| 项城市| 六安市| 南开区| 西乌珠穆沁旗| 邛崃市| 二连浩特市| 石林| 潮州市| 西乡县| 淮南市| 金门县| 响水县| 寿光市| 高陵县| 天柱县| 镇雄县| 昌江| 鲜城| 衡阳市| 宾阳县| 周宁县| 阿城市| 保亭| 马龙县| 万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