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的進攻格外的順暢,在打下比拉德納格爾得到足夠的武器彈藥後,本就不多的英殖民軍和阿三部隊將再也擋不住他們前進的腳步。別說精銳在藏族邊界那裡盡數(shù)被剿滅,就算還擁有這些部隊,也難以抗衡如狼似虎的日軍。
丘吉爾在得知日軍已經(jīng)開始東西進軍的時候,他焦急而又無奈。巴基斯坦那裡不到兩萬的精銳,和四萬多的當?shù)匚溲b根本擋不住日軍。緬甸那裡倒是還有四萬多正規(guī)軍,七萬多緬甸原住民部隊,但日軍已經(jīng)度過布拉馬普特拉河,目標直指緬甸,他們自顧不暇,更不可能出兵支援印度。
而本土,已經(jīng)對德國宣戰(zhàn),這會哪裡敢抽調大軍兩線作戰(zhàn)?這邊隨時都會爆發(fā)大戰(zhàn),他不得不小心。
基於這種情況,他不得已請荷蘭,美國終止對日的石油貿易和物資的貿易外,讓緬甸不惜代價攔截日軍,還請求越南的法軍協(xié)助緬甸,下令巴基斯坦那裡的部隊傾巢出動。
命令是下達了,日本的核查人員還沒有抵達比哈爾,但他知道,這些舉措都沒有用,除了掐斷日軍物資的獲取渠道,尤其是石油和成品油,其他的,包括阻擊,不過是消耗日軍的有生力量而已,那些部隊也就是炮灰。
他要等,等德國這裡的局勢明朗了,纔會抽出精力,徹底跟日本算算帳,至於馬來西亞那裡,他要守住馬六甲,所以,那裡的精銳不能動。
日軍,此時經(jīng)過一天的研究,已經(jīng)做出了決定,就是不惜代價將東條英機的部隊救出來。這樣雖然樹敵太多,但敵人已經(jīng)出招。掐斷了他們的石油命脈,他們不得不作出搶奪石油的作戰(zhàn)計劃。
他們的石油儲備數(shù)量細算起來除了庫頁島三十噸年產(chǎn),臺灣三十噸年產(chǎn)外。如果煤的提煉實驗行得通,就可以解決石油的危機。而石油和成品油的庫存夠一年沒問題。
另外,日軍已經(jīng)得到了酒精替代汽油的可行數(shù)據(jù),並開始了試驗階段,只要酒精可以替代汽油,他們的戰(zhàn)略資源或可以得到緩衝。
同時,既然要救出東條英機以及板垣徵四郎還有岡村寧次等,就要開始著手。路線。從澳大利亞繞行是不現(xiàn)實了,一個有可能被敵軍堵在印度灣,一個是路途遙遠,途中補給困難。而且多變。
進攻馬六甲別說很難攻打,就算能夠打下來,美軍在旁側虎視眈眈,日本在沒有搞定美國之前,是不會大舉發(fā)動戰(zhàn)爭的。只求將逃進印度的大軍救出來。那麼既然要救出那隻大軍,最佳的路線就是從越南或者泰國入境,走陸路,從印度繞行過來,乘船離開返回臺灣。
不過這段路程他們現(xiàn)在還不能出兵。因爲,海軍力量的碰撞將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關鍵。這會,他們還沒有做好迎戰(zhàn)英軍海軍,和有可能參戰(zhàn)的美軍太平洋艦隊。這就需要東條英機自己來打通到太過或者越南的通道,然後從臺灣出動艦隻進行接應。
這會,日本還沒有想過佔領印度、緬甸或者越南,他們還顧忌美國的艦隊會給他們造成極大的阻力。至於英軍的皇家艦隊,日本大本營認爲不足爲慮。畢竟戰(zhàn)線漫長,還沒有大型的軍港在附近,就馬六甲那裡,也無法容納太多的戰(zhàn)艦雲(yún)集。
既然準備得罪英國,去救援東條英機,那麼,眼前近在咫尺的英軍就是他們的眼中釘了。
租界那裡,他們並不擔心,那裡的英軍沒有多少,而且沒有戰(zhàn)艦,不會威脅到他們。他們也無法進攻,因爲上海和天津都在先遣軍手裡。但香港則不同了。那裡的英軍不但有飛機,還有戰(zhàn)艦,部隊的數(shù)量也兩三萬海軍陸戰(zhàn)隊。
這股力量不能放在家門口,那太不安全。至於進攻香港先遣軍會不會出面,他們此時已經(jīng)顧不上了。朝鮮那裡這會已經(jīng)被打的潰不成軍,先遣軍長期直入,全線推進,並之間誒轟炸了釜山港口,掐斷了那裡不足一個師團的退路,而他們,連救援都無法救援。
就算先遣軍出面敢於,那也是打下香港後,否則,他們估計英軍也不會同意先遣軍進入香港。如果他們起衝突,這纔是日軍樂意看到的局面。
於是臺灣那裡的部隊做好了進攻香港的準備,艦隊隨時可以出發(fā),登陸艦,運兵船正好很多都集結在臺灣,用臺灣做跳板,非常快捷。
美國,保持中立,沒有攙和已經(jīng)發(fā)起的戰(zhàn)爭。那距離他們太遙遠,只要呂宋不出問題,羅斯福就準備坐山觀虎鬥了。不過,珍珠港卻加大了建設,並開始增加軍艦,做好了隨時分割蛋糕的準備。
而此時,孫濤大軍卻行進緩慢,參軍的人數(shù)太多,多到了他不得不從蒙古再次條來數(shù)千臺卡車,來運送這些新兵,保證他們有時間趕路之餘可以訓練。
他抵達天津,就被源源趕來參軍的人潮堵住,他原定計劃就是停留一天,見歡送的人潮洶涌,參軍的熱情高漲,他乾脆下令,大軍緩慢行進,先頭部隊再停留一天。
他穿著便裝,帶著警衛(wèi)員走在天津的街道上,看著那些舉著鮮花,拎著雞蛋水果的民衆(zhòng),感受到了民衆(zhòng)的熱情。
沿途,一處處演講的地方讓他更是興奮。那些學自劉蒼浩的按一套,在這會充分的發(fā)揮了作用。
他聽著那慷慨激昂的演講,心裡極爲贊同隊長董庫的說法,民衆(zhòng)是單純的,這些演講說是喚醒民衆(zhòng),其實裡面也有忽悠的成分,只是引導的主題是好的,纔沒有讓這些成分變成了騙。
走在熱情高漲的人羣裡,他乃還裡不斷琢磨的卻是先生早晨來的電文。
早晨,柳敗城來電說,讓他緩慢行軍,一個月內抵達雲(yún)南即可。路上能招多少兵就招多少兵,而且標準也降低了,只要不殘疾,沒有抽大煙惡習,歲數(shù)在四十以下的都收。這裡布條什麼農(nóng)民工人,不選有沒有一技之長,全盤接收。
而且圍困香港的事情也讓他暫緩,反正行進的慢,在半月後抵達香港附近即可,也就是抵達廣州。
他不明白先生這是何意,但他知道,先生肯定是在佈局。至於這個局是什麼,他就不得而知了。
他那裡知道,坐鎮(zhèn)上海的柳敗城這是坐山觀虎鬥,他不急於讓孫濤進攻,那是因爲這會日軍和英國還沒有徹底的翻臉,他還要等,等英軍和日軍已經(jīng)無法調停纔會發(fā)山東進攻。
柳敗城當然能算計到日本如果跟英國真的撕破臉,那麼,就必然會進攻香港,拔掉這顆釘子,好讓困在印度的部隊跟臺灣的聯(lián)通暢通無阻。
他估計,就算爆發(fā)海戰(zhàn),在距離臺灣很近的情況下,不論是英軍還是美軍,都難以佔據(jù)天時地利。
這裡畢竟臺灣的飛機可以控制大部分的海域,尤其是轟炸機,可以控制到香港旁側還要多,甚至覆蓋海南。一旦奪下香港,光是陸上的轟炸機就夠英美艦隊喝一壺的了。所以,香港在日本人眼裡是必須奪下的,否則,轟炸機的航程是夠,可攻擊機就不成了。
他此時一點也不著急,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招募上,讓沿途的招募處不斷的增加人手,接收訓練新兵,集中卡車向揚州進發(fā)。那裡,可以舉行大規(guī)模的訓練,有足夠的場地來當做訓練場。而且挨著自己的地盤,也不擔心出現(xiàn)其他變故。
他一面加大招收的力度,什麼人都招,一面敦促蒙古儘快的造那個巨型的飛艇。他到現(xiàn)在都還不是道董庫弄這麼打的東西幹嗎用,但他還是急於打造。
他這邊弄的人潮洶涌,老趙那裡卻極爲的平靜。他們沒有對先遣軍西征做出相應,就這麼安靜的發(fā)展自己的。
老蔣讓每天不斷的電話氣的暴跳如雷。但他沒理由阻擋先遣軍行進,更不能做出限制人蔘軍的舉動。他不能有一點讓先遣軍覺得不爽的舉動,他此時就跟送瘟神一般,希望先遣軍儘快的離境。
他非常惦記上海和天津,至於揚州,他當然也想拿回來,可是卻無法讓先遣軍撤離,能夠聯(lián)繫上董庫的馬如龍也聯(lián)繫不上董庫了,不論是發(fā)電還是找上海的駐軍長官,丟無法聯(lián)繫上董庫。
他那裡知道董庫此時在大洋彼岸正撅腚摳洞呢?那可是一個浩大的攻城,等幾天後潛艇運送的虎牙戰(zhàn)士到位,他那裡將會集中兩三千人。
而此時,董庫已經(jīng)真正確定了飛碟的形狀,正是圓盤形。他們看到的部分是上面,或者是下面,反正是頂部。因爲,他們挖到了飛碟坡度變化的邊緣了。
不過,此時他有點疑慮了。這個飛碟的尺寸按現(xiàn)在的估計要超出他的預估,直徑五十米恐怕都不止。
按他的理解,這就是個母艦一類的龐然大物,否則怎麼會這麼巨大?同時,對51區(qū)也有了個概念,他猜測,沒準就是因爲這東西體型巨大無法搬運,纔在這裡修建了秘密基地,直接在地下安置了龐大的飛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