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06章 冗官還是缺官

唐奕還不知道,一場針對大宋的陰謀正在醞釀,此時此刻,他正在和範老爺磨嘴皮子。

“老師,非您不可了。”

范仲淹則是面無表情的回道:“弟子輔國,第一件事就是把師父扶上位,這不合適。”

唐奕無語,“這個時候,就不要較這麼多了。”

富弼去涯州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那是先帝遺詔,除了唐奕,沒有人敢違抗。

但是,把國家交給文彥博和老相爺?唐奕真的不放心,這兩個沒節操的湊一塊兒,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兒。

所以,現在能鎮住場子的,只有范仲淹。

其實,唐奕也不想讓老師出山,畢竟範師父已經七十四歲高齡,雖然身體還算過得去,但是出山任職,還是太過操勞了。

“一年”唐奕向范仲淹保證道。“最多一年,我就把富弼調回京。到時,您老就可以安心歇著了。”

范仲淹一陣沉默,說實話,從十六年前辭官出朝開始,範希文沒想過自己還會有被請出山的那一天,畢竟當時的局勢,他范仲淹不是個寶,而是個禍。

況且,弟子輔政,他這個老師立馬就出相入朝,這傳出去於名聲也不好聽。

可是,范仲淹沒有想到,看似人才濟濟的大宋朝堂,居然會面臨無人可用的地步。

看看現在的朝堂,富弼領衆罪外放;文彥博始終放不下他的一己之私;賈昌朝倒是能臣,但獨木難支。

宋庠在埃及,王德用被貶,吳育老矣,龐籍、丁度又難堪重任,好不容易培養一個王安石,還幹出假傳聖意的糊塗事。

至於韓琦,更不用說了。先帝遺詔公佈天下,韓瘸子直接遞了辭奏,都不等批覆,和魏國公連夜離京,躲回西北去了。

“罷了”范仲淹一嘆。

嚴肅地看著唐奕,“一年,爲師只幫你頂一年。”

“要麼,你把富彥國弄回來。”

“要麼,讓司馬君實早些成氣!”

唐奕聞之大喜:“萬事仰仗老師了!”

“廢話少說!”範老爺心裡還是有點不情願。“說吧,現在局勢可穩,你又是如何安排的?”

唐奕知道,老師這是已經進入角色了,也不廢話,“京中已穩,毋須擔憂。”

“百官亦能安於己政,尚且過得去,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要防一手大遼!”

“不過,涯州軍已經休整停當,明日石全海和石全安就會奔赴古北關,以防萬一!”

“嗯,范仲淹點著頭。”

有涯州軍北上,燕雲可保萬無一失。

要知道,守關的情況下,把火神炮那麼一架,六萬能當六十萬用。

“西北呢?”范仲淹突兀發問。“你就那麼相信那個李傑訛?”

“人心難防啊”

“”唐奕沒說話。

說實話,李傑訛現在,不好說。

獨掌西夏大權,且還是個黨項人,誰也說不準,現在的李傑訛還是不是從前那個李傑訛。

“不會!!!”最後,唐奕還是肯定的搖頭。

“就衝他離京之前和我說的那些話,我就相信他不會!”

“”范仲淹一陣無言。

倒不是他不認同唐奕的判斷,而是現在確實無暇顧及西北,也只能選擇相信。

“好吧”

范仲淹長嘆,大宋就像一個久病成疾的巨龍,縱使表面繁花似錦,可是內地裡有多少問題,也只有大宋自己才知道。

“你上請官家,今天就下詔,明日早朝,老夫就上殿登朝!”

“好。”唐奕滿口應下,老師早一天出山,大宋的朝堂就早一天平穩。

“那就這麼樣吧。”范仲淹起身,準備出宮。“老夫回觀瀾,等著接旨了。”

“呃”

提到觀瀾

“還有一個事兒。”

“何事?”范仲淹一皺眉頭,看出一些不同。

求他出山也沒見這小子糾結成這個樣子。

“這個”唐奕支吾著。“我想到觀瀾改一改。”

“!!!”

範老爺不淡定了,你是真敢想啊,老夫的觀瀾你也敢動?

“怎麼改?”

“從今往後不教儒生了。”

范仲淹立時瞪著眼,“不教學,還叫什麼書院。”

“您彆著急,您聽我說。”唐奕試著給範老爺解釋開來。

說實話,他還真解釋不了,這東西他也不太懂,純粹的“異想天開”。

因爲,唐奕想把觀瀾書院,改成

中央黨校加政策研究院,加發展改革委員會的結合體。

其實,大宋也有類似的機構,比如三館三閣。其公用就是培養新晉官員,整體史料,爲國家發展出謀劃策的。

但是,三館的職能在唐奕看來還是不夠具體,也不夠細化。

所以,他有現在的想法是把觀瀾改成大宋的“中央校黨”。

畢竟進士也好,恩蔭入仕的補官也罷,不論才學高低,對於治理國家的認知還是很淺薄的。

就好像觀瀾的儒生出去,爲什麼比別的舉子強?爲什麼朝廷喜歡錄用觀瀾的儒生?不正是因爲觀瀾在他們讀書的階段就開始著重培養儒生們治國的能力了嗎?

況且,大宋冗官,說白了,是披著官皮的“假官”太多,真正有能力,有活兒乾的官員並非氾濫,多數都是領著官銜,在家吃閒飯的。

歸根結底,不是朝廷沒有事情給他們做,而是能力不夠,不敢讓他們做。

這些人裡,包括剛剛中了進士,還不懂爲官從政之道的新人。

他們急需一個培訓機構,即能加強忠君愛國教育,又能學習專業技能,何樂而不爲?

至於研究政史,還有發展改革委員會

唐奕則是出於另一方面的考慮。

他唐奕不是萬能,在這麼龐大、這麼複雜的大環境下,誰也不敢保證他能萬事躬親,面面俱到。

他需要一個集衆人之智慧,各方之意見,天下之羣情的機構,來爲大宋革新出謀劃策,來統籌大宋這盤大棋。

唐奕解釋了半天,范仲淹總算是聽懂了,可是範老爺沒說行,也沒說不行。

擡頭看著唐奕,“你知道你這麼幹的本質是什麼嗎?”

“這是在分權,很多人不會同意。”

所謂培訓官員,這是在分三館的職權;政史研究,還是在分三館的權;研究政策,這是分相公們的權。

吃過虧的范仲淹知道,這事兒的阻力一定不小。

“老師說的沒錯!”心道,不愧是我老師,一點就透。

目光如炬,“就是要分權!!”

“在奕看來,大宋不是官太多,而是官太少!不是職太雜,而是職太簡!”

“細化分工,不一定拖慢效率,也可以提高效率。”

做爲一個後來人,大宋的官有後世多嗎?大宋那亂七八遭的官職奉有後世繁瑣嗎?肯定是沒有的。

只要涯州賈相爺嘴裡的那個‘順風耳’一問世,解決了通信問題,再繁瑣精分的官員機構也不會造成官冗的問題。

這是必然的,比方說,大宋的地方縣府。

縣令、主薄、通判,就三個主官,管著治安、律法、屯田、基建、民生、稅收、水利、路橋。

當然,這稅收裡還包括商稅和農稅兩分。

反正一縣之地,從大到小,什麼事兒都是這三個主官的。

所謂“父母官”什麼意思?那就是像爹媽一樣,除了娶媳婦不用縣官兒管,別的一概過問。

再有能力的官員也忙不過來啊?

可是後世呢?

治安有公安局,律法有法院和檢察院,有土地局、民政局、國地兩稅、水利交通,各分一處,各主一攤。

效率能不高嗎?政策執行該是哪兒就是哪兒,能不快嗎?

可別小看了這些機構,一道聖旨,半年施行和一個月就施行是有本質區別的。朝廷一道政令,有專人宣傳督導和沒專人大力施行,效率是不一樣的。

“原來最先要動是官制,而不是軍制。”

范仲淹全明白了,唐奕這一套和他們原來的方法有本質的不同。

慶曆的時候,他想的是削減冗官,可是這小子另闢蹊徑。他是打算把冗官動起來。

把冗,變成缺!!

可行嗎??

可行!大宋現在不缺錢了,有新式糧種在,我們養得起這麼多官員。

而且如果按唐奕說的,真的辦成了,多花的那麼一點錢,和大宋治理水平的提升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可是”范仲淹還是有一處拿不準。“想法是好的,可是施行起來,有難度!”

範仲俺看著唐奕,“從根兒上來說,你還是分了宰相們的權力,這個治官冗之法,很可能都出不了朝廷!”

“嘿嘿。”唐奕賤賤的一笑,“沒事兒,有辦法!!”

“什麼辦法?”

“分權不分人!”

“分權不分”范仲淹低堆沉思,“!!!”

猛的一振,“你是說”

“兼任!?”

“對。”唐奕點頭“兼任!”

特麼內相、同章事、參知政事都兼著觀瀾副院長,有空來講課,沒空就還在政事堂討論你們的政策,但是名義上還是觀瀾“發改委”的在討論。

權還在他們手裡,只不過換了個身份,有區別嗎?

沒區別。

“可行!”范仲淹終於露出笑臉。“不錯!”

“你小子,腦袋好使!”

“嘿嘿。”唐奕陪笑。“您老這是同意了?”

范仲淹一拍大腿,“同意了!”

“回頭老夫去與文彥博等人去說。”

“那”唐奕順桿兒就爬。“那我要是在觀瀾再設一個武學院”

“您老也不會反對吧?”

第944章 小人精第692章 你們到底哪頭兒的 三合一第658章 我沒來過第881章 功在千秋這不是感謝!第982章 越來越撲朔的局面第562章 同船第232章 裝病第644章 想的美第692章 你們到底哪頭兒的 三合一第770章 嘴炮最強陣容 三合一第511章 現世報第947章 各取所需第252章 贈琴第784章 理由充分第506章 又要臭街了第547章 千古迷案第24章 尹洙的評價第911章 安排第一百零八章 樊樓出手第543章 還有臉報名號第950章 有刀無酒第808章 智商被碾壓了第12章 做大宋的官寫在燕雲復宋之後第349章 以毒攻毒第55章 軍人的棱角第567章 讓人意外的財報第707章 但有召喚,瘋子必歸第782章 著不著急第289章 焦碳對大宋的意義第354章 玩輿論第444章 存在即合理第880章 坑的不嫺熟第576章 放榜第823章 一羣二百五第471章 你爲什麼不反第471章 你爲什麼不反第628章 紈絝皇帝第418章 中央黨校第395章 開始還是結束第571章 白給的狀元誰不要第206章 當世強軍第376章 你傻還是我傻第188章 就是牛第211章 楊無敵祠第471章 你爲什麼不反第319章 豺狼來了打成狗第658章 我沒來過第260章 劫殺 二第690章 祁雪峰第741章 躲的那麼遠隨筆,與君分享.第773章 給黎人一個前程 二合一第706章 生不如死第388章 兩個榆木腦袋第200章 流年啊,你奈我何第564章 不想知道第140章 三月粉桃飄雪第623章 關還在,閻王還在!第179章 傳承第425章 瘋子和傻子第814章 過分了第801章 朕老了第646章 這是老子的路數第468章 我蕭家的女兒怎麼辦第771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810章 文扒皮的智商也被碾壓了第709章 辜胖子的人性第92章 交學費第283章 第一堂經濟學第239章 混成了‘面首’曾公亮的善意第814章 過分了第449章 處置寫在鄧州軍劇情完結之後第717章 滅了金五部第586章 探報第840章 一張開了光的好嘴第484章 誰活擰了第218章 北朝一賤第799章 賈昌朝不能留第713章 算計辜胖子第43章 錢家也惹不起的存在這不是感謝!第405章 家事第923章 別怪哥們兒手黑第893章 驚天之變單章聖母也有自私的一面等等我!這都是套路!!!第400章 天道輪迴,報應不爽第35章 救人.第915章 兵膽第850章 忠心第258章 離別?亦離別! 五第538章 機會很大第657章 第七支籤第539章 一團和氣第83章 猜迷 二
第944章 小人精第692章 你們到底哪頭兒的 三合一第658章 我沒來過第881章 功在千秋這不是感謝!第982章 越來越撲朔的局面第562章 同船第232章 裝病第644章 想的美第692章 你們到底哪頭兒的 三合一第770章 嘴炮最強陣容 三合一第511章 現世報第947章 各取所需第252章 贈琴第784章 理由充分第506章 又要臭街了第547章 千古迷案第24章 尹洙的評價第911章 安排第一百零八章 樊樓出手第543章 還有臉報名號第950章 有刀無酒第808章 智商被碾壓了第12章 做大宋的官寫在燕雲復宋之後第349章 以毒攻毒第55章 軍人的棱角第567章 讓人意外的財報第707章 但有召喚,瘋子必歸第782章 著不著急第289章 焦碳對大宋的意義第354章 玩輿論第444章 存在即合理第880章 坑的不嫺熟第576章 放榜第823章 一羣二百五第471章 你爲什麼不反第471章 你爲什麼不反第628章 紈絝皇帝第418章 中央黨校第395章 開始還是結束第571章 白給的狀元誰不要第206章 當世強軍第376章 你傻還是我傻第188章 就是牛第211章 楊無敵祠第471章 你爲什麼不反第319章 豺狼來了打成狗第658章 我沒來過第260章 劫殺 二第690章 祁雪峰第741章 躲的那麼遠隨筆,與君分享.第773章 給黎人一個前程 二合一第706章 生不如死第388章 兩個榆木腦袋第200章 流年啊,你奈我何第564章 不想知道第140章 三月粉桃飄雪第623章 關還在,閻王還在!第179章 傳承第425章 瘋子和傻子第814章 過分了第801章 朕老了第646章 這是老子的路數第468章 我蕭家的女兒怎麼辦第771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810章 文扒皮的智商也被碾壓了第709章 辜胖子的人性第92章 交學費第283章 第一堂經濟學第239章 混成了‘面首’曾公亮的善意第814章 過分了第449章 處置寫在鄧州軍劇情完結之後第717章 滅了金五部第586章 探報第840章 一張開了光的好嘴第484章 誰活擰了第218章 北朝一賤第799章 賈昌朝不能留第713章 算計辜胖子第43章 錢家也惹不起的存在這不是感謝!第405章 家事第923章 別怪哥們兒手黑第893章 驚天之變單章聖母也有自私的一面等等我!這都是套路!!!第400章 天道輪迴,報應不爽第35章 救人.第915章 兵膽第850章 忠心第258章 離別?亦離別! 五第538章 機會很大第657章 第七支籤第539章 一團和氣第83章 猜迷 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灯塔市| 上杭县| 佳木斯市| 修武县| 白河县| 于都县| 蒙自县| 阳城县| 罗田县| 井陉县| 涡阳县| 水富县| 台北市| 武义县| 扶沟县| 昭苏县| 海安县| 永顺县| 湄潭县| 兴义市| 徐汇区| 兰西县| 托克托县| 涡阳县| 沁水县| 文化| 绥滨县| 象山县| 德令哈市| 普陀区| 湾仔区| 太白县| 伊吾县| 云浮市| 上虞市| 望奎县| 贡觉县| 赤壁市| 额敏县| 旌德县| 八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