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章 是功是過

經歷了近五天的長途跋涉,滿載著五萬大軍的隋軍船隊終於抵達了江陵郡,江風浩蕩,獵獵吹拂著大旗,強勁的東風將船帆吹鼓成半圓,楊元慶站在船頭,眺望著遠處數裡外的的唐軍水寨。

他看到了百餘艘隋軍運糧船,整齊地停靠在水寨東面,一共有三排,延綿七八里,但楊元慶的目光迅速被西面的情形吸引住了,只見西面是燒得焦黑的船隻殘骸,不少大船隻剩下骨架,令人慘不忍睹。

不僅是楊元慶看見,船上的親衛們都一片驚呼,謝映登慢慢走上前低聲道:“殿下,這應該是王將軍派人襲擊了唐軍水寨。”

楊元慶心中也是頗感驚異,從眼前的情形來看,應該是唐軍所有的大型戰船都被焚燬了,王君廓竟然有這麼大的魄力,據他所知,王君廓手中應該沒有太多戰船,他怎麼能辦到?

“這個具體不清楚,先靠岸問問情況再說。”

“殿下,要不要趁機衝進敵寨,毀掉其他的運糧船?”

楊元慶搖了搖頭,“不用這麼急躁,弟兄們一路過來辛苦,先下船休息,等把情況弄清楚再說,它們跑不掉!”

楊元慶隨即回頭令道:“傳我命令,大船靠岸!”

“收帆——靠岸!”

主舵張龍大聲喝喊,船帆墜落,大船開始掉頭,向南岸駛去,桅桿上,船員向後面船隻發出了靠岸的旗號,一艘艘大船開始減速了。

江陵郡南岸邊有一條長約十幾裡的深水地帶,可以讓楊元慶所乘坐的巨型海船靠邊,在岸邊,王君廓率領大羣將領已等候多時,等楊元慶的大船靠岸,所有人都迎了上去。

船隻搭上了長長的船板,一隊隊士兵從船板快步下來,楊元慶走下了船板。王君廓帶領數十將領快步上前,一齊單膝跪下,“參見殿下!”

楊元慶笑著對衆人道:“各位將軍奪取夷陵郡,立下了大功。每人都記大功,戰事結束後自有封賞。”

衆人大喜,齊聲道:“願爲殿下效力!”

“大家起來吧!”

衆人紛紛起身,王君廓上前道:“原以爲殿下明天才能到,沒想到這麼快就來了。”

楊元慶呵呵一笑,“一路上雖然不順水,卻很順風。風力強勁,船速很快,所以就提前一天到來,怎麼樣,有什麼重要情況?”

“回稟殿下,卑職已經奪下了公/安縣,西面的枝江縣也投降了。”

“嗯,不錯!”

楊元慶讚許地點點頭。又回頭一指對岸,“剛纔過來時,看見唐軍水寨裡一片殘骸。戰船幾乎全部被毀了,這也是你們立下的大功嗎?”

王君廓本不想說,但楊元慶既然特意問起,他不好不說,只得躬身道:“這是卑職一名手下偏將所爲,就是上次押送糧船的偏將袁嵩,我本派他去做使者,但他卻擅自做出決定,獨自一人躲在唐軍水寨中燒了唐軍戰船。”

楊元慶聽出王君廓的語氣很有些不滿,便看了一眼身後諸將。問道:“此人在哪裡?讓他上來見我。”

王君廓無奈,只得回頭對親兵道:“把他到來見楚王殿下。”

這讓楊元慶心中不由微微一怔,不多時,幾名士兵擡著一人上前,此人趴在擔架上,氣息奄奄。一看便知道是被重打後的模樣,他正是袁嵩,逃回大營後非但沒有攻打,反被王君廓一頓大罵,重打兩百軍棍,幾乎把他打死。

楊元慶身後的水軍大將來弘快步上前查看,袁嵩一直跟隨來護兒,可以說是來護兒的親兵心腹,自然也是來弘的人,來弘見他幾乎要被打死,心中不由大怒,回頭向王君廓怒目而視。

楊元慶的臉一沉,冷冷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王君廓一咬牙道:“回稟殿下,軍令如山,我只讓他出使唐營,他卻擅自行動,焚燬了唐軍戰船,這麼重大的行動卻未經我許可,所以卑職重責他,以儆示全軍。”

楊元慶半天沒有說話,應該說,王君廓的所爲也無懈可擊,未奉軍令擅自所爲,確實該重責,但立下大功卻不賞,這就是王君廓爲人冷酷無情的性格,楊元慶也知道王君廓在軍中人緣並不好,爲人太過於陰毒,沒有容人之量。

楊元慶點了點頭,“擅自違令而行,重責是應該,但立功也應獎賞,你獎賞他了嗎?”

袁嵩低微著聲音道:“殿下,卑職有罪,不敢受賞。”

王君廓躬身道:“回稟殿下,他按軍規當斬,卑職正是考慮到了他有立功,所以才饒他一命,這已經是將功折罪了。”

“好吧!此事你做得沒錯,我不會怪你。”

“多謝殿下!”

王君廓心中暗暗鬆了口氣,他嚴厲處罰袁嵩,讓很多將領爲之不滿,令他十分被動,如果楊元慶再不支持他,他就很難統領軍隊了。

楊元慶確實無話可說,軍規沒有人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王君廓的處罰並沒有問題,雖然有點太冷酷無情,只能說是尺度太嚴厲,不能說他做錯什麼,更重要是,現在大戰前夕,他不能因爲一個偏將寒了大將的心。

楊元慶又迅速給來弘使了個眼色,來弘連忙命人將袁嵩擡上船去治傷,袁嵩心中感激,低聲道:“多謝少將軍。”

來弘拍了拍他的肩膀,低低嘆息一聲。

楊元慶又笑道:“去大營吧!我瞭解一下夷陵道的情況。”

王君廓慌忙一擺手,“殿下請!”

楊元慶在將領們的簇擁下,向中軍大帳而去。

。。。。。。

中軍大帳內,楊元慶的親兵們正在忙碌地拼接沙盤,片刻,八塊沙盤拼接成了一座三丈長寬的巨大沙盤平臺,這是包括整個荊襄的沙盤地圖。

楊元慶拾起藍色小旗,分別插在江陵、沔陽、安陸、襄陽等四郡上,這是目前有唐軍駐紮的地方。

楊元慶又將紅旗插在江夏、江陵、南陽和夷陵四郡,局勢便一目瞭然了,目前雙方有共同駐兵之地,正是江陵郡。

王君廓不由嘆道:“殿下,這個沙盤真是打仗的好東西啊!一目瞭然,用它來做部署,不會出大問題。”

這時謝映登和來弘也走上前,楊元慶這才拾起木桿對衆人道:“之所以要先打江陵郡,一是因爲它截斷了夷陵郡和江夏郡的聯繫,使我們兩塊戰略之地不能連爲一體,其次便是這裡有唐軍唯一的水軍戰船,這一戰,首先就是要以水戰爲主,摧毀唐軍所有的戰船,不準他們擁有水軍運兵的能力,這樣一來,長江以南基本就是我們的領地了,然後拿下江陵郡和沔陽郡,我們便可以形成南北夾擊襄陽的戰局。”

王君廓沉吟一下問道:“我想請問殿下,如果唐軍感覺不敵,撤回回漢中,他們必然會從漢中南下巴蜀,這個時候,我們的夷陵軍隊是不是要立刻火速殺進巴蜀。”

楊元慶點點頭,“從計劃上是這樣,但夷陵兵力太少,殺進巴蜀難以佔領郡縣,一旦襄陽郡的戰役打到尾聲,我會再增加夷陵郡軍隊,使達到五萬人,所以這個時候夷陵暫時按兵不動。”

“可是殿下,卑職聽說巴蜀空虛,他們正在緊急募兵,這是一個機會啊!”王君廓又急忙道。

楊元慶還是搖了搖頭,“我們現在的力量還做不到兩線開戰,事實上,我們實力並不比唐軍強,稍有大意自滿,就會兵敗荊襄,造成全局被動,希望大家能明白這一點。”

王君廓不再吭聲了,儘管他覺得此時進攻巴蜀是一次千載難逢之機,但既然楊元慶不同意,他只好服從。

楊元慶看了他一眼,感覺到他心中並不服氣,便語重心長道:“我們的我們現在十五萬大軍,有十萬軍隊是原來的杜伏威軍和蕭銑軍,和唐軍比起來,戰鬥力並不強,我們唯一的優勢就是戰船和兩萬騎兵,但這次唐軍來勢洶洶,李孝恭再沒有朝廷制肘,他也是善戰之將,帶兵嚴厲,尤其他有兩萬弩軍,訓練非常精良,我們兩軍戰力可以說是在伯仲之間,如果我在這個緊要關頭分兵去巴蜀,就會影響到荊州之戰,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王將軍,我們不能有半點輕敵大意。”

王君廓滿臉羞慚,深深行一禮,“卑職知錯了。”

楊元慶呵呵一笑,“明白就好,現在由你給我們仔細講一講夷陵之戰的前後經過。”

。。。。。。。

大船內,偏將袁嵩趴在船艙裡,疼得滿頭大汗,一名軍醫正小心地用高度酒替他清洗傷口,重新上藥包紮,旁邊有兩名女護兵在幫忙照顧。

這時外面響起一陣腳步聲,楊元慶和來弘走了進來,軍醫連忙行一禮,站到一旁。

“他情況怎麼樣?”楊元慶關切地問道。

“回稟殿下,都是皮肉傷,問題不大,看得出是軍士杖打時手下留情了。”

楊元慶走上前,用毛毯替他蓋上身體,嚇得袁嵩連忙要起身,楊元慶笑著按住他肩膀,“有傷在身,就不用起來了。”

袁嵩沒想到楚王殿下竟然會親自來探望他,心中感激涕零,眼睛有點紅了,哽咽道:“多謝。。。殿下。”

楊元慶點點頭,“你孤身入唐營,燒燬了唐朝戰船,立下大功,雖然被責打,但功是功,過是過,過已經處罰,但功卻未賞,我要重重封賞你。”()

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51章 致命一擊第24章 草原天鵝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7章 大利望族第4章 苛刻條件第17章 大舉東進第35章 隔牆有耳第19章 壯士秦瓊第57章 共飲合巹第28章 時機成熟第2章 欺人太甚第47章 金榜題名第7章 古怪心思第4章 反客爲主第7章 戰略對抗第30章 酒樓遇故第17章 東山再起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9章 離別之酒第8章 欲速不達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25章 燕城大戰第9章 帝心生嫌第83章 事態嚴重第18章 血腥鎮壓第2章 世充登基第7章 初遇敵情第11章 夜襲倉城第30章 宮中毒蛇第40章 意外之禮第70章 北方消息第21章 內部生變第9章 一名小兵第89章 胡馬煙塵第59章 暗度陳倉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14章 得罪小人第26章 裴氏父子第34章 楊諒投降第31章 船中飛箭第14章 臨榆關下第23章 豐州東擴第5章 公主承諾第33章 收買人心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53章 七星寶刀第18章 緊急情報第40章 軒然大波第17章 尋找線索第24章 會寧戰起第70章 北方消息第1章 漳南小村第19章 關隴雙貴第17章 雄信之災第6章 北地天鵝第37章 疑兵之計第39章 父子攤牌第1章 出征突厥第84章 連夜出擊第15章 京城讖語第27章 義成公主第32章 雪夜離京第10章 師傅是誰?第63章 一支冷箭第38章 知微見著第43章 階下之囚第40章 三管齊下第54章 彭城兵變第24章 朝堂對質第73章 計賺敵降第49章 唐軍西撤第35章 隔牆有耳第21章 內部生變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31章 夜訪雲氏第3章 勸降建德第25章 宇文父子第50章 潼關內訌第49章 干戈玉帛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5章 深藏不露第25章 搶人事件第25章 宇文父子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45章 四面皆敵第4章 苛刻條件第49章 平陽郡主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9章 兵臨洛陽第8章 欲速不達第26章 商業繁榮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46章 糧價危機第1章 狡雄尋窟第55章 兩萬誘餌第4章 天下大變第39章 承天廣場第43章 孰敵孰友
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51章 致命一擊第24章 草原天鵝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7章 大利望族第4章 苛刻條件第17章 大舉東進第35章 隔牆有耳第19章 壯士秦瓊第57章 共飲合巹第28章 時機成熟第2章 欺人太甚第47章 金榜題名第7章 古怪心思第4章 反客爲主第7章 戰略對抗第30章 酒樓遇故第17章 東山再起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9章 離別之酒第8章 欲速不達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25章 燕城大戰第9章 帝心生嫌第83章 事態嚴重第18章 血腥鎮壓第2章 世充登基第7章 初遇敵情第11章 夜襲倉城第30章 宮中毒蛇第40章 意外之禮第70章 北方消息第21章 內部生變第9章 一名小兵第89章 胡馬煙塵第59章 暗度陳倉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14章 得罪小人第26章 裴氏父子第34章 楊諒投降第31章 船中飛箭第14章 臨榆關下第23章 豐州東擴第5章 公主承諾第33章 收買人心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53章 七星寶刀第18章 緊急情報第40章 軒然大波第17章 尋找線索第24章 會寧戰起第70章 北方消息第1章 漳南小村第19章 關隴雙貴第17章 雄信之災第6章 北地天鵝第37章 疑兵之計第39章 父子攤牌第1章 出征突厥第84章 連夜出擊第15章 京城讖語第27章 義成公主第32章 雪夜離京第10章 師傅是誰?第63章 一支冷箭第38章 知微見著第43章 階下之囚第40章 三管齊下第54章 彭城兵變第24章 朝堂對質第73章 計賺敵降第49章 唐軍西撤第35章 隔牆有耳第21章 內部生變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31章 夜訪雲氏第3章 勸降建德第25章 宇文父子第50章 潼關內訌第49章 干戈玉帛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5章 深藏不露第25章 搶人事件第25章 宇文父子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45章 四面皆敵第4章 苛刻條件第49章 平陽郡主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9章 兵臨洛陽第8章 欲速不達第26章 商業繁榮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46章 糧價危機第1章 狡雄尋窟第55章 兩萬誘餌第4章 天下大變第39章 承天廣場第43章 孰敵孰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葫芦岛市| 大足县| 敦化市| 东兰县| 商城县| 南和县| 千阳县| 兴国县| 台东市| 谢通门县| 安徽省| 永和县| 平江县| 铁岭县| 和平县| 繁峙县| 龙江县| 镇康县| 元江| 扶沟县| 凯里市| 游戏| 太仆寺旗| 万源市| 乐亭县| 东港市| 二连浩特市| 临邑县| 老河口市| 大渡口区| 延边| 淅川县| 通河县| 江源县| 皮山县| 瓮安县| 梓潼县| 惠安县| 梅州市| 宁安市|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