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千里外可馭一屋,也能轄萬疆之地了
坐在龍座上的建安皇帝趙傭煦滿面紅光。
魏國在三年前的楚趙韓三國的戰(zhàn)事中丟掉了鎮(zhèn)南關(guān)。
若不是他“欲擒故縱”,將朝堂中那些不安定因素盡數(shù)剔除,現(xiàn)在魏國皇權(quán)還能不能在他手中,王令還能不能出大梁真就不好說了。
這件事讓他一直耿耿於懷。
可惜那些年魏國南方大旱,又有武學勢力動亂,國力衰弱,朝堂上下一致認爲要韜光養(yǎng)晦,他也只能隱忍。
哪怕他知道霍家、鑄劍山莊、邊境守軍有不忠之心,他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斷妥協(xié)。
就在他以爲這樣局勢還是要持續(xù)一些年歲時,趙弘明闖入他的視野。
這個不受寵五皇子,平日裡不顯山不顯水。
卻在關(guān)鍵時刻大放異彩,不斷給他驚喜。
此次居然不動用魏朝的力量就能讓趙國割讓三十城。
或許趙弘明自己都不知道,這次開疆拓土對於他來說有多重要的意義。
他這一戰(zhàn),讓趙國戰(zhàn)敗割地,除了擴大了魏國的領(lǐng)土和資源外,更重要的是展示了魏國權(quán)威和實力。
最起碼在未來三四年來就算另外五國有所不滿,有邊境摩擦,也不會再發(fā)生類似於三國伐魏的大戰(zhàn)役,而疆域的增加同時也可以緩解社會和武學勢力、世家的矛盾,穩(wěn)定朝堂,讓他真真正正的韜光養(yǎng)晦。
至於給他的政治成績和歷史之名反而都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如此的話他怎麼能夠不高興呢?
至此,朝堂上下都知道了魏國最艱難的時刻已經(jīng)過去,在接下來的每一天都要走上坡路了。
建安皇帝趙傭煦在幹清宮與羣臣商談一些國事後,心情大好的散朝。
這一次他沒有跟往常一樣選擇從殿後離開,而是從皇位上走下後徑直走到了幹清宮的大門,然後罕見的從大門走了出去。
幹清宮坐落在皇宮的東部,佔據(jù)著皇宮的樞紐位置。
在幹清宮的庭院之中還有一支衛(wèi)隊在巡邏。
他們的盔甲閃爍著寒光,表情嚴肅,不茍言笑,腰間掛著鋒利的劍,步伐整齊劃一,顯得嚴肅和靜穆。
建安皇帝趙傭煦從幹清宮走出後,身子朝東一轉(zhuǎn)。
跟在他身後的馮大寶發(fā)現(xiàn)建安皇帝所去的方向是東宮,衆(zhòng)皇子生活的地方。
“現(xiàn)住在皇宮中的還有哪些皇子?”趙傭煦一邊走著,一邊問道。
馮大寶回答道:“回稟殿下,現(xiàn)在就只有四皇子,七皇子還有八皇子居在皇宮中。”
趙傭煦沉吟道:“朕記得四皇子已經(jīng)到了闢府的年紀,只不過華妃一直攔著,讓他一個成年皇子一直住在皇宮中有些不合適了,該封王了。”
馮大寶臉色如常道:“馮將軍班師回朝後剛調(diào)往北方,陛下這樣做會不會讓華妃多想?”
“皇后現(xiàn)在精神也好多了吧?”
馮大寶愣了一下說道:“回稟陛下,是好一些了。”
“那就讓她回坤寧宮吧。”
馮大寶知道趙傭煦的想法,低垂著眼簾道:“老奴知道了。”
“朕這些皇子們,許久沒見了,正好去看看他們。”
建安皇帝經(jīng)過趙弘明一事後,吸取教訓,覺得自己應(yīng)該多與這些皇子們保持交流,避免與他們情感過於疏離。
萬一有皇子珠玉蒙塵,他可就後悔莫及了。
建安皇帝趙傭煦先後去了四皇子趙弘禮,七皇子趙弘盛,八皇子趙弘光幾人的住所,瞭解了一下他們平時的生活。
面對他的突襲,衆(zhòng)皇子都惶恐不已。
尤其是對太子之位有所覬覦的四皇子和七皇子,更是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好在都沒有冒出笑話和過失。
四皇子與七皇子都發(fā)現(xiàn)建安帝的異常,不知道建安帝的具體意圖,等建安皇帝離開之後都先後行動起來,瞭解最近朝堂動向。
“這就是五皇子的住所?”
建安皇帝站在東五所的門口駐足停留。
馮大寶說道:“回陛下,正是。”
建安皇帝走上前,迎面看到上面掛著一個【逍遙閣】匾額。
“閣”在大魏中多是類似於樓房的多層建築的建築文化意義應(yīng)是藏書、供神等高雅的文化、宗教活動場所。
他堂堂一個皇子居然將自己的住所名爲閣。
建安皇帝感慨道:“看來五皇子當時的心性真是寡淡,朕真是對他關(guān)注太少,於心有愧啊。”
馮大寶正欲開口被趙傭煦打斷:“走,進去看看吧。”
走進東五所後,建安皇帝頗爲意外。
他發(fā)現(xiàn)裡面放著許多綠植,哪怕臨近冬季,仍舊一片生機盎然,各方面仍舊收拾得井井有條,一塵不染。
一般來說,一旦皇子搬出皇宮之後,他的住所哪怕有宮人日常打掃,也會迅速破敗下來。
就在他疑惑的時候,太監(jiān)王保從房間拿著水灑走了出來,見到站在院中的建安皇帝頓時大吃一驚,急忙走了過來,跪拜道:“奴才參見陛下。”
馮大寶小聲介紹道:“這是武王殿下的貼身太監(jiān)王保。”
建安帝好奇道:“這屋子怎麼回事?”
太監(jiān)王保道:“回稟陛下,這是武王殿下臨走之前的交代,讓奴才照看。殿下平日喜歡清淨,所以奴才就自作主張搬了些綠植進來。”
聽完前因後果之後建安皇帝感嘆道:“窺一斑而知全豹。朕這老五千裡外可馭一屋,那麼將來轄萬疆之邊也是舉重若輕了。”
跪在地上的太監(jiān)王保全身劇震,心中更是如驚濤駭浪一般,根本無法停歇。
建安帝話中之意分明就是想擬定自家殿下爲繼承人了。
他身在皇宮中,對外面發(fā)生的事一概不知。
但他知道自家的殿下是極不尋常的。
以自己殿下的本領(lǐng),想必又做出了許多驚世駭俗之事。
“你做得不錯。”建安皇帝隨口誇獎,在東五所信步走了起來。
太監(jiān)王保建安帝趙傭煦的身後陪同。
一邊走著,建安皇帝一邊詢問趙弘明兒時之事。
王保也都一一做答。
他能感覺的出來,建安皇帝是在有意瞭解趙弘明,在拉近跟他之間的距離。
在那個瞬間,王保有種錯覺,彷彿眼前這個男人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帝國掌舵人,而只是一個普通的父親。
“你見到父皇去了老五的住所,還停留了兩刻之久,出來的時候臉含笑意?”四皇子趙弘禮朝自己的貼身侍衛(wèi)嚴身問道。
貼身侍衛(wèi)如實說道:“是的,殿下。這都是在下上午的時候親眼所見,如今下值了,便來立刻告訴殿下。”
趙弘禮臉色變得更加嚴肅,再聯(lián)想到趙弘明在穎郡所做的種種,一股濃郁的危機感瞬間籠罩在他心頭。
再這樣下去的話,太子之位怕是要離他越來越遠了。
他不由的情緒變得煩躁。
“殿下,有陛下聖旨。”
屋外傳來太監(jiān)的聲音,四皇子趙弘禮緊忙走了過去。
來的是馮大寶身邊的傳旨太監(jiān)。
趙弘禮客氣行禮,恭敬道:“兒臣接旨。” 傳旨太監(jiān)笑意盈盈,攤開聖旨朗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四皇子才德兼?zhèn)洌饲f穩(wěn)重,深得朕心。朕思量再三,決定封四皇子爲泰王,以示朝廷之恩。自即日起,四皇子暫在大梁闢府,宜勤學修德,以垂範子孫,光大門楣。
朕命泰王宜承擔重任,護衛(wèi)國家,行王者之道,揚皇家之威。宜謙虛謹慎,勤政愛民,恪守本分。欽此!”
封泰王了!
還在大梁闢府,沒有封地?
四皇子趙弘禮的腦子嗡的一下,就好像炸開了一樣,沒有絲毫的準備。
父皇這是什麼意思?
到底是讓他出局,還是願意給他太子之位?
若讓他出局,爲何不讓他在外就藩,若給他太子之位,爲什麼要給他封王?
四皇子趙弘禮此時的腦子已經(jīng)徹底亂了,完全猜不透建安帝的心思。
“四殿下?!”
傳旨太監(jiān)見趙弘禮有些走神,輕輕喚了一聲。
趙弘禮如夢似醒,急忙反應(yīng)過來:“兒臣接旨。”
送走傳旨太監(jiān)之後,趙弘禮拿著手中的聖旨臉色的表情變得陰晴不定。
半晌後。
他開口說道:“來人,替本宮去一趟霍府。本宮想三日後,約霍小姐遊湖。”
“是,殿下。”
趙弘禮眼神閃動。
據(jù)他所知,這一次穎郡的戰(zhàn)事當中,東軍那邊霍家的損失不小。
霍家怕是對趙弘明沒有好感。
若自己想要跟霍家聯(lián)手,憑藉馮家和霍家實力,想必自己的這五弟有通天的本領(lǐng)也沒有辦法跟他爭了。
眼下他必須卯足全力,不然的話,成爲一個邊境王爺他斷然不會活得多好。
對於大梁發(fā)生的事,遠在千里之外的趙弘明並不知曉。
在送走畢靈君後,他又恢復了以往深入簡出的生活習慣。
當大梁那邊的將河東劃歸他的旨意正式送達,他更是做撒手掌櫃了,將手上的諸多事宜交給了手下們?nèi)ヌ幚怼?
郡地事物,他交給了張義、李俚兩人管理,以李俚爲主,張義爲輔,推行李俚所說的革新。
練兵、防務(wù)則繼續(xù)交給吳起。
高延士負責情報及內(nèi)務(wù),明教則交給常無病。
平日裡他只進行一些大方向把控,順便輸出一些大魏藏武樓中的江湖功夫,當做激勵。
經(jīng)過如此的安排,趙弘明將自己從繁忙的雜物中徹底解放了出來,開始專心於修煉。
歲月匆匆,時光如流水。
三年時間,眨眼及過。
鹿陵武夫府練功房。
一名青年站立著。
他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全身肌肉結(jié)實,袒胸露臂,流露出強大的氣息。
經(jīng)過三年的成長,已滿二十歲的趙弘明變得更加英俊清秀,一雙眼睛時不時有精光閃過,令人不敢直視。
趙弘明心神一動,身後青色霧氣瀰漫而出將他身體包裹。
他的雙腳緩緩離地,懸浮而起。
以他爲中心,一個青色的巨人法相逐漸形成。
趙弘明雙手張開,十八條手臂從法相中相繼生長出。
轟隆隆。
一道雷光炸響,從虛空中浮現(xiàn)而出,圍繞著他的法相遊走。
驟然之間,化作雷鎧覆蓋在法相的表面。
他的法相沒有那些花裡胡哨的神威,也沒有那些玄妙的異能。
肉身即法相,法相即肉身。
兩者融爲一體,奉行一拳破萬法。
趙弘明動了一個念頭,喚出【天道酬勤】武學面板,關(guān)於他三年來修煉的結(jié)果呈現(xiàn)了出來。
【姓名:趙弘明】
【修煉功法:八荒不老功-武膽五品(1500032/1500000)、陣道經(jīng)圓滿(83203/100000)、雷霆破滅法身-武膽五品(1327129/1500000)】
【武技:開天第六境(1117/20000)、荒秘行(110005/∞)、碎嶽第六境(2336/20000)、鎮(zhèn)魔第六境(3900/20000)、搬山第六境(965/20000)】
【可突破武學:八荒不老功】
【今日修煉時間:21小時】
【體質(zhì):雷滅法身】
【根骨加成:10】
經(jīng)過三年的刻苦修煉,他終於把修爲提升到了武膽境五品的程度。
而其他的功法和武技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其中他把最難修煉的陣道經(jīng)也突破到了圓滿的境界。
到了這個程度,基本上這座天下任何陣法他都能瞭如指掌,找到破解之法。
全身穴道都成了他佈陣的陣眼,能夠刻下三百六十五個微型陣。
可攻可守。
在陣法的運用之下,壓制著他的國運能夠產(chǎn)業(yè)願力一般的效果,召集天地靈氣,反而成了助益。
讓他的陣法之道變得更加強大。
趙弘明感覺自己整下走出一道前無古人的修煉之道來。
不過此時此刻,他最期待的還是武丹六品的突破。
武膽六品是武膽境的分水嶺。
跨過這一道門檻之後,能夠進步的使用靈力,御風而行。
不僅如此,到了這一步後,異象也會發(fā)生一些變化,變得更加神異。
三年,一千零九十五個日夜。
趙弘明沒有一天有絲毫的懈怠,一直都在刻苦修煉。
在【天道酬勤】的加持之下,他終於也走到了武膽五品圓滿的境界,滿足了突破武膽六品的條件。
趙弘明舔了舔嘴脣,心情忽然變得緊張起來。
覆蓋在他周身的法相上不斷彈出電弧,發(fā)出噼裡啪啦的動靜。
他輕呼一口氣,看向視線中的【天道酬勤】武學面板,驟然咧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酬勤,給我突破!”
在趙弘明發(fā)出突破的念頭,【天道酬勤】武學面板上,發(fā)生猛烈的震顫,一道神秘的力量從他內(nèi)心深處驟然冒了出來,像一道火焰般燃遍了全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