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和劉鑑潮拗不過老人的好意,只能是半推半就的被推上了車,老人還幫兩人把座位擦了擦。看到老人如此細心的動作,陳揚再也沒能忍住眼中的淚水。
陳揚突然爆發出這樣的舉動,不僅白方李老人愣住了,劉鑑潮也愣住了。劉鑑潮其實一直不知道陳揚突然起意來天錦是幹嘛的,而且這麼辛苦的找來找去只是爲了眼前這個普普通通的老人,老實說,劉鑑潮實在是看不出這位老人有什麼特別的,除了特別老之外,怎麼看都只是個普通人,唉!最多隻能說是個窮苦人!
白方李老人這次是真愣了,完全不知所措,以爲自己做錯了什麼趕緊說道:“對不起,對不起,請你不要哭了。”
陳揚既然已經開始哭了,索性就哭個夠,他纔不管車站門口進進出出的那些人的異樣眼光呢,不過劉鑑潮和白方李老人在一旁就顯得有些尷尬了。
在劉鑑潮的協助下,白方李老人將陳揚連車帶人一起拉倒了一個僻靜的角落,避免了那些無聊人士的圍觀,畢竟一個大小夥子當街痛哭肯定不怎麼好看就是了。
漸漸的,陳揚止住了眼淚,閉上眼穩定了一下情緒之後,陳揚有些不好意思的對白方李老人說道:“對不起,讓您見笑了,一時沒忍住,請問,您是白方李白爺爺嗎?”
對於眼前這個年輕人知道他的名字,白方李真的感到很奇怪,於是他小心翼翼的回答到:“是的,小老兒就是白方李,你找小老兒有什麼事嗎?”白方李沒讀過書,這個“小老兒”的自稱還是在閒暇時聽廣播的時候學下來的,聽別人說這麼自稱顯得比較有文化,所以白方李就學會了。
陳揚緊緊地握著白方李老人的手,激動的說道:“白爺爺,真的是你,太好了,您不知道,我們這趟到天錦來專程是爲了來找您的。”
陳揚的這番話讓白方李就更詫異了,白方李笑著說道:“小老兒就是糟老頭子一個,都快入土的人了,你們找小老兒有什麼事嗎?”
陳揚的神情依舊是有些激動地說道:“是這樣的,我無意中聽說了您十幾年來一直無償支教的事蹟,所以想來幫助您一下,您看這裡也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們能找個安靜點的地方談一下好嗎。”
白方李的神情有些猶豫,已經活了八十幾年的他深深的明白這一點,凡是談話之類的,需要的時間都是很長的,所以他從來都不願接受媒體的採訪,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哪有這個時間啊!
彷彿是看出了老人眼中的猶豫,陳揚接著說道:“您放心,我們不是騙子,您也不用擔心您上午的生意,這裡有一百元錢,就當是耽誤您生意的補償吧!”
陳揚的這番話徹底打消了白方李的疑慮,白方李有些遲疑的說道:“那就去我家吧,只是條件有些簡陋,但是不用花錢,你們覺得怎麼樣?”
陳揚和劉鑑潮自然沒有什麼意見,不過最後這一百元白方李老人還是沒有收下。老人堅持不收,陳揚也沒有什麼辦法,好在這次陳揚和劉鑑潮專門來天錦的目的就是爲了幫助白方李老人實現理想,這一百元老人收或不收影響不大。
最後依舊還是老人踩著三輪車帶陳揚二人回他家,陳揚堅持了一陣也沒有辦法,不過趁著和老人握手的時候,陳揚將一小股生機之力傳入白方李老人體內,使老人力量充沛,不至於太累。不僅如此,陳揚還利用自己的輕功將自己的重量減小到幾乎忽略不計了,並且還用氣場包圍著劉鑑潮,這樣白方李老人相當於是蹬著空車回家去,這樣做了之後,陳揚良心上的感覺才過得去。
經過了半個多小時的顛簸,三個人終於到達了白方李的小屋,下車之後,陳揚和劉鑑潮看到了這間破爛的小屋,牆壁上到處都是洞不說,就連屋頂也是用的一些破爛的東西胡亂塞起來的,心裡完全不是滋味。
陳揚早就從後世的新聞報道中知道白方李老人苦,這都是在陳揚的記憶深處被陳揚挖掘出來的,可當現在真的親眼見到眼前的情景之後,陳揚才發現老人過的肯定比報道上說的還要更苦一些。
天氣很晴朗,白方李老人將心愛的三輪車停在牆邊上,進屋搬了一張破舊的桌子出來,說是桌子,其實就是幾塊木板釘起來的,勉強還算是平整,陳揚連忙一把接了過來,放在了屋外的空地上,隨後又和老人一起進屋搬了幾把自制的板凳過來。
進到屋裡的時候,屋內的景象又讓陳揚看了一陣心酸。屋裡的擺設很簡陋,除了搬出去的那張桌子之外,就是那個簡陋的牀鋪了,牆角里堆著一些報紙、紙箱皮之類的,還有幾個塑料瓶和易拉罐,擺放的都很整齊。其實白方李老人的牀鋪是就是一塊門板上面胡亂的鋪了一些棉花,那些露出來的部分都是又黑又破,一看就知道是一些被扔到垃圾桶裡過的。對了,除了這張“牀”之外,還有一個陳舊的小櫃子,不過怎麼看都像是組裝出來的,因爲三個抽屜的顏色都不一樣,看來也都是撿起別人的湊起來的。
看著眼前的這些情景,陳揚的眼圈再一次的泛紅了,心裡想到:還好趕上了,在這個不算太晚的時候想起了這位無私奉獻的老人,不然就算是以後陳揚真的修煉成神了,陳揚也永遠都不會原諒自己的。
陳揚和劉鑑潮在屋外坐了下來,陳揚簡單的和老劉介紹了一些白方李老人的情況,白方李老人則在後面的小屋搗鼓了一陣之後,端出了兩碗水給陳揚和劉鑑潮兩人,兩個碗一看也是很有一些年份了,碗沿上有一些小缺口,不過陳揚二人是肯定不會介意這一點的。
白方李老人坐定了之後,陳揚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說道:“白爺爺,是這樣的,我們兩人是來自於飛揚慈善基金的,我也是無意中得知了您十幾年來一直靠著瞪三輪資助貧困學子的事蹟,所以我們想代表飛揚慈善基金幫幫您,希望您能在這麼大的年紀享下清福,支教的事情由我們年輕人來做!”
白方李老人擺擺手,說道:“小老兒現在做的事情不值一提,這都是小老兒該做的,小老兒後悔的是怎麼沒有早一點想到這些,直到74歲纔想到要資助那些學生們,要是更早些年,我能幫助的孩子們就更多了。”
白方李老人樸實的話語讓陳揚十分汗顏,白方李老人想的最多的是後悔,而且是後悔沒有早些年纔想到這個支教行動。早些年的時候他還曾辦了個支教公司,不過到最後的時候還是因爲資金的問題而垮掉了,只能靠著蹬三輪這種最簡單的方式來繼續支持著那些貧困學子的學業,靠著微薄的收入幫助著那些想讀書卻又沒有錢的窮苦孩子們。
陳揚誠懇的對白方李老人說道:“我們都知道您的一片苦心,但是您現在已經是八十多近九十高壽了,您的身體已經不允許您再這樣辛苦了,這個接力棒請您放心地交到我們手裡,我們會將您的心願一直傳承下去的,這種社會責任應該是由我們這種青壯年來擔,至於您還是多休息休息,好好的安享晚年吧!”
白方李老人唏噓了一聲,說道:“小老兒也知道我自己的身體已經不行了,現在的我都已經有些幹不動了,但是我還是會堅持下去的,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一定要努力幫孩子們多賺點錢,讓他們多接受一點教育,多上一點學,不要像老頭子我一樣大字不識!”
老人家的性格很固執,想想也是,要是沒有這種大毅力,怎麼能將這個支教事業一做就是十幾年呢!
白方李老人的這一段話讓陳揚想起了後世報道中看到老人最後一次捐錢之後說的原話:我幹不動了,以後可能不能再捐了,這是我最後的一筆錢……
在昨天晚上睡不著和今天早上在飛機上的時候,陳揚腦海裡一直迴盪著這句話,越是想越是覺得潸然淚下,這一世,有了自己的介入,陳揚希望能幫助白老爺子早日實現夢想,最好不要再聽到這句話了,這樣的話真的很傷人,相信每一個有良知的華國人都會爲之落淚的,更多是感動,但是在感動之餘我們想到的更多應該是這種精神的傳承,這纔是我們應該走下去的路!
憑什麼要將這種社會責任壓在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身上呢,我們年輕人難道沒有這個能力嗎?相信絕大多數的人用十七年的時間都可以賺比白老爺子更多的錢,後世的報道里統計出來老人捐助出來的數字是35萬餘元,這就是老人捐助出來的全部,就算是放在2012年也依舊還是一筆不小的鉅款了,可這些卻花了老人整整十七年的時間,而且大都是從牙齒縫裡省出來的,不吃魚,不吃肉,不吃蝦,寧可自己苦一點,只是希望能用自己努力賺來的錢幫助更多的學子們,而且是從不奢求任何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