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九十九章 仙墓

卻說張昊在洞天裡尋寶,首先查看著仙府的佈局,中央主山上只有一座天壇,天壇上只有一座大殿,大殿分爲陰陽兩儀,也就是九天殿與九重殿,坐北朝南,九天殿爲正殿,九重殿爲後殿。

確實的說,這裡只是一座祭天壇,天壇的佈局很有講究,天壇爲圓形,宮殿爲方形,是一個天圓地方的格局,位置是王屋山地氣的正中線,地氣向上,天壇匯聚氣場,連說話的回聲也是向正中聚集,猶如一條直線上達天聽。

張昊還發現,天壇宮殿的建築痕跡,有明顯的分層,玉石材料、做工手藝、圖紋篆刻等等,皆有出自不同的年代,很顯然,如今這座天壇宮殿,並非上古時期的原物,而是經歷漫長的歲月,洞天也換了很多位主人,每一任主人多多少少都有過維修和改建。

如今仙府的主人是張昊,進過一番大戰,破壞不小,也需要維修,還有一些元陽道主留下的帝王式風格,張昊不是很認同,確實也需要改建。

中央大殿是格局的核心,除此之外,主山上沒有其餘建築,以防擾亂了格局氣場,天都的府庫也不在這裡。

出了中央大殿,張昊尋找著府庫的位置,洞天的空間很大,足有方圓千里,中央主山的四周漂浮著很多巨石和小山,用鐵鎖連接在一起,大大小小有幾百上千個單位,上面長滿了靈藥和果木,修建了亭臺樓閣。

仔細看,這些也是格局的一部分,用來維繫中央空間的氣場平衡,越往外圍的重力就越小,最外圍的交界處,還有一圈看去就像天空中的一圈隕石帶,這是漂浮的土石和枯枝落葉等雜物。

洞天空間沒有重力,而中央空間卻又重力,以及氣流風向的動力,難免有些物體脫離中央空間,受到氣場重力的影響,也就漂浮在了交界處,淤積成了一圈隕石帶。

張昊有重瞳,一眼就看出這格局,立馬想到宇宙中漂浮的星系天體,這洞天就是一個簡化版,但他閱覽了那麼多的玄學典籍,天文地理,風水宿土,也算是頗有造詣,卻從未見識過那本書裡提及到如此高深的運用。

實在難以想象,上古時期,人文原始,居然可以開闢出這個空間,還研究透了宇宙天文,佈局出一個小天,看似神乎其神,其實是遵循著嚴謹的法則。

玄學不是迷信,而是一門古老的智慧,只是被某些人誤導成了迷信而已。

“上古時期的人文,到底是何等的一番景象?”

張昊忍不住讚歎,可惜歷史只能查證到商代,最早的一批甲骨文典籍,也就是在太行山旁邊出土的商代殷墟遺址,合計有四千多個甲骨文,但識別的只有兩千多個字,還有一千多字沒考證了,而商代之前的夏代,以及夏代之前的三皇五帝上古時代,完全就只有神話故事了。

查看了一遍,樓臺宮閣最宏偉的一片,是天壇後方位置的區域,其次是左右並不,佈局很工整,一目瞭然,府庫就應該在正宮的後面。

張昊順著鐵鎖過去,樓臺宮閣的樣式像古代宮廷,但建築結構很簡單,沒有屋頂,也沒有門窗,只有一個框架結構,不過正是這種簡單的建築,石柱、橫樑、臺階、屏壁等等,愈發突顯一股壯麗大氣,不似凡夫俗子的居所。

當然,整個宮殿的根基都是古代時期遺留下來,沉澱了歲月的古舊滄桑,再加上後人的維護改建,隨處可見的壁畫、篆刻、碑文、石雕等等,材料全是靈玉和靈木,氣勢宏偉,古老華美,仙靈氣象萬千,再加上空折射的七彩虹光,祥雲氤氳,霧氣裊繞,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天之都城,仙之府邸!

張昊在宮殿間轉了幾圈,很快就找到一處石刻,篆刻了“禁地”二字,放眼望去,禁地裡是一棟有屋頂門窗的閣樓,閣樓旁邊還有一座古塔,二者之間有一條橫跨上空的拱橋,連通在一起。

“這裡就應該是府庫了!”

張昊眼前一亮,有屋頂門窗就以爲密閉封存,顯然是爲了存放物品,“禁地”則是一般人不可輕易靠近,府庫以示威嚴。

進了禁地,打量著閣樓和古塔,上方掛著紫檀木的牌子,篆刻文字,閣樓名曰“寶藏”,古塔名曰“文藏”,這名字倒是很簡單直接,顧名思義,前者是存放寶物,後者是存放書籍文獻,但能用上“藏”字,在道教或佛語裡,代表了所有一切的總合,必然收集量極大。

不過張昊正要進入,卻察覺到了什麼,定睛一看,不由得愣住了,寶藏閣與文藏塔的後面,居然還有墳地,三者成三元格局之勢。

“原來這裡有墳地,也對啊,天都之人也得壽完安寢,但墳地怎麼和寶庫藏書在一起?”

張昊大感詫異,寶庫的重要性並不多言,更何況還有藏書在此,但墳地這麼避諱,難道還墳地旁邊看書?這也太不反常了吧,實在有些詭異。

但仙府重地,張昊也沒敢亂來,繞過寶藏閣和文藏塔,先去了墳地。

只見墳地前有一尊贔屓馱碑,篆刻“仙墓”二字,贔屓是九龍子之一,贔屓馱碑是常見的風水雕刻,年代不遠久遠,應該是幾百前才立的碑,文字用的是篆文。

“既然我得了天都,動用府庫之前,也該先去拜見一下前人。”

張昊手執道禮,對著馱碑拜了一拜,這才進入墓地,見到映入眼簾的墳墓,張昊卻是恍然大悟,這裡不是一般的墳墓,而是生基,難怪與寶庫藏書並列在一起。

生基,其意爲生命的基礎,用於祭天祈福,福澤有五: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因最後一福爲善終,故祈福之人死後亦可安葬於此。

生基的起源非常古老,學術界早有考證,在商周時期就有生基了,而文獻考古的最早年代只有商朝,也就是說,在商朝之前,生基就已經存在,可以說是上古時期傳承下來,是古老人文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成一派體系,絕對不是墳墓,生基就是生基。

不過後世人文的發展,生基的本義逐漸失傳,溶入了道教佛教,生基就成了提前選址的墳墓。而洞天仙府是上古天神開闢,居住的是上古時期的神人,修建生基祭天祈福,在這裡修行悟道,死後遺體安放於此,後世有人得了洞天傳承,也效仿前人,在此修建生基修行,還有寶藏閣和文藏塔,也是爲了方便修行。

但漫長的歲月,洞天曆經了很多主人,生基也積累太多,放眼望去,與墓地也沒區別了,生基旁邊還立了碑文,記載生基主人的生平事蹟。

“諸位前輩有禮了,弟子張昊,新任洞天之主。”

張昊執弟子禮,拜了三拜,對這些仙道前輩還是很尊敬,隨後一個一個觀閱碑文。

排在最外圍的兩座生基,立碑還是空白,生基的門戶砌著玉石,並未密封,意味著主人還沒有進去,這應該是元陽道主和少華真人的生機。

元陽道主的肉身被劉溫帶走,少華真人被他埋在以一邊守墓,這是還沒機會進入仙墓了,繼續往前看,本文記載了爲“玄樂道主”,達至內容是:生於三百年前,出身書香門第,小喜歡音律樂章,羨慕仙道,常讀道書,自號玄樂子,與友人雅士結伴,遊歷大川名山,尋訪仙人,得遇恩師天陽真人的點化,從此入了仙道,雲遊四方,降妖伏魔,數次大戰邪人,自身損傷不輕,修行達至無漏真仙,昇天於兩百年前,享年一百零三歲。

“玄樂道主應該就是元陽道主的師父,也就是劉溫的師弟,修成無漏真仙,才活一百零三,可惜了。”

張昊嘆息了一聲,無漏真仙這個境界,精血元氣絲毫不漏,壽命很長,確實太可惜。

不過壽命的長短,關係因素太多了,大致可以分爲三個方面,首先是養生,其次纔是修行,最後是損傷。

養生是持之以恆維護自身性命,修行是昇華自身的性命基礎,而損傷是對性命的虧損,任何一次受傷,必然虧損身體,身體的虧損就是壽命的虧損,只是虧損得多與少而已,即便大羅金仙可以治癒傷痛,但並不能補回自身的虧損。

當然,既然有虧損,也就有節餘,降低自身的損耗,這就是節約壽命,例如休眠沉睡,以及無漏真仙,自身無漏其實就是節餘壽命,因此修爲達至無漏真仙,壽命會大大增加。

至於無漏真仙以下,一般只有一百一二,養生好的,損傷少的,應該有一百三四,如果沒有抱丹,那麼百歲上下就差不多了。

張昊看完了玄樂道主的立碑,往前走,繼續看下一座生基,是天陽道主。

然而就在這時,張昊一步步走進生基,卻突然心有所感,隱約察覺到了什麼,靈覺蠢蠢欲動,猶如枯木逢春一般,彷彿一下就恢復了靈性,張昊不由得一愣,“我靈性受損,念頭蒙塵,怎會還有這種感覺?”

“咦?不對勁,這仙墓裡有玄機!”

張昊趕緊目光一凝,眼有重瞳,凝視虛空,順著感應看去,但卻嚇得一驚,映入眼裡的景象竟然是……

(抱歉了,今天家裡來了客人,小小耽誤了。)

第九十五章 大限將至第九百零七章 正式晉位魔帝第二百三十六章 遲來的溫柔第五百八十三章 雖遠必誅(十一)第八百四十一章 神的心境第九百五十五章 張昊射日第二百八十二章 準備下墓第三百三十七章 徐森第三百八十四章 吃人心肝第七百六十章 狼祖金身第一百三十八章 麻衣道會第一百零四章 真武雷法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現血族始祖第五百零二章 天神化甲第三百零七章 仙凡之別第六百八十章 九日之外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女相爭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再次修行第七十五章 得下策第八百四十章 暗皇櫺的跟隨第三百三十五章 殺人於千里之外(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神初窺第六百三十八章 原始教法第六百三十一章 愛與恨(九)第六百二十章 三十三天的太子黨第九百二十九章第九百五十八章 輪迴法則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前輩的關照第三百一十八章 凡塵親緣第七百六十章 狼祖金身第一百五十章 交流心得第四百八十三章 唬住衆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有人中邪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六十六章 赤縣神州第五百八十八章 善後處理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再次修行第五百七十八章 雖遠必誅(六)第二百六十章 大戰(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仙(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屍衣術第二百一十四章 七星燈續命第九百四十九章 相互算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二萬四千六百斤第六百六十四章 神兵邪氣第五百五十七章 出門遇女人第九百三十九章 聯姻?第九百二十六章 神權與王權第六百三十二章 愛與恨(十)第六百零一章 四象之力第一百零五章 黃巾妖術第一百零五章 黃巾妖術第四百三十一章 情劫糾葛第七百六十章 狼祖金身第八百九十七章 神秘女子第五十章 城裡老闆的請帖第七百八十五章 趕往黑天教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洪剛,卒!第七百七十七章 有戲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境淡定第一百零二章 一局陽謀第四百零二章 局勢太深第一百四十四章 都是算計第八百零五章 得了頗有就跑第六百三十三章 崑崙司天第五百一十二章 神一般的存在第二百零一章 又是算計第九十六章 偷窺陳美舒第八百九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寶材葬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鬥法開始第一百九十四章 名利角鬥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戰成狂(十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雖遠必誅(四)第五十三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招秒殺第六十一章 真言咒術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王仁德第二百二十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八百九十章 招攬金穹氏第六百六十五章 劍已成妖第三百章 遭天譴第二百四十章 驚現“吸血鬼”第八百三十一章 蟠桃大會開始第九百章 談判崩裂第四百八十六章 誅仙(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返觀自照第五十四章 厲鬼索命第二十二章 三陰風水局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往黑州第四百三十六章 秘聞淵源第一百零二章 一局陽謀第三百九十二章 上門拜訪第三百零七章 仙凡之別第七百零七章 一戰成狂(九)第一百五十五章 混個文憑第一百二十五章 圍殺交鋒第八百九十三章 各方現身第四百四十六章 唐小婉的變化第八百零二章 太上衆聖
第九十五章 大限將至第九百零七章 正式晉位魔帝第二百三十六章 遲來的溫柔第五百八十三章 雖遠必誅(十一)第八百四十一章 神的心境第九百五十五章 張昊射日第二百八十二章 準備下墓第三百三十七章 徐森第三百八十四章 吃人心肝第七百六十章 狼祖金身第一百三十八章 麻衣道會第一百零四章 真武雷法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現血族始祖第五百零二章 天神化甲第三百零七章 仙凡之別第六百八十章 九日之外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女相爭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再次修行第七十五章 得下策第八百四十章 暗皇櫺的跟隨第三百三十五章 殺人於千里之外(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神初窺第六百三十八章 原始教法第六百三十一章 愛與恨(九)第六百二十章 三十三天的太子黨第九百二十九章第九百五十八章 輪迴法則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前輩的關照第三百一十八章 凡塵親緣第七百六十章 狼祖金身第一百五十章 交流心得第四百八十三章 唬住衆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有人中邪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六十六章 赤縣神州第五百八十八章 善後處理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再次修行第五百七十八章 雖遠必誅(六)第二百六十章 大戰(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仙(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屍衣術第二百一十四章 七星燈續命第九百四十九章 相互算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二萬四千六百斤第六百六十四章 神兵邪氣第五百五十七章 出門遇女人第九百三十九章 聯姻?第九百二十六章 神權與王權第六百三十二章 愛與恨(十)第六百零一章 四象之力第一百零五章 黃巾妖術第一百零五章 黃巾妖術第四百三十一章 情劫糾葛第七百六十章 狼祖金身第八百九十七章 神秘女子第五十章 城裡老闆的請帖第七百八十五章 趕往黑天教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洪剛,卒!第七百七十七章 有戲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境淡定第一百零二章 一局陽謀第四百零二章 局勢太深第一百四十四章 都是算計第八百零五章 得了頗有就跑第六百三十三章 崑崙司天第五百一十二章 神一般的存在第二百零一章 又是算計第九十六章 偷窺陳美舒第八百九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寶材葬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鬥法開始第一百九十四章 名利角鬥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戰成狂(十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雖遠必誅(四)第五十三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招秒殺第六十一章 真言咒術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王仁德第二百二十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八百九十章 招攬金穹氏第六百六十五章 劍已成妖第三百章 遭天譴第二百四十章 驚現“吸血鬼”第八百三十一章 蟠桃大會開始第九百章 談判崩裂第四百八十六章 誅仙(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返觀自照第五十四章 厲鬼索命第二十二章 三陰風水局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往黑州第四百三十六章 秘聞淵源第一百零二章 一局陽謀第三百九十二章 上門拜訪第三百零七章 仙凡之別第七百零七章 一戰成狂(九)第一百五十五章 混個文憑第一百二十五章 圍殺交鋒第八百九十三章 各方現身第四百四十六章 唐小婉的變化第八百零二章 太上衆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安县| 余江县| 万源市| 赤城县| 金乡县| 屏东县| 获嘉县| 墨竹工卡县| 苍南县| 津市市| 重庆市| 加查县| 忻城县| 若尔盖县| 平昌县| 武功县| 永昌县| 灌阳县| 昭通市| 西峡县| 陆丰市| 瑞昌市| 阿城市| 布尔津县| 尚义县| 万州区| 锦州市| 基隆市| 南阳市| 临漳县| 田林县| 阿克| 邵武市| 延津县| 广昌县| 顺平县| 乐平市| 银川市| 西丰县| 建德市| 皋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