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一十四章筵席之上

承光殿之上,自是百官和樂,聞絲竹之悅耳之聲清雅,飲浮白清茶之綿柔甘醇,唐錦兮在一羣男兒之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不過她到底是安靜之人,倒是覺得這前朝男人飲酒作樂,酣暢痛快。

因著這上元宴是正月的最後一次宴會,所以辦得並沒有那麼拘束,入得承光殿赴宴的都是朝中舉足輕重的大臣,不是權貴之家就是皇室宗親,不是高官子弟,就是名臣雅士,是以宴會之上並沒有那麼莊嚴刻板。

唐錦兮飲了口浮白,入口自是清香綿柔,回味無窮。並沒有邊關的燒刀子那般辣,也不似在蒼溪城喝慣了的米酒甘甜,而是帶著一種特殊的味道。唐錦兮不善飲酒,也甚少被允許飲酒,是以她是說不出這種滋味來的,她只是知道這酒好喝就是了。

她不知曉的是,站在她身後的婢女是特意被景賢吩咐過了的,她喝得與尋常大臣不是一種酒,而是口感勁道都柔和了不少的梨花釀,而不是尋常大臣們喝的梨花白。這梨花釀與梨花白雖然出自一個地方的酒窖的一位釀酒師父之手,雖然用料是一樣的,可其手法、工藝、釀製的程序都不一樣,是以出品的兩種酒,雖然有同樣的香氣,卻是兩種味道的酒。

這釀酒師父是景國赫赫有名的劉年,說來這劉年也是一個景國的奇聞。這景國最好的講究師父,竟不是自幼學習的釀酒,他其實是景國原本的一個地方知府。也是少年得志,早早入仕,可他生平愛酒如命,每每飲酒必會如入仙境,喝到神魂顛倒。又因著一頓可以喝一斤八兩的酒,被同僚好友送了一個一斤八的外號。

這劉年三十歲上的時候,被從任上調到了素水去,這素水自有酒鄉之稱,這愛酒如命的劉年,到了素水,就彷彿是倦鳥歸巢,如魚得水。也顧不得管理俗物,常常流連與酒窖酒鋪之中,更是時常與釀酒師父探討酒譜,更是興趣盎然,直接辭官釀起酒來。

劉年那時候到素水不過三年,雖然不常常坐府管理俗物,但是卻也沒有撂下政務,倒是給素水治理得還算是穩定,大有夜不閉戶之兆。百姓與商戶都是極其喜愛這正管之官,乍聞他辭官去釀酒,其實並不得理解。

有人笑稱這劉年是個瘋子,也有人說他性情灑脫,無慾無求,實乃真漢子也。這名聲一久,時間長了,素水的百姓也就接受了。慢慢的,這辭官歸隱去釀酒的劉年,名聲竟是傳遍了整個景國。

就是當初批準他辭官歸隱,從而扼腕嘆息萬般不捨的景賢,也是倍感無奈,直言他是一個瘋探花。

而景賢這句瘋探花的評價,不知道被誰傳了出去,一時間竟是傳得大江南北人盡皆知。這有看劉年笑話,等著看他學無所成,笑他賠了夫人又折兵。

結果劉年真的不愧是酒鬼一個,辭官之後真的在酒窖釀出了好酒,一下子就闖出了名堂來,他釀出來的酒,味道甘香綿純,口感順滑,竟是頂好的酒,每每出窖都是供不應求的。劉年的酒,有兩種是極有特色的,便是如今宴上飲的梨花白與梨花釀。

他只以這兩種酒特供皇室,原本他得意的作品只有梨花白,但是後來隨著劉年的名聲越來越大,找他越來釀酒的人也來越來越多,而劉年釀酒憑心情憑喜好,並不拘著什麼陳年佳釀,只要有好酒,一年得也是好的。

而梨花釀的產生,也是因著劉年爲自己的獨女考慮,想到日後女兒出嫁,他便特意爲女兒釀造的美酒,因著劉姐兒是劉年的女兒,又是因著在素水嫁妝之中自然少不得美酒,江南一帶的尋常人家會在女兒出生之時便釀女兒紅,而劉年卻不喜歡女兒紅的味道,他遍尋古方,又自滿自己的得意之作,改良之下真的讓他釀出了一缸美酒,一缸專門適合女子飲的美酒。

唐錦兮是不太愛酒的,她品這酒的味道,並不走心。從前喝酒也只是酒肉衝胃,再好的美酒也是食之無味,這梨花釀在她看來,也真的與梅子酒桂花酒沒甚麼太大的差別。

只是因著是皇帝作宴,菜餚都是宮中御廚精心烹飪的,因著講究精緻精美,這上到桌子上的菜,要不就是量小而精一筷子就沒,要不就是中看不中吃的花樣子,空有美貌沒有味道。是以,對唐錦兮胃口的也就只有這梨花釀了。

說來唐錦兮是個愛吃的人,她本想著進宮參與皇帝的宴會,自然是可以吃好,她是不妄想著可以吃飽的,畢竟是在皇帝面前,也該是保持矜持。只是不曾想到,這面前的二十幾樣小菜,雖說是各個精美無雙,但是真的沒有什麼味道。

還不如銀城西城的糕餅好吃了……唐錦兮默默垂眸,她在暗暗地盤算著等散了宴,就趕去廟會上尋吃食吃。

洛王一向是個心情灑脫的,加之今日又是皇帝作宴,他身爲子臣自然是要前來一賀,他當即站起身,對著景賢躬身下拜,“陛下,今日上元大宴,您大宴百官,這絲竹之聲雖然悅耳,可不若同樂來得酣暢痛快,臣願以絲竹之悅,慶大景繁榮昌盛。”

景賢原本不曾注意自家這兒子,他只是不時看向坐在角落裡,默默飲酒不怎麼動菜色的唐錦兮,心裡多半是有些擔憂。他對著唐錦兮心裡的感覺,越是複雜了起來,經年不曾見過心上白月光,他已經學會了遺忘,將白月光當成朋友妹子一般,可是如今知曉了這白月光已經逝去,心裡其實是不是滋味的。

雖然不在愛管心蘭,也不曾關心過她,但是他以爲她過得很好,卻不想……景賢不願意再去想過去的事情,他也沒有後悔,對著唐錦兮會是心情複雜,也是因著景閱的緣故。若非是因著景閱萬般中意於唐錦兮,他定然要幫著唐錦兮解決好一切,因著她是心蘭的女兒,可是自家兒子是那麼那麼的喜歡她,他不能搶這樣的功,總得給兒子一個機會纔是。

所以,景賢即使知曉唐錦兮是管心蘭的女兒後,仍然選擇了爲難,他沒有辦法。如果真的按照自己衝動的去想,解決了唐淮,解決了姜氏,那麼自家兒子還做些什麼?

景閱不知曉自家老爹的想法,只是看著自家老爹頻頻看向唐錦兮,不由得眉頭一皺。景閱是趙心柔的兒子,趙心柔嫁給景賢的時候,不會不知曉他心底有個白月光在,他也去調查過那個白月光,卻是佳人已經逝去多年,景閱與趙心柔便是選擇瞞下了這件事。

而今日,景閱看著自家老爹看向唐錦兮的眼神,不由得有些彆扭,又有些醋意惱怒。他已經知曉唐錦兮的容貌與她的母親極其相似,難保唐錦兮的出現不會勾起父皇的相思,景閱是不會怨懟唐錦兮,他反而是覺得自家父親薄情負性。

洛王這一句話引得景閱與皇帝一起看向了他,二人皆是覺得他糟心不已。雖然景國民風開放,又有前朝遺風,大宴之上君臣同樂也是常有的事情。只是,這如今景賢與景閱哪裡有心情搞什麼絲竹悅耳之事?

還沒有等景賢開口,齊王卻是站了起來,難得的沒有訓斥洛王,反而是輕笑著說:“七弟這話說得很是不錯,這樂工琴師所奏之悅自然是技藝嫺熟,只是咱們君臣之宴,不必搞得太過嚴肅刻板,圍席同樂也是一件雅事。”

齊王是溫和閒雅之人,他都這樣說了,幾個年老的郡王,也是贊同地符合。這每次宴上都是這些曲曲調調的,已經煩膩了,不若就像洛王說得那般,圍席同樂,君臣同樂也是美事。

而外臣自然沒有意見,好在入得大宴的朝臣都是拿得出手的,有著屬於自己的真才實學,自然不懼怕這些。

洛王見衆臣紛紛應和,便是一臉期待地看著景賢。這景賢也只是無奈,不過子臣們都樂意,他這做皇帝的自然是沒有意見。反正無人是敢讓他也下場玩樂的,實在腦補過去,閱兒不是還在了嗎?終歸是多的過去的。

景閱覺得脖頸一寒,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一臉狐疑地盯著大殿的門,又掃了一眼隔窗,明明關得很好啊?爲什麼會脊背發寒呢?

景閱自然不知曉他正默默地被自家老爹算計,預備著隨時推出他去擋槍。景賢輕笑著對著洛王點頭,“嗯,若是你喜悅如此,便是如此吧。只一點,可不能鬧得太過,終歸是筵席上。”

洛王輕輕點頭,隨後取了自己慣用的長簫給這君臣同樂之宴做了引子。洛王的老師傅是個精通樂理,旁學雜收的老頭,平日裡是一柄長簫不離手,自然是最爲擅長蕭曲,他擡手將簫擡起,手指靈動間,一曲《花月夜》已經流轉而出。

《花月夜》是說月圓之夜,筵席上衆人和樂的曲子,此時彈起最爲應景應情不過。

曲調猶如天籟,唐錦兮卻是沒有什麼心情欣賞,她聽著這曲子,越聽越是熟悉,與衆人熟悉的《花月夜》不同的是,這首曲子唐錦兮再是熟悉不過。

尤其各種曲調,分明就是古老怪常吹起的。唐錦兮眼神疑惑地看向了洛王,心裡有了打量。

第三百九十八章太子大婚第三百零九章主僕交心第一百七十二章寬心和解第一百六十二章重振軍規第三百八十八章再回唐府第六十三章商量離開第三百四十章各自心思第三百六十二章唐攸心事第七十五章心煩意亂第三百三十七章後悔不已第二百五十七章放下心結第一百一十八章警告質問第二百七十四章開始調查第一百六十三章軍規嚴苛第三百二十章公主何尊第二十章暗箭難防第二百一十九章化解心結第二百三十六章別樣驚喜第三百七十五章有女何人第三百一十九章驚人言語第三百八十九章父女情絕第三百章所圖之事第三十二章感情升溫第一百一十章得知身份第三百二十二章心中痛苦第二百九十九章發脾氣第一百九十九章解開心防第一百四十七章質問之言第十四章身份起疑第三百三十九章不想見到第二百七十一章父女再見第二百二十章再無芥蒂第一百七十六章費心試探第一百四十四章安慰寬容第一百零八章錦兮負傷第三百三十八章徹底死心第三百三十四章心寒嘲諷第二百五十三章舊友相見第二百五十一章照拂一生第三百八十一章心中不暢第七十八章醫治及時第一百五十九章耐心囑咐第三百八十六章東宮小聚第三百四十三章又有事起第三百四十一章兄長心意第一百六十四章悉心教導第二百九十章小芽心痛第二百四十二章傷心心痛第二百七十一章父女再見第三百二十五章婢女何來第八十二章正中下懷第一百八十三章錦兮獻計第十九章峰迴路轉第八十三章終於看清第二百七十六章知曉身份第三百一十七章意外之事第二百零八章如何對待第二十七章唐瑤落水第一百八十六章別樣救人第一百二十三章大黃追妻第六十七章送走清雨第一百三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二百一十三章用心教子第二百五十二章會好好的第二百零五章針鋒相對第二百五十六章背後有我第六十四章找到恩人第三百六十一章惆悵無奈第一百七十二章寬心和解第三十三章太子選妃第一百七十五章以身作則第一百六十四章悉心教導第一百三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三百六十三章不與同謀第六十二章上香祈福第三百七十九章錦兮心思第一百二十七章再起衝突第一百七十四章分析開解第一百三十六章大敵當前第三百五十章身份起疑第三百一十六章譏諷蔑視第一百三十六章大敵當前第三百一十五章百官獻藝第七十七章雙雙落水第二百二十六章計中計謀第二百七十五章太子上門第二百一十一章委曲心寒第一百一十四章精心謀劃第二十二章暗中使詐第二百三十章計謀合訂第二百五十一章照拂一生第一百一十九章發現問題第一百四十四章安慰寬容第八十二章正中下懷第八十四章小小得意第二百八十六章姜氏定謀第九十八章惹起衆怒第八十三章終於看清第六十八章成功潛伏第二百一十二章親疏之別
第三百九十八章太子大婚第三百零九章主僕交心第一百七十二章寬心和解第一百六十二章重振軍規第三百八十八章再回唐府第六十三章商量離開第三百四十章各自心思第三百六十二章唐攸心事第七十五章心煩意亂第三百三十七章後悔不已第二百五十七章放下心結第一百一十八章警告質問第二百七十四章開始調查第一百六十三章軍規嚴苛第三百二十章公主何尊第二十章暗箭難防第二百一十九章化解心結第二百三十六章別樣驚喜第三百七十五章有女何人第三百一十九章驚人言語第三百八十九章父女情絕第三百章所圖之事第三十二章感情升溫第一百一十章得知身份第三百二十二章心中痛苦第二百九十九章發脾氣第一百九十九章解開心防第一百四十七章質問之言第十四章身份起疑第三百三十九章不想見到第二百七十一章父女再見第二百二十章再無芥蒂第一百七十六章費心試探第一百四十四章安慰寬容第一百零八章錦兮負傷第三百三十八章徹底死心第三百三十四章心寒嘲諷第二百五十三章舊友相見第二百五十一章照拂一生第三百八十一章心中不暢第七十八章醫治及時第一百五十九章耐心囑咐第三百八十六章東宮小聚第三百四十三章又有事起第三百四十一章兄長心意第一百六十四章悉心教導第二百九十章小芽心痛第二百四十二章傷心心痛第二百七十一章父女再見第三百二十五章婢女何來第八十二章正中下懷第一百八十三章錦兮獻計第十九章峰迴路轉第八十三章終於看清第二百七十六章知曉身份第三百一十七章意外之事第二百零八章如何對待第二十七章唐瑤落水第一百八十六章別樣救人第一百二十三章大黃追妻第六十七章送走清雨第一百三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二百一十三章用心教子第二百五十二章會好好的第二百零五章針鋒相對第二百五十六章背後有我第六十四章找到恩人第三百六十一章惆悵無奈第一百七十二章寬心和解第三十三章太子選妃第一百七十五章以身作則第一百六十四章悉心教導第一百三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三百六十三章不與同謀第六十二章上香祈福第三百七十九章錦兮心思第一百二十七章再起衝突第一百七十四章分析開解第一百三十六章大敵當前第三百五十章身份起疑第三百一十六章譏諷蔑視第一百三十六章大敵當前第三百一十五章百官獻藝第七十七章雙雙落水第二百二十六章計中計謀第二百七十五章太子上門第二百一十一章委曲心寒第一百一十四章精心謀劃第二十二章暗中使詐第二百三十章計謀合訂第二百五十一章照拂一生第一百一十九章發現問題第一百四十四章安慰寬容第八十二章正中下懷第八十四章小小得意第二百八十六章姜氏定謀第九十八章惹起衆怒第八十三章終於看清第六十八章成功潛伏第二百一十二章親疏之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乡城县| 睢宁县| 恩平市| 峡江县| 叙永县| 连城县| 综艺| 信丰县| 朔州市| 灵璧县| 晋中市| 宜丰县| 玉林市| 柯坪县| 高邮市| 聊城市| 龙川县| 石泉县| 武川县| 枝江市| 鹿泉市| 贵阳市| 福泉市| 西安市| 长寿区| 教育| 新营市| 永吉县| 泗水县| 德化县| 隆安县| 宜宾县| 上思县| 长丰县| 古浪县| 绥宁县| 台安县| 北辰区| 长治县| 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