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零一章:爲了大唐

上千顆手雷雖然不多,但這些手雷所爆發出的巨大威力,卻是讓城下的敵軍徹底的失去了進攻的機會。

上萬敵軍就此潰作一團,戰馬不受控制到處亂跑的,運氣不好而被誤傷的。

就算欲谷設能夠快速的將部隊重新收攏回來,軍心也已經渙散了,士氣也更是沒了,一時半會兒的,也根本不可能重新組織進攻。

消息傳回到長安,不說是舉國歡慶,差不多也是整個朝堂高層都比較高興。

至少可以證明了軍事改革已經起到了作用,八百唐軍便能阻擋上萬敵軍的進攻,這不是成功又是什麼?

而蘇定方更是兵分兩路,一南一北齊頭並進,解焉耆之圍,滅高昌。

兩萬兵力,便能同時幹這兩件事情,放在以前,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陛下,奴婢倒是覺得應當對西突厥施以懲戒。”從未開過口的宋忠,卻是忍不住的勸說道,實在是突厥人做的太過份了,以至於讓宋忠都忘記了自己的職責。

李元吉掃了眼宋忠,宦官參與政事?就算自己對他們沒有什麼歧視心理,也知道宦官絕對不能跟權力聯合起來,否則必定會翻天。

“誰去打?你去?”李元吉冷冰冰的問道,軍隊打仗容易也不能拿打仗當兒戲,說打就打啊,再說你一宦官,做好朕交給你的事情就行了,其他的用得著你操心嗎?

搶權,搶活,這是每一個皇帝都很不喜歡的,李元吉也是一樣。

而歷史也告訴李元吉,宦官作起死來,那可是一點也不含糊的。

“奴婢錯了,奴婢再也不敢了!”或許是從未見過李元吉以這種口氣跟自己說話,或許是真的意識到了自己犯下的錯誤,宋忠恨不能給自己兩個耳光,怎麼就這麼蠢呢?

雖然這次的事情也讓自己很生氣,可自己生氣有個卵用啊?皇帝比誰都生氣,用得著自己多嘴嗎?

“哼!”李元吉不禁冷哼一聲,轉頭看向另外一人。

杜如晦的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在大量名貴藥材補品的支撐下,便是到了如今,也給人一種強弩之末的感覺,任誰都知道,杜如晦的時間不多了。

而他的病情至今也始終是個謎,御醫們各說紛紛,通過長時間的觀察,發現杜如晦身上的病情很奇怪,像是某一種病,可卻又不太像,同時還有另一種病的癥狀。

到頭來御醫們也拿不出的準確的結論,只能按照各種出現的病情來醫治,而結論也只能是多種病的併發癥,這種情況也不少見,但一般情況下是很難遇見的。

像秦瓊就是一個特例,因爲早年間大量的征戰,身上留下各種各樣的傷勢,加上失血過多,所以現在他也是病上加病,只是因爲秦瓊早在李世民登基的時候,就已經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所以他不去關心任何權力方面的問題,反而只是待在家中靜養,所以到目前爲止,秦瓊還活的好好的,杜如晦卻是病倒了。

魏徵的那一拳固然有導火索的作用,但絕對不是主要原因。

而到了如今,李元吉也不得不考慮兵部尚書的人選問題了。

對於唐史自己瞭解的並不算多,而對於現在的人雖說有些瞭解,但多少還是有些沒底氣。

在沒有絕對把握的前提下,李元吉又是個不喜歡冒險的人,所以,他選中了李勣。

李勣的忠心是不成問題的,能力也應該不錯,畢竟在歷史上留下了不錯的名聲,至於以前的恩怨,李元吉倒是不怎麼在意,不然也不會在上臺以後這麼久了,都還沒有對前朝的舊臣進行清理。

“你覺得朕應該怎麼做?”李元吉朝著李勣問道。

“臣並沒有什麼要說的,陛下的考慮已經很全面了。”李勣臉上稍顯有些苦澀的迴應著,兵部尚書,入閣的大臣,大唐最高級別的長官之一,但是李勣卻更希望自己到邊境去,去靈州,或者其他的什麼地方都行。

李勣有李勣的想法,但李元吉可不管這些,望了眼正前方的新奇物件,工匠們正在進行著調試,繼續道:“秦人已經爲朕做出了示範,所以朕只需要按照秦人給出的步子,一步步往前走就行了。”

李元吉指的是秦滅六國的戰略意圖,也就是著名的遠交近攻戰略。

雖然沒有明說,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李元吉的戰略思想。

先是咄咄逼人的突厥人,等搞定了突厥人之後,一方面派人重整絲綢之路,另一方面卻屯重兵於吐蕃,吐谷渾邊境,而這兩個國家都是與唐朝有領土接觸的國家。

因其特別的高原環境,在對唐軍作戰的時候,雖然沒佔到什麼便宜,但卻始終保持著優勢。

從來只有他們打唐軍的份,而唐軍卻很少能夠主動的出擊去攻打他們。

一旦滅掉這兩個國家,那麼大唐的周邊將會極其的安穩,到時候無論是跑,還是走,或者躺下來,都沒有關係,因爲周邊再也沒有強敵可以威脅到大唐。

西突厥距離太遠,雖然不比東、突厥弱,但要想與唐軍交戰,他們首先要跋涉萬里的來到東部,而等他們來了以後,唐軍也早就準備好了。

滅吐蕃,滅吐谷渾,這是李元吉定下的戰略目標。

至於收焉耆,滅高昌,這個只能說是意外的收穫,也是自己將權力交給蘇定方所帶來的紅利。

“兵部的任務可不輕,接下來你怕是找不到一個偷懶的時間了。”再次肯定了自己定下的戰略目標,李元吉深出了口氣,鄭重的說道。

“前有裴公,後有如晦,臣不敢鬆懈!”李勣很識相的表態道。

事實也就是這樣,在裴矩和杜如晦這兩個案例面前,現在大唐的官員可沒一個敢偷懶的了。

皇帝念及舊情是一回事,但你自己作死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然則李勣的表態,卻是讓李元吉尷尬不已。

雖然這是對其他大臣的鞭策,但對於李元吉而言,這卻是莫大的諷刺。

在自己當皇帝的期間,平均一年累死一個內閣大臣,這樣的名聲可是要不得的。

傳出去人家還指不定怎麼說自己壓榨剝削這些大臣呢,尷尬的擺了擺手,也算是爲自己洗白一下:“他們那都是反例,朕雖不捨他們的才能,也不願放他們歸去,但身體纔是最重要的,朕要的是一個健康的大唐,而不是讓你們爭取累死在任上,朕也希望他們兩個的案例能夠給其他人帶來一些警醒,工作重要,身體更重要,若有不適,耽誤一些工作也是無妨的,小疾可請假,大病可請辭,只要能夠恢復,朕還會重用你們,千萬莫要把自己搞到最後一步,讓朕再也沒有複用你們的機會。”

“陛下聖恩,臣謹記於心!”李勣稍有些感動的說著。

不管怎麼說,至少李元吉有這樣一番話來勉勵他們,大臣們要的並不多,青史留名,皇帝的認可,只有這兩項就可以了。

權力人人都愛,但是錢財,大唐的官員卻並非人人都愛的,至少現在來說是這樣的。

“你上任以後,還是首先著手軍隊的改制,務必在兩年內完成全部的改制,三年內令所有的軍隊都形成戰鬥力。”李元吉做著最後的交代,軍隊的改制,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落後的通信技術與交通,在後世只需要一個電話,或者一個視頻會議就能解決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卻需要不斷的去奔走,幾分鐘就能搞定的,在這裡卻需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半年的時間。

軍隊的改制也是同樣的問題,一則是受限於朝廷的財力無法支撐全軍同時進行改制,只能將緊急情況進行等級劃分,優先對等級高的地區進行改制,然後逐一往下推行。

登基兩年,杜如晦用了一年的時間,纔剛剛改革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軍隊,所以兩年全部改革完成,其實還是有些緊張的。

但就算是再難,軍隊改革,府兵向募兵制,職業化的轉變還是必須要進行的。

伸手一指前面的那個新奇物件,在所有人看來,也是所有人都搞不懂,甚至是在心中大罵李元吉糟蹋好東西的東西。

李元吉卻是對這個東西抱有極大的期待,這也是他爲什麼沒有在太極宮去跟即將上任兵部尚書的李勣談話,而是將地點選擇在了這裡。

“看到那個了嗎?有人罵朕暴殄天物,將上等的鋼鐵用於幹這個,如果將這些鋼鐵用於打造兵器,足可以將大唐的每一個將士都武裝到牙齒。但是朕卻不這麼以爲,那個被大多數人痛罵的東西,在朕看來,卻要比那些水泥路還要重要。”

李勣悄悄的努了努嘴,李元吉所說的那些人當中,也包括李勣,修建水泥路已經可以了,搞這個勞民傷財的東西,完全沒有必要,也想不明白李元吉爲什麼要這麼搞?

“終有一天,你們會明白朕的用意,你們也會感激朕如今的堅持,爲了整個大唐的將來,朕揹負一些罵名也是值的……”

第三六一章:回不來了,打吧!第四九二章:辭呈第一九零章:城裡來了個狗大戶第二九三章:一拳撂倒第三七五章:自取其辱第四六五章:新的作戰方式第二四二章:那是天子門生第三零五章:被坑慘的程知節第三十四章:本王必滅高家第五四五章:清水衙門?第二八八章:常平倉奇效第三三六章:您已學會官員下崗可以幹啥技能第四十九章:齊王要搞事?第五五六章:事故?第二六四章:無處不在的驚喜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四七六章:內閣的反省第三八零章:花樣作死侯君集第二七五章:大唐的好戰份子們第五八四章:又是長孫無忌第五五六章:事故?第一五八章:三個月內,蕩平突厥!第四零七章: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第二三零章:朕欲讓位於齊王第十七章:最佳導演第六五八章:昨日與今日,孰好?第三七三章:樂極生悲了吧?第二三九章:活該你倒黴第三零二章:朕叫它鐵路第一零三章:募兵制第二七八章:三年又三年,屯兵玉門關第七零九章:海圖,新大陸第三八四章:功虧一簣長孫無忌第五零七章:怎麼都趴下了?第三九一章:來自地獄的惡魔第二百章:大哥,咱們投降吧?第一零四章:攤上事了第三八四章:功虧一簣長孫無忌第二六二章:閒的發黴之花樣作死第二一八章:與兵同慶第一零九章:齊王在,大唐在!第四八二章:被嚇懵的大臣們第五三四章:亂世禍根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七零三章:南北對抗?第三三三章:優勢已在心中第四二零章:小鬼子不老實了第一五八章:三個月內,蕩平突厥!第六七六章:腐敗來了?第三二五章:微服第六一七章:單方面屠殺第四四二章:話癆李淵第四十二章:本王是來納稅的第一八六章:坑的就是你第三六三章:絞肉機已部署第六八一章:反腐的新方式第十七章:最佳導演第二六六章:三司推事第五十五章:賠錢吧第四三零:名單第二三二章:山寨到長安了都第一七七章:騙騙就有了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三十八章:遊戲纔剛開始而已第三九六章:兵鋒所指,皆爲螻蟻第二七四章:犯吾天威者,朕必誅之!第七十五章:刺蝟陣發威第三六八章:加強中央集權第六九九章:罵聲一片第三三九章:聲東擊西第一一二章:反曲弓第六三九章:攤上個好爹沒辦法第一七三章:大勝、齊國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三七八章:當頭一棒第二八二章:毫無挑戰的滅國第七十四章:正面對抗突厥騎兵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二五六章:終得觀音婢第六七一章:事情總要有人去做第七百章:四個光桿司令第六零二章:皇帝家事第一二一章:無忌,你安心的去吧!第五八三章:一夜洗白第二九二章:還是皇上會賺錢第二七九章:本官需要一個解釋第五二八章:舉國內附?第三六四章:變了的觀音婢第三零七章:五百錢一位第六十六章:齊王領軍第一七五章:蕭皇后第七十章:此戰已經贏了第六八三章:糜爛之地第一五一章:給他三天跑路第五十九章:火力外引第六零七章:這就是個練兵計第二八五章:安逸與離別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二六四章:無處不在的驚喜
第三六一章:回不來了,打吧!第四九二章:辭呈第一九零章:城裡來了個狗大戶第二九三章:一拳撂倒第三七五章:自取其辱第四六五章:新的作戰方式第二四二章:那是天子門生第三零五章:被坑慘的程知節第三十四章:本王必滅高家第五四五章:清水衙門?第二八八章:常平倉奇效第三三六章:您已學會官員下崗可以幹啥技能第四十九章:齊王要搞事?第五五六章:事故?第二六四章:無處不在的驚喜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四七六章:內閣的反省第三八零章:花樣作死侯君集第二七五章:大唐的好戰份子們第五八四章:又是長孫無忌第五五六章:事故?第一五八章:三個月內,蕩平突厥!第四零七章: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第二三零章:朕欲讓位於齊王第十七章:最佳導演第六五八章:昨日與今日,孰好?第三七三章:樂極生悲了吧?第二三九章:活該你倒黴第三零二章:朕叫它鐵路第一零三章:募兵制第二七八章:三年又三年,屯兵玉門關第七零九章:海圖,新大陸第三八四章:功虧一簣長孫無忌第五零七章:怎麼都趴下了?第三九一章:來自地獄的惡魔第二百章:大哥,咱們投降吧?第一零四章:攤上事了第三八四章:功虧一簣長孫無忌第二六二章:閒的發黴之花樣作死第二一八章:與兵同慶第一零九章:齊王在,大唐在!第四八二章:被嚇懵的大臣們第五三四章:亂世禍根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七零三章:南北對抗?第三三三章:優勢已在心中第四二零章:小鬼子不老實了第一五八章:三個月內,蕩平突厥!第六七六章:腐敗來了?第三二五章:微服第六一七章:單方面屠殺第四四二章:話癆李淵第四十二章:本王是來納稅的第一八六章:坑的就是你第三六三章:絞肉機已部署第六八一章:反腐的新方式第十七章:最佳導演第二六六章:三司推事第五十五章:賠錢吧第四三零:名單第二三二章:山寨到長安了都第一七七章:騙騙就有了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三十八章:遊戲纔剛開始而已第三九六章:兵鋒所指,皆爲螻蟻第二七四章:犯吾天威者,朕必誅之!第七十五章:刺蝟陣發威第三六八章:加強中央集權第六九九章:罵聲一片第三三九章:聲東擊西第一一二章:反曲弓第六三九章:攤上個好爹沒辦法第一七三章:大勝、齊國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三七八章:當頭一棒第二八二章:毫無挑戰的滅國第七十四章:正面對抗突厥騎兵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二五六章:終得觀音婢第六七一章:事情總要有人去做第七百章:四個光桿司令第六零二章:皇帝家事第一二一章:無忌,你安心的去吧!第五八三章:一夜洗白第二九二章:還是皇上會賺錢第二七九章:本官需要一個解釋第五二八章:舉國內附?第三六四章:變了的觀音婢第三零七章:五百錢一位第六十六章:齊王領軍第一七五章:蕭皇后第七十章:此戰已經贏了第六八三章:糜爛之地第一五一章:給他三天跑路第五十九章:火力外引第六零七章:這就是個練兵計第二八五章:安逸與離別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二六四章:無處不在的驚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新乡市| 高要市| 策勒县| 阿图什市| 元阳县| 化隆| 慈溪市| 屏南县| 栾城县| 南靖县| 丰镇市| 诸暨市| 潜山县| 渭源县| 锡林浩特市| 湛江市| 宁河县| 宝应县| 大同县| 屏东市| 玉门市| 长白| 泰兴市| 政和县| 阳新县| 增城市| 永胜县| 白山市| 通海县| 石景山区| 湟中县| 泊头市| 内江市| 资源县| 达州市| 潼关县| 宿松县| 大宁县| 平舆县| 太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