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六八章:加強中央集權

唐朝的行政規則雖然看起來沒有什麼太大的漏洞,各級官員也能相互的制約對方,加上近些年來監事的明察暗訪,也更是讓他們不敢胡來。

但規則再怎麼嚴密,也總有燈下黑的時候。

而對於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李元吉的答案就是分權。

當然,不管怎麼分權,這些地方大佬們總是會大權獨握,在軍隊已經獨立出來以後,剩下的就是官府方面的改動。

雖然沒了軍權,但是地方官手中的權力也依舊不小。

“朕決定以涇陽縣爲試點,時間截止到年末!”如何去分權,李元吉並沒有單獨的去跟馬周說,而是將其放在了內閣會議上去說。

取消宵禁不是小事,一上來就直接放在長安,這一點也不妥,因爲一旦出了問題,就是大問題,很難挽回。

而將其放在距離長安不遠的涇陽,自然是最合適的選擇。

“其一,涇陽縣的經濟能力相對不錯!”李元吉繼續說著。

雖然對於取消宵禁一事仍有不少人心中持反對意見,但既然皇帝提了出來,也選擇了小範圍的試驗,並沒有一上來就搞出什麼大陣仗,他們若是再反對,那就未免太不給皇帝面子了。

內閣雖然權力很大,但是不要忘了,這是古代,這是皇權至上的年代,只要皇帝一句話,就算是房玄齡也得乖乖的遞交辭呈,根本沒有反抗的資本。

衆大臣紛紛點頭表示認可,因爲李元吉說的對。

隨著啤酒作坊的投入使用,涇陽縣的經濟能力已經一躍超過了很多地區,雖然還比不上那些老牌地區,但啤酒作坊內大量的工人,加上優先收購涇陽縣百姓手中的糧食,這也使得百姓們手中有了些閒錢,雖然不多,但也總比其他地方要好一些。

而最直接的證明,就是涇陽縣內的商業氣氛,在啤酒作坊投產以後,已經變的熱鬧了起來,如今已經有不少的商家選擇在那裡開一家分店,爲了支持涇陽的建設,啤酒作坊也在涇陽縣設置了辦事點,商販可在長安或者涇陽兩地進行下單交易。

而兩者相比,涇陽距離作坊的距離更近一些,雖然長安很方便,但這裡人也多。

“其二,涇陽距離長安更近一些,也更有利於讓朝廷隨時瞭解情況,以便做出改進?!?

“其三,可吸引部分有錢人前往那裡……”

“其四……”

“其五……”

李元吉一口氣說了五個理由,有些是足以讓人信服的,有些則是讓人抱有懷疑態度的,但也是那種說不明白,也找不出具體反駁理由的,只能將問題交給時間去處理。

“那就在涇陽先試驗一年吧,不過臣建議,將宵禁時間推遲至子時即可,畢竟還有太多的未知,也算是有個緩衝?!毖鄢蛑钤豢跉鈹[出了這麼多理由,房玄齡只能點頭答應,並且稍稍的提了點意見。

除非他傻了,纔會在這個時候拒絕李元吉。

沒瞅見人家準備的這麼充分嗎?也真不知道馬周那貨是怎麼說動皇上的。

同樣坐在內閣的皇甫無逸悄悄的打了個冷戰,他可是知道實情的,這事還真不是馬周說動陛下的,而是自己跟陛下提了句,然後引起了陛下的興趣,這才召見的馬周詢問的此事。

當然,昨日才召見的馬周,而馬周之前提出的觀點也遠不如今日陛下所說的觀點,皇甫無逸倒是覺得,似乎陛下也早有此意,只是一直沒找到機會罷了。

猛的搖了搖頭,管他呢,宵禁取消了也好,至少戶部的稅收會更多一些,蚊子再小也是肉,咱皇甫無逸也會幻想著有朝一日錢多到花不完的地步。

“取消宵禁可不是什麼小事情,所以……”李元吉繼續緩緩的說著。

房玄齡心中猛一咯噔,感情重點在這裡等著呢?

我說咋總感覺少了點啥,一時間,房玄齡有些欲哭無淚,現在自己已經答應了,那麼下面不管李元吉說什麼,自己都不好再去反駁,雖然李元吉這麼做是爲了保住這一幫老臣的面子,可這也太委屈了點吧?

“此事能否成功,關鍵在於官府,現在官府的體制根本無法滿足取消宵禁以後的需求,所以,朕決定對涇陽官府進行重新的劃分……”

李元吉這一席話可是將不少人都給嚇的不輕,重新劃分?說的輕巧,可誰都知道,一旦成功,那將是對整個大唐的官場進行改革。

雖然朝廷已經改過了,各部門的職責也劃分的很清楚,可若是涉及到下面的州縣,那可就沒朝廷這麼容易了。

畢竟朝廷在高級,也就那麼幾千人,下面的州縣可是涉及到幾萬人,數十萬人規模的,若也是來個大裁撤,以後這日子還好過嗎?

恩,就以縣來說吧。

縣設縣令一人,負責統籌全縣政務,一縣的老大哥。

縣丞一人,副長官,負責協助縣令。

主薄一人,是勾檢官,負責勾檢文書,監督縣政。

縣尉一人,這也是個老大哥級別的人物,雖然他做不了決定,但這位手裡的權力很大啊,全縣所有的政令,都要經過這位的手,上面的三個做完決定,勾檢過後,具體的執行就要交給縣尉,包括行政,司法,財物等各個方面,是具體負責庶務的官員。

下面還有上百官吏,若是減去一些的話,估摸著這些人得頭疼死。

剛欲反駁,李元吉卻緊接著開口道:“現在這些主官要負責的事情太多了,以至於根本無法顧及全面,所以很多地方,也都會因爲人手不足等問題而暫時擱置一些事情。

朕覺得應該爲他們減減負,比如說縣尉只負責行政,司法和財務等獨立出來,由縣丞負責各衙門的協調。

而獨立出來的司法,則歸朝廷直管,但受縣令調遣。除此之外,縣令無需再去審案判案,在各州縣設置專一的審案衙門,由這些衙門來負責。獨立出來的司法,只負責維護治安,抓捕罪犯,搜尋證據等事情。

而財務獨立出來,依舊屬各縣管轄,只是級別與縣丞相等。

此外,設立專業的消防衙門,用以保障防火等安全隱患,而消防衙門則以軍制爲核心,人員也均享受軍人待遇,而他們的主要任務,一是滅火,二是防範,所有開業的店鋪,都需要接受他們的檢驗,合格之後方可開業……”李元吉噼裡啪啦的拉出來一大堆的說法,讓人聽的有些暈暈乎乎的。

但不管怎麼樣,他們還是聽明白了李元吉話音裡的意思。

一是削弱了縣尉手中的權力,二是提高了各州縣下面曹事的級別,曹事就是縣尉手下具體負責各種事務的官員。

三是司法獨立了出來,由朝廷直接管轄,剝奪了縣令判案審案的權力。

四是設立了專一的審案衙門,這也就意味著,未來這種模式將會成爲常態,所有的州縣,都將失去獨自審案的機會,這樣做的好處是徇私舞弊的可能性被降低。

五是設立消防衙門。

五個要點,算來算去,除了對縣尉的影響較大,對縣令有些影響以外,對於整個縣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具體的影響。

而之前他們最擔心的人員問題,非但不會被縮減,反而會得到擴充,這樣又能增加一些就業崗位。

司法獨立……

腦子裡不斷的回味著這四個字,在聯想到李元吉對其的解釋。

片刻之後,房玄齡心中黯然一驚,不由得擡頭望向李元吉。

然後在看看周邊的其他同僚,雖然早就知道李元吉並非常人,但這一次房玄齡還是被深深的給震驚了。

與其說是爲了配合解決取消宵禁後的一些問題,倒不如說是李元吉想借此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而這一次,李元吉更是直接斬斷了地方上的命根子,準確的說,是斬亂了他們心懷不軌的最後一絲希望。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李元吉這麼做其實也沒什麼不對的。

只是這一手很高明,先是抽走了兵權,取消了折衝府,後又收走了州縣的判案權,治安權。

武侯這種職位,比起軍隊的確沒什麼戰鬥力,但卻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而這個時候,一但縣令或者都督想要謀反起事,那麼他手下也就只有那些行政人員可以調用,說句不好聽的,只要朝廷牢牢的掌控著司法力量,對於這些行政人員造反,連軍隊都不用出動就能解決問題。

“如此一來,刑部是不是也要改動一些?”房玄齡問道。

李元吉微微一笑,不得不再次感嘆房玄齡的腦袋瓜是真的聰明,自己說了那麼一大堆,他卻這麼快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如果不是房玄齡這麼問了一句,其他人怕是現在都還暈暈乎乎的搞不明白呢。

特別是一臉懵逼的張行成。

“刑部的確需要做出一些改動,但只是在內部對於職責進行細分,一是要配合各州縣司法獨立出來以後的接洽問題,二是關於死囚的處理問題,朕覺得朕也總會有出錯的時候,大權在握,有時候真的會讓人失去理智,朕不想錯殺一人,也更不想放過一個該殺之人。

所以,朕決定,以後所有關於死囚的處理,先由刑部進行內部審覈,然後在拿到內閣來討論……”

“什麼?”房玄齡等人大吃一驚,連連驚呼。

皇帝爲什麼至高無上?就是因爲有掌握天下蒼生的生殺大權,現在他竟然把這個權利拿了出來?不管怎樣,反正他們是驚的一筆……

第一一四章:要不讓齊王背個鍋?(求首訂?。?/a>第四章:本王不甘第三九五章:亂第一零九章:齊王在,大唐在!第六六九章:瘋狂的設計第六九七章:去安南第二五零章:械鬥第四三三章:侯君集之死第六九八章:太子親臨第四七二章: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三六六章:吸金巨獸第一五一章:給他三天跑路第三四四章: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第四六八章:沒文化的可怕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一八一章:這就有毒第三六九章:上官儀的選擇第七十六章:你瞅本王作甚?第五一五章:十字交叉構想第六十四章:時機不對第五四九章:又一個要走的第一三二章:本王讀書比你少嗎?第五章:就沒本王不知道的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六零四章:一個時代的結束第四十八章:水泥作坊出事了第八章:這坑俺不跳第六九四章:痛並快樂著第九十三章:信則有,不信則無!第六零八章:機動部隊的問題第四零四章:人選問題第四百章:大局已定第一八三章:老槍第三一四章:有一種命運叫人家的第三六零章:兵進吐蕃第二十四章:你的王霸之氣呢?第四八三章:流水線第五四五章:清水衙門?第一一三章:地龍翻身?第六十二章:當頭一棒第七一四章:做個有錢的窮人(爲白嶄堂萬賞加更)第三五二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三八章:小狗,你要幫我啊第一七零章:臨陣反戈第一七九章:請聽貧道給你講第二零五章:李靖夜襲鎮北城第三六四章:變了的觀音婢第二八二章:毫無挑戰的滅國第五九一章:線索沒了第四八五章:開竅的大臣第五八一章:理想很好第四七一章:此生官不過六品第三一七章:水師都督第二十章:尉遲還債第二三三章:你的報應來了第九十四章:大唐科學院第三十六章:殺上高府第五十七章:把自己坑了第四六四章:未來戰爭?第一零四章:攤上事了第三二一章:這事一點也不簡單第六八一章:反腐的新方式第三十九章:你存款不?第四九二章:辭呈第四十一章:每戶一錢第三零八章:悲劇人生之程知節第三三九章:聲東擊西第二四三章:這誰TM會???第二八一章:唐軍出關了第五十八章:齊王策第四八七章:喜歡投機的訟師第十九章:本王要拆了御史臺第六九七章:去安南第七零三章:南北對抗?第五二九章:死了?第二一五章:南下之前第四十八章:水泥作坊出事了第五七六章:都是浮雲第八十三章:回家第二十章:尉遲還債第六十一章:夜戰第二四四章:空談誤國第一四六章:發財之道第六八四章:法不責衆第六三五章:以農爲本第七一零章:南進艦隊的收穫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五七一章:你活不過今晚第一八九章:咱倆誰都別高興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七零四章:拆分,重組第三三五章:與衆不同就是特色第二七二章:來自異邦的囂張第六八九章:膽大包天第二四零章:洛州突變第七十九章:慘勝第七零六章:成長第二二零章:南下第五八八章:蛇,很多蛇第一六五章:浮橋
第一一四章:要不讓齊王背個鍋?(求首訂?。?/a>第四章:本王不甘第三九五章:亂第一零九章:齊王在,大唐在!第六六九章:瘋狂的設計第六九七章:去安南第二五零章:械鬥第四三三章:侯君集之死第六九八章:太子親臨第四七二章: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三六六章:吸金巨獸第一五一章:給他三天跑路第三四四章: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第四六八章:沒文化的可怕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一八一章:這就有毒第三六九章:上官儀的選擇第七十六章:你瞅本王作甚?第五一五章:十字交叉構想第六十四章:時機不對第五四九章:又一個要走的第一三二章:本王讀書比你少嗎?第五章:就沒本王不知道的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六零四章:一個時代的結束第四十八章:水泥作坊出事了第八章:這坑俺不跳第六九四章:痛並快樂著第九十三章:信則有,不信則無!第六零八章:機動部隊的問題第四零四章:人選問題第四百章:大局已定第一八三章:老槍第三一四章:有一種命運叫人家的第三六零章:兵進吐蕃第二十四章:你的王霸之氣呢?第四八三章:流水線第五四五章:清水衙門?第一一三章:地龍翻身?第六十二章:當頭一棒第七一四章:做個有錢的窮人(爲白嶄堂萬賞加更)第三五二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三八章:小狗,你要幫我啊第一七零章:臨陣反戈第一七九章:請聽貧道給你講第二零五章:李靖夜襲鎮北城第三六四章:變了的觀音婢第二八二章:毫無挑戰的滅國第五九一章:線索沒了第四八五章:開竅的大臣第五八一章:理想很好第四七一章:此生官不過六品第三一七章:水師都督第二十章:尉遲還債第二三三章:你的報應來了第九十四章:大唐科學院第三十六章:殺上高府第五十七章:把自己坑了第四六四章:未來戰爭?第一零四章:攤上事了第三二一章:這事一點也不簡單第六八一章:反腐的新方式第三十九章:你存款不?第四九二章:辭呈第四十一章:每戶一錢第三零八章:悲劇人生之程知節第三三九章:聲東擊西第二四三章:這誰TM會啊?第二八一章:唐軍出關了第五十八章:齊王策第四八七章:喜歡投機的訟師第十九章:本王要拆了御史臺第六九七章:去安南第七零三章:南北對抗?第五二九章:死了?第二一五章:南下之前第四十八章:水泥作坊出事了第五七六章:都是浮雲第八十三章:回家第二十章:尉遲還債第六十一章:夜戰第二四四章:空談誤國第一四六章:發財之道第六八四章:法不責衆第六三五章:以農爲本第七一零章:南進艦隊的收穫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五七一章:你活不過今晚第一八九章:咱倆誰都別高興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七零四章:拆分,重組第三三五章:與衆不同就是特色第二七二章:來自異邦的囂張第六八九章:膽大包天第二四零章:洛州突變第七十九章:慘勝第七零六章:成長第二二零章:南下第五八八章:蛇,很多蛇第一六五章:浮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图什市| 高台县| 扶风县| 宁南县| 屯门区| 长泰县| 犍为县| 定结县| 喜德县| 台山市| 湖北省| 苏尼特左旗| 吴堡县| 金昌市| 磐石市| 满洲里市| 黄骅市| 贵定县| 汝阳县| 临汾市| 田东县| 四子王旗| 于田县| 曲阳县| 泰宁县| 德庆县| 海晏县| 莱州市| 苗栗市| 武陟县| 云南省| 汶川县| 丰宁| 芦溪县| 张家界市| 河曲县| 江都市| 耒阳市| 芒康县| 彰武县| 衡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