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8章 名動京城(一)

翌日,五更二點,天『色』未亮,曉『色』朦朧中,街道行人稀少,毫無白天時候的熙熙攘攘之狀,極爲幽靜,須臾,長安城內就響起了陣陣鼓聲,居民百姓似乎已經習以爲常,或披衣而起,或酣然入睡,直到三千鼓聲立止,大約百人左右的官員已經在宮殿前等候上朝。

須臾,鐺的一聲,只聽罄鐘響起,官員排列成隊,分班而進。

宮殿自然極爲寬敞,呈現出一派金光燦爛、富麗堂皇的景象,鏤空金漆御座設在三層臺階高臺上,周圍幾根蟠龍漆金柱,旁邊還有許多身材高大的司衛甲士,站立於殿廷的四角,凜然注目,威武異常,更顯皇家的尊貴。

一陣珠簾叮咚,宮殿通道,四個侍女在前開路,李世民闊步而來,在御座上坐定,接受文武百官的揖禮,輕輕託手示意,衆臣整齊有序散開,回到席案前跪坐,雙手執笏,挺直腰身,表情十分嚴肅,諾大的宮殿中,沒有絲毫聲響。

一個寺人慣例喊了句有事早奏,無本退朝的廢話,就乖乖退回角落,省得礙眼。

從左側站了起來,走到中間,魏徵從容說道:“臣,門下侍中,魏徵有事啓奏。”

百官表情淡然,除了幾個涵養不足的官員好奇打量了眼外,其餘之人,低眉垂目,眼觀鼻,鼻觀心似的,如同一尊尊坐佛。

“何事。”李世民略微坐正身體,聲音猶如洪鐘,聲韻清朗,有種磁『性』,過耳難忘。

“臣彈中書令溫彥博與尚書左僕『射』房玄齡,瀆職之罪。”魏徵開口,就把矛頭指向當朝重臣與宰相。

百官輕輕譁然,再也坐之不住,紛紛向房玄齡望去,房公可是朝中上下,公認的好人,平時見誰都是和和氣氣的模樣,誰也不得罪,怎麼招惹到魏徵了。

今日不巧,中書令溫彥博抱病在家休養,所以壓力只有房玄齡自己面對了,相對百官的驚訝,他倒是十分鎮定,瞄了眼皇帝,並沒有著急辯駁,依然坐得安穩,而且百官也很快釋然起來,誰不知道魏徵的脾『性』,就是皇帝都敢登鼻子上臉,還會怕誰。

“他們如何瀆職了?”李世民問道,語氣輕描淡寫,卻飽含威嚴。

魏徵無視李世民威勢,傲然說道:“草擬疏詔,不經門下審議,卻直接遞與尚書省,豈非溫彥博之過,而房玄齡明知如此,卻仍然接下,予以實行,更是罪加一等。”

身體輕輕靠背,手掌扶住隱幾,李世民心裡嘆氣,還是給他知道了,這魏徵,難道就不能裝聾作啞一回,暗暗咬牙切齒,儘管清楚錯不在房玄齡與溫彥博,李世民還是責問起來:“房玄齡,魏徵之奏,是否屬實。”

真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啊,房玄齡也無奈,走了出來,供認不諱道:“屬實,是臣疏忽大意,在此向陛下請罪。”

『奸』滑,李世民暗恨,你就不能否認啊,有朕作你的靠山,怕些什麼。

半響,李世民說道:“溫中書現抱病在身,暫且擱置,容後再議,至於房玄齡,諸卿可有話說。”

文武百官,只要能進到殿裡坐著的,絕對沒有笨蛋,消息靈通的官員,自然清楚怎麼回事,就是稀裡糊塗,不明緣由,更加不敢貿然答話。

況且,大家都知道,房玄齡是皇帝的心腹,儘管經常爲些許小事,又是訓斥,又是貶謫的,但是衆人清楚,這是帝王心術,朝廷百官,最得皇帝信任的,除了國舅長孫無忌,恐怕就是房玄齡了。

半天沒有聽到動靜,李世民喜怒不形於『色』,淡聲說道:“如此,房喬不堪重用,即日罷除尚書左僕『射』之職,返家聽候差遣。”

“臣領旨,謝恩。”房玄齡哀嘆揖身,卻步而退,轉身之後,臉上卻洋溢著歡喜笑容,哈,又能休假幾日。

失策,老狐貍,又便宜他了,瞥見房玄齡輕快的步履,李世民與一幫重臣,怎能不知道他的想法,咬牙切齒,暗暗腹誹。

目光掠回,李世民道:“魏侍中,還有何事……”

話纔開口,李世民立即後悔莫及,豈不是往槍尖上撞。

三言兩語,就讓房玄齡罷官,魏徵卻不見得有多麼高興,拱手說道:“陛下,房相公精誠奉國,孜孜求治,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乃是鋪弼良臣,怎能因區區小事,而將其解職罷黜,非明君所爲也。”

朝廷百官頓時無語,李世民心底也冒起了怒氣,壞人讓朕做了,你卻說起了好話,分明是得了便宜又賣乖。

忍,緊捏隱幾,李世民沉聲道:“魏侍中,若無他事,就退下吧,諸卿還有事情要奏呢。”

“臣還有話要說。”魏徵正容道:“臣請陛下,以亡隋爲鑑,煬帝志在無厭,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營造,小不稱意,則有峻罰嚴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競爲無限,遂至滅亡,此非書籍所傳,亦陛下目所親見……”

“魏徵,有事大可明言,不必遮遮掩掩。”李世民皺眉道。

“隋惟責不獻食,或供奉不精,爲此無限,而至於亡,故天命陛下代之,正當兢懼戒約,奈何卻重蹈覆轍,興修宮室……”魏徵乾脆直接點明出來,繼續勸諫李世民要與民休養生息,以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吸取隋朝奢靡之風的教訓,反對營造宮室臺榭。

已經習慣魏徵動輒提到亡隋之事,而且也聽得進去,但是李世民卻沒有同意,而是輕聲說道:“魏侍中,朕興修宮室,非爲已用,乃是向上皇盡孝。”

這個時候,馬周從後面走了出來,拱手道:“陛下,臣每讀前史,見賢者忠孝事,未嘗不廢卷長想……竊惟上皇春秋高,陛下宜朝夕視膳,今所幸宮去京三百里而遠,非能旦發暮至也,萬一上皇思感,欲即見陛下,何以逮之?”

馬周的諫言有點巧妙,他先是認爲李世民的想法是正確的,對待太上皇李淵,就應該盡孝道,褒讚幾句,再趁機提出自己的看法,勸言比較溫和,不像魏徵那樣直接犀利。

兩種方式,目的相同,各有優劣,談不上高低,畢竟順耳之言,容易讓人接受,不過逆耳之言,又如同晨鐘暮鼓,更加振聾發聵。

隨著魏徵與馬周的諫言,文武官員也明白是怎麼回事,恍然大悟之餘,自然有官員出來附和兩人,不過以文臣居多,那些武將,卻心安理得穩坐席間,事不關已,高高掛起,沒有必要,自然不去觸怒皇帝。

朝臣紛紛諫言,李世民也沒有生氣,畢竟是他自己欽定了兼聽廣納的政令,不管心裡有什麼想法,表面上肯定要表現出聞過則喜的神情,不然,以後誰還敢諍言直諫。

況且,得益於魏徵七八年來的磨礪,區區勸諫的場面,李世民早就沒有放在眼裡,不過也沒有立即從諫如流,而是低頭側思,權衡利弊,其實心裡面,李世民肯定認爲,修建宮殿,不會對帝國造成什麼影響。

至於魏徵,更是習慣『性』的危言聳聽,不必在意,但是朝臣都表示反對,李世民也不好堅持已見,這樣會有損明君的形象,不利於統御羣臣、安邦治國,只是宮室已經準備開始動工,就這樣放棄,又有些不捨。

瞧出李世民的猶豫,魏徵考慮了下,從袖中取出本奏摺,揚聲道:“臣有篇章諫文,以供陛下御覽。”

什麼意思,該說的你都沒落下,還遞什麼奏章,衆臣『迷』『惑』,李世民也有些好奇,示意寺人取來,隨手翻閱,一行字映入眼簾,便立即爲之吸引。

一口氣默唸誦讀,沉思良久,突然輕輕長嘆,李世民收斂心神,目光如炬,透出灼熱之『色』,望向魏徵,展顏笑道:“魏卿,諫章是何人所寫,真是見解精闢,發人深省。”

魏徵避而不答,反問道:“陛下以爲如何?”

“大善,朕當納之。”李世民嘆息道:“若是不然,朕豈不是成了日益驕固的獨夫。”

“陛下納諫如流,乃是聖明之君,豈是秦皇之流。”魏徵笑道,也是真心實意的稱讚,畢竟天子沒有虛心開明的態度,聽不進人言,他怎麼敢一而再,再而三的觸犯龍顏。

皇帝聽取諫言,更改旨意,那是常有的事情,以前羣臣還會交口稱譽幾句,現在已經是見怪不怪了,更加好奇的是,李世民手中的奏摺,也不知道寫了什麼,效果顯著非常啊。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

察覺羣臣的異樣,李世民又展開奏摺,輕讀幾句,立覺非凡氣勢撲面而來,情不自禁讚歎說道:“文章精煉,妙不可言,言簡意賅,暗寓諷諫之意,讓人歎服。”

皇帝在前拍案叫絕,底下百官,特別是那些文臣,心裡頓時一陣癢癢,若不是顧忌朝堂禮儀,肯定引頸張望,反應靈敏的,輕輕詢問魏徵。

“玄成,你在奏摺上寫了什麼,使得天子如此暢快。”

魏徵微笑說道:“一篇文章。”

廢話,衆人皺眉,知道以魏徵謹慎的『性』格,肯定問不出什麼來,悄悄使了幾個眼『色』,尋思著,奏摺遲早歸列檔案,找個時機,拿來觀摩也不遲,他們纔打定主意,卻聽李世民朗聲笑道:“哈哈,魏卿,別不承認,以你的才思,可寫不出這樣的錦繡文章來。”

“臣學的是治國安邦之道,詩賦文章,確實非臣之所長。”魏徵坦然承認,笑道:“文章作者,的確另有其人。”

“那是何人爲之?”李世民好奇問道,他生平最大的愛好,就是收集各種人才爲已用,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第251章 烏薩爾第456章 雁南船北第375章 成效與反對第82章 冷遇第405章 倒黴的人第360章 指導第259章 一場風花雪月的誤會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220章 缺字第299章 書冊第1章 繁華盛世第5章 坊市第409章 微臣羞愧第293章 嫁衣裳第249章 說客第224章 點醒第343章 誰傢俬園第340章 私園聚會第392章 解脫了第307章 終成眷屬?第109章 海量第440章 變數第297章 躬耕第110章 東宮第360章 指導第1章 繁華盛世第49章 浮想聯翩第338章 滿意第529章 遊湖遇故第516章 接二連三第248章 燈下黑第137章 信守承諾第29章 孽障第226章 賜與求第405章 倒黴的人第311章 二十二殿下第13章 不妥第42章 一張請柬第75章 貴客?第513章 雲淡風輕第158章 孝順第229章 你去吧 燭第403章 有功必賞第499章 平常第324章 求情第32章 一雙璧人第397章 真是有緣第116章 流螢第435章 失望的楊氏第107章 賀蘭楚石第302章 鄉趣第415章 不怪你第131章 再遇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175章 又見面了第491章 繫鈴人第338章 滿意第110章 東宮第460章 應對第165章 厚此薄彼第443章 如何是好第133章 擇妃第69章 豐功偉績第250章 約請第149章 講學第57章 顛倒黑白第217章 不速之客第293章 嫁衣裳第355章 一頭霧水第110章 東宮第313章 悲劇的下場第448章 指責第373章 陽謀第161章 同鄉前輩第198章 覺得如何第40章 半醉撲懷第332章 聞風而動第89章 師說第256章 終南行第489章 塵埃落定?第56章 對峙第65章 辦不到第523章 衣錦還鄉(二)第115章 赴約第366章 真是個混蛋第281章 聖覽第179章 似曾相識第515章 除夕夜第506章 取證第241章 不抱期待第279章 監考第313章 悲劇的下場第288章 榜樣第451章 武士彠的態度第249章 說客第495章 追韓第360章 指導第500章 風起終南山第201章 再遇第481章 慶功
第251章 烏薩爾第456章 雁南船北第375章 成效與反對第82章 冷遇第405章 倒黴的人第360章 指導第259章 一場風花雪月的誤會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220章 缺字第299章 書冊第1章 繁華盛世第5章 坊市第409章 微臣羞愧第293章 嫁衣裳第249章 說客第224章 點醒第343章 誰傢俬園第340章 私園聚會第392章 解脫了第307章 終成眷屬?第109章 海量第440章 變數第297章 躬耕第110章 東宮第360章 指導第1章 繁華盛世第49章 浮想聯翩第338章 滿意第529章 遊湖遇故第516章 接二連三第248章 燈下黑第137章 信守承諾第29章 孽障第226章 賜與求第405章 倒黴的人第311章 二十二殿下第13章 不妥第42章 一張請柬第75章 貴客?第513章 雲淡風輕第158章 孝順第229章 你去吧 燭第403章 有功必賞第499章 平常第324章 求情第32章 一雙璧人第397章 真是有緣第116章 流螢第435章 失望的楊氏第107章 賀蘭楚石第302章 鄉趣第415章 不怪你第131章 再遇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175章 又見面了第491章 繫鈴人第338章 滿意第110章 東宮第460章 應對第165章 厚此薄彼第443章 如何是好第133章 擇妃第69章 豐功偉績第250章 約請第149章 講學第57章 顛倒黑白第217章 不速之客第293章 嫁衣裳第355章 一頭霧水第110章 東宮第313章 悲劇的下場第448章 指責第373章 陽謀第161章 同鄉前輩第198章 覺得如何第40章 半醉撲懷第332章 聞風而動第89章 師說第256章 終南行第489章 塵埃落定?第56章 對峙第65章 辦不到第523章 衣錦還鄉(二)第115章 赴約第366章 真是個混蛋第281章 聖覽第179章 似曾相識第515章 除夕夜第506章 取證第241章 不抱期待第279章 監考第313章 悲劇的下場第288章 榜樣第451章 武士彠的態度第249章 說客第495章 追韓第360章 指導第500章 風起終南山第201章 再遇第481章 慶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河县| 农安县| 博客| 读书| 易门县| 霍林郭勒市| 阿坝| 浙江省| 张掖市| 平阳县| 思南县| 青阳县| 永丰县| 泸西县| 桐梓县| 册亨县| 大荔县| 襄垣县| 舒兰市| 宁波市| 扶余县| 高雄县| 余姚市| 饶阳县| 家居| 台东县| 宁南县| 小金县| 遂平县| 建德市| 揭阳市| 淄博市| 瑞金市| 磐石市| 香格里拉县| 九龙城区| 华阴市| 丽水市| 体育| 五指山市| 普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