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34章 英雄所見略同

國公府後院。

燈火通明,王平安正在指揮著家中僕役打掃房間,要連夜把幾個院子都收拾出來,以供居住。

今晚王平安回到家後,得到了消息,說王氏夫婦帶著小太平,已經(jīng)快到長安了,從路程上估計,明天午後就能到達。隨同父母一同上京的,還有狄仁傑。

本來狄仁傑是不能上京的,他好歹還是一個縣令,哪可能離開自己的治地,那不成擅離職守了麼。可是因爲義兄這不是當宰相了麼,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王平安一當上宰相,巴結(jié)拍馬屁的人數(shù)都數(shù)不清。

根本不需要王平安開口,吏部自有人下了調(diào)令,把狄仁傑調(diào)回長安任職,而且拍馬屁的人做事相當漂亮,在調(diào)動狄仁傑時,著實下了功夫,仔細查閱了狄仁傑的履歷,發(fā)現(xiàn)狄仁傑曾在大理寺做過辦閒,算是“實習”過一段時間。

所以,順理成章地,把狄仁傑調(diào)入了大理寺,做了一名主薄,正七品下的京官,算是給現(xiàn)在從七品上的狄仁傑升官了,雖然只是小小的半級,但前途卻無限光明,主薄可是又輕閒,又容易升官的職位,向來由朝中大佬的子弟補缺。

不但如此,就連邱亭軒也跟著升了官,接替了狄仁傑合水縣縣令的位置,成了首縣之主。

王平安聽到父母明天就能進京,歡喜之餘,顧不得別的,立即把僕役都招呼起來,讓他們打掃房間,更換被褥,做好迎接老太爺老夫人的準備,還有要給小太平準備嬰兒所需的一切用具,可不能委屈了寶貝女兒。

正在忙乎著呢,門房跑來報告,說有聖旨到了,傳旨的人是米小苗。門房是個伶俐的小廝,最擅長認人,不管是朝中或?qū)m中的大人物,他個個都認識,米小苗並沒有報出姓名,可他卻仍舊告知了王平安。

王平安一聽這話,腦袋嗡嗡作響,當真是氣得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他大步離了後院,去見米小苗。

米小苗沒有進院子,他不好意思進去,知道事情搞大發(fā)了,已經(jīng)到了難以收場的地步。王平安被皇帝指派處理此案,可王平安一定會認爲是自己“舉薦”的他。又臭又髒的一灘稀泥,讓王平安去攪和,別說王平安了,換誰都得怒火萬丈啊

王平安來到前院,卻沒見著米小苗,問道:“米大人呢,他不是帶了聖旨來嗎?”

米小苗聽到問話聲,連忙從門外站起來,叫道:“王相,咱家在這裡,咱家有重要事情告訴你,非常的重要啊,可以讓你升官發(fā)財”

王平安見他屁顛屁顛地進來,臉色一沉,道:“升官?我已是國公,再升就是郡王了,你認爲可能嗎發(fā)財?你哪隻眼睛看見我喜歡黃白之物了”

米小苗臉色垮了下來,道:“哎喲,王相,王爺爺,王老太爺,咱家知道這事對不住你,可也不能怪咱家啊”

說了句軟乎話,隨即臉色一正,道:“皇上有口諭,王平安接旨”待王平安跪下,他把李治的吩咐說了出來。

待宣完了皇帝口諭,不等王平安起來,米小苗撲通一聲,給王平安也跪下了,哥倆兒跪了個面對面。院中還有不少的侍衛(wèi)和僕役,見欽差大人竟然給自家主人跪下來,都大感驚奇,怎麼搞的,他怎麼也跪下了?

米小苗苦著臉道:“王相啊,咱們是自己人,就不說兩家話了。今晚這事兒,可不是咱家舉薦的你啊,是另有其人,這趟渾水,你就認命,淌了吧”

王平安見他跪下,一愣之後,隨即不滿地道:“我說米大人,你這話怎麼說的,不是你把我扯下水的,還能是別人不成?”說著,他站起身來,也不扶米小苗,雙眼瞪圓,對米小苗怒目而視。

朝廷裡的事情難辦,但總是可以辦的,就算辦不好,辦得壞總能吧,實在不行,眼珠子一瞪,仗勢欺人唄,這種事情不用人教,官當?shù)揭欢ㄆ冯A了,自然就會

可宮裡的事不僅是難辦,簡直就是沒法辦,扯皮能扯死,而且不管怎麼扯,最後一定會扯到皇帝的身上,絕對的吃力不討好。就算最後把事情辦出來了,也會得罪一大批的人,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是怎麼得罪的,莫名其妙就成仇人了

宮裡的事,能躲就躲,尤其是蕭淑妃的事情,王平安非常清楚,這不是無頭公案,而是“有頭難辦”,不是要得罪王皇后,就是要得罪史忠臣,而且辦的時候,長孫無忌非得跳出來指手劃腳一番不可,最後非得把這灘稀泥,攪和成屎盆子不可,而且由誰辦的案,這個屎盆子,就會扣到誰的腦袋上。

米小苗連忙爬起身,小聲道:“王相,不瞞你說,真的不是咱家拖你下的水,是另有其人啊”

王平安也小聲地,問道:“不是你,那會是誰呢?”

米小苗道:“是……一個人”

“我很清楚,絕對不會是一條狗”王平安點頭道,臉上不快的表情更加嚴重。

米小苗嘆了口氣,道:“咱家進屋說話吧”他和王平安一起進了客廳,把事情的經(jīng)過說了一遍。最後,他納悶兒地道:“不知更幽堂裡的那個女人是誰啊,不象是宮中的嬪妃啊”

王平安嘿嘿笑了兩聲,道:“是個和前宮女武媚娘,長得很象的一個小尼姑,她嘛……”拖長了聲音,卻頓了頓,假裝嚥下口唾沫。

米小苗身子一哆嗦,可他反應(yīng)卻奇快,道:“此事與咱家無關(guān),王相就不要說給咱家聽了,咱們還是說正事吧”宮裡的事情,無非是一男對衆(zhòng)女,尤其是涉及到“前”宮女,能不知道,那就不要知道的好,這是保命的法則。

米小苗又道:“皇上已經(jīng)知道了蕭淑妃不是自尋的短見,但皇上卻沒問傷口的事,而是問起了房樑,你說怪不怪,皇上怎麼可能想到……當然了,皇上英明無比,什麼事都會想到的,但房樑……哎呀,你說我這親眼看見現(xiàn)場的人,都沒有想到啊”

王平安心想:“就憑你的智商,也想和武媚娘相比嗎?這輩子是肯定不行的,下輩子吧”他道:“皇上英明,睿智無比,我等臣子,甘拜下風。”

說完之後,便即沉默,他倒不是有意怠慢,也沒怎麼太責怪米小苗,畢竟這事也不怪他,可心裡卻有些責怪武媚娘,怎麼能讓自己來審這案子呢,自己並非是要真的鬥倒王皇后,就算要鬥,也要她自己使力氣啊,關(guān)自己屁事

可他不說話,看在米小苗的眼中,卻仍舊以爲王平安在怪自己,他心想:“只好以後找機會討好了,總不能得罪了他。”不再說什麼,起身告辭。

王平安也不相送,更沒心情再去指揮僕役打掃房間,他回了自己的屋子,心想:“這可是一件大大的倒黴事,難辦得很啊”

躺在牀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一直到了天快亮時,這纔打了個盹兒,迷迷糊糊中,腦中忽然有了個想法,別人都能找替罪羊,爲什麼我不能?不如找個替罪羊吧,啥倒黴事兒都往他身上推,然後我來裝好人

這個想法一有,他立時醒了,就見窗紙上透進陽光,天色早亮,他連上早朝的時間都錯過了。

起身洗漱,吃了點兒東西,王平安這纔去了甘露殿,他錯過了早朝時間,不過也沒有關(guān)係,李治不會怪自己的。可等他到了甘露殿,發(fā)現(xiàn)自己並沒有來晚,因爲皇帝還沒起牀呢,根本就沒上早朝。

可大臣們卻全都等在殿上,而且議論紛紛,說的都是蕭淑妃死掉的事情。宮中無秘密,只一晚上的功夫,就傳遍皇宮,甚至連來上早朝的大臣們,都知道了這件事。

長孫無忌見王平安來了,連忙把他叫到跟前,問道:“無病,蕭氏的事你可知道了?”

王平安嘆了口氣,道:“舅父大人,外甥當然知道了,而且還倒黴之極的,被挑了出來,負責此案的調(diào)查”

長孫無忌大吃一驚,道:“那可還真是倒黴啊”

褚遂良走了過來,奇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兒,怎地沒聽說起?”

王平安苦著臉道:“昨天后半夜的事,皇上派人去的我家,告知讓我負責此案,結(jié)果愁得我再沒睡著,今天都起晚了。”

長孫無忌沉默半晌,將王平安拉到一旁,小聲道:“好無病,舅父告訴你,宮裡的案子最難辦,所謂清官難斷家務(wù)事,平常百姓家的尚且如此,何況皇宮裡的。這案子其實並不難破,真要想破,今天就能破得了,無非就是後宮裡的嬪妃爭寵,這種事情歷朝歷代都有,毫不稀奇。”

如果不知本質(zhì),而僅從事情的表面上看,確是如此,嬪妃爭寵,對於長孫無忌來講,純屬屁大點兒的小事,死個蕭淑妃又算得什麼?啥也算不上。

各人所處地位不同,看問題的方式就不同,從這點上出發(fā),長孫無忌給王平安出了個主意。他道:“宮裡的案子不能掀,要壓,所謂炕上齷齪之事,一牀錦被足以遮蓋。你找個小人物來,讓他去協(xié)助你破案,然後……你懂得的”

王平安乾笑兩聲,英雄所見略同啊

第901章 到達營州第94章 焦頭爛額的徐州別駕第665章 李恪又被修理第10章 感冒引起的耳聾第19章 鉅富第212章 必須親自去看看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823章 武媚娘成神婆第264章 一定要做好這件事第199章 保護脊椎放鬆腰部第637章 有人惦記上圖紙了第386章 批覆得很好第747章 釋放寶藏王第138章 又回荒村第63章 刺史大人家的家規(guī)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314章 要想長壽第710章 狄仁傑見事明白第58章 進我書院如何第858章 長孫無忌也來湊熱鬧第52章 沒有最多,只有更多第138章 又回荒村第385章 再診李世民的心絞痛第590章 李治的安排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847章 武媚娘要收養(yǎng)李素節(jié)第165章 白龍馬第201章 最累的便是學生第686章 南北石窟寺第353章 都說王侯爺跑不快第86章 杞菊地黃湯加減第833章 事情越搞越大第648章 這樣兒和一定要這樣兒第614章 視察周邊第5章 一劑見效第676章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224章 必須要王族才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第167章 到長安第685章 拜佛第244章 平安杯酒詩百篇第146章 寺中待產(chǎn)第212章 必須親自去看看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126章 太子有請第634章 長安水部第一人第132章 那個好少年就是他第828章 說你有罪,你就必須得有罪第682章 李恪非要往跟前湊合第757章 武媚娘半夜挑水第259章 你一定要爲老夫出個主意第711章 李治接到信後,哭了第181章 長安的東市第655章 李治也做好了準備第253章 大聖安第723章 王平安被急召回京第520章 武媚娘和狄仁傑第836章 李義府的辦事能力第28章 王家佃戶第398章 功大莫過救駕第13章 煎制偏方第237章 讓你作詩,讓你作個沒完第70章 尋找病因第765章 武媚娘有了自己的小屋子第56章 爲父母洗腳第370章 李世民有心絞痛第548章 王平安和史愛國碰頭第197章 偷師學藝第449章 古藍田和王文度第460章 救出第798章 夜審高句麗奸細第57章 邱問普親自登門第543章 離感業(yè)寺很近的一處小莊園第226章 馬伕人親自上陣第310章 這是前隋的國庫嗎第73章 把全城醫(yī)生都給我抓來第754章 班師回朝第209章 童子尿第683章 能人異士中有高句麗人第60章 人與人,最怕比第367章 不用不知道,巴豆真奇妙第391章 出風頭第782章 李治的孤獨生活第903章 李恪被誤殺第76章 這下子可出大名了第860章 隔牆有耳第653章 李恪奪功第247章 勉爲其難第729章 出海坐船第493章 如夢第676章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865章 李素節(jié)落入武媚孃的手中第571章 父母大人進京第905章 把持住營州第405章 大理寺成了太醫(yī)院第563章 科考大改革家第883章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第771章 非要找到那個她不可第571章 父母大人進京第410章 江家大姑娘
第901章 到達營州第94章 焦頭爛額的徐州別駕第665章 李恪又被修理第10章 感冒引起的耳聾第19章 鉅富第212章 必須親自去看看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823章 武媚娘成神婆第264章 一定要做好這件事第199章 保護脊椎放鬆腰部第637章 有人惦記上圖紙了第386章 批覆得很好第747章 釋放寶藏王第138章 又回荒村第63章 刺史大人家的家規(guī)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314章 要想長壽第710章 狄仁傑見事明白第58章 進我書院如何第858章 長孫無忌也來湊熱鬧第52章 沒有最多,只有更多第138章 又回荒村第385章 再診李世民的心絞痛第590章 李治的安排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847章 武媚娘要收養(yǎng)李素節(jié)第165章 白龍馬第201章 最累的便是學生第686章 南北石窟寺第353章 都說王侯爺跑不快第86章 杞菊地黃湯加減第833章 事情越搞越大第648章 這樣兒和一定要這樣兒第614章 視察周邊第5章 一劑見效第676章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224章 必須要王族才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第167章 到長安第685章 拜佛第244章 平安杯酒詩百篇第146章 寺中待產(chǎn)第212章 必須親自去看看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126章 太子有請第634章 長安水部第一人第132章 那個好少年就是他第828章 說你有罪,你就必須得有罪第682章 李恪非要往跟前湊合第757章 武媚娘半夜挑水第259章 你一定要爲老夫出個主意第711章 李治接到信後,哭了第181章 長安的東市第655章 李治也做好了準備第253章 大聖安第723章 王平安被急召回京第520章 武媚娘和狄仁傑第836章 李義府的辦事能力第28章 王家佃戶第398章 功大莫過救駕第13章 煎制偏方第237章 讓你作詩,讓你作個沒完第70章 尋找病因第765章 武媚娘有了自己的小屋子第56章 爲父母洗腳第370章 李世民有心絞痛第548章 王平安和史愛國碰頭第197章 偷師學藝第449章 古藍田和王文度第460章 救出第798章 夜審高句麗奸細第57章 邱問普親自登門第543章 離感業(yè)寺很近的一處小莊園第226章 馬伕人親自上陣第310章 這是前隋的國庫嗎第73章 把全城醫(yī)生都給我抓來第754章 班師回朝第209章 童子尿第683章 能人異士中有高句麗人第60章 人與人,最怕比第367章 不用不知道,巴豆真奇妙第391章 出風頭第782章 李治的孤獨生活第903章 李恪被誤殺第76章 這下子可出大名了第860章 隔牆有耳第653章 李恪奪功第247章 勉爲其難第729章 出海坐船第493章 如夢第676章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865章 李素節(jié)落入武媚孃的手中第571章 父母大人進京第905章 把持住營州第405章 大理寺成了太醫(yī)院第563章 科考大改革家第883章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第771章 非要找到那個她不可第571章 父母大人進京第410章 江家大姑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县| 南皮县| 廊坊市| 葵青区| 灵川县| 普陀区| 渭源县| 信丰县| 城口县| 嘉义县| 随州市| 丁青县| 诸城市| 洛川县| 贺州市| 喀喇沁旗| 剑河县| 邵东县| 德钦县| 格尔木市| 蓬莱市| 淄博市| 枣阳市| 鄢陵县| 元阳县| 大英县| 嘉黎县| 三亚市| 丁青县| 茂名市| 镇平县| 周宁县| 城固县| 永新县| 成安县| 北辰区| 府谷县| 平原县| 宝应县| 新竹县|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