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7章 房玄齡到了

二平安坐到毯子卜。閉卜了眼睛,默不作帳內(nèi)衆(zhòng)人也都不說話了,事情明擺著的,也沒什麼好猜測的。阿史那奇鉢兒低聲抽泣,他年紀(jì)小小但卻明白事理,現(xiàn)在急也沒用只能等著王平安拿主意。

足足過了一刻鐘的時間,王平安才又睜開眼睛,道;“如果古藍(lán)田是爲(wèi)了增強(qiáng)玉門關(guān)的兵力,震懾草原上的敵人,那兵不用他管我要,我也會支援他,反正我還是要回京裡的,折柳縣的軍隊,可以分給他一部份。讓他指揮。”

秋仁杰搖頭道:“怕不是這麼回事兒吧。如果真是爲(wèi)了防禦敵人。分大哥你的兵力,那是正常耍求,何必耍用歪門邪道的辦法呢?他還是有其它目地的。”

蘇定方道:“想要造反,自立爲(wèi)王?對了,他有沒暗示過,要分走多少兵力?”

阿史那奇鉢兒搖頭道:“沒有暗示,根本就沒提分兵的話題。”

王平艾摸了摸鼻子,道:“我不會在折柳縣待太久的,這點(diǎn)他應(yīng)該知道。那麼他要分走我的兵力”把兵力劃分到他的名下,和指揮我的軍隊,不是一樣的嗎,突厥兵都將爲(wèi)他作戰(zhàn),區(qū)別在哪裡?”

蘇定方當(dāng)即道:“那區(qū)別可大了,軍隊屬於折柳縣,如有戰(zhàn)事,他是可以指揮,但按規(guī)矩算是借兵。糧草物資要由他出,而且要客兵作戰(zhàn)。他要出雙份的糧餉。可如果分走軍隊,那就算是他直屬,朝廷是要爲(wèi)他增加糧餉的,而且爲(wèi)使更多的突厥兵歸順,朝廷向來按府兵雙倍提供糧餉,以做出榜樣,而邊關(guān)府兵的糧餉同樣也是雙倍供給的!”

王平安啊了聲,道:“原來如此。這麼說古藍(lán)田每從我手裡得到一個兵,就等於是得到了四個人的糧餉。他可以將軍隊增加三倍!”

秋仁杰搖頭道:“不,大哥算錯了,是四倍。突厥兵應(yīng)得的糧餉,他根本不會發(fā)下來,而是讓突厥兵在折柳縣放牧,養(yǎng)活自己。換句話說。就是大哥你用封地的物產(chǎn),替他養(yǎng)軍隊,而他用得到的糧餉,可以擴(kuò)充出四倍的軍隊來。”

王平安歪著頭,道:“那就是我要是給了他五千突厥兵,他不但可以指揮這些軍隊作戰(zhàn),而且還會用這五十突厥兵的份額,再領(lǐng)到兩萬士兵的糧餉!他現(xiàn)在有多少兵?”

阿史那奇鉢兒道:“他現(xiàn)在就有兩萬士兵,不過棄兵只有八千,剩下的輔兵,和郡兵一個待遇!”

帳內(nèi)衆(zhòng)人齊聲啊了出來,好啊。這算盤打得,可真夠響的!古藍(lán)田要是真娶成了吳氏,要挾王平安分給他兵馬,只需五千人,那他的府兵就立即變成了兩萬八,這還不算分去的那五千突厥兵!

這吳氏,可真夠值錢的啊!

王平安想了想,道:“那如果我不分給他兵力,而按著五萬突厥兵上報朝廷,朝廷豈不是要供給我二十萬大軍的糧餉了?這似乎不大耳能吧!”蘇定方和秋仁杰同時說道:“當(dāng)然不可能!”

秋仁杰搶著說:“突厥兵劃給玉門關(guān),那就是大唐府兵了,而大哥直接報上去,那就仍是突厥兵,待遇是不可能一樣的!”

蘇定方看了眼秋仁杰,又道:“但朝廷會按著侯爺上報的突厥兵人數(shù)。劃分草場,事實上你報得越多,戶部的官員越高興,他們恨不得你報一百萬呢,他們就可以分給你可供四百萬人放牧的草場!”

王平安擺手道:“不會吧,那豈不是得把草場分到突厥草原去了?”

蘇定方嘿的一聲,拍手道:“他們只會把突厥的草場分給你的呀!”

秋仁杰看向阿史那奇鉢兒,問道:“朝廷是答應(yīng)分給你草場的。對不?分的是哪一塊?”

阿史那奇鉢兒低下頭小聲道:“是達(dá)顏部的草場。”

此話一出,帳內(nèi)衆(zhòng)人全都明白了。轉(zhuǎn)了一個圈子,又轉(zhuǎn)回了原點(diǎn),這就是大唐對突厥的即定國策啊,大小相剋,以夷制夷!

有突厥人來歸順,想要好處。可以,大唐朝廷在這方面從來都不小氣,你要我就給,你要多少,我翻倍的給你,我翻好幾倍的給你!

要是有歸順的突厥人上報本部落有一萬人,那大唐朝廷一定會非常和藹可親地,非常爲(wèi)這個部落著想地,分給部落可供四萬人遊牧的草場,甚至更大,但這塊草原卻是在突厥境內(nèi)!

大唐朝廷是中央帝國,突厥是番邦臣屬,從理論上來講,突厥的草原,就是大唐的領(lǐng)土。那麼大唐將某一塊草場發(fā)給某個部落,這就是合法的。

但某個部落要真的想去這塊草場上放牧,那就得將原來這塊草場上的部落趕走,因爲(wèi)原來的部落沒有的到帝國的冊封,所以是非法的,就算是由此產(chǎn)生戰(zhàn)爭,那麼某個部落也是正義的一方,會得到帝國在道義上的支持!

如此一來,大唐朝廷一個兵不派,一個大子兒不花,就能讓兩個突厥部落互鬥,這招百試百靈,鮮卑人入主中原後,就用的這招對付昔日的草原兄弟,而前隋接著用,到了大唐照樣這樣用!

王平安一拍大腿,道:“要是這麼說的話,那不如把軍隊分給古藍(lán)田呢!好歹以他的名義,能得到實實在在的糧餉,而我只能得到草場啊!”

帳內(nèi)衆(zhòng)人一起神色古怪的看向他,就連阿史那奇鉢兒也大感驚訝,連哭泣都顧不得了,一臉奇怪地看向王平安!

兵權(quán),那可是兵權(quán)啊,你真舍的放手?要是古藍(lán)田知道你這麼爽快。他何苦要逼娶吳氏?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別說他想不到,我們也是想不到的!

王平安站起身來,道:“奇鉢兒,你今晚就趕回去。去見古藍(lán)田。告訴他等明天我到了玉門關(guān),我有事耍和他商量。他心裡想的什麼。我統(tǒng)統(tǒng)都知道,一切好商量,但他不能再難爲(wèi)你了!”

頓了頓,他又道:“你告訴他,要是玉門關(guān)兵力不足,我可以支援一部份,一萬以下,都可商量,你把這話跟他說!”

阿史那年鉢兒大喜,可又有些慌張,道:“師父,那豈不是你向他低頭了?”

王平安笑道:“低頭?我的頭可不那麼好低,他在這事上能得到多少好處,我要分七成。如果他要是能把我灌桌子底下去,我就分六成。但是,二一添做五。對半分,他是想都別想。而且士兵只能名義上戈歸玉門關(guān),跟他直話

阿史那奇鉢兒了聲,心想:“還是師父厲害,竟然想出這種高招兒!”他點(diǎn)頭答應(yīng)小跑出帳,又回玉門關(guān)去了。

秋仁杰笑道:“大哥,這可就不是古藍(lán)田要佔你的便宜了,是你佔他的了!”

王平安笑道:“進(jìn)一步萬丈深淵。退一步海闊天空!我退一步。他進(jìn)一步,糧餉我分大頭,可上報就要由他來,以後有了麻煩嘛,他就得掉溝裡去了!”

帳內(nèi)衆(zhòng)人齊聲笑道:“就該如此,誰讓他先算計咱們的了!”

衆(zhòng)人說了片復(fù)。各自回帳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王平安下令拔營,突厥人分批過河。可畢竟人太多。而邊牆那裡的門又臨河校尉雖管著十幾個烽火臺,但所控城門卻只有一座,十餘萬突厥人順次出門。所需時間頗多。

突厥人所帶的大車不少,不少老弱是坐在車上的,過河時只好下車。在冰面上走的慢,可人人又都著急。一時之間,過河的情景很是混亂。擠成一團(tuán),大呼小叫的!

王平安沒有過河,而是留在最後。正看著突厥人過河,忽然有人來報,後面來了一隊人馬,說是從長安來的欽差。

王平安吃了一驚,從長安來的欽差,怎麼事先沒有人通知自己?他問道:“那欽差是誰,是來向我宣旨的嗎?”

報信的士兵搖頭道:“問了。沒說。好象不是一個欽差。”

王平安縱馬向後,見遠(yuǎn)遠(yuǎn)的行來一隊車馬,打著大唐的旗號一輛大車上,站著一位紫袍大員,一隻手扶著車棚,另一隻手正在衝著自己

這紫袍大員笑著叫道:“無病,老夫看你來了!”

王平安一愣,這不是房玄齡嗎。他怎麼跑到這裡來了?宰相出京,應(yīng)該是通知沿途各地方官的,自己雖人在途中,可看房玄齡走的方向,是和自己一致,那爲(wèi)什存沒有提前通知一下自己?

縱馬小跑到了車隊前,王平安翻身下馬,給房玄齡行禮,笑道:“原來是房大人,多日不見。您老精神倒是不錯!”

房玄齡從馬車上跳下來,扶起王平安,笑道:“最近幾年,總感到身子骨越發(fā)的不如從前,今冬巡邊。更是以爲(wèi)是件苦差事。但卻不想。走了一路,反倒越來越精神了!”

王平安笑道:“那下官可要恭喜房大人了。”客氣一句之後,他又問道:“不知房大人來到玉門關(guān),所爲(wèi)何事,可是來找下官的?”

房玄齡搖頭道:“老夫是來處理突厥人歸降一事的。對了,王文度王將軍也來了。來來,老夫介紹你們認(rèn)識。”

王文度從後面一輛馬車上下來。腿腳雖仍不方便,但自行站立卻是沒問題的,而且只要他不走動,還真看不出來他是個有腿疾的人。

“王侯爺,你和咱老王可是親近人。五百年前一家子啊,咱們的先人可是一個炕頭兒上睡過覺地!”王文度滿臉歡喜地叫了聲,雙臂張開,看樣子是想要擁抱王平安,但腳下卻沒有動地方。王平安咦了聲,心想:“他是哪個衛(wèi)府的將軍,以前可從來沒有見過。肯定不是左武衛(wèi)的。”臉上現(xiàn)出笑容,搶上幾步,來到王文度的跟前,抱拳道:“王將軍,咱們這是頭回見面吧?”

王文度卻不管不顧,拉住王平安的手。連連搖動,大聲道:“久聞王侯爺?shù)拇竺。豢上б恢睙o緣見面。天幸皇上他老人家派我巡邊。咱們倆在長安沒見過,可卻在玉門關(guān)見著了,你說巧不巧,是不是有緣?”

王平安心想:“親熱得有些過份了。這種親熱法兒,要麼是對我有所求,要麼是對我有所忌!”他笑道:“是啊是啊,王將軍和下官倒還真是有緣!”

房玄齡笑道:“你們兩個先不要說緣分,都過來吧!”他衝二人招了招手,自己則又爬上了車,瞇著眼睛,看向正在過河的突厥人。

王平安和王文度互相謙讓著,來到房玄齡的車邊。王文度站在車邊。自有僕人過來相扶,將他扶上了丐車。王平安見狀,問道:“王將軍,你的腿不方便?”

要是放了沒到甘州前,王文度遇見了王平安,他肯定會說自己腿有毛病,讓王平安給他看看。可自從房玄齡答應(yīng)幫他奪取王平安的兵權(quán)後。他的想法就變了,一點(diǎn)王平安的人情不想欠,要是欠了,哪還好意思搶人家的兵權(quán)呀,王文度臉皮雖厚。但也沒厚到這個地步!

王文度搖頭道:“沒事沒事。路上坐車坐得多了,有些麻,過一會兒就好了!”

王平安哦了聲,沒再說話,爬上馬車,站到房玄齡的身邊,向葫蘆河那邊望去。

此處離河岸尚有一段距離,站在馬車上,正好能望到突厥人過河,而且看的是全景。

房玄齡看了片刻,道:“無病。突厥人有十餘萬人之多,控制起來著實不易啊,這段時間可辛苦你了!”

房玄齡從政日久,可謂老奸巨滑,滑到了遠(yuǎn)賽泥鰍的地步,他這話裡有莫大的陷阱,就等著王平安往裡跳呢!

王平安和別人比,人情世故方面強(qiáng)上不少,可要是和房玄齡相比,和這個大唐的開國宰相玩政治,那他可就差得遠(yuǎn)了。

房玄齡一句話,就把王平安扔坑裡了!王平安當(dāng)即點(diǎn)頭道:“是啊。這麼多人,又都是突厥人,在生活習(xí)性上和我中原百姓有很大不同。而且老弱高達(dá)一半以上,又缺吃少穿的,這一路上趕路,可真是著實不易。下官很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啊。但爲(wèi)了我大唐的千秋萬代,下官一直咬牙挺著,終於將他們帶到了玉門關(guān)。”

這番話說的即謙虛,又不忘把自己誇一通,算是很得體,符合官場上的一貫述事作風(fēng)。只是可惜,房玄齡這回要的的不是一貫作風(fēng),而是隻從字面上理解!

房玄齡道:“擔(dān)子太垂了,老夫看得出來,你有力不從心的感覺。你能一直堅持著,這點(diǎn)很好,但處理這件大事,光靠勤勉是不夠的,還需要有經(jīng)驗才行啊!”

他一指河邊,道:“你看看,突厥人過河很是混亂,這可不好,容易出危險啊!王將軍,你領(lǐng)兵的經(jīng)驗豐富,你說呢?”,如欲知後事如何,支持!

第857章 一起去看王皇后第163章 要出醫(yī)書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383章 皇帝的病稍微見好第775章 怎麼能經(jīng)常見到媚娘呢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884章 見到李治第222章 此方可治相思病第826章 三個稻草人第297章 官場現(xiàn)形記第664章 你肯定吃錯藥了第428章 全是大餅惹的禍第74章 總是會找到辦法的第193章 踢球易受的一種傷第277章 帶我們一起去吧第636章 提水上岸第661章 下毒也是個技術(shù)活兒第379章 她叫媚娘第620章 武媚娘寫情書第57章 邱問普親自登門第562章 爲(wèi)了江山社稷第135章 李世民賜王平安表字第240章 誰擊鼓都是你作詩第453章 強(qiáng)盜也有家眷第679章 武媚娘竟然腎虛了第744章 自己人打自己人第60章 人與人,最怕比第269章 一羣人來求知己第249章 去太醫(yī)署上任第840章 這也算是患難之交了第502章 冷水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喝的第81章 按穴可以減輕頭痛第821章 一抽就中第256章 房間裡香氣太重並不好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599章 急喉風(fēng)第239章 濃妝淡抹總相宜第466章 氣勢如虹的李治第56章 爲(wèi)父母洗腳第79章 自家孩子,那就好使喚了第307章 拿起鋤頭挖地去第444章 玉門關(guān)守將第479章 麗夏殿第766章 武媚娘發(fā)現(xiàn)了王平安的詩第544章 一起全來考較第589章 馬球會第564章 唐朝人也關(guān)心物價第175章 插草標(biāo)賣身第57章 邱問普親自登門第208章 贏你沒商量第688章 李恪遇襲事件第343章 人人驚喜第178章 曲江池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210章 名聲響徹長安第611章 慶州刺史府第644章 魯國之法第558章 李恪上門第316章 恩比天高第304章 紫袍第77章 慈悲心腸第44章 看病就找平安小神醫(yī)第730章 找不準(zhǔn)登陸地點(diǎn)第613章 旱情第652章 李恪大喜第428章 全是大餅惹的禍第355章 等著你們來請願第794章 暴啞和暴聾癥第888章 王平安封王第136章 遠(yuǎn)行第731章 這裡是什麼地方第261章 可用種痘法第582章 三件事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496章 車坐得久了第22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705章 武媚娘給李治的信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104章 道爺算得準(zhǔn)吧第330章 坐了一宿第236章 第一首詩由你來做第421章 大聖安的弟子第47章 我有三個問題考你第747章 釋放寶藏王第447章 房玄齡到了第379章 她叫媚娘第761章 替皇帝去關(guān)心一下羣尼第246章 刮痧可解中暑之癥第140章 還是平安你厲害呀第627章 李治哭得唏哩嘩啦第792章 李義府第484章 李治的光輝第291章 李績偏不生氣第591章 賽馬第772章 皇恩浩蕩第645章 把刺史們當(dāng)驢使喚第109章 欽差的氣勢第481章 朝野震驚第582章 三件事
第857章 一起去看王皇后第163章 要出醫(yī)書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383章 皇帝的病稍微見好第775章 怎麼能經(jīng)常見到媚娘呢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884章 見到李治第222章 此方可治相思病第826章 三個稻草人第297章 官場現(xiàn)形記第664章 你肯定吃錯藥了第428章 全是大餅惹的禍第74章 總是會找到辦法的第193章 踢球易受的一種傷第277章 帶我們一起去吧第636章 提水上岸第661章 下毒也是個技術(shù)活兒第379章 她叫媚娘第620章 武媚娘寫情書第57章 邱問普親自登門第562章 爲(wèi)了江山社稷第135章 李世民賜王平安表字第240章 誰擊鼓都是你作詩第453章 強(qiáng)盜也有家眷第679章 武媚娘竟然腎虛了第744章 自己人打自己人第60章 人與人,最怕比第269章 一羣人來求知己第249章 去太醫(yī)署上任第840章 這也算是患難之交了第502章 冷水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喝的第81章 按穴可以減輕頭痛第821章 一抽就中第256章 房間裡香氣太重並不好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599章 急喉風(fēng)第239章 濃妝淡抹總相宜第466章 氣勢如虹的李治第56章 爲(wèi)父母洗腳第79章 自家孩子,那就好使喚了第307章 拿起鋤頭挖地去第444章 玉門關(guān)守將第479章 麗夏殿第766章 武媚娘發(fā)現(xiàn)了王平安的詩第544章 一起全來考較第589章 馬球會第564章 唐朝人也關(guān)心物價第175章 插草標(biāo)賣身第57章 邱問普親自登門第208章 贏你沒商量第688章 李恪遇襲事件第343章 人人驚喜第178章 曲江池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210章 名聲響徹長安第611章 慶州刺史府第644章 魯國之法第558章 李恪上門第316章 恩比天高第304章 紫袍第77章 慈悲心腸第44章 看病就找平安小神醫(yī)第730章 找不準(zhǔn)登陸地點(diǎn)第613章 旱情第652章 李恪大喜第428章 全是大餅惹的禍第355章 等著你們來請願第794章 暴啞和暴聾癥第888章 王平安封王第136章 遠(yuǎn)行第731章 這裡是什麼地方第261章 可用種痘法第582章 三件事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496章 車坐得久了第22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705章 武媚娘給李治的信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104章 道爺算得準(zhǔn)吧第330章 坐了一宿第236章 第一首詩由你來做第421章 大聖安的弟子第47章 我有三個問題考你第747章 釋放寶藏王第447章 房玄齡到了第379章 她叫媚娘第761章 替皇帝去關(guān)心一下羣尼第246章 刮痧可解中暑之癥第140章 還是平安你厲害呀第627章 李治哭得唏哩嘩啦第792章 李義府第484章 李治的光輝第291章 李績偏不生氣第591章 賽馬第772章 皇恩浩蕩第645章 把刺史們當(dāng)驢使喚第109章 欽差的氣勢第481章 朝野震驚第582章 三件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淳县| 德兴市| 亚东县| 施甸县| 平邑县| 柳林县| 金阳县| 沽源县| 来宾市| 张家口市| 宁蒗| 日土县| 阳曲县| 铁力市| 麻栗坡县| 东阳市| 兴山县| 甘孜县| 富宁县| 长白| 宁蒗| 康定县| 惠州市| 高要市| 固镇县| 安图县| 宁河县| 白山市| 广宗县| 杭锦旗| 綦江县| 张家界市| 蕉岭县| 通辽市| 曲麻莱县| 天峨县| 那坡县| 通州区| 赤水市| 嵊泗县|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