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7章 李治樂不思長安

這一來一回,就算半點時間沒有耽擱,而大廚們的手藝再高,做菜再快,可也兩刻鐘的時間過去了,此時天‘色’已然大黑,星光點點,月亮掛在天邊。

王平安來到院外,又敲‘門’,道:“太子殿下,臣把菜給您送來了,可否能進來?”

李治正站在‘牀’上,比比劃劃地打著太極拳,而武媚娘在旁看著,不停地嘻笑,還跟著李治的動作學,兩人正玩得開心呢!

聽到王平安在外面叫‘門’,李治小聲道:“無病回來了!”他身上沒有穿衣服,雖然肌‘肉’不多,但只要不穿衣服,就有點爺兒們樣,看得武媚娘兩眼放光!

武媚娘道:“舅舅定是帶了狗‘肉’來,做得還‘挺’快的呢!”

李治大聲道:“送進來吧!”他並不穿衣,而是站到了窗戶前,還不停地做著各種動作,把武媚娘樂得,趴在‘牀’上,嘴裡咬著被頭,笑個不停。

他倆就和王平安隔著一層窗戶紙,都感刺‘激’到了極點,興奮得要命!

王平安應了一聲,推‘門’進來,回身關上‘門’,走到窗戶前,小聲道:“還請殿下打開窗子,臣把食盒送進來!”

李治看向武媚娘,武媚娘笑著鑽進了被子裡,把頭都給捂住了!李治坐了下來,拉過被子,圍在腰間,而武媚娘順勢就湊了過來。李治發出了哎呀一聲!

隔著窗戶,王平安在外聽著李治哎呀,忙問道:“殿下,您怎麼啦?”

李治很舒服地吐了口氣,道:“沒什麼,孤很好!”他將窗戶打開一半,接過王平安的食盒,拿進屋裡。

窗戶一打開,王平安立即別過頭,不去看裡面,裡面發生什麼事了,他又不是不知道,有什麼好看,不怕長針眼麼!

李治將窗戶關上,這才道:“無病,你就等在院子裡吧,孤用完膳,你把盤碗收走。”

王平安一愣,心想:“讓我收盤碗?明天再收也來得及啊,讓僕人收就成,何必讓我收呢?”

他退後幾步,眨巴著眼睛,看著窗戶,心裡琢磨起來。正琢磨著,就聽屋裡發出了古怪的聲音,還有壓得極低的笑聲!

一下子,王平安就明白了,不會吧,這麼……他倆可真是很有胡風啊,聽說突厥人就喜歡玩這種‘花’樣兒,新人成親之時,無數的小孩去掀帳篷,而新人卻並不介意,反而外面的小孩越多,新人們越來勁!

王平安臉‘色’難看,這兩位可都是以後大得不能再大的人物,可現在卻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它日無米炊,未免放縱得過了頭!

他可不想在院裡等著,眼珠一轉,他道:“殿下用餐,請讓臣做詩,以悅殿下,助助酒興!”不等李治答應,他便開始‘吟’詩,道:“‘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李治和武媚娘正開心著呢,忽聽王平安念起詩來,更加興奮,感覺世上最快樂的事,不過如此!

王平安一首詩念畢,聽見裡面笑聲不止,他當即大怒,就算兩個以後一個是皇帝,一個是‘女’皇,現在‘女’皇的肚子裡還有個太子,那也不能這麼個玩法啊!他倆玩他倆的,可不能把自己牽扯進去,太不象話了!

他大聲道:“臣又有一詩,不過題材卻不同平常的詩句,殿下聽好。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王平安念罷,一甩袖子,轉身離開了,並不在院裡等著收盤子!

屋裡的李治和武媚娘再不嘻笑,他倆沉默了,俗話說小別勝新婚,他倆分開的時間不算短了,連武媚孃的肚子都顯懷了,剛一見面,難免興奮異常,做出種種過度之事。可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王平安一首“‘亂’七八糟”的詩,就如一盆涼水相仿,嘩地就倒到了他倆的頭上!

興奮勁兒過去,他倆都安靜下來,互對無言。好半晌,武媚娘才道:“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殿下,要是咱們能朝朝暮暮,那該有多好!”

李治嘆了口氣,道:“我也想啊,可現在時局無奈,我也沒辦法。”

武媚娘‘摸’著肚子,道:“舅舅說了,媚娘懷的是男孩,按月份來講,怕是不到年底,他就要出生了。殿下,你給他取個名字吧!”

“取名字……”李治想了片刻,道:“我們情投意何,卻生於迂腐之世,怕是世人容不下我們,這孩子出生之後,怕是童年不會多麼的快樂。我實感對不起他,想不出好名字來,要不然媚娘給取一個?”

關於孩子的名字,武媚娘想了好久,早就想好了,她知道李治是個沒主意的,只要自己說出來,他就會答應。

武媚娘道:“要是讓我來取,那就叫‘四海’,李四海,如何?”

李治立即搖頭,道:“這個,這個名字恐怕不合適吧!”

李四海,這個名字如是平常百姓用,並不特殊,比如李大州,李雙河,李三山,李四海,等等,很正常。但要是皇家的孩子叫了這個名字,就是大大的不妥了,比如李承乾,承乾二字取自承乾殿,這是有喻意內涵的!

四海池是甘‘露’殿裡的水池,雖然不大,但卻是皇帝御用的,李家的兒孫取了這個名字,豈不是和承乾一樣,說這個孩子要當太子,以後要當皇帝麼!

武媚娘就知道李治不會答應,退居其次,她假裝想了想,又道:“那不如就叫做崇賢?李崇賢,殿下看好麼?”

“這個……”李治現出爲難之‘色’,剛纔的四海是父皇宮裡的,現在崇賢改成是自己宮裡的,這都是大有喻意的名字,不能隨便用在李家兒孫的身上啊!叫崇賢,豈不還是暗示這孩子以後要當太子,住在東宮裡麼。

武媚娘生氣了,道:“還是不行?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殿下只說對不住孩子,可卻只知對不住,卻不知補償,只是讓他可憐下去。”

李治連忙安撫,道:“要不你再想一個,別取皇宮裡的名字啊,取個……取個普通些的吧,普通些好,能保孩子平安,不引起閻王爺的注意,孩子才能長命百歲啊!”

武媚娘道:“好,那就要個普通點的,閻王爺不願意收的。就叫李狗剩吧,狗都不要,都剩下的人,閻王爺更不要了!”

李治苦著臉道:“媚娘,不要制氣嘛,我的兒子哪能叫狗剩呢!”

“那就叫犬剩,這個好聽吧!”武媚娘又道。

李治道:“這個……也不太好聽吧!”

武媚娘哼了聲,道:“那就叫來福,這名字好,就叫這個吧!”

李治哎呀一聲,道:“媚娘,好歹取個符合皇子身份的名字啊,不至於這麼普通的呀!”

“來福‘挺’好聽的呀!”武媚娘臉一沉,假裝又思考起來。李治默不作聲,看著她,等著她想新名字,不敢打斷思路。

好半晌,武媚娘道:“就叫李踆吧,踆有後退之意,這孩子以後不敢和兄弟們爭什麼,退一步海闊天空;又有蹲之意,誰讓他有我這麼個苦命的娘,所以只好蹲著了,不敢站起來,矮人一截,不過總比跪著強!”

李治被前面幾個名字嚇住了,一聽這個名字,趕緊點頭,道:“好,那就叫李踆,這個名字好,就叫這個吧!”

武媚娘這才高興起來,夾起塊狗‘肉’,道:“殿下,我們吃飯吧!”

李治吃了狗‘肉’,嘴裡連聲嗯著,心想:“總算把孩子的名字給解決了,真是難爲死我了!”

武媚娘卻又道:“就叫這個名字,殿下不會再反悔了吧,要是反悔,那怎麼辦?”

李治嚥下‘肉’,笑道:“我要是反悔,以後我就叫狗剩!”

武媚娘笑道:“好,那這孩子的表字呢?其實我也想好了,就叫金烏吧!”

李治呃地一聲,差點兒噎著,臉‘色’又苦了起來,道:“媚娘,不必如此吧!”

“那你就得叫狗剩!”武媚娘氣鼓鼓地道。

李治嘆了口氣,道:“好吧,那就叫金烏吧,不過他在束髮之前,還是不要讓人知道這個表字,太引人注意了!”

武媚娘這才高興起來,溫柔地替李治擦了擦嘴角,道:“就依殿下,什麼都聽你的!”

李治心想:“哪裡聽我的了,明明就都是聽你的嘛!”見武媚娘高興起來,他又覺得‘挺’值的,也高興起來,兩人親親熱熱地,互相喂著,吃起飯來,還喝了點小酒助興。

踆,確有退之意,但古人取名字,向來重視的是引申義,而這個字的引申義可了不得,乃是三足金烏,踆烏,代表太陽!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叫李踆,還是等於暗示這個孩子以後要做大唐的皇帝,而表字金烏,已然不是暗示,是明示了!

吃罷了飯,兩人繼續燃燒愛情的火焰,胡天胡地,不知所謂!

王平安回了‘花’園,見父母都等著呢。

王有財道:“平安,你怎麼這麼半天才回來,太子呢?”

楊氏則道:“這菜是要熱熱,還是做新的?”

王平安道:“熱熱吧,不用做新的了,太子在屋裡吃,不來了。”

王夫夫‘婦’互視一眼,心知肚明,沒說什麼,叫僕人去熱飯菜,太子不來,他們一家人自己吃就是了!

府外,民居之中。

李恪躺在‘牀’上生氣,他身子並沒有見好轉,反而病情又有加重,被氣的,今天當著慶州那麼多的人面,被李治擺了一道,他要是不生氣,那就怪了!

他猛地坐起身,感到一陣眩暈,穩了穩心神,叫道:“來人啊,人都跑到哪兒去了!”

王平安給他安排的地方,是個大財主的別院,其實就是金三全的宅子,王平安這麼做是想監視李恪,萬一他起什麼壞心眼,使手段啥的,自己好能早些知道。這處宅子在長安算不上什麼,但在慶州卻是數一數二,相當豪華,沒半分委屈了李恪。

李恪的幕僚和能人異士誰也不傻,知道吳王千歲被削了面子,誰肯在他身邊找不自在,都遠遠的躲了開去。

李恪叫了兩聲,‘侍’衛首領跑了進來,沒辦法,別人能躲,他卻是躲不掉的。‘侍’衛首領進來,問道:“王爺有何吩咐?”

李恪道:“去王平安那裡轉轉,不要打草驚蛇,只查查他和李治在做什麼,有什麼可疑之處,報於我知,你親自去,本王信不過旁人!”

這是對‘侍’衛首領莫大的信任,可‘侍’衛首領卻沒感到有什麼榮幸的,天都黑了,這時去刺史府‘亂’轉,絕對的苦差事,不說會不會被人發現,光是累也累夠嗆啊,走了一路了,到了地頭兒還不讓休息!

‘侍’衛首領裝出一副鄭重的表情,道:“是,屬下這就去,去查查王平安有什麼齷齪,他這個人就很齷齪,所以一定不在幹好事!”轉身就跑了,不敢在李恪面前多待,深怕再有更重的任務派下來。

李恪躺回‘牀’上,心想:“明天得讓王平安開‘藥’了,這般熬下去,我可受不了了。這王平安也‘混’蛋,老老實實在太醫署當他的太醫唄,沒事抱什麼李治的大‘腿’,盡給本王找麻煩!”

‘侍’衛首領了出別院,帶了兩個手下,去了刺史府。路上,‘侍’衛們就問,這都快半夜了,王爺派咱們出來幹嘛呀,不怕被巡街的兵丁發現?就算巡街的兵丁不敢抓他們,可問起來也麻煩,而且還會報給王平安知道的,那豈不更麻煩。

三人來到了刺史府的外面,順著圍牆轉了起來。路上倒也安靜,越到刺史府周邊,越是安靜,並無巡街兵丁,而且那些李治的隨從也沒動靜,估計是累了,都早早的休息了。

三人也累,可沒辦法,就算是偷懶,也得圍著刺史府轉上一圈,意思意思,總不能直接就找地方睡覺去,那也太不成話了!

待轉了小半圈,來到刺史府的側‘門’時,忽見院‘門’一開,裡面走出幾個人來,個個‘挺’胖的,而且手裡提著粗木棍,有的人手裡還提著麻袋。

三人趕緊躲到‘陰’暗處,看著這幾個胖子。

這幾個胖子出了‘門’,其中一人道:“這棍子夠不夠粗,能一下就打暈不?”說著,揮了揮手中的木棍。

其餘幾個一起笑道:“能,絕對能,只要照準了腦袋敲,一棍子就要了它的命,往麻袋裡一裝,大人的差事就算完成了一半!”

‘侍’衛首領一皺眉,心想:“這幾個人是幹嘛的,想要用棍子去敲誰的腦袋?”

第575章 武媚娘出事兒了第392章 媚娘前來致謝第554章 沒事?不可能沒事吧第333章 金瓜子的妙用第660章 親兄弟第728章 李治登基第711章 李治接到信後,哭了第737章 不能就這麼走了第37章 開這方子的人必是高手中的高手第284章 石坑村第698章 武媚娘懷孕期滿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第257章 長孫無忌回府第624章 新刺史是個大大的好官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894章 宰相們同仇敵愾第857章 一起去看王皇后第628章 哭著喊著要去慶州第504章 李伊人和武媚娘第356章 萬事俱備第350章 跑了個倒數第一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522章 狄仁傑亂琢磨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746章 敵人盡滅第119章 小仙翁第93章 少爺之腹第58章 進我書院如何第891章 長孫無忌終於知道了武媚孃的秘密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417章 至少有五萬人第146章 寺中待產第91章 去買藥材第602章 鼻洪第131章 米主事搬起了石頭第341章 造勢第886章 武媚娘有了應對之法第876章 說不清,道不明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633章 平安大水車第70章 尋找病因第147章 四胞胎第68章 程家的小孫孫第26章 特殊禮物第768章 大家一起去第412章 圖紙第813章 王皇后發潑第868章 王皇后又發潑第584章 喬遷之喜第51章 又是桂枝湯第546章 去感業寺進香第634章 長安水部第一人第194章 中醫治這傷效果極第277章 帶我們一起去吧第523章 通天浮屠第603章 兩貫診金第883章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第276章 李世民給李績看病第531章 主意是這樣的第599章 急喉風第15章 在大殿上坐堂第47章 我有三個問題考你第661章 下毒也是個技術活兒第566章 去驪山第190章 這個是擡梯子的第577章 喜脈第651章 武媚孃的主意第25章 哈米提前來拜訪第890章 擺擂臺招兵第233章 王平安的緣分到了第313章 想認個本家第679章 武媚娘竟然腎虛了第523章 通天浮屠第439章 誰是最有名的神棍第293章 唐朝和尚很有名第196章 屠戶第405章 大理寺成了太醫院第699章 給武媚娘接生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第511章 蕭氏得意洋洋第669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第764章 給武媚娘找證人第708章 樸俊男回來了第813章 王皇后發潑第770章 她,她,她是誰?第512章 史愛國一料就中第588章 訓話第185章 如何報答第71章 生漆過敏第349章 平安也光膀子了第484章 李治的光輝第551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722章 李世民被氣得吐血第188章 吳氏秘法第556章 回宮第502章 冷水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喝的第660章 親兄弟第300章 能讓李世民眼皮跳的事第260章 平安給科考出題目第836章 李義府的辦事能力
第575章 武媚娘出事兒了第392章 媚娘前來致謝第554章 沒事?不可能沒事吧第333章 金瓜子的妙用第660章 親兄弟第728章 李治登基第711章 李治接到信後,哭了第737章 不能就這麼走了第37章 開這方子的人必是高手中的高手第284章 石坑村第698章 武媚娘懷孕期滿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第257章 長孫無忌回府第624章 新刺史是個大大的好官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894章 宰相們同仇敵愾第857章 一起去看王皇后第628章 哭著喊著要去慶州第504章 李伊人和武媚娘第356章 萬事俱備第350章 跑了個倒數第一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522章 狄仁傑亂琢磨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746章 敵人盡滅第119章 小仙翁第93章 少爺之腹第58章 進我書院如何第891章 長孫無忌終於知道了武媚孃的秘密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417章 至少有五萬人第146章 寺中待產第91章 去買藥材第602章 鼻洪第131章 米主事搬起了石頭第341章 造勢第886章 武媚娘有了應對之法第876章 說不清,道不明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633章 平安大水車第70章 尋找病因第147章 四胞胎第68章 程家的小孫孫第26章 特殊禮物第768章 大家一起去第412章 圖紙第813章 王皇后發潑第868章 王皇后又發潑第584章 喬遷之喜第51章 又是桂枝湯第546章 去感業寺進香第634章 長安水部第一人第194章 中醫治這傷效果極第277章 帶我們一起去吧第523章 通天浮屠第603章 兩貫診金第883章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第276章 李世民給李績看病第531章 主意是這樣的第599章 急喉風第15章 在大殿上坐堂第47章 我有三個問題考你第661章 下毒也是個技術活兒第566章 去驪山第190章 這個是擡梯子的第577章 喜脈第651章 武媚孃的主意第25章 哈米提前來拜訪第890章 擺擂臺招兵第233章 王平安的緣分到了第313章 想認個本家第679章 武媚娘竟然腎虛了第523章 通天浮屠第439章 誰是最有名的神棍第293章 唐朝和尚很有名第196章 屠戶第405章 大理寺成了太醫院第699章 給武媚娘接生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第511章 蕭氏得意洋洋第669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第764章 給武媚娘找證人第708章 樸俊男回來了第813章 王皇后發潑第770章 她,她,她是誰?第512章 史愛國一料就中第588章 訓話第185章 如何報答第71章 生漆過敏第349章 平安也光膀子了第484章 李治的光輝第551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722章 李世民被氣得吐血第188章 吳氏秘法第556章 回宮第502章 冷水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喝的第660章 親兄弟第300章 能讓李世民眼皮跳的事第260章 平安給科考出題目第836章 李義府的辦事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邮箱| 杭锦后旗| 依兰县| 牟定县| 巴青县| 易门县| 嵩明县| 闽侯县| 泊头市| 万宁市| 甘南县| 大关县| 南澳县| 盐池县| 南昌市| 武鸣县| 中宁县| 宁蒗| 泰和县| 常州市| 武宣县| 宾川县| 威宁| 桂平市| 大姚县| 阿鲁科尔沁旗| 新营市| 吴堡县| 崇明县| 贵德县| 弥勒县| 瑞金市| 木里| 博罗县| 宁夏| 定州市| 易门县| 镇沅| 武清区| 大名县| 崇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