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5章 牛正宏回來了

王平安忽然問道:“你不會是朝廷通緝的要犯吧,要趁大災之年,聚集起人馬來,然後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老道呃了一聲,這小泥鰍怎麼會往這方面想?哦,明白了,我這些表現確實有點象個造反頭子!不過,這也不能怪我,本道爺以前確是做這個的出身,招兵買馬,聚衆造反,這是道爺的老本行啊,一不小心竟把以前的做派拿了出來,難免引人誤會!

老道嘿了聲,拍拍王平安的肩膀,低聲道:“你不會去告發道爺吧?”

王平安立時搖頭,道:“不會不會,晚輩從不多管閒事兒,你老人家愛幹啥幹啥,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咱倆井水不犯河水,我是絕對不會去告發你的!”

說話間,王平安的身子離得老道遠些,而且眼神向王家大宅那裡看去,只要靠近大門,他一聲吆喝,王家的家丁就會出來,那個時候就都好說了!

老道人老成精,是這年代的傑出人物,就算王平安再怎麼聰明,從閱歷經驗上,還是要照他差著一截。老道手一伸,便拉住了王平安的手,笑道:“你個小毛驢兒,你一撅屁股,道爺就能算出你拉幾個驢糞蛋子,你還是乖乖的跟道爺在一起,去城門口喝碗粥吧!”

王平安只覺得這老道手勁奇大,竟然掙脫不開,有心想要大叫,卻聽老道大聲道:“我這乖徒兒有話要和大家說,鄉親們安靜一下!”

百姓們聽說城門口要放稠粥,無不興奮,他們都是災民,飢腸轆轆,聽到這個消息本應該飛步奔去,免得去晚了稠粥放完,輪不到自己。但感念王平安的恩德,畢竟還要去王平安家裡做法事嘛,所以大家一時半會兒的,都沒有離開!

現聽說王平安有話要說,百姓們都安靜下來,看向王平安!

這個轉折轉得有點太快了,王平安正想著要怎麼擺脫老道,沒成想老道突然喊出這麼一句話來,他稍稍愣了愣,還沒等說出什麼來,就這麼眨眨眼皮的功夫,老道的下一句話就又出來了!

老道大聲道:“我的乖徒兒認識幾個官場上的人,他剛剛說要隨大夥兒去城門口,求當官的在粥裡放些鹹鹽,免得大夥兒淡食無味,你們說我徒兒心好不好,你們要不要他去啊?”

這老道糊弄百姓,煽動鬧事的經驗極其豐富,一句大道理的話沒說,只說了句有關鹹鹽的話,立時把王平安推上了風尖浪口,直接到達頂端!

百姓們聽後,無不狂喜,如果粥裡能加些鹽,那可是太好了,這和淡不淡食的無關,關鍵是沒有鹽吃,全身就要無力,也更容易生病,所以能得些鹽,那是再好不過了!何況老道說話時,故意稱之爲鹹鹽,還把“鹹”字咬得極重,讓人一聽,口中就自然而然地感到那久違的味道!

不等王平安說話,百姓們齊聲歡呼,擁著王平安就往徐州城趕。老道一直抓著王平安的手,低聲對他道:“乖徒兒,咱們一起去吧,這時候你可不能說不去,那樣百姓會對你很失望的!”

王平安情知非去不可,他叫道:“哪位好心,請去我家告知我爹孃一聲!”他喊出話來,自有百姓前去報信,反正離得又不遠。

王平安哼了聲,對老道說道:“我倒要看看你能耍出什麼花樣來!”反手抓去,一把捏住老道的脈門,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別光你抓著我,我也得抓抓你!

老道嘿了聲,並不掙脫手臂,反而笑道:“好小子,看你唯唯諾諾的,想不到還有點剛兒!很好,道爺喜歡!”

百姓們簇擁著王平安和老道,一起向城門口跑去,半路上又有無數災民加入人羣,越聚越多,待到了城門口,人已數千,加上門口早到的,足足有二三萬人,百姓數量仍在增加!

牛正宏站在城樓上,臉色烏雲密佈,而且烏雲裡隨時都會有閃電擊出,他是剛剛從洛陽趕回來的。這一路上他棄車不做,乘馬狂奔,可緊趕慢趕,到底還是回來晚了,長安來的巡察大員已然來到了徐州。

牛正宏此次趕去洛陽,爲的就是和上司及同僚們商量,該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欽差,宋州和汴州方向發生水災,雖未禍及徐州,但百姓逃難,離了家鄉,實際上真正的賑災,不是發生在已成澤國的災區,而是在附近州府,壓力全要由他們這些地方官來承擔!

大唐建立不久,無論是在皇帝心中,還是在宰相們的心中,隋朝那天災人禍引起的大亂,還歷歷在目,所以長安城裡,沒有人敢不把這次水災當回事兒,派下的欽差更是一個瞪眼便殺人的強勢人物!

皇帝爲什麼要派下這麼一位殺人不眨眼的欽差來,目地呼之即出,就是讓他來殺人的,哪個官員要是敢不賣力賑災,掉腦袋那是肯定跑不了的。所以洛陽留守連忙招集各州刺史,去他那裡議事,刺史們做事不力,掉腦袋沒關係,可那卻會連累到他的,雖然留守大人手眼通天,可面對這次來的欽差,他也是無能爲力,沒法通融!

刺史們更加害怕,到了洛陽後,正在商議應對之法,突然有人報告,在趕往洛陽的欽差車駕突然消失,欽差大人易容化妝,直接進入民間,探查災情!

刺史們無不大驚,欽差既然做出這種事來,想必不會是光要探查災情,也是要考評官員的能力啊,而他們偏偏又都離了治所,跑到了洛陽,萬一留守的官員賑災不利,那這賬豈不是要算在他們的頭上!

洛陽留守焦急之下,忙命刺史們連夜趕回治所。牛正宏也是心驚肉跳,不敢耽擱時間,騎上馬沒命地往回跑,等回到徐州,見本州已然開始放粥,百姓也無鬧事的,這才放下心來。

他大大地誇獎了一番衆官吏,說在路過別的州時,有幾個州府尚未放糧,估計著那幾個刺史要有禍事,他本來還在擔心徐州,可一回來,見竟然已經開始放糧了,行動迅速,非常叫人放心。他好生誇獎了一番衆官吏,說他們做事果斷幹練,尤其是給這次放粥出主意的米遠國,還有實際執行者常慶豐,所得誇獎最多!

常慶豐受了誇獎,對王平安感激得五體投地,心中充滿了憧憬,看來自己升官的日子不遠了,真不知該如何答謝王平安啊!

可沒高興多一會兒,突有人來報,說是欽差大人到了!

牛正宏一聽這個,差點兒沒嚇暈過去,從洛陽到徐州,沿途那麼多的州府,怎麼欽差都沒去,卻偏偏來到了徐州,這不是要人命嘛!他趕緊迎接出府,所有官員盡數出迎!

可一出門,卻發現來的不是欽差本人,而是他的隨從,這些隨從俱是彪形大漢,個個長相兇惡,與傳聞中的欽差倒有幾分相似。大漢們倒也沒有什麼廢話,只是帶來了欽差的口信兒,讓牛正宏把護城河填了,因那護城河已然成了病源,如果再不處理,那麼徐州即將爆發瘟疫!

說完這個口信兒,大漢們上馬而去,不知他們去哪裡了,牛正宏可沒膽量派人跟蹤。

牛正宏不敢怠慢,立即下令徵集民夫,去城外填護城河,今天肯定是來不及了,但也要把聲勢造出去,讓暗地裡觀察的欽差知道,他牛正宏是賣力氣賑災的,絕非敷衍!

城樓上,徐州官員分做兩列,站在牛正宏的身後,各有所想,人人都在想著心事!

戴士強看了眼捂著腦袋的米遠國,心想:“這老傢伙怕是又要裝暈!”他又看了眼官員後面的常慶豐,心裡大大不是滋味!

他後悔啊,真是快悔斷腸子了。就在今天,王平安還告訴他要把護城河填了,因爲這條成了臭水溝的河已然成了病源,自己還百般推脫,不肯照辦,如果自己能越權,搶先一步,就算不去真的填河,而是先造造聲勢,豈不就是大功一件!

戴士強無論如何想不到,王平安的想法竟然和欽差大人完全相同,就象是一個人說出的話一般。

他又看了眼米遠國,心想:“完了,想要取代他當上別駕,估計是不太可能了!”又看了眼常慶豐,心中又想:“這人和王平安交情非同一般,放糧的主意他就是聽王平安說的,結果立了一功,眼見在刺史大人心中份量加重,我看這場大災這後,這傢伙及有可能取代我,當上司馬!”

戴士強越想越是後悔,突然來了句:“我怎麼就沒信他的話呢?”

牛正宏回過頭來,問道:“沒信誰的話?”

-----

附:平安感謝書友Sueh的打賞,你的打賞非常慷慨,平安萬分感謝你的支持,謝謝,非常感謝,平安還要感謝書友我心依舊∮,感謝你的熱情打賞,平安在這裡向你們拱手行禮!

冠心病藥膳

二參紅棗飲

配方:黨蔘、北沙蔘各10克,紅棗五顆。

製作:1.把紅棗去核,黨蔘、北沙蔘切片。

2.把紅棗、黨蔘、北沙蔘放入燉鍋內,加200毫升水。

3.把燉鍋置中火上燒沸,改用文火煮30分鐘即成。

食法:代茶飲。

功效:益胃生津,補氣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型之冠心病患者食用。

宜忌:凡風寒咳嗽,肺胃虛寒者慎服。

第138章 又回荒村第560章 上元節第658章 這件大事就由你來做吧第530章 李世民小毛病不斷第499章 又回靈感寺第406章 平安,你的判決下來了第749章 向長安報大捷第376章 豔若桃李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883章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第484章 李治的光輝第192章 綠豆湯第327章 審案第92章 長長一溜藥名第869章 武媚娘可不是好惹的第607章 很有見識的村姑大嬸第188章 吳氏秘法第290章 分批種痘第757章 武媚娘半夜挑水第374章 宣痹通陽法第910章 兔死狐悲第631章 水車模型第614章 視察周邊第486章 許敬宗的用處第585章 慶州金氏第646章 天價的一頓飯第58章 進我書院如何第689章 難道是武媚孃的預感第901章 到達營州第555章 你必是狀頭無疑第790章 蓄髮吧,春花第503章 夾陰傷寒第40章 這纔是真正的高手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552章 一首古詩的來歷第282章 烈酒的妙用第719章 武媚娘做了尼姑第834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745章 高句麗的末日第89章 難民如潮第791章 蕭淑妃也知道了武媚娘第560章 上元節第92章 長長一溜藥名第811章 更幽堂第491章 帶野雁來第492章 哪位公主第884章 見到李治第601章 偶遇和製造偶遇第251章 宰相們心中的試題第248章 求知己第805章 宰相出手,媚娘得利第56章 爲父母洗腳第373章 皇帝的病不能生氣第512章 史愛國一料就中第344章 長安總動員第250章 科考題目第786章 去認識一下小尼姑第139章 誰怕誰第459章 和尚去救和尚第400章 關入大牢第780章 王平安也求人第549章 飛馬前去破壞第381章 平安,舅舅第11章 手到病除第895章 武媚娘發飆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163章 要出醫書第678章 肺癆需當養之第898章 突厥兵到了雲州第303章 王侯爺第414章 飛奔去涼州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603章 兩貫診金第898章 突厥兵到了雲州第280章 上船容易第459章 和尚去救和尚第667章 李治樂不思長安第447章 房玄齡到了第180章 歌唱平安好兒郎第195章 這少年相當有兩下第446章 這個繼父不能要第286章 接種牛痘第883章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第773章 夜會石室第610章 武媚娘有了貼身丫環第327章 審案第395章 鍼灸可治癔病性失語第9章 大和尚也生病第796章 還是神醫好求第589章 馬球會第588章 訓話第270章 滑胎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266章 邱亭軒的小情人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475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670章 往李恪身邊摻沙子
第138章 又回荒村第560章 上元節第658章 這件大事就由你來做吧第530章 李世民小毛病不斷第499章 又回靈感寺第406章 平安,你的判決下來了第749章 向長安報大捷第376章 豔若桃李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883章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第484章 李治的光輝第192章 綠豆湯第327章 審案第92章 長長一溜藥名第869章 武媚娘可不是好惹的第607章 很有見識的村姑大嬸第188章 吳氏秘法第290章 分批種痘第757章 武媚娘半夜挑水第374章 宣痹通陽法第910章 兔死狐悲第631章 水車模型第614章 視察周邊第486章 許敬宗的用處第585章 慶州金氏第646章 天價的一頓飯第58章 進我書院如何第689章 難道是武媚孃的預感第901章 到達營州第555章 你必是狀頭無疑第790章 蓄髮吧,春花第503章 夾陰傷寒第40章 這纔是真正的高手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552章 一首古詩的來歷第282章 烈酒的妙用第719章 武媚娘做了尼姑第834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745章 高句麗的末日第89章 難民如潮第791章 蕭淑妃也知道了武媚娘第560章 上元節第92章 長長一溜藥名第811章 更幽堂第491章 帶野雁來第492章 哪位公主第884章 見到李治第601章 偶遇和製造偶遇第251章 宰相們心中的試題第248章 求知己第805章 宰相出手,媚娘得利第56章 爲父母洗腳第373章 皇帝的病不能生氣第512章 史愛國一料就中第344章 長安總動員第250章 科考題目第786章 去認識一下小尼姑第139章 誰怕誰第459章 和尚去救和尚第400章 關入大牢第780章 王平安也求人第549章 飛馬前去破壞第381章 平安,舅舅第11章 手到病除第895章 武媚娘發飆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163章 要出醫書第678章 肺癆需當養之第898章 突厥兵到了雲州第303章 王侯爺第414章 飛奔去涼州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603章 兩貫診金第898章 突厥兵到了雲州第280章 上船容易第459章 和尚去救和尚第667章 李治樂不思長安第447章 房玄齡到了第180章 歌唱平安好兒郎第195章 這少年相當有兩下第446章 這個繼父不能要第286章 接種牛痘第883章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第773章 夜會石室第610章 武媚娘有了貼身丫環第327章 審案第395章 鍼灸可治癔病性失語第9章 大和尚也生病第796章 還是神醫好求第589章 馬球會第588章 訓話第270章 滑胎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266章 邱亭軒的小情人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475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670章 往李恪身邊摻沙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谢通门县| 甘泉县| 隆安县| 伊通| 鱼台县| 东乡| 古田县| 容城县| 乐安县| 灵川县| 邵武市| 龙川县| 六枝特区| 运城市| 河源市| 建阳市| 定结县| 吉安县| 宜都市| 太原市| 石河子市| 怀集县| 全州县| 石嘴山市| 商河县| 本溪| 封开县| 隆安县| 杨浦区| 黑山县| 准格尔旗| 张家界市| 元氏县| 连城县| 竹溪县| 资阳市| 玉林市| 克拉玛依市| 浏阳市| 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