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九章 皇上賜名

第五十九章 皇上賜名

“徐大哥,快醒醒,下人說有天使來了……”

小月聽見外面小廝急切的呼喊,忙起身細聽,聽見“天使”二字,不由得嚇了一跳。小月是宮裡出來的,知道“天使”二字威力無窮,忙搖動徐清,讓他醒來。

“去去去,什麼天使,別管他……”徐清摟過小月順滑的腰肢,卻連眼睛都不睜開就道:“小月啊,這麼早把我吵醒,是不是想做早操啊?”

小月連忙搖頭,她可知道徐清說的“早操”是什麼意思。

“不是不是……”小月想了一下,又道:“少爺,聖旨來了!”

“嚇,聖旨?”徐清終於睜開眼睛,看著小月道:“真的有聖旨?”

“嗯嗯……”小月點頭稱是。

天使就是皇帝的使者,皇帝的使者跑到滄州來了,難道是爲了叫你起牀?一定是傳聖旨來了……

這李老頭幹什麼呢?覺也不讓人睡……徐清先叫小廝帶天使去刺史府正堂,漱口牙,洗把臉,換上朝服,見聖旨如見皇帝,那可不能穿公服,是要穿朝服的。

擺下香案,三束青煙直上雲霄,以示這裡發生的事情,已經轉發給了天上,作爲天子的皇帝啊,您注意查收。

徐清趨步走出來,躬身跪下,行了一個臣禮,拿聖旨的那位太監才肯動身,走到徐清面前不陰不陽的道:

“持節滄州諸軍事滄州刺史徐清接旨~”

“臣滄州刺史徐清接旨……”徐清大聲的回到。

“敕曰:徐清在政爲民,勤勉有加,內除盜匪,立法明章,外御海賊,護唐子民,朕心甚慰。”這裡太監頓了頓,徐清也醒了醒,這句話後面一般都帶著賞錢呢!

那太監繼續念聖旨:

“予爾兩季俸銀俸米,以資鼓勵。”

這話說的,徐清差點一個“臥槽”就迸出口來,心道就這麼幾個月俸銀就打發了?我被罰的銀子也不止那一點啊。不過徐清還是忍住了,原因是那太監還在繼續念,大頭在後也說不定呢。

“徐愛卿不在朕躬,乃少一千里駒噫!前日思一教化之書,諸博士皆不得朕意,愛卿長於詩文,必能有所出。”

“喜聞愛卿得子,賜名“文”,加‘’。欽此!”

徐清聽見了欽此,第一個反應不是謝主隆恩,而是“噗”的一聲,驚訝地問道:“我兒子當官了?”

那傳旨太監咳咳兩聲,提醒道:“徐刺史……”

“哦哦,臣叩謝聖恩。”徐清磕頭,把聖旨接了過來,恭恭敬敬的呈放在堂上,這纔下來謝謝這傳信的太監。

“公公舟車勞頓,不如歇息幾日,徐某好盡一盡地主之誼。”

“刺史客氣了,咱家一個殘破之人,哪裡能讓勞煩刺史大人?”那公公除了聲音陰陽怪氣,單看面色還是慈眉善目的,只聽見他又說:“徐刺史可是聖眷隆厚啊,皇上在千里之外,也要爲徐大人要文章哩……”

想起聖旨中李淵提到的“朕思一教化之書,諸博士皆不得朕心”,徐清心裡暗暗心驚,上一次在長安,李淵也是這般不滿意大臣們的議詞。當時李淵問的是“萬物皆遇熱而大,獨水不同,遇冷而大”,徐清則對以“水得道,君得道,故而殊”之語,結果李淵龍顏大悅。那這一次,是怎麼個情況?

徐清是二丈和尚摸不著腦袋。再看這太監,徐清收到褒獎,兒子賜了官身,哪個都好拍馬屁,他爲什麼單單要提起這事情?難道……寧可錯殺,不肯放過,徐清擺出恭敬的架勢問道:

“這教化之文嗎,到底是怎麼回事,公公教我?”

那太監眼中精.光一冒,點點頭,讚歎的看了一下徐清,然後道:

“咱家一概不知,只知道君臣父子,天下的人各有各的位子,守好本分纔是正道。”

徐清心領神會,道:“多謝公公教誨。”

那太監面部表情全部消失,冷冷地道:“徐大人少年英才,領悟到了什麼,和咱家可沒關係。”

這太監的畏畏縮縮,不敢再多說一字,轉身而走,留下一些箱子,那是給徐清的賞賜。徐清派下屬給太監送過去金銀珠寶,竟然一個子兒沒要,全部退了回來。

這是怎麼回事,太監不要錢了?就算狗不吃肉,貓不吃魚,那人也不會對財色二物免役啊,這太監不要錢,莫非還是個好色的?徐清這個就想不通了……

只不過,那個教化之文,徐清卻有了眉目。太監教徐清的話裡,有最關鍵的四個字——君臣父子。李淵現在最頭痛的,恐怕不是突厥,也不是各地按下又起來的割據勢力,而是朝中太子和秦王兩黨的內鬥,故而李淵需要一篇教化之文來敲打一下,朝中其他大臣,警告他們該做的做,不管的不管。

徐清甚至猜到了,朝中那些博士,寫的文章肯定是什麼“周文王和商紂王之間不可不談的十大秘辛”,“春秋五霸成功經驗”之類的,李淵肯定不喜歡啊。李淵想要的,徐清手裡正好有,也就是那一本《弟子規》了。

《弟子規》中有語:“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便是勸誡兄弟之間要恭敬守禮,相親相愛的,這纔是李淵想要的止痛藥。

徐清稍一思考,便決定了就拿《弟子規》交差算了。上次印出來七十本,送出去六十多本,還餘下幾本,正好送去長安。只是單有這些文章是不夠的,最關鍵的,要一位能夠全解此文的人才,替徐清傳達意思。

“徐郎,怎麼我聽說有聖旨來了?”荀雪兒在後院等著,一看見徐清便問。聖旨沒說是全家接旨,女眷是不能靠近的。

“好事,好事……”徐清道:“也不知一秋出生的消息什麼時候傳到了皇上耳邊,這不,我這乖兒子,百日不到,就有了官身。”

荀雪兒問:“他能當什麼官?還沒名字呢……”

徐清笑著說:“一個從九品文林郎,芝麻兒大小的散官,當不得什麼,當不得什麼…….”

“啊?”衆下人聽了,驚了一下,從九品,那可不得了,對徐清來說,那是芝麻兒大小不錯,但是他們一輩子也掙不下這麼個官身啊。一邊羨慕的看著徐清一家子富貴榮華,一邊連忙向徐清道賀。徐清也不吝嗇,掏出錢來發了一圈。

“唉,也罷,我卻不想他從小這般順暢,要吃些苦纔好。”荀雪兒患得患失,嚴慈兼有。

“對了,皇上還給他賜了名,單名一個‘文’字……”徐清道:“這也好,省的我給他取名字了。”

“噗~”荀雪兒笑了道:“哪有你這樣當父親的?”

“嘿嘿,他以後要是嫌棄自己的名字,就只能找皇帝去了……”徐清說完,逗弄徐小清片刻,這才起身讓小廝去找來魏冼,準備講課。

這幾天,徐清早就發現了刺史府周圍有許多“暗哨”在盯著,故他也知道那些學子並無惡意,只不過是想蹭一堂課聽聽罷了,只是徐清不樂意在那麼多人面前演講。

刺史府裡頭有一處密道,還是上次徐琪失蹤的時候發現的,徐清也沒把他堵塞,只是派人守住了,並且再外面加了封鎖。如今看來,正好有用。穿著平民裝束,徐清從密道里穿行到外,悄悄於六十個新選上來的教師一起出城踏青去也。

一處小溪旁邊,春水嘩啦啦的流淌,溪邊野花爛漫,青草萋萋,兼又蜻蜓蝴蝶飛來飛去。不久,此處一陣喧鬧,正是徐清等人來了。不一會兒,這六十多人,排班論坐,徐清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其餘人都站立在徐清面前,低頭束手,作恭敬狀。

“大家無需多禮,坐吧……”徐清“和藹”的笑了笑。

“謝徐公。”

衆人就坐,徐清拿起書,衆人也迅速就地鋪開紙筆,拿出發給他們的《弟子規》,做聆聽裝。徐清不再賣關子,便道:

“《弟子規》總 序,《弟子規》, 聖人訓,首孝弟, 次謹信,泛愛衆, 而親仁,有餘力, 則學文。有人 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咦?這不是要傳課嗎,怎麼反而問起問題了。衆人心裡見疑,都看向魏冼,魏冼拱手起身,對其餘人道:

“諸位不讀論語?聖賢們講大道,便是如此……”

論語記載孔子教導學生,便是採取的一問一答,共同討論的方式。

哦,原來這是模仿聖人的教學方法,難怪有人說徐公乃董公之後儒家第一人,此言的確不虛。衆人皆是明白的點頭,不過只有一名年輕書生反應過來道:

“學生可解,徐公此言乃是說,做人啊,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要對己謹慎約束,對人誠實可信。處事要博愛民衆,並親近有德行的人。做好了這些如果還有餘力,就去學習文化知識。”

徐清點點頭,衆人都道可惜,這第一句最簡單,在坐之人無人不知,可獨讓那年輕書生在徐公面前露了臉,好不可惜。

再之後,徐清也是如此,先念一句,再問在場之人,是否有能解答的。如果沒有人,徐清就稍作提示,如果有好幾個人回答,徐清就都點評一下,然後選取其中滿意的,或折中一下。徐清每點一次頭,別人唰唰寫下筆記。

一本《弟子規》講解完畢,天色尤明。

第三十章 齊王的拉攏第一百九十三章 入草原第二百一十七章 暗流(4)第二百二十五章 滄州的發展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貴妃到第八十七章 小道消息第二百一十八章 暗流(5)第一百六十章 徐清練兵2第一百三十四章 官衙第七十九章 怒斥第二十六章 妖婦還是妖道第二章 回京之前(2)(補發咪咕)第九十章 新包裝第六十八章 狎妓被參(補發咪咕)第八十八章 快想辦法第三十九章 阿姳巫母第一百七十九章 有事找我第二十九章 防禦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想徐清了第二十三章 餘震(7)第二百四十七章 齊王宴請第一百七十二章 青虹劍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淵請吃飯第二百四十八章 倭地第二百一十章 回長安第一百五十五章 自伐者無功第三十章 詭運(6)第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第四十一章 赴宴(第四更!!!)第一百九十章 倒黴的夜第一百六十八章 防蝗災第五十七章 燧發huo槍第五十五章 有乃父之風第二百零一章 聚沙成牆第九章 秦王飲鳩(補發咪咕)第八十八章 快想辦法(補發咪咕)第八十九章 放了寒假第二百二十六章 兩起蝗災第十五章 流民 (7)第四章 生擒王黑虎第八章 仁勇校尉第一百零二章 路見何常(第三更)第六十八章 狎妓被參第四十二章 初入草原——到幽州第九十五章 必須要去第四十章 風聲鶴唳第七十二章 高句麗大使第七十九章 突圍又被圍第五十六章 趙老將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淨小太監第九十四章 天有二日第八十八章 快想辦法第九章 哪裡來的第一百二十二章 宣旨第十八章 餘震(2)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清練兵3第二百四十三章 武舉(11)第四十三章 再到紅山鄉第一百八十章 怎麼軟了第二十九章 吳王之印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淨小太監第二百二十九章 挖他們根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淨小太監第一百一十八章 客氣客氣第一百八十二章 果然被參第七十七章 有人監視第七十五章 第一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滄州的發展第五十章 徐清失心瘋第三十一章 翡翠與白玉第三十九章 言商(5)第五十四章 長安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貴妃到第九十六章 回洛南看看第二十三章 今年春役到我家第一章 剿匪(1)第二十六章 孫二孃黑店?第九十四章 對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清練兵3第三十二章 牙門將第三十九章 爵爺第六章 剿匪(6)第四十二章 村老第十一章 出齊魯,入洛川第十四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三十七章 東市的文會第二百零六章 練養生功第十二章 世間有臭臉,當抽必第二百二十四章 封侯拜相第九十九章 麻辣燙第十八章 滅突厥(1)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殿驗鳥第一百二十二章 宣旨第六章 路在何方?第一百七十章 滿爐青火第十三章 文會(2)第五十五章 有乃父之風第三章 回京之前(3)第九章 流民(1)(第三更!)
第三十章 齊王的拉攏第一百九十三章 入草原第二百一十七章 暗流(4)第二百二十五章 滄州的發展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貴妃到第八十七章 小道消息第二百一十八章 暗流(5)第一百六十章 徐清練兵2第一百三十四章 官衙第七十九章 怒斥第二十六章 妖婦還是妖道第二章 回京之前(2)(補發咪咕)第九十章 新包裝第六十八章 狎妓被參(補發咪咕)第八十八章 快想辦法第三十九章 阿姳巫母第一百七十九章 有事找我第二十九章 防禦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想徐清了第二十三章 餘震(7)第二百四十七章 齊王宴請第一百七十二章 青虹劍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淵請吃飯第二百四十八章 倭地第二百一十章 回長安第一百五十五章 自伐者無功第三十章 詭運(6)第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第四十一章 赴宴(第四更!!!)第一百九十章 倒黴的夜第一百六十八章 防蝗災第五十七章 燧發huo槍第五十五章 有乃父之風第二百零一章 聚沙成牆第九章 秦王飲鳩(補發咪咕)第八十八章 快想辦法(補發咪咕)第八十九章 放了寒假第二百二十六章 兩起蝗災第十五章 流民 (7)第四章 生擒王黑虎第八章 仁勇校尉第一百零二章 路見何常(第三更)第六十八章 狎妓被參第四十二章 初入草原——到幽州第九十五章 必須要去第四十章 風聲鶴唳第七十二章 高句麗大使第七十九章 突圍又被圍第五十六章 趙老將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淨小太監第九十四章 天有二日第八十八章 快想辦法第九章 哪裡來的第一百二十二章 宣旨第十八章 餘震(2)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清練兵3第二百四十三章 武舉(11)第四十三章 再到紅山鄉第一百八十章 怎麼軟了第二十九章 吳王之印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淨小太監第二百二十九章 挖他們根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淨小太監第一百一十八章 客氣客氣第一百八十二章 果然被參第七十七章 有人監視第七十五章 第一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滄州的發展第五十章 徐清失心瘋第三十一章 翡翠與白玉第三十九章 言商(5)第五十四章 長安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貴妃到第九十六章 回洛南看看第二十三章 今年春役到我家第一章 剿匪(1)第二十六章 孫二孃黑店?第九十四章 對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清練兵3第三十二章 牙門將第三十九章 爵爺第六章 剿匪(6)第四十二章 村老第十一章 出齊魯,入洛川第十四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三十七章 東市的文會第二百零六章 練養生功第十二章 世間有臭臉,當抽必第二百二十四章 封侯拜相第九十九章 麻辣燙第十八章 滅突厥(1)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殿驗鳥第一百二十二章 宣旨第六章 路在何方?第一百七十章 滿爐青火第十三章 文會(2)第五十五章 有乃父之風第三章 回京之前(3)第九章 流民(1)(第三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河西区| 聂拉木县| 金沙县| 紫阳县| 府谷县| 通榆县| 全南县| 绥棱县| 北安市| 沁阳市| 宁晋县| 桃源县| 南郑县| 临海市| 安康市| 广丰县| 东乡| 易门县| 乌拉特中旗| 普兰县| 西乌| 肇源县| 安岳县| 定日县| 榆中县| 英吉沙县| 衢州市| 佳木斯市| 日土县| 固原市| 临清市| 富阳市| 凤冈县| 会同县| 荥经县| 法库县| 恭城| 台州市| 邛崃市| 高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