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

而相比城門外的鬧劇紛紛;在長安城內的大興善寺內。新到一批即將在關內道各地上任的官吏人選,所組成的千人大會上,周淮安也正在衆目所矚之下;進行來到關內第一堂名爲《興亡史鑑》的政治公開課課:

“歷朝歷代的崩滅,無不是從體制敗壞而財政枯竭的經濟危機開始發端的;局於上位的權勢者窮奢極欲,而小民者愈發困頓,官吏豪姓居中聚斂愈多。。”

“結果體現爲最明顯的徵狀,國家和朝廷卻拿不出更多財計和餘力來對應天災人禍;於是中樞每每加徵於下,便就是地方十倍數十倍的聚斂、盤剝於民。。”

“民怨鼎沸而橫行四野求活,又不得不勞費朝廷錢糧兵員去鎮平和剿滅;然而刀劍殺得了饑民的肉身,卻是殺不得著層出不窮的天災人禍。”

“於是,一邊是國家財源衰微枯竭,徵無可徵,一邊是地方豪姓乘勢而起日益做大不掉。。天下就自然走向了羣雄爭亂的末世之期。”

“因此,這也是在新潮即將確立之前,這個世道於我太平軍最大的考較所在。如何避免這些代代相襲的重蹈覆轍之弊,而令國祚更加長久遠邁歷代,直追上古三代之治?”

“畢竟,世人子息繁衍無窮而田土地力有盡,乃至擁衆飢不得食、相爭於野,此爲內卷之故呼,也爲世上治亂循環的因果往復。。”

“世上人多爲己所求,爲子孫計而得隴望蜀、慾壑難填,此爲人慾使然;而萬物流轉,生生不息,不爲堯喜、不爲紂悲,此爲天理呼。”

“是以爲政者當善於調理陰陽,令天理人慾相輔相成的發展之道,而不是變成存亡對立的內耗之道,或是填在人禍發端的根源和徵兆?。。”

“具體的表現,就是對內興產促業,窮盡格物之理而營治器械,竭力提高世上的效率和產出,以足日益增長的內需;是爲安居樂業之道。”

“於外則是開拓進取,以太平年景下的國家餘力,徵發寰宇域外之所獲,饋補海內之缺漏;這是纔是因裡循環的長久之道。”

“故而,爲政者一味強調君子恥於言利,那就是失之於偏頗而很容易脫離現實和世情;不然不是變成人所欺瞞的愚鈍腐儒;就是別有用心的茍且企圖之輩。。”

“所以,爲上位者不但不能恥於言利,還要更加明白自己所謀求的利益所在。貪贓枉法是爲一己私利,造福民生則爲公義之利。。”

“不是爲一家一姓之利,而爲了天下整體之利,爲了衆生萬民之利,來作爲基本的行事準則,”

“漢武英明一世,最終還是逃不過要下罪己詔之故又是爲何?因爲他晚年的所作所爲,已經偏離了家國一體的天下公利所在。”

“興師動衆遠征外域,所獲不過是爲了天家個人宣揚武功、裝點門面的幾匹天馬,自然逃不過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的身後名;此爲私慾。。”

“可要是爲此廣開商路,遠通域外以爲互交之利,自然就有張騫鑿空西域的名垂千古;或又是陳湯,班超的揚威域外,以爲邊疆安定之功。當爲公義。”

說到這裡周淮安再度掃視了一圈表情各異的汲汲人羣,最後才意有所指的總結到:

“太平軍順天應命走到如今底部,只驗證和說明了一個結果。自兩漢以降士族門閥,早就該掃進歷史的塵埃了;如今能夠大當其道的,難道不是‘有教無類’和‘唯纔是舉’麼?”

“諸位既身爲人子,以曾經的家門和姓氏爲榮算什麼能耐?真正的本事,難道不是親手締造一代功業,而讓後世的家門和姓氏以你爲榮麼?”

於是,在一時間當場爆發開來的羣情洶涌和幾乎要將偌大天頂掀翻的呼應如潮聲浪中;作爲旁聽的太平軍大都督府諸位主官和部屬們,也難免露出諸多微妙而複雜表情來。

大多數人還是覺得這是理當如此或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新朝體制的確立和文武百官的構成,難道不就是要建立在這些舊朝顯赫門第的屍骨和遺骸上麼?

但也有人表現的“略顯尷尬”或是“無可奈何”的情緒來;因爲他們本身就是直接或是間接來自舊朝體制當中,或者曾經與之有著牽扯不斷的人物。不過也就最多止於此了。

畢竟,這對於這些已經新朝體系內,多少佔據了某種意義上的先手和機會的人們來說;也是變相斷絕了更多類似背景的存在,繼續在新朝體系內成爲他們競爭對手和威脅的機會。

而這個宣言雖然是基本公開判處了,包括與李唐牽涉過深的五姓七望爲首,諸多世家大族在仕途上的死刑;但是在對於維今天下當中本就在努力掙扎的門閥士族,也就是爲蓋上了最後一把墳土而已。

畢竟,以如今太平軍政權所擁有的的決心和力量,足以剷平世間任何的反對和抵抗力量;就算是兩漢以降南北朝之間,士族門閥最爲鼎盛的士氣,也未必能夠阻擋得了了。

其中也有擔憂和揣測著,這番宣言可能代表著這位王上在新朝確立之後,某種說得好聽叫做銳意進取,掃平四夷九邊的決心使然;說不得不好聽可能就是窮兵黷武的趨向,而決意要有所覲見和進言的打算了。

而與此同時,在距離長安數百里外的蒲州與絳州交界的安邑城內,好容易帶兵星夜馳歸於此的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果不其然的接到了一個噩耗:

自沁州(今山西沁源)、汾州(今山西汾陽)一帶所努力維持的戰線,早在數日之前就已經全面崩潰了。

由河中資深宿將兼同族的汾州防禦使王守瑜,和王重榮麾下身經百戰的隰州兵馬使李羣;互爲抵角所據城設壘節節拒守的兩萬大軍;在全力反撲的河東/沙陀軍面前,並沒有能夠抵擋得多久。

很快有一支沙陀軍繞道太原府東面的石州,而在當地內應配合下越過了石樓山的險要隘口和關壘,突入隰州後方大肆劫奪了永和、大寧、蒲縣;又襲擊了位於晉州陰地關的後方糧臺樞紐。

結果,就是在後路斷絕而不濟又腹背受敵的人心動搖之下;從石會關一路引兵退到汾州介休城的隰州兵馬使李羣,突然襲擊和俘虜了當地合兵了的汾州防禦使王守瑜,就地投降了河東/沙陀軍。

河中鎮北面門戶就此大開,而任憑河東/沙陀軍在汾水流域長驅直入,一直殺到了晉州州治的臨汾城下,將其團團圍困起來;又分兵攻打慈州、絳州、沁州境內。

轉眼之間,偌大的河東鎮就已然是淪陷大半,而只剩下一個殘缺不全的河中府本身了。

但是更加讓人覺得雪上加霜的是,負責彈壓和坐鎮絳州的常行儒所部,卻是在路過解縣的東西大鹽池時,突然徵用/劫掠了今年尚未發賣的所有庫存鹽貨和財帛。

於是乎,王重榮如今所要面對的是安邑、解縣兩地皆是空空如也的庫房,暫時不知所蹤的常行儒所部;以及麾下一萬五千名嗷嗷待哺/就等犒賞的將士們了。

第七十五章 夜間第948章 開營紫塞傍第1026章 嚴秋筋竿勁(續二 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第768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行路雨紛紛(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1013章 徵師屯廣武(中第五百七十四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三)第三百三章 後事尚維艱(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中第五百零十二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中第二百一二十章 各方5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灑陣雲飛(續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續第702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平2第四百二十六章 各般(下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五百七十八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七)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遠道不可思(中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702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下第799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二)第977章 彎弓射賢王第三十九章 優待(中)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861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中)第828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第三百四十七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第769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二第二章 活著(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伏幟草中低(中第三百七十三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一百五十五章新氣5第一百七十九章 土蠻上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九章 依舊活著(中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十二章 繼續活下去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1015章 徵師屯廣武(續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六百零七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中第五百零一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中)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四章,還是活著第694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1008章 行歌歸咸陽(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909章 虎竹救邊急(續二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般心思二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二百二十八章 驚雷5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831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卷戎旌(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1052章 簫鼓流漢思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956章 孟冬沙風緊(續第800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第二百八十八章 行路雨紛紛(中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四百零十一章 猶記登壇日(下)第963章 畫角悲海月(中第八十章 心想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二百八十五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中第822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下
第七十五章 夜間第948章 開營紫塞傍第1026章 嚴秋筋竿勁(續二 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第768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行路雨紛紛(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1013章 徵師屯廣武(中第五百七十四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三)第三百三章 後事尚維艱(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中第五百零十二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中第二百一二十章 各方5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灑陣雲飛(續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續第702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平2第四百二十六章 各般(下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五百七十八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七)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遠道不可思(中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702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下第799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二)第977章 彎弓射賢王第三十九章 優待(中)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861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中)第828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第三百四十七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第769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二第二章 活著(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伏幟草中低(中第三百七十三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一百五十五章新氣5第一百七十九章 土蠻上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九章 依舊活著(中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十二章 繼續活下去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1015章 徵師屯廣武(續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六百零七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中第五百零一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中)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四章,還是活著第694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1008章 行歌歸咸陽(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909章 虎竹救邊急(續二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般心思二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二百二十八章 驚雷5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831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卷戎旌(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1052章 簫鼓流漢思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956章 孟冬沙風緊(續第800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第二百八十八章 行路雨紛紛(中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四百零十一章 猶記登壇日(下)第963章 畫角悲海月(中第八十章 心想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二百八十五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中第822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屏县| 铜梁县| 香格里拉县| 营口市| 金秀| 桐城市| 疏勒县| 大丰市| 大渡口区| 右玉县| 土默特左旗| 镇康县| 卢龙县| 抚州市| 丽江市| 龙胜| 万山特区| 南丰县| 富裕县| 延庆县| 汾西县| 横峰县| 祁阳县| 长顺县| 平和县| 安达市| 虎林市| 沙坪坝区| 景德镇市| 三江| 雷州市| 满洲里市| 光泽县| 江油市| 堆龙德庆县| 云阳县| 宜昌市| 阿城市| 屏东县| 汨罗市| 高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