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節 平淡的禪讓

禪位,乃是國朝的大典,萬萬不可輕忽。

大唐皇帝曰:“天元煌煌,朕爲首長,言出即法隨,摩天之樓臺,九環之錫杖,莫若朕金口一諾,建樓閣,造錫杖,徒費國帑,於民無益,今禪位於承乾,可有異者?”

百官閣僚拜服於地,鴉雀無聲,這一刻只有李二的聲音在天地間迴盪,天空大雁方鳴,弩箭穿喉,山中猛虎嘯之,鋼刀臨頭……

元章先生衣著嚴整,黑色的夾襟喻示著他是今日的禮官,一步步的邁上萬民殿,朝大殿上的李二三拜九叩之後,方開言道:“自堯舜以來,未嘗聽聞有禪位者,即使有也是畏懼兵革之威,自堯舜之後,陛下開先河,老臣爲陛下賀!”

李二哈哈一笑道:“也爲大唐賀,朕開先例,自當著爲永例,後世帝王,自感精力不濟,就當效法於朕,禪位新皇,扶上馬,送一程,護我大唐千秋!”

元章再拜道:“喏!”

李承乾拜道:“喏!”

萬民宮前的百官一起跪拜道:“喏!”

長孫帶著後宮的嬪妃,公主,王妃以及所有有品級的貴婦一起下拜道:“喏!”

禮官將三牲送上,李二摘去通天冠,緩緩走到供桌前,將三柱粗大的香插了上去,拜了天,拜了地,拜了祖宗之後,就拂袖而去,褪去了黃袍的李二,腰板依舊挺的筆直。

元章作爲大唐僅存的三公之一,來到供桌前,再次下拜,從桌子上取過架在檀香木架子上的詔書徐徐展開,仔細看過之後。才轉過身,面對跪拜在丹樨下的太子,以及文武百官展開詔書,輕咳一下大聲的念道:

“五運更始,三正迭代,司牧黎庶,是屬聖賢,用能經緯乾坤。彌綸區宇,大庇黔首,闡揚鴻烈。革晦以明,積代同軌,百王踵武,鹹由此則。朕已年高。無力控局,太清雲始,見困長蛇。承聖之季,又罹封豕。爰至天成,重竊神器,三光亟沈,七廟乏祀,含生已泯,鼎命斯墜,我李、元之祚,有如綴旒,靜惟屯剝。夕惕載懷……

李二牽著長孫的手側耳傾聽了一陣,呵呵一笑。就登上自己的御攆,準備起駕回到玉山城,今天,這裡是屬於新皇的天下。

擡眼看看車架前那具雄壯的身子笑道:“尉遲,今日乃是新皇登基之時,你不去朝拜。給朕當什麼馭手啊。”

尉遲恭回頭笑著對李二說:“老臣的老了,伺候不了新皇了,還是交卸了差事隨陛下一起去玉山城養老比較好。

陛下不知,貞觀老臣都是這個意思,您看看左右就知道了。”

斷鴻笑著拉開帷幕,李二發現當年隨著自己打天下的老臣子如今都圍在車駕左右,文臣在左,武將在右。

已經老得快死的宇文士及晃晃悠悠的坐在馬上拱手道:“別看老臣年邁,如今還能騎得了戰馬,還能陪著陛下說幾句笑話,既然陛下要歸隱田園,怎麼能少了老臣。”

李二嘿然一笑道:“你還是下馬坐車吧,朕擔心到不了玉山你就會被馬顛死。”說完又指指後面幾個老的不成的臣子說:“你們也一樣。”

李靖大笑道:“微臣等武將就不必了,此去玉山一路平坦,我等正好縱馬狂奔。”

李二看看鬚髮皆白的李靖沒好氣的說:“省省吧,掉下來一兩個被馬踏死,得不償失,”說著話他從武將羣裡看到了頂盔摜甲的雲燁,招招手示意他過來,指著周圍這羣白髮老臣對雲燁說:“他們當山野閒人朕可以同意,你小小年紀混進來做什麼?”

雲燁笑著說:“您和這些叔伯全部退下來了,要是晚輩不在,您們的生活還有個什麼意思,難道說整天喝酒吃肉?

麻將咱們暫且不說,橋牌會打嗎?門球會打嗎?蛐蛐會鬥嗎?何爲養生湯?什麼是絕世美食?釀酒這種事情,諸位叔伯誰會?

其實啊,微臣最大的本事就是玩,吃喝玩樂纔是微臣的本質,所以諸位長輩如果不想後面的日子過的無聊,萬萬少不了微臣啊。

更何況,諸位長輩的《回憶錄》還要編篡,這是要放進玉山書院圖書館的,尤其是陛下和娘娘的《回憶錄》,更是珍貴無比的史料,衛公對現代戰爭的思考,也是重中之重。將來書院修我大唐史冊的時候,只需要將諸位叔伯的《回憶錄》印證一下,就會有一本活脫脫的史書出現,這些事比起微臣上朝做官,重要的太多了。”

看到自己的舊部,李二的心情顯然非常好,見那些老臣全部換乘了馬車,這纔拿腳跺跺車板,尉遲恭抖抖繮繩,八匹馬拉的車架就緩緩地駛出了皇宮,這一次李二帶走了屬於自己的一切,將一個乾淨無比的皇宮留給了李承乾,他希望李承乾能不受到任何的掣肘施展他自己的才華。

自皇帝的車駕駛出皇宮的那一刻起貞觀朝在貞觀二十九年戛然而止,李世民整整在位二十九年,比歷史上的在位時間多出來了八年。

也就在李二的馬車駛出長安城的時候,鐘樓嗎,鼓樓,同時鳴響了一百零八下,萬民宮前焚化的奏表變成了青煙,將天下改元的消息送上了九天,也就在這一天,泰興元年開始了。

披著光明鎧的武士,揹著新皇的詔書,將改元的消息送到了中華九州,於是,無數的賀表蜂擁而至,十六衛的大將軍也開始逐一進入皇宮,宣誓向李承乾效忠。

禪位的風波也不過熱鬧了三個月而已,大唐已經形成了自己固有的運轉方式,並不因爲換了皇帝而有什麼改變,天下很快就安靜下來,百姓們也開始使用泰興元年鑄造的新幣,李承乾非常的有孝心,年號變了,但是上面的人像卻沒有任何改變,依舊是李二的側影,也就是說,以後大唐不管皇帝是誰,錢幣上的側影只會是李二。

長安城裡有最高大的李二騎馬塑像,玉山城李承乾認爲也應該有他爹的造像,於是就把鷹嘴崖邊上的一座石頭山,硬是給弄成了李二的頭像。

李泰比較喜歡自己母親,於是長孫的頭像也就出現在李二頭像的邊上,現在只要靠近玉山,就會看見兩個碩大無朋的腦袋杵在那裡。

這股風潮延展開來,就變成每座大城市裡都出現了這個東西,於是李二夫婦的樣子滿大唐的百姓都知道是什麼樣子了。

知道李承乾的打算,他家的李代祖宗都裝在墳墓裡面,現在不好把自己的爹媽活埋,於是就高高的供起來,放進神龕,你都成神了,就不好意思和兒子爭著做皇帝了吧?

很奇怪,李承乾立了皇后,但是卻沒有立太子,李象慫恿一羣文官上奏,催促皇帝立儲,結果勃然大怒的李承乾一紙詔書就將李象攆回了衡山封地,嚴令他再沒有接到詔書之前,不得離開衡山,否則就以家法處置。

玉山的半夜時分,雲燁挑著燈籠鬼鬼祟祟的在山坡上不斷地掀開石頭找東西,辛月也提著一個燈籠,只要夜貓子叫一聲,辛月就會往丈夫身邊湊一下。

“夫君啊,咱們回去吧,您要抓蛐蛐,咱們等天亮了在來抓好不好?晚上摔一跤傷著了怎麼辦?”辛月瑟瑟發抖的抱著胳膊,很想離開這片讓她感到不安的土地。

“早就說不讓你來了,那日暮和小苗哪一個跟出來也不會像你這麼嘮叨,程伯伯的青花大將軍的翅膀被人家的大力魔王咬下來了,這幾天一直在發瘋,想要陛下的青獅子,結果陛下不給,給自己的老家山東去了急信,讓老家人無論如何也要給他弄些厲害的蛐蛐回來,這兩天就該到了,你不知道天底下的蛐蛐就數山東的最厲害,有一些吃過屍體的蛐蛐最是勇猛,叫做棺材頭,非常的難得,咱家的蛐蛐很丟人啊,我打算抓一些偷偷的從程伯伯的蛐蛐籠子裡換過來。你要是害怕就先回去,我插好草標也就回去。”

雲燁再一次的將一根曬乾的白臘草插在一個石頭邊上,又側著耳朵聽了一陣子,非常的滿意,這裡面一定有一隻壯碩的蛐蛐。

辛月雖然害怕卻不願意離開丈夫,雖說這裡已經是軍事戒備區,閒雜人等過不來,可是萬一要是竄出來一兩隻野獸來也非常的嚇人。

腳底下踩著一個軟綿綿的東西,辛月驚叫一聲,扔下燈籠就死死地抱住雲燁發抖,燈籠被扔在地上著火了,雲燁定睛一看,原來辛月踩到了一條蛇,那是一條很肥碩的菜花蛇,可能被火嚇住了,盤成蛇陣不動彈,雲燁一面抱著辛月,一面拿自己的手裡的這根帶叉子的棍子,死死地按住了蛇頭,裝進腰裡的魚簍。這東西原本是裝白臘草的,現在有蛇可裝,白臘草不要也罷。

裝好了蛇,雲燁纔有機會看辛月,這婆娘已經被嚇暈了,怪不得這麼沉,抱著老婆找了一塊大石頭,將她放在上面,褪掉她的襪子,拿燈籠照一下,果然,她被蛇咬了,咬了一個細密的小圓圈,還好是無毒蛇,要是有毒的就糟糕了。

ps:

第二節

第7節 被摧殘的李恪第23節 攆饕餮,救太陽,打賊偷第51節 活體實驗(2)第55節 用武之地第21節 善良需要回報第25節 惡龍的等待第31節 老子爲什麼要造反第19節 仁慈者五十六節 雙喜連擊第37節 老實人說老實話第6節 魏王李泰第1節 李二出醜第50節 飛天第63節 歸山第42節 評估第35節 預料之中的事第56節 悲喜不相同第28節 世家的雛形第18節 都是月亮惹得禍第10節 大氣運者馬周是也第55節 奇怪的石獅子第5節 劉方如是說第13節 奪血續命(一)第20節 最高武力最近的更新說明第17節 馬蜂來襲第20節 玉山軼事第7節 推背第26節 小武的新婚第59節 少女之心第64節 痛苦地選擇第45節 冷暖自知第49節 蝦兵蟹將匯邕州第53節 駝城母馬傷心人第53節 李二的夢想第18節 憂思過度第29節 權宜之計第47節 雲燁的遊戲第1節 白石宮主第43節 失望與怒火第26節 光明神的盤子第16節 流民入城疏第21節 李恪的危機第59節 刀槍入庫的危險第56節 雄風的傳承第43節 港灣第26節 李二的決定第22節 狂月僧第53節 紛亂的雨霧第57節 賬簿決定命運第41節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第17節 肥豬來了第29節 晴天霹靂第1節 哺育第26節 放豬的侯爺第27節 價高者得第18節 小武的憂慮第45節 冷暖自知第10節 有恃無恐啊第8節 人馬兩相知第26節 李二的決定第49節 後顧之憂第26節 揹著四把刀的淵蓋蘇文第48節 鷹怒第59節 別來無恙乎第36節 曲卓的故事第14節 大禮儀第6節 牽著牛鼻子走第21節 曲江宴第55節 皇帝的作用第32節 紅月第47節 千里取人頭第50節 傷離別第60節 春分第4節 曲卓的侍妾第27節 大儒逍遙子第35節 蕭皇后第22節 鷹嘴崖低了第28節 誰調教誰第27節 行路難第59節 回馬槍第33節 給馬穿鞋子第27節 賣糧者言第2節 理由第39節 回家的待遇第2節 自由的人第36節 覺悟和懷念第53節 李泰的大門第1節 避禍第4節 遭遇了審計第26節 兩個老賊第44節 命不同,人相似第60節 神仙的定義第17節 倒黴的袁守城第25節 不見塵囂第29節 要命的大事第49節 謎題第65節 燕子巢下事第50節 五鬼搬運第10節 公輸班
第7節 被摧殘的李恪第23節 攆饕餮,救太陽,打賊偷第51節 活體實驗(2)第55節 用武之地第21節 善良需要回報第25節 惡龍的等待第31節 老子爲什麼要造反第19節 仁慈者五十六節 雙喜連擊第37節 老實人說老實話第6節 魏王李泰第1節 李二出醜第50節 飛天第63節 歸山第42節 評估第35節 預料之中的事第56節 悲喜不相同第28節 世家的雛形第18節 都是月亮惹得禍第10節 大氣運者馬周是也第55節 奇怪的石獅子第5節 劉方如是說第13節 奪血續命(一)第20節 最高武力最近的更新說明第17節 馬蜂來襲第20節 玉山軼事第7節 推背第26節 小武的新婚第59節 少女之心第64節 痛苦地選擇第45節 冷暖自知第49節 蝦兵蟹將匯邕州第53節 駝城母馬傷心人第53節 李二的夢想第18節 憂思過度第29節 權宜之計第47節 雲燁的遊戲第1節 白石宮主第43節 失望與怒火第26節 光明神的盤子第16節 流民入城疏第21節 李恪的危機第59節 刀槍入庫的危險第56節 雄風的傳承第43節 港灣第26節 李二的決定第22節 狂月僧第53節 紛亂的雨霧第57節 賬簿決定命運第41節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第17節 肥豬來了第29節 晴天霹靂第1節 哺育第26節 放豬的侯爺第27節 價高者得第18節 小武的憂慮第45節 冷暖自知第10節 有恃無恐啊第8節 人馬兩相知第26節 李二的決定第49節 後顧之憂第26節 揹著四把刀的淵蓋蘇文第48節 鷹怒第59節 別來無恙乎第36節 曲卓的故事第14節 大禮儀第6節 牽著牛鼻子走第21節 曲江宴第55節 皇帝的作用第32節 紅月第47節 千里取人頭第50節 傷離別第60節 春分第4節 曲卓的侍妾第27節 大儒逍遙子第35節 蕭皇后第22節 鷹嘴崖低了第28節 誰調教誰第27節 行路難第59節 回馬槍第33節 給馬穿鞋子第27節 賣糧者言第2節 理由第39節 回家的待遇第2節 自由的人第36節 覺悟和懷念第53節 李泰的大門第1節 避禍第4節 遭遇了審計第26節 兩個老賊第44節 命不同,人相似第60節 神仙的定義第17節 倒黴的袁守城第25節 不見塵囂第29節 要命的大事第49節 謎題第65節 燕子巢下事第50節 五鬼搬運第10節 公輸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市| 枣强县| 二连浩特市| 永宁县| 白水县| 正阳县| 菏泽市| 洞口县| 木里| 凤山市| 邯郸市| 商南县| 高淳县| 循化| 榆树市| 菏泽市| 铅山县| 九龙城区| 鲁甸县| 玛纳斯县| 宁国市| 滕州市| 岳普湖县| 安平县| 娄烦县| 芜湖市| 买车| 黄浦区| 晋宁县| 东乡族自治县| 淅川县| 石林| 白河县| 永新县| 鄢陵县| 额敏县| 青州市| 铁力市| 汕头市| 道孚县| 靖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