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節 狡猾的何邵

既然這些人想要回來,那就回來唄,反正王位之類的東西肯定沒有了,在長安或許能夠混一個安穩日子過罷了。

十六王的悲劇事實上是大唐極度自私的西域政策所決定的,早在二十年前,大唐對西域各族施行的還是羈縻政策,只要西域的胡人不大規模的進入大唐,就算是不錯的了,可是後來大唐的官員們發現,大唐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人口,否則大量的新佔土地根本就無法治理,光靠大唐本土的漢人,根本就填不滿這個巨大的版圖。

於是有人就提出來馴化和稀釋,只要將人口密集的西域人送進關中,打散之後分入各個州府,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這些胡人不論在那裡都是少數派。

大唐是一個嚴苛的宗族社會,單槍匹馬的胡人不管身在何方,都只能規規矩矩的生活,這一發現讓嶺南,以及兩湖的官員大喜,開始慢慢的接收那些來自遙遠地方的胡人,給予他們戶籍。

慢慢的西域人口逐漸變得稀少,龜茲,于闐,等好多城邦都已經逐漸的被風沙所覆蓋,唯一好一些的地方就是北庭都護府所在的高昌,那裡有一座恢宏的神廟出現,讓那裡的人再也不願意離開巍巍的崑崙雪山。

再這樣下去,西域能剩下的就只有十六王以及他們的子女奴僕……

玉山書院也曾經遇到這樣的尷尬,一個金髮碧眼的胡人,操著一口熟練地關中話,拿著自己三原縣的戶籍,要求參加書院的大考,這讓禮部的人非常的爲難,因爲朝廷在貞觀六年的時候就已經頒佈過法令:“回紇諸部在京師者。各著其服,不得效仿華人。”

書院的辦學理念就是隻要是大唐人,就會有教無類,也就是說,只要你是大唐人,不論是乞丐還是妓子。都能報考玉山書院,但是書院又有一條嚴厲的禁令:“玉山之智慧,屬於大唐,不得外傳!”

所以,胡人拿著戶籍已經證明自己就是唐人,但是他奇異的外貌又註定他不是漢人,這讓禮部和書院傷透了腦筋,還是李綱先生最後一言而決:“此人手持大唐戶籍,那就是大唐人。教育之根本在於育人,接受我漢唐禮儀,衣冠,受聖人教化,即爲唐人。”

有了這個論斷,這幾年書院裡頗多虯髯碧眼的胡人,其中,最早的圖密度已經在就任瀚海都督府的參軍。戶部也有許多胡人學生充任主簿一類的官職,發展到最後。李二的千牛衛也出現了胡人的身影。

李二是極度驕傲的,在貞觀十五年就廢棄了所有的胡漢政策,在他看來,大唐就是這個世界各國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陽光地帶”,各國的傑才俊士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往唐帝國跑。來自世界各國的外交使節,在看到唐帝國的高度繁榮和文明之後。自己的國家在他們心中和沒有開化的“原始森林”差不多,於是就不想回國,千方百計地要留下。

既不擔心大唐人出去後忘本忘祖;也不擔心外國人進來後喧賓奪主。僅這一點就說明貞觀王朝的高度自信,深信自己的國家是世界上最最文明富強的土地,不擔心外來文化把自己淹沒。

李二的政策極度的成功。如今的大唐長安就是一座萬國之都,各種毛髮的人都能在這座偉大的城市裡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十六王的事情,長孫是沒有權利決斷的,上報給了皇帝,皇帝卻把這個皮球踢給了大宗正,等到雲燁去宗正寺聽取命令的時候,得到的消息讓他的牙根都在發涼。

“十六王歸屬封地,與國同休,不得擅離!”

雲燁拿著本章看著李神通的大兒子李秀,他如今就是宗正寺的大宗正,躊躇了良久纔對李秀說:“晚輩本不應多言,無奈十六王已經拋棄了西域封地,此時回去,他們的國民已經星散,何以養家?何況人羣裡頗多老弱,不管他們的做法合不合規矩,都是我們的親眷,沒必要把他們全部逼到死路上去吧?與其將他們全部驅趕回西域,不如就在蘭州將他們一體斬決,晚輩認爲這樣還輕鬆一點,何必非要把事情做絕?”

李秀冷冰冰的看著雲燁說:“你也是宗室,家天下的道理你是明白的,既然當初他們想要自立,想要開疆拓土,做爲族人,我們給他配備了軍器,配備了人手,如今一敗塗地就想回來坐享其成,殊不知,大唐的每一寸疆土,都是血戰得來的,李家不會養一些只知道伸手要飯的蠢貨,皇族想要萬古長青,就必須隨時隨地的修枝剪葉。如果我的子孫將來也是不堪重用,老夫下手同樣不會容情,你若再敢求情,家法必不寬容!”

雲燁在宗正寺受到懲處也不是一次兩次,想起那裡的一個個妖怪,還是不要得罪的好,但是這樣的一封文書,實在是發不下去,一旦加蓋了兵部印章,十六王就會立刻被大軍遣送回西域,荒無人煙的封地只有皇族存在,這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傢伙估計會被活活的餓死,那樣的慘景雲燁幾乎都不敢想。

捧著手令去找長孫,長孫臥在軟榻上,正在吃著櫻桃,大冬天的吃這東西,只能說楊妃的溫室大棚又有了新產出。

長孫吐掉一顆櫻桃核,瞅了一眼雲燁手上黃皮子的文書,漫不經心的問:“宗正寺可是已經有了論斷?”

“?“十六王歸屬封地,與國同休,不得擅離!”雲燁將文書的內容給長孫複述了一遍。

”後宮裡也翻了天了,好多后妃跪在兩儀殿不肯起來,這成何體統,兩儀殿現在總有官員覲見,一羣后妃跪著這裡有礙觀瞻,剛纔命宦官侍女將她們全部擡了回去,如何處置朝廷自有法度,后妃何時可以干政了?“

長孫在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說怎麼辦,看樣子她對十六王是厭惡到了骨子裡去了。長孫見雲燁默不作聲,也不離開,最後長嘆一聲道:“你就是一個心軟的,我倒要看看你雲氏家族到時候會不會修枝剪葉,一棵樹太過枝繁葉茂也不是好事,總要下手修剪掉一些枯枝敗葉纔好。要不然這棵樹就會長歪,或者再無寸進的機會。

十六王加上隨從八千餘人,這個狠心我也下不下去,但是想要推翻宗正寺的論斷,必須是陛下這個族長髮話才行,我看這樣吧,你把文書發到九成宮,就算是再給十六王一個機會,至於成與不成,就看陛下如何決斷了。”

雲燁笑了起來,的確,這纔是自己心中的長孫,雖然看起來極度的講規矩,但是屬於女子的溫柔和善良從來沒有斷絕過。

既然是皇后下令將文書發到九成宮,其實就算是皇后已經在爲十六王求情了,如果再不成,也是皇帝親自將文書發到隴右,由左武衛親自執行,不過雲燁認爲,十六王大概可以回長安了,雖然少不了被李二訓斥,不管怎麼樣,也比送到西域活活餓死的強。

回到兵部之後雲燁發走了文書,走的是八百里加急,晚上就應該能到皇帝的手裡,當他一個人坐在大堂上思慮整件事情的經過之後,雲燁忽然發現自己漏掉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在西域大發橫財的何邵!

十六王手下都沒有幾個百姓了,這傢伙是怎麼維持大規模火油開採和製造的?李元軌的老婆就是魏氏,沒理由身爲東閣御史的魏叔玉一言不發啊,整個西域的局勢在雲燁的面前一瞬間變得撲朔迷離起來,那裡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狀況啊?

商人有錢,有人,王爺有兵馬,卻要看商人的臉色?除非商人能強大到讓王爺不敢得罪的地步,雲燁苦笑起來,何邵這個混蛋還真是敢做,居然聯合寒轍,熙童硬是逼走了十六王,他還真的以爲西域就是他們的天下了?

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再加上瀚海都護府,這些邊軍也到了動彈一下的時間了,薛仁貴只要兵出龜茲,熙童就只能後退,能跑多遠跑多遠,薛仁貴不是雲燁,可以對他手下容情,薛仁貴見到盜匪從來都是剿滅而後快的。

雲燁到這個時候才明白商人這一次的舉動有著如此深遠的意義,不但在朝堂上謀求自己的利益,還打算在遙遠的西域建立自己的地方勢力。他們以爲自己是誰?誰會允許大唐出現分裂的苗頭?馮盎在臺灣建立自己的王國,李二都要狠狠地摻幾把沙子,你們一羣商賈,把朝廷裡的官員想的也太簡單了吧?

雲燁認爲商人們要權力這沒錯,但是想要擁有自己可以實際控制的地盤,這不行,有朝一日商人變得無比強大的時候,西域這塊地方就會變成禍亂之源,這是不允許的,哪怕實際操作人是何邵也不成,在遙遠的西方,有一座城池叫做威尼斯,這就是一座由商人組成的城邦,一度強大無比,他們在水上都能修建起一座輝煌的城市,雲燁毫不懷疑比他們強大無數倍的大唐商人,也一定能在沙漠建立一個輝煌的城邦。

隨著雲燁的奏章寫完,他彷彿看到了何邵痛心疾首的哀嚎!這樣也好,一個人不能把什麼都握在手裡,那樣很容易滋生野心。

第41節 孫思邈說蝗蟲是個好東西第28節 似是而非的道理纔好騙人第23節 太陽神國第60節 菟絲子第43節 港灣第42節 昂貴的蓮蓬第22節 商賈滿長安第19節 薛萬徹的公務第13節 苦情銷售法的勝利第45節 輝煌的想法無奈的結局第1節 被遺忘的人第44節 賭局,又見賭局!第21節 公私不分第54節 功與名第15節 夏日長安第57節 不屬於神的國度第24節 退稅第3節 恐怖的長安城第56節 我妻子不賣第50節 五鬼搬運第55節 侯君集的命運第38節 天空之城第52節 蛛絲馬跡第17節 無舌回家第1節 愛的禮物第18節 枉凝眉第6節 錢!第14節 輸血第10節 我也挪一回第33節 是武器就需要絕對安全第33節 枉做小人第51節 初潮會第38節 荒城第26節 賠償,賠償第9節 王的養成第39節 大明寺(1)第58節 後會無期第46節 萬里外的朋友第5節 長安風雨第36節 三無詔書第41節 珠寶和女皇第11節 美味與家事第15節 殘暴的茶第60節 斷義第51節 狼煙至第29節 琉璃大傾銷第2節 故地重遊第65節 燕子巢下事第31節 廢園魅影第28節 誰調教誰第45節 李代桃僵第55節 你是一個狠心的人第20節 好姻緣第11節 李二的怨念第47節 地主家收租(4)我們一起爽吧第14節 倒黴的曹操第59節 希帕蒂亞的律條第45節 輝煌的想法無奈的結局第15節 要命的秘方第59節 刀槍入庫的危險第15節 盛唐人物第26節 挾恩圖報第57節 鈴鐺的辦法第13節 雲家武庫第57節 君子和小人第16節 又見三岔口第5節 長安風雨第23節 劉禪和以身作則第39節 有子萬事足第58節 部下的野望第33節 雲家有女初長成第60節 春分第10節 撞到鐵板第52節 好事做多了就成了神仙第43節 絕處逢生第21節 文化入侵第44節 快意恩仇第22節 誰是黃雀?第1節 出征紀事第35節 李孝恭的意見第15節 恐怖的徵兆第71節 故地,故人第42節 亂點鴛鴦譜第43節 大食人第47節 栓在地上的雄鷹第8節 是禍逃不掉的第59節 謠言騎龍的黑虎福將轟天第45節 都是道理啊第53節 一線曙光第35節 一個木球無恥的巨人幽冥血河車第23節 薛萬徹的計謀第40節 美食來了第13節 蠱惑第20節 風暴第45節 李世民是白癡第56節 逼良爲盜
第41節 孫思邈說蝗蟲是個好東西第28節 似是而非的道理纔好騙人第23節 太陽神國第60節 菟絲子第43節 港灣第42節 昂貴的蓮蓬第22節 商賈滿長安第19節 薛萬徹的公務第13節 苦情銷售法的勝利第45節 輝煌的想法無奈的結局第1節 被遺忘的人第44節 賭局,又見賭局!第21節 公私不分第54節 功與名第15節 夏日長安第57節 不屬於神的國度第24節 退稅第3節 恐怖的長安城第56節 我妻子不賣第50節 五鬼搬運第55節 侯君集的命運第38節 天空之城第52節 蛛絲馬跡第17節 無舌回家第1節 愛的禮物第18節 枉凝眉第6節 錢!第14節 輸血第10節 我也挪一回第33節 是武器就需要絕對安全第33節 枉做小人第51節 初潮會第38節 荒城第26節 賠償,賠償第9節 王的養成第39節 大明寺(1)第58節 後會無期第46節 萬里外的朋友第5節 長安風雨第36節 三無詔書第41節 珠寶和女皇第11節 美味與家事第15節 殘暴的茶第60節 斷義第51節 狼煙至第29節 琉璃大傾銷第2節 故地重遊第65節 燕子巢下事第31節 廢園魅影第28節 誰調教誰第45節 李代桃僵第55節 你是一個狠心的人第20節 好姻緣第11節 李二的怨念第47節 地主家收租(4)我們一起爽吧第14節 倒黴的曹操第59節 希帕蒂亞的律條第45節 輝煌的想法無奈的結局第15節 要命的秘方第59節 刀槍入庫的危險第15節 盛唐人物第26節 挾恩圖報第57節 鈴鐺的辦法第13節 雲家武庫第57節 君子和小人第16節 又見三岔口第5節 長安風雨第23節 劉禪和以身作則第39節 有子萬事足第58節 部下的野望第33節 雲家有女初長成第60節 春分第10節 撞到鐵板第52節 好事做多了就成了神仙第43節 絕處逢生第21節 文化入侵第44節 快意恩仇第22節 誰是黃雀?第1節 出征紀事第35節 李孝恭的意見第15節 恐怖的徵兆第71節 故地,故人第42節 亂點鴛鴦譜第43節 大食人第47節 栓在地上的雄鷹第8節 是禍逃不掉的第59節 謠言騎龍的黑虎福將轟天第45節 都是道理啊第53節 一線曙光第35節 一個木球無恥的巨人幽冥血河車第23節 薛萬徹的計謀第40節 美食來了第13節 蠱惑第20節 風暴第45節 李世民是白癡第56節 逼良爲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吉县| 耒阳市| 武乡县| 休宁县| 辽阳县| 油尖旺区| 麦盖提县| 黎川县| 瑞金市| 襄垣县| 林州市| 海盐县| 钟山县| 洪洞县| 姜堰市| 蛟河市| 铜梁县| 五寨县| 安庆市| 石渠县| 大兴区| 东丰县| 安国市| 宿迁市| 通化市| 图片| 万安县| 海城市| 太仆寺旗| 饶平县| 定安县| 文成县| 锡林郭勒盟| 定远县| 额敏县| 福贡县| 阆中市| 安化县| 永定县| 盘锦市|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