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6章 弘農宮

“打仗,本官不行,但是若是轉運糧草,爲大軍做好支撐工作,本官還是可以的。”楊智積笑呵呵的說道:“李將軍只管放心就是了。”

“王爺,楊玄感會來弘農宮嗎?要知道,弘農可是楊家的大本營,我們萬餘大軍聚集在此,一旦泄露了消息,楊玄感恐怕不會上當。”

“李將軍,楊家生命都是掌握在我軍手中,楊玄感稍微有點動作,整個楊家人都要跟著後面倒黴。”楊智積目光閃爍,隱隱露出一絲陰沉來,楊玄感造反,若是勝利了,弘農楊家就會取代楊堅一脈,成爲帝王之家。可惜的是,楊玄感雖然很是神勇,作亂的時候,並沒有將所有的東西都考慮進去。最起碼弘農楊家沒有安排好,偌大的楊家幾百人都是在楊智積的掌握之中,這些人爲了自己的性命,拋棄楊玄感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如此多謝王爺了。”李信並沒有繼續詢問下去,既然楊智積已經有了保證,李信再問下去,就是對他的不信任了。

“報。”這個時候有親兵闖了上來,大聲說道:“王爺,將軍,楊玄感大軍距離此地五十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綿延十數裡。”

“好大的氣勢啊!”李信笑瞇瞇的說道:“王爺,弘農城內的事情就靠王爺了,末將在這裡擋住楊玄感三天。”

“既然如此,本官就在弘農城內等著將軍的好消息。”楊智積哈哈大笑,他朝李信拱了拱手,自己下了弘農宮。回到弘農,主持城內的大局,避免楊玄感經過弘農進入關中。

楊智積離開弘農宮之後,李信開始巡視這個偌大的弘農宮,弘農宮依山而建,看上去比較破舊,但是實際上,因爲是依山而建,城池防守方面還是很堅固的。將近兩萬人聚集在弘農宮,實際上並不怎麼擁擠,不過,李信每次只能是派出五千人,免得被楊玄感懷疑,捨棄了弘農宮,反而轉身進攻潼關,攻入關中。

弘農城牆上懸掛的還是隋朝的旗幟,“楊”字的大旗耷拉著,好像是受到了炎熱天氣的影響,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就是連城牆上的士兵,也都是一副有氣無力的模樣,靠在長矛上睡覺。整個弘農宮連一點聲音都沒有,孤零零的出現在那裡,唯有在遠處的時候,才能看的清楚弘農宮的金碧輝煌。

“三伯,前面就是弘農宮?”弘農宮外十里的地方,楊玄感率領著大隊人馬緩緩而來,望著遠處的弘農宮,目光中露出一絲覬覦來,這樣的宮殿唯有帝王才能居住在裡面。

“不錯,前面就是弘農宮了。”在楊玄感身邊的是一個白髮老者,叫做楊勝,他面色平靜,相貌酷似楊玄感,說起來,他還是楊素的兄長,只是並沒有其他楊家人一樣,只是呆在弘農老家,主持著弘農楊家之事。這次楊玄感領軍來弘農,他就親自出迎。

“楊老大人,弘農宮現在防禦如何?傳聞說楊智積親自駐守弘農宮?”李密眼珠轉動,忽然說道。

“他現在回弘農城了。”楊勝很得意的說道:“我楊家雖然遭遇了大難,但是到底畢竟是在弘農,楊智積就算再怎麼厲害,也不能掌控整個弘農城。”

李密聽了面色一愣,目光中露出一絲遲疑來,楊玄感卻是很得意,認爲楊家在弘農還是很有聲望的。當下笑呵呵的說道:“昏君這一次恐怕是要失望了,十萬大軍進攻弘農宮,片刻可下,我等可以取裡面的糧草爲己用,然後揮軍西進,佔據關中,我楊家就能成爲天下第一世家。”

“好,好,若是真的等到那一天,我就算是死了也可以見兄長了。”楊勝面色平靜,深深的望了楊玄感一眼,說道:“當初大哥再世的時候,就擔心楊廣會不會滅了我弘農楊家一脈,現在老夫也可以放心了。”

“三伯,都是玄感的錯。”楊玄感臉色微紅,低聲說道。

“將軍,弘農宮到了。”就在這個時候,李子雄飛馬而來,說道:“將軍,你看,弘農宮的防禦果然不行,兵無士氣啊!將軍,給我五千軍隊,就能攻下弘農宮。”

“好。”楊玄感也感覺到弘農宮防禦低下,士兵並沒有什麼士氣,心中很高興,在邙山被李信坑了一次之後,大軍士氣降低了許多,他迫切的需要一場勝利來挽救陷入低谷的士氣,眼前的弘農宮就是一個絕佳的臺階,裡面不但有金銀財寶和自己需要的糧草,更重要的是一場勝利可以振奮軍心。

李子雄得到楊玄感的命令之後,毫不猶豫的率領大軍朝弘農宮殺了過去,這個時候弘農宮中的士兵也顯然發現到了楊玄感大軍的到來,神情驚慌,發出一陣陣吶喊聲,一時間弘農宮上鼓聲大振,很快就見城牆上出現了許多士兵,密密麻麻的,將整個城牆都給佈滿了,張弓搭箭,聽見上面一聲梆子響,一股烏雲從九天而降,朝李子雄大軍射了過去。

“怎麼可能?”李子雄望著呼嘯而來的士兵,面色一變,趕緊命令盾牌手抵擋弓箭。饒是如此,還是有不少的士兵被弓箭射中,倒在地上發出一聲聲慘叫。

“可惡。”楊玄感看的分明,面色一變,目光中露出憤怒之色,沒想到剛剛還是毫無戰鬥意志的士兵,轉眼之間就變成了兇猛的勇士,手中的弓箭毫不留情的朝自己麾下的士兵射來。

“到底是弘農宮,就算是沒有楊智積防守,反擊也居然如此的厲害。”楊玄感冷哼哼的說道。

“再怎麼厲害,也不過五千人而已,你們這些人一口吐沫也能將這些人給淹死。難道還怕了這些人不成?”楊勝不屑的說道。

“三伯所言甚是。”楊積善也點了點頭,說道:“消滅一個弘農宮,不過轉眼之間而已,大哥,我也領軍殺過去。和李將軍一起滅了弘農宮,屠了他們。”楊積善很囂張,絲毫沒有將眼前的弘農宮士兵放在眼中。

第1104章 懷疑第353章 隴山小道第626章 李世民野心勃勃第393章 決戰大興城(一)第247章 褚遂良的表演第780章 東皋子王績第1065章 蓋蘇文造反第623章 李信在哪裡第147章 長孫情深第996章 血色罪惡第611章 安定軍心第1102章 武威風雲第394章 決戰大興城(二)第419章 狗咬狗第1039章 退縮第1100章 遷都之念第722章 倭國留學僧第397章 李淵敗退(二)第226章 郭孝恪從軍記(二)第1112章 父子交心第304章 滅道第51章 貪婪第285章 狹路相逢第9章 神秘黑衣人第714章 大唐二老第232章 西域新的統治者第500章 請岳父大人滿足小婿願望第1107章 猜忌第342章 又是一個太子妃第1111章 大義嚴母第129章 獻計第67章 長孫無忌的不滿第40章 逼迫第634章 大勝第807章 玄武門之變第751章 血戰莒縣第930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837章 漏網之魚第1071章 諸子謀算第347章 突厥來犯第59章 杜如晦的提醒第1012章 金殿之爭第635章 高昌變故第367章 陌刀顯威第330章 張須陀之死(一)第605章 攻城戰第641章 家宴第850章 士氣沮喪第48章 杜斷第1095章 佛像第838章 發現第972章 刺殺第937章 偷襲第157章 溫水煮青蛙第672章 阿史那雲第538章 江淮亂(三)第665章 錢幣第400章 楊廣之死(二)第239章 兇猛猴子第389章 行軍榻上的太子妃第546章 內訌第283章 事後第153章 自掘墳墓第324章 楊廣下揚州第664章 蕭瑀罷相第401章 楊廣之死(三)第263章 高昌之亂(二)第74章 流言第866章 鄭氏分裂第154章 懸羊擊鼓第1087章 流言第732章 追擊第813章 北伐第1015章 不甘第279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606章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506章 反擊(一)第607章 惱羞成怒第950章 擊敗突利第353章 隴山小道第166章 妥協第273章 賣嫂(二)第691章 案發第437章 三郡入手第196章 孫思邈(二)第981章 歸順第448章 李密敗亡(一)第873章 連消帶打第675章 父子聯手第276章 蘭州陰謀第1095章 佛像第908章 馬腳第173章 長孫爲質第1007章 漁翁?第537章 江淮亂(二)第145章 李代桃僵第541章 玄奘和尚第757章 糧草第771章 自以爲得計的李元吉第155章 弘農定計
第1104章 懷疑第353章 隴山小道第626章 李世民野心勃勃第393章 決戰大興城(一)第247章 褚遂良的表演第780章 東皋子王績第1065章 蓋蘇文造反第623章 李信在哪裡第147章 長孫情深第996章 血色罪惡第611章 安定軍心第1102章 武威風雲第394章 決戰大興城(二)第419章 狗咬狗第1039章 退縮第1100章 遷都之念第722章 倭國留學僧第397章 李淵敗退(二)第226章 郭孝恪從軍記(二)第1112章 父子交心第304章 滅道第51章 貪婪第285章 狹路相逢第9章 神秘黑衣人第714章 大唐二老第232章 西域新的統治者第500章 請岳父大人滿足小婿願望第1107章 猜忌第342章 又是一個太子妃第1111章 大義嚴母第129章 獻計第67章 長孫無忌的不滿第40章 逼迫第634章 大勝第807章 玄武門之變第751章 血戰莒縣第930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837章 漏網之魚第1071章 諸子謀算第347章 突厥來犯第59章 杜如晦的提醒第1012章 金殿之爭第635章 高昌變故第367章 陌刀顯威第330章 張須陀之死(一)第605章 攻城戰第641章 家宴第850章 士氣沮喪第48章 杜斷第1095章 佛像第838章 發現第972章 刺殺第937章 偷襲第157章 溫水煮青蛙第672章 阿史那雲第538章 江淮亂(三)第665章 錢幣第400章 楊廣之死(二)第239章 兇猛猴子第389章 行軍榻上的太子妃第546章 內訌第283章 事後第153章 自掘墳墓第324章 楊廣下揚州第664章 蕭瑀罷相第401章 楊廣之死(三)第263章 高昌之亂(二)第74章 流言第866章 鄭氏分裂第154章 懸羊擊鼓第1087章 流言第732章 追擊第813章 北伐第1015章 不甘第279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606章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506章 反擊(一)第607章 惱羞成怒第950章 擊敗突利第353章 隴山小道第166章 妥協第273章 賣嫂(二)第691章 案發第437章 三郡入手第196章 孫思邈(二)第981章 歸順第448章 李密敗亡(一)第873章 連消帶打第675章 父子聯手第276章 蘭州陰謀第1095章 佛像第908章 馬腳第173章 長孫爲質第1007章 漁翁?第537章 江淮亂(二)第145章 李代桃僵第541章 玄奘和尚第757章 糧草第771章 自以爲得計的李元吉第155章 弘農定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林县| 清远市| 仙居县| 青铜峡市| 阿荣旗| 大厂| 镇雄县| 临汾市| 英超| 郑州市| 洪江市| 峨山| 镇赉县| 道真| 温州市| 武强县| 徐州市| 谢通门县| 个旧市| 南昌县| 大同县| 舒城县| 政和县| 团风县| 柳河县| 永昌县| 木里| 垫江县| 平遥县| 瓦房店市| 施甸县| 梓潼县| 比如县| 探索| 安化县| 固阳县| 云安县| 德州市| 涞源县| 类乌齐县| 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