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3章 隴山小道

“你跟在我身邊,雖然一方面能提高你自己,但是缺少基層瞭解,不過現階段也就算了,等到合適的時候,會放你出去一段時間,只有經歷更多的人,真正瞭解老百姓需要的人,才能走的更高。”李信笑吟吟的說道。

馬周不知道是什麼心情離開大都督府的,只知道李信與傳說中的不一樣,傳言中李信就是一個武夫,衝鋒陷陣極爲強悍,但是治理地方卻是靠杜如晦、裴世炬等人的功勞,但是現在他才知道,李信絕對不會是像傳說中的那樣,他對政務方面的理解絕對不下於杜如晦他們。

“馬賢弟。”馬周剛出大都督府,就見裴邁領著幾個下人站在門口,一見馬周,就笑呵呵的拱了拱手。

“裴兄,考完了?”馬周臉上也露出一絲矜持來,就算他才學甚高,就算他現在跟在李信身邊,可是心裡卻沒有多大的改變,見到裴邁這樣的世家子弟還是有些束手束腳。

“馬賢弟,爲兄不得不佩服你。”裴邁嘴角露出一絲苦笑來,說道:“居然將大都督的心思猜的極爲透徹,若是不出意外的話,這次三百人大概都能通過考試。”裴邁雖然經過裴世炬一番教導之後,心中對考試已經有些準備,但是真到了考試的時候,才發現考試的題目極爲簡單,莫說是千里迢迢來考試的,這些傢伙或多或少都有些才學,只要讀了幾年書的人,或是都能做出來,李信這是明擺著放水,三百人中只要不是傻子,都能通過。在這場考試中,世家大族和普通的寒門子弟沒有任何區別。

“這是大都督深思遠慮,仁心愛民的結果。”馬周趕緊說道。

“哈哈,走。你可是連我叔祖都十分稱讚的人,讓我要跟你多學習學習。”裴邁對馬周還很是嫉妒的,一個寒門子弟居然魚躍龍門,一下子成了李信身邊的近臣,雖然只是一個秘書郎,但是誰都知道這裡李信即將重用他的標誌。裴邁這樣的世家子弟面對這種情況,不是鄙視他,而是拉攏他。

“裴兄,請。”馬周推辭不過,這才神情僵硬的跟在裴邁身後。

等到馬周走後。李信回到了書房,杜如晦等人早就將試卷放在那裡,雖然準備全部錄取,但是李信還是想見識一下里面可有什麼大才。

“大都督。”等到李信進了書房之後,杜如晦等人都紛紛站了起來。

“怎麼樣,可有什麼大才?”李信擺了擺手,隨手拿了一份試卷看了看,然後搖搖頭,說道:“寒門子弟就是寒門子弟。像馬周這樣的人還是很少見的。”

“大都督手上拿的那一份,可是許大人的學生,讀書不過兩年而已。”杜如晦笑呵呵的說道:“屬下以爲,讀了兩年的書。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已經很不錯了。更何況,我們這次掄才後只要是分到郡縣爲官,屬下以爲,才能並不是特別重要。”

“恩。不錯。”李信點了點頭,說道:“務實最爲重要,褚先生。回頭你們要教導他們如何勸農桑、興水利,如何斷案等等,你以前做過司庫的,對下面的情況很熟悉,多教導他們,先讓他們跟著你學習兩個月後再放出去。”

“是。”褚亮苦笑的點了點頭,沒想到自己還要當一次老師。

“這樣的事情要經常做,以後每選一次官員,都要學習兩個月後再放出去。”李信卻是正容說道:“我們的政策如何,不是靠我們來施行,而是靠這些人。”

“大都督教訓的是。”褚亮等人面色一變,正容說道。

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眼下雖然派出官位比較小,但是責任卻很重大,正是如同李信所說的那樣,衆人在金城制定各種各樣的政策,但是到了最後實施的人是誰,還不是那些縣令嗎?若是縣令只知道盤剝下面的老百姓,就算是政策再怎麼好,恐怕也不能真正的做到有利於老百姓。縣令纔是一個國家的基礎。

“縣令不需要別的,治理好境內,領悟好上面的政策就可以了,他們不需要對全國的瞭解,只需要瞭解自己的境內就可以了。所以這些人完全能夠勝任。”李信笑瞇瞇的指著眼前的答卷說道。這裡面有許多都是李信進入西北後,重視教化,用各種政策邀請中原的儒生前來講學,教化當地,雖然現在人數還比較少,但是李信相信日後肯定會有更多的人才出現。現在也僅僅只是一個開端而已。

“大都督,這些世家子弟不知道如何安排,是不是該留在金城?”褚遂良低聲詢問道。

“先學習兩個月,褚先生多看看,看看哪些人適合留在金城,哪些人適合到地方。”李信想也不想的說道:“留在金城的人必須家世清白,這些人的家世我會讓錦衣衛認真打探的。我們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但是也絕對不能讓一個探子進入我西北之地。來,我們大家看看這裡面有哪些可用的人才,現在可以留意一下了。”李信招呼衆人一起看著眼前的試卷。

“是。”衆人當中除掉許進之外,其他的人哪個不是學富五車,眼前的試卷極爲簡單,三百份試卷一天的時間就看完了,選取了上等試卷五份,中等一百份,其餘皆爲下等。又剔除了一些真正不行的人,得到有效人選二百八十三人。面對這樣的結果,李信等人雖然早有了準備,但是還是有些唏噓。到底是西北之地,李信沒有大義名分,人才除掉那個馬周和劉祥道之外,五份當中世家子弟佔了四份,一個劉祥道還與李淵有些關係。不過好在李信本身就是沒有報什麼希望,這一次考試多是千金買馬骨的意思,能入手這麼多已經很不錯了。第二天一早李信就讓褚亮張貼榜文。入選者參加禮司的學習培訓,對於那些真正不學無術的人,要麼在金城書院學習,準備來年的考試,要麼就是拿著路費回家。

不管怎樣,這次科舉考試李信還是打出了名聲,三百人錄取了這麼人,一時間傳了出去,褒貶不一。只是李信不重視門閥的事情還是引起了寒門子弟的重視,有許多寒門子弟不遠千里來到西北,尋找那一絲進入官場的機會。而李信得到這些官員的補充,總算是彌補了西北官員不足的尷尬問題。

李信靠在椅子上,西北之事已經進入平靜,各部各司都在正常運轉,大將軍李靖率領大軍趕到張掖郡,留裴仁基率領四萬大軍失守張掖,自己卻率領大軍繞道居延澤,準備從突厥背後出兵。而李信這個時候也有空閒在家裡休息,每天陪伴嬌妻,或是練武。他心中卻是在等待著李淵出兵的消息。

“大都督,末將得到一個消息,說在隴山有處小道可以進入突厥境內。”沈千秋這個時候從外面闖了進來,臉上盡是歡喜之色。

“隴山小道?”李信猛的從躺椅上站了起來,驚訝的說道:“隴山小道是怎麼回事?你且說說。”李靖從居延澤出兵,固然可以對付突厥人,只是李靖的兵馬比較少,面對十萬突厥大軍,能取得多大的戰果就不是李靖能把握的了,若是李信從隴山小道出兵的話,對突厥人將會是一個災難。

“大都督實際上這個隴山小道早就有了,以前沒有注意而已,前不久因爲我們和突厥人的大戰,有的人想去突厥做買賣,就從隴山小道進出的,被我們發現了。”沈千秋很得意的說道。這是他送來最重要的情報。

“要經過隴山小道,就必須前往隴西郡。”李信在小亭子裡走來走去,越走越是心驚,他突然發現一個問題,李淵南下關中,比李信要近的多,甚至自己這邊出兵,就算是有代王的命令,恐怕也會遭受關隴世家的反對,甚至還會抵抗,這樣就會耗費自己很多的時間,不能快速的前往大興。他倒是想現在就啓程,想要出發,就需要找理由,現在理由就是在自己的面前了,藉助隴山小道搶先進入中原。

“千秋,去將幾位先生請來。”李信想通了其中的奧秘之後,臉上頓時露出笑容,被動的等待不是他李信的爲人,他要做的就是搶先出擊,在進攻中搶佔主動。

“見過大都督。”很快,裴世矩等人走了進來,李信讓人搬了錦凳坐了下來。

“沈千秋告訴我說,在隴西發現一條小道叫隴山小道,能夠快速的到達突厥境內,我想親自領軍六萬人通過隴西小道進入突厥腹地,諸位以爲如何?”李信笑呵呵的對衆人說道。

裴世矩等人都是老狐貍,一下子就明白李信言語中所蘊含的含義,要是想突入突厥境內,實際上就是爲了佔據整個隴西,就算不是光明正大的佔據,也是要搶佔先機。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相當大膽的主意,若是真的能成功,那將會使得李信能夠快速的進入關中。

第889章 交易第385章 兵臨城下第488章 勞動光榮第463章 李世民氣的吐血(一)第858章 殺人者人恆殺之第589章 爲難的李世民第903章 刺殺第665章 錢幣第332章 張須陀之死(三)第937章 偷襲第463章 李世民氣的吐血(一)第234章 李淵的虛僞第1100章 遷都之念第985章 推演第936章 修羅出動第92章 戰場醫療機制第647章 李信登基前的自白第835章 突厥的不甘第616章 斬殺王世充第1065章 蓋蘇文造反第292章 暗夜突襲(二)第178章 西域都護府大都督第852章 翁婿會面第411章 鎮紙第852章 翁婿會面第318章 逼宮之請立太子第1100章 遷都之念第513章 興兵(一)第1098章 名將之姿第678章 目標所指第959章 血戰落幕(一)第690章 神秘衙門第35章 李淵第816章 天子大興兵第399章 楊廣之死(一)第77章 楊廣做媒第848章 西突厥第104章 疑神疑鬼第403章 世家密謀(一)第713章 餘波第62章 李芷婉第537章 江淮亂(二)第219章 即將悲催的薛舉第617章 世家心思第389章 行軍榻上的太子妃第46章 裂痕第542章 蕭瑀勸降第666章 思量第579章 趙郡李氏第440章 衆叛親離(二)第954章 反攻第796章 兄弟蕭牆第719章 山東之亂(一)第837章 漏網之魚第694章 大案落幕第957章 進攻吧!第398章 李淵低下高貴的頭顱第201章 李靖(二)第624章 攻其不備第258章 高昌風雲(三)第465章 兄弟之爭第462章 洛陽城下第41章 蘭陵王遺兵第207章 郭孝恪第173章 長孫爲質第938章 雁門失守第319章 逼宮之兵變第859章 氣死李淵第1103章 勾結第526章 江南杜伏威(二)第334章 張須陀之死(四)第1043章 白狼水第1106章 西北亂第894章 風雲第970章 希望(二)第124章 泄露第539章 江南局勢第116章 怒髮衝冠第1084章 鬆州失陷第440章 衆叛親離(二)第446章 各有算計第462章 洛陽城下第320章 力挽狂瀾第724章 李淵之心第968章 盧龍塞第1097章 回京第706章 北海郡第82章 再遇南陽公主第1006章 夜訪第154章 懸羊擊鼓第106章 準備射出的毒箭第887章 治國之道在於平衡第768章 天意第1055章 兵臨城下第365章 六花陣(一)第497章 黑龍出世第238章 金城結義第258章 高昌風雲(四)第528章 克襄陽(二)第743章 李趙陰謀
第889章 交易第385章 兵臨城下第488章 勞動光榮第463章 李世民氣的吐血(一)第858章 殺人者人恆殺之第589章 爲難的李世民第903章 刺殺第665章 錢幣第332章 張須陀之死(三)第937章 偷襲第463章 李世民氣的吐血(一)第234章 李淵的虛僞第1100章 遷都之念第985章 推演第936章 修羅出動第92章 戰場醫療機制第647章 李信登基前的自白第835章 突厥的不甘第616章 斬殺王世充第1065章 蓋蘇文造反第292章 暗夜突襲(二)第178章 西域都護府大都督第852章 翁婿會面第411章 鎮紙第852章 翁婿會面第318章 逼宮之請立太子第1100章 遷都之念第513章 興兵(一)第1098章 名將之姿第678章 目標所指第959章 血戰落幕(一)第690章 神秘衙門第35章 李淵第816章 天子大興兵第399章 楊廣之死(一)第77章 楊廣做媒第848章 西突厥第104章 疑神疑鬼第403章 世家密謀(一)第713章 餘波第62章 李芷婉第537章 江淮亂(二)第219章 即將悲催的薛舉第617章 世家心思第389章 行軍榻上的太子妃第46章 裂痕第542章 蕭瑀勸降第666章 思量第579章 趙郡李氏第440章 衆叛親離(二)第954章 反攻第796章 兄弟蕭牆第719章 山東之亂(一)第837章 漏網之魚第694章 大案落幕第957章 進攻吧!第398章 李淵低下高貴的頭顱第201章 李靖(二)第624章 攻其不備第258章 高昌風雲(三)第465章 兄弟之爭第462章 洛陽城下第41章 蘭陵王遺兵第207章 郭孝恪第173章 長孫爲質第938章 雁門失守第319章 逼宮之兵變第859章 氣死李淵第1103章 勾結第526章 江南杜伏威(二)第334章 張須陀之死(四)第1043章 白狼水第1106章 西北亂第894章 風雲第970章 希望(二)第124章 泄露第539章 江南局勢第116章 怒髮衝冠第1084章 鬆州失陷第440章 衆叛親離(二)第446章 各有算計第462章 洛陽城下第320章 力挽狂瀾第724章 李淵之心第968章 盧龍塞第1097章 回京第706章 北海郡第82章 再遇南陽公主第1006章 夜訪第154章 懸羊擊鼓第106章 準備射出的毒箭第887章 治國之道在於平衡第768章 天意第1055章 兵臨城下第365章 六花陣(一)第497章 黑龍出世第238章 金城結義第258章 高昌風雲(四)第528章 克襄陽(二)第743章 李趙陰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海省| 富阳市| 法库县| 满城县| 崇义县| 那坡县| 清镇市| 桑植县| 于都县| 陵川县| 肇东市| 革吉县| 通山县| 怀宁县| 东乌珠穆沁旗| 崇阳县| 合水县| 蓬溪县| 金溪县| 石渠县| 淮安市| 临西县| 井陉县| 沂水县| 赤峰市| 化州市| 屏东市| 迁西县| 普陀区| 莲花县| 麻城市| 云浮市| 外汇| 增城市| 兴仁县| 澄城县| 克什克腾旗| 玉山县| 武城县| 陆丰市| 邵东县|